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助推水库移民数字化生计的增收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旭 陈祺睿 彭胜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7,共14页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村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UCINET工具得出各类型移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值;最后采用二次指派回归法(QAP),分析异质性网络对移民数字化生计模式增收的影响以及特殊与一般信任感所起的差异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家计模式能有效解决移民农业与非农生计中的痛点,而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则对其具有差异化的助推效应;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会影响各子类网络带来的数字化家计收入水平,信任感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一般信任关系处于主导地位;迁入地的选择同时影响社会网络重构与数字化家计发展进程,也将引发信任感中介效应的强弱变换。由此建议根据区位条件、扶持资源配置、安置方式、安置主体等特征,借助重构后的社会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移民家庭生计数字化增收,拓宽移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持续推动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数字化生计 数商兴农 水库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含气页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通 陈威 +5 位作者 潘诗洋 石万忠 王亿 张焱林 段轲 任志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4-1176,共23页
为研究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含气页岩岩相类型和储层特征,本文以鄂西地区恩施市恩地2井钻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D)、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测定、镜质体反射率(R_(o))测定、干酪根镜检、场发射扫描电镜(FE-S... 为研究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含气页岩岩相类型和储层特征,本文以鄂西地区恩施市恩地2井钻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D)、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测定、镜质体反射率(R_(o))测定、干酪根镜检、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CO_(2)和N2吸附实验、页岩含气量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等方法开展精细研究。结果显示: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主要发育的岩相类型包括硅质岩相、黏土质硅质岩相和混合质硅质岩相,其中黏土质硅质岩相是大隆组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的岩相类型;大隆组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微孔和介孔贡献了页岩主要的孔隙体积和孔比表面积;高有机碳和高黏土矿物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和页岩中微小孔隙(孔径<50 nm)系统的建立,微孔和介孔中的吸附气是总含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含气量和有机碳质量分数为指标建立鄂西二叠系大隆组页岩评价标准,黏土质硅质岩相和混合质硅质岩相为Ⅱ_(1)类优势岩相类型,硅质岩为Ⅱ_(2)类页岩气优势岩相类型,恩地2井1 241.0~1 250.4 m井段为页岩气“甜点段”。页岩微量元素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关系表明大隆组高有机质含量是高古生产力和水体还原环境的共同结果,其中高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大隆组 页岩岩相 孔隙结构 含气性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地应力特征及成因
3
作者 童广勤 苗凤彬 +3 位作者 李培军 秦维秉 罗胜元 陈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101,I0006,I0007,共18页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近边界断裂的区域呈多向性;现今地应力的离散性较强,平面上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主体分布特征,纵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埋藏深度是导致地应力纵向上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三个主应力随埋深呈线性增加,主体区域的应力关系表现为水平最大主应力>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属于走滑断层应力状态;不同岩性层间的水平应力及方向变化,由灰岩、粉砂岩到页岩,应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边界断裂的影响是地应力平面上分布差异的主要成因,造成地应力降低及最大水平主应力趋于平行断层走向的偏转,地应力降低与偏转幅度主要受断裂距离控制。该结果可为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藏后续勘探部署及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特征 成因 页岩储层 水井沱组 鄂西宜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补偿现状与补偿原理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1 位作者 刘灵辉 李进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共6页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安置区土地补偿问题对于协调水库移民安置中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实地调查,首先分析了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补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从安置区...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安置区土地补偿问题对于协调水库移民安置中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实地调查,首先分析了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补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从安置区土地补偿的原因、范围和补偿原则等方面阐明了安置区土地补偿的基本原理;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利益平衡、体现农地价值等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其一,安置区的土地补偿,无论从现行法律、还是从实际获得的补偿来看,均未体现对安置区土地权益的保护;其二,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理应获得相应的权益补偿,其补偿范围既包括转出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也包括对共同拥有土地所有权带来的权益分配变化的补偿;其三,土地制度的建设和改进上,应依据安置区土地资源状况和调出土地的状况确定补偿标准,淹没区集体、移民和安置区集体、居民应获得同等补偿,并力求体现农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移民安置区 土地补偿 补偿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战峰 陈绵琨 +1 位作者 付宜兴 陈学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鄂西渝东地区预测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量为1.42×1012m3,勘探前景广阔。通过系统地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下寒武统泥岩是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古岩溶作用和裂缝的沟通作用形成了震旦系灯... 鄂西渝东地区预测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量为1.42×1012m3,勘探前景广阔。