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式识别在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蒋官澄 王晓军 +4 位作者 吴雄军 张卫行 胡成亮 熊英 何丕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4,共4页
利用模式识别对储层进行敏感性预测可以对其损害类型及损害程度进行科学诊断,从而为后续钻井液和完井液及其他工作液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将常规的欧氏距离进行加权改进,解决了应用模式识别的核心问题——构建隶属函数,进而建... 利用模式识别对储层进行敏感性预测可以对其损害类型及损害程度进行科学诊断,从而为后续钻井液和完井液及其他工作液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将常规的欧氏距离进行加权改进,解决了应用模式识别的核心问题——构建隶属函数,进而建立了采用模式识别法预测储层敏感性的新模型,并得到了成功应用。以水敏为例,经过特征选择与提取确定特征向量,利用损害程度等级的划分建立水敏损害的均值样板,借助大港油区127组数据检验新了模型在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敏指数预测的平均准确率大于86.9%,水敏损害程度的预测成功率也达到了90.0%,证明采用模式识别法预测储层敏感性的新模型具有预测结果准确性高、结论可靠等优点,对提高油气层保护和油气层解堵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储层 敏感性预测 特征选择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民 勾永峰 +2 位作者 周志才 许建军 王兆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1-287,共7页
为满足松辽盆地北部薄互层储层不断勘探开发的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为核心,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的需求及存在的难点出发,针对激发宽高频地震信号、拓展地震资料有效频宽、提高构造和岩性解释... 为满足松辽盆地北部薄互层储层不断勘探开发的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为核心,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的需求及存在的难点出发,针对激发宽高频地震信号、拓展地震资料有效频宽、提高构造和岩性解释精度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工作。经过研究攻关和大量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松辽盆地北部薄互层沉积特点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系列,进一步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精度。该技术在松辽盆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小断层、小幅度构造的解释精度以及砂岩预测、油气预测的精度,有效地保证了大庆油田油气储量任务的完成,促进了大庆油田油气勘探的良性循环。该技术同样适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其他薄互层沉积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 薄互层 储层描述 延迟激发 有效频宽拓展 模式识别预测储层和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油气预测中地震属性优选问题探讨 被引量:38
3
作者 倪逸 杨慧珠 +2 位作者 郭玲萱 王倩 张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4-626,共13页
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实际工作中,用户普遍面临两个问题,即如何选取合适的地震属性和如何分析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在对出现假相关概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从三个方面... 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实际工作中,用户普遍面临两个问题,即如何选取合适的地震属性和如何分析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在对出现假相关概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地震属性参数优选及样本学习工作:①基于相关分析选取彼此独立的地震属性,②基于样本优选地震属性与细化输出类别,③基于统计分析化造典型样本;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文章最后以TZ1和TZ6井区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与采用常规流程相比,其预测结果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集层预测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模式识别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庄成三 王培强 +2 位作者 肖姹莉 彭勇 王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30-636,共7页
在一个剖面段上,先作预处理、压制噪声、各类校正、去掉与目的层无关的影响;然后进行特征拾取,计算出能反映其含油气性的n个特征量,组成n维特征矢量;最后由分类器计算出对这个n维特征矢量进行分类的判别函数的值。若值大于零为Ⅰ... 在一个剖面段上,先作预处理、压制噪声、各类校正、去掉与目的层无关的影响;然后进行特征拾取,计算出能反映其含油气性的n个特征量,组成n维特征矢量;最后由分类器计算出对这个n维特征矢量进行分类的判别函数的值。若值大于零为Ⅰ类(与油气层有关),若值小于零为Ⅱ类(与非含油气层有关)。本文介绍了分类器的设计和特征拾取方法,并给出了模型正演记录和两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预测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集层地质模式用多种地震属性参数预测砂体含油气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勇 宋维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3,共4页
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地震波的平均对数衰减率、反演波阻抗和地震振幅对砂体的含油气性反映较敏感 ,在对这些属性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已知含油气性砂体的不同储集层地质模式 ,建立在地质模式约束下的多属性参数学习模式 ,采... 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地震波的平均对数衰减率、反演波阻抗和地震振幅对砂体的含油气性反映较敏感 ,在对这些属性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已知含油气性砂体的不同储集层地质模式 ,建立在地质模式约束下的多属性参数学习模式 ,采用复赛谱技术计算直接反映砂体吸收属性的地震波平均对数衰减率 ,在储集层地质模式的约束下 ,用支持向量网络方法判别砂体的含油气性。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已知产油层位基本吻合 ,预测结果被钻井所证实。复赛谱分析方法算法稳定 ,计算速度快 ,是识别砂体含油气性较稳定和可靠的方法 ;支持向量网络方法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 ,预测实际问题的风险比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要小得多。表 1图 4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储集层 地质模式 地震属性 特征参数 预测 砂体 含油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震资料预测油气的模式识别方法的一些技术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庄成三 王培强 +1 位作者 肖姹莉 彭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77,共9页
本文讨论了用统计模式识别技术根据反射地震资料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原理,指出了应用此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从(1)反射地震波的自回归模型系数;(2)自相关函数的零点位置及峰值比;(... 本文讨论了用统计模式识别技术根据反射地震资料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原理,指出了应用此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从(1)反射地震波的自回归模型系数;(2)自相关函数的零点位置及峰值比;(3)伯格谱的主频及顺序统计量;(4)富里叶谱的主频及顺序统计量的预测误差统计量等参数中,提取出若干能量和延迟不变特征作候选特征,通过特征试验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出适合实际工区的特征,加上细致地挑选训练样本,得到了非常好的预测结果,检验井的符合率达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储集层 油气预测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方法烃类预测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永刚 曹丹平 朱兆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1期94-98,共5页