通过系统地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下寒武统泥岩是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古岩溶作用和裂缝的沟通作用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石龙洞组两套优质储层,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域盖层和保存条件,并结合烃源岩、构造和古隆起演化将鄂西渝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岩性(古岩溶)-地层型油气藏为主的加里东期-海西期;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的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为油气藏调整定型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已钻井资料分析,认为鄂西渝东地区成藏条件优越,石柱复向斜应为近期"下组合"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建南构造圈闭规模大、类型好,是钻探的最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震旦系 寒武系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快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詹小国 谭德宝 +1 位作者 朱永清 黄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理平台,以1:50 000地形图作为数据源,进行扫描矢量化,生成DEM,并从中提取坡度,考虑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率和坡度这3个因子,利用水利部的行业标准和GIS的空间叠加分析能力,研究了三峡库区(湖北片)巴东、兴山、秭归和宜昌4县1986年和1999年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县中,对水土流失起减轻作用的林地、梯田、园地面积都在增加,而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草地面积都在减少;各县的水土流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宜昌减轻最多,秭归、兴山和巴东居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快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与式调查的广西生态移民迁入区农户收入效应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业翠 武淑芳 王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64-270,共7页
定量评估生态移民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可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效果评价、完善移民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广西环江县30个移民安置屯281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收集迁入区农... 定量评估生态移民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可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效果评价、完善移民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广西环江县30个移民安置屯281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收集迁入区农户在工程实施前后收入及其组成结构的变化数据,根据研究需要将调查农户分为移民和原驻民,利用倍差法(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分析了生态移民工程对迁入区农户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农户的收入水平比搬迁前有较为明显的提高,1996-2011年,家庭总收入的年增长率达26.02%,此外,种植业、林业及非农收入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与安置区原驻民相比,移民的各项收入总量仍然偏低,除其他非农收入外,生态移民工程对移民各项收入的影响呈负效应,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占有量的不均衡是原因之一。因此,要保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可持续性,应加强工程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价,加快迁入区土地再分配与确权制度研究,促进移民与原驻民生计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工程 经济分析 生态移民 参与性评估 迁入区 农户收入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巴东地区滑脱构造与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杰 王秋良 +3 位作者 黄颂 吴海波 赵凌云 陈俊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通过对川东-鄂西地区弧形薄皮构造以及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认为,本区存在中三叠统巴东组、下三叠统大冶组、下二叠统栖霞组、下志留统罗惹坪组4个易于发生构造滑脱的软弱地层。结合三峡地区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构建了巴东地区多层滑脱构造... 通过对川东-鄂西地区弧形薄皮构造以及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认为,本区存在中三叠统巴东组、下三叠统大冶组、下二叠统栖霞组、下志留统罗惹坪组4个易于发生构造滑脱的软弱地层。结合三峡地区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构建了巴东地区多层滑脱构造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滑脱构造的几何形态非常一致,地震活动多沿着区内3条NE向滑脱背斜的枢纽方向分布,背斜核部地震较少,而两翼地震较多,且较大地震多发生在两翼较深处。多层滑脱构造组成的构造背景、碳酸盐岩的大面积分布以及库水位的反复加卸载是造成巴东地区地震特征复杂性的3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巴东 滑脱构造 三峡水库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民调查的三峡库首地区人口、耕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力 夏立忠 +3 位作者 李运东 杨林章 吴电明 程训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9-425,共7页
对三峡库首地区秭归、兴山、巴东等县人口、耕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力状况进行了统计,并选择库区典型乡镇移民户作为调查对象,点面结合地分析了移民安置对三峡库首地区人口、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过程中,库首地... 对三峡库首地区秭归、兴山、巴东等县人口、耕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力状况进行了统计,并选择库区典型乡镇移民户作为调查对象,点面结合地分析了移民安置对三峡库首地区人口、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过程中,库首地区各县乡镇总人口降低,蓄水影响到的移民户基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未明显下降;三峡工程蓄水后,库首地区低海拔区域的耕地被淹没,农村可用耕地总量减少,人地资源矛盾比较突出;在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降低情况下,秭归县粮食、柑橘和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仍稳步提高,库区农业生产保持稳步发展;移民搬迁以后,库首地区农村的居住环境、住宅条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均较移民前有明显改善,农户普遍评价较好,淹水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有一定影响,存在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多、农村废弃物处理设施不足等问题,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安置 三峡 库首地区 人口 耕地资源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限制因子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宝同 高明 +1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维护库区生态环境,保证库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库区移民安置区是整个库区经济最活跃、土地承载压力最大、生态最敏感的区域。本文在分析...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维护库区生态环境,保证库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库区移民安置区是整个库区经济最活跃、土地承载压力最大、生态最敏感的区域。本文在分析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特征、社会经济现状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评价了该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平,系统阐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子和产生原因。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资源环境问题、扶贫问题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6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移民安置区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探讨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邱正光 伍黎芝 杜金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而 40余万农村移民又是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和难点。水库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库区的环境容量只能安置 2 6~ 31万移民 ,还有 9.5~ 14.5万移民需外迁安置。因此 ,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应坚持多...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而 40余万农村移民又是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和难点。水库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库区的环境容量只能安置 2 6~ 31万移民 ,还有 9.5~ 14.5万移民需外迁安置。因此 ,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应坚持多渠道安置与鼓励移民外迁安置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土为本 ,以种植业安置为主的原则 ;坚持因人制宜的安置原则。政府应把接纳安置库区移民作为三峡工程受益地区对口支援库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适当提高移民外迁安置费 ,减免外迁移民的“三提五统”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移民 水库移民 安置模式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移民安置的新思路——论发展库区休闲游憩业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龙飞 王华 刘建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4-159,共6页
修建水库和水电站,必然造成原住地居民失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形成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移民安置有多种形式和方法,其中就近安置,发展库区休闲游憩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库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库区移民的... 修建水库和水电站,必然造成原住地居民失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形成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移民安置有多种形式和方法,其中就近安置,发展库区休闲游憩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库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库区移民的安居乐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游憩 库区 移民安置 闲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移民区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及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以秭归县曲溪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闰泉 袁传武 +2 位作者 潘磊 刘贵开 江厚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0,共5页
以三峡库区移民区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为框架 ,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的驱动力—过程系统—系统输出各个环节的变化。移民区典型小流域——曲溪小流域 ,受淹没、移民 2个驱动力的作用 ,耕地、经济林、植被、水、栖息地等资源发生了显著... 以三峡库区移民区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为框架 ,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的驱动力—过程系统—系统输出各个环节的变化。移民区典型小流域——曲溪小流域 ,受淹没、移民 2个驱动力的作用 ,耕地、经济林、植被、水、栖息地等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 ,系统的粮食、能源、教育需求也随之而变 ,在内在反馈机制的作用下 ,导致系统输出为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土地退化严重等。通过对系统模型进行分析 ,提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恢复和重建山地生态系统 ,加强坡耕地退耕还林对策研究等生态环境对策 ,以此缓和人地矛盾 ,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模型 生态环境建设 曲溪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及GIS的鄂西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传武 吴保国 +2 位作者 史玉虎 唐万鹏 胡必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利用ArcView 3.3对鄂西三峡库区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遥感判读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林龄结构分布图、郁闭度分布图等系列森林景观图,为研究该区域内的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森林... 利用ArcView 3.3对鄂西三峡库区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遥感判读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林龄结构分布图、郁闭度分布图等系列森林景观图,为研究该区域内的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森林资源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提供了可视化的基础。结果表明:①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较多,特有植物多,库区森林覆盖率为46.8%;②森林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二高山地区;③地带性植被落叶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严重,森林具有明显的次生性,灌木林和针叶林所占比重较大;④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经济林比重小,用材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重较小;⑤林龄结构方面,中幼龄比重较大;⑥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三峡库区 森林资源 森林结构 空间格局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湖北库区不同调控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晓荣 刘学全 +2 位作者 唐万鹏 庞宏东 郑京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6-23,共8页
以丹江口湖北库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结构、天然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不同调控密度的林分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的降低有利于乔木层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优势高、枝下高的明显增加,不同调控密度林分高度分布整... 以丹江口湖北库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结构、天然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不同调控密度的林分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的降低有利于乔木层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优势高、枝下高的明显增加,不同调控密度林分高度分布整体均呈现正态分布曲线,但不同密度林分其峰值波动范围的宽窄程度各不相同,低密度林分高度结构更趋于完整;高密度林分立木胸径以小径阶为主,低中密度林分大径阶立木数量则明显增加。高中低密度马尾松林下更新树种种类分别为5种、7种和8种,均以栓皮栎和盐肤木构成其优势更新树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更新幼苗数量以及更新层优势种幼树幼苗与乔木树种数量之比均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且更新幼苗多集中在高度≥50 cm范围。马尾松林分密度的降低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但不同层次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调控密度 林分特征 自然更新 物种多样性 丹江口湖北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移民对安置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傅春 罗冬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9-271,共3页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造成大量的移民,并因此在安置区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科学的水土流失评估不仅应包括施工建设期由于大量的土方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运行期安置区内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应是主要的水土流失评估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造成大量的移民,并因此在安置区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科学的水土流失评估不仅应包括施工建设期由于大量的土方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运行期安置区内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应是主要的水土流失评估内容。文章根据土地-人口-经济的耦合作用,建立土地生态系统模型,对江西DW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全面估测,并提出了控制安置区水土流失的措施,如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模型 水土流失预测 水库移民 安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李红英 陈尧 郑斌嵩 王启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2,共12页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具备发育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类型以富有机质的泥页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质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后期成岩流体的改造和页岩气开发阶段的水力压裂改造;有机质含量多大于2%,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38%),且为利于生成油裂解气的Ⅰ型干酪根,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沉积厚度较大(介于30.3~38.0 m),具有较高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在纵向上变化不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有机质孔隙和矿物基质孔中的微孔和中孔是页岩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它们构成了气体吸附的主要场所。HD1井大隆组埋藏较浅,断裂复杂且较发育,这可能是造成大隆组生烃条件优异而含气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因此,保存条件应是控制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保存条件较好的鹤峰向斜发育区应为页岩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储层评价 页岩气 大隆组 二叠纪 鹤峰地区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划分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国盛 曹竣锋 +3 位作者 朱建敏 袁海锋 刘树根 王国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30,共10页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恢复了丁山1井下寒武统和建38井下志留统、二叠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再以泥质岩类及膏盐层为流体封存箱的顶底板,划分了两典型构造(古)油气藏所处的流体封存箱系统;最后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了两构造流体封存箱及其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建南构造震旦系-志留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仍是今后重点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封存箱 油气藏形成与演化 丁山构造 建南构造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湖北丹江库区土壤水力侵蚀定量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利华 梁俊 +1 位作者 蒋金龙 陈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9-1323,共5页
湖北丹江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区,土壤水力侵蚀是影响水质安全和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1998年和2003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了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为指标的水力侵蚀遥感分析方法,将水力侵蚀强... 湖北丹江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区,土壤水力侵蚀是影响水质安全和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1998年和2003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了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为指标的水力侵蚀遥感分析方法,将水力侵蚀强度分为六级,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8年和2003年库区水力侵蚀强度变化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五年间库区微度侵蚀、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面积呈增加趋势,而轻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呈减少趋势;并将库区水力侵蚀空间分布划分为北部中低山丘陵中强度侵蚀区和中部河谷城区轻度流失区。分析结果对库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技术 湖北丹江库区 水力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前后福利变化模糊评价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贺丹 陈银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123,共8页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构成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其次提出适合本研究的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的权重函数,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三个水...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构成安置区居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其次提出适合本研究的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的权重函数,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三个水库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前后福利的变化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后安置区居民总体福利水平明显降低,模糊评价值从0.444下降至0.347。从功能指标看,除家庭经济状况外,社会保障、政治参与、心理均较大程度地变差;从转换因素看,受教育程度是安置区居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对安置区居民的补偿不能单纯依靠货币补偿,而应通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失业保障制度,形成复合的补偿方式;政府要同时考虑安置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得增加其受教育的机会;政府还应该改善安置区的政治参与环境,以减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控制性对安置区居民福利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安置区居民 土地流转 福利 可行能力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