自神经网络应用于烃类预测以来 ,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神经网络和烃类预测两方面钻研 ,加快了神经网络与不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步伐 ,并分别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根据神经网络进行烃类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 ,简述了神经网络应用于烃... 自神经网络应用于烃类预测以来 ,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神经网络和烃类预测两方面钻研 ,加快了神经网络与不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步伐 ,并分别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根据神经网络进行烃类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 ,简述了神经网络应用于烃类预测时的不同模式、特点、相应要求及改进思路 ,并简要分析了利用神经网络进行烃类预测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展望了神经网络烃类预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方法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 计算机 烃类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油气预测中的属性优化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遵德 陈富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40,共9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智能信息处理中新出现的RoughSet(RS)理论及属性选择方法,从双相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角度,探讨了地震数据油气预测属性优化原理,提出了基于RS理论的地震数据油气预测属性优化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本方法速度快、易实... 本文简单介绍了智能信息处理中新出现的RoughSet(RS)理论及属性选择方法,从双相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角度,探讨了地震数据油气预测属性优化原理,提出了基于RS理论的地震数据油气预测属性优化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本方法速度快、易实现,而且在优选属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提取地震属性种数、提高分类正确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本方法将成为地震数据油气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优化 地震数据 油气勘探 储集层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某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明 李守林 赵一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35,共12页
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层系 ,由于其特有的复杂物性 ,使地震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降低 ,其储层预测极其困难。塔里木盆地某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裂缝型储层 ,由于缝洞、孔洞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 ,其有效储层分布非常复杂 ,物性变... 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层系 ,由于其特有的复杂物性 ,使地震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降低 ,其储层预测极其困难。塔里木盆地某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裂缝型储层 ,由于缝洞、孔洞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 ,其有效储层分布非常复杂 ,物性变化和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不清 ,给储层横向预测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建立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研究技术体系 ,即相干体计算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 ,再加上地震特殊处理、精细构造解释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 ,确定了风化壳顶面形态 ,指出研究区内有利区带分布范围及油气藏呈“鸡窝状”分布规律 ,确定出岩溶斜坡是裂缝发育最有利储层带 ,确定了储层评价标准 ,优选了 3口井的设计井位。本文对于裂缝性油气藏的研究尚处于试验性阶段 ,但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油气预测系统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远来 李志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35-843,905,共10页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储层横向预测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充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多参数油气预测的灰色评估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灰色多参数特征提取、灰色模式识别和图形显示四大部分。文中...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储层横向预测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充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多参数油气预测的灰色评估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灰色多参数特征提取、灰色模式识别和图形显示四大部分。文中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油气预测的步骤,并结合对D油区高分辨率水平叠加资料进行了评估预测,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预测 灰色系统 参数 模式识别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乐友喜 袁全社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传统储层预测学习方法大都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准则,预测效果不理想。而基于结构化风险最小化准则的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对推广误差(风险)上界的最小化达到最大的泛化能力和全局最优,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对支持向量机法的方法原理,即非... 传统储层预测学习方法大都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准则,预测效果不理想。而基于结构化风险最小化准则的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对推广误差(风险)上界的最小化达到最大的泛化能力和全局最优,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对支持向量机法的方法原理,即非线性模式识别法和非线性函数估计法进行了讨论,并采用不同的样本数, 将其与神经网络法作对比,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训练结果精度都较高,但对sinc函数的估计结果,支持向量机法更可靠。在胜利油田某区块应用了向量机法,以地震波波形作为输入向量进行了砂体孔隙度和含油性预测, 预测结果与已知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波形 非线性模式识别 非线性函数估计 储层参数预测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改进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立民 王允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7-245,共9页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虽然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和侧向联想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网络在学习时收敛速度较慢,不同的初始条件和样本输入顺序对网络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很敏感,网络在无监督学习时不能充分利用...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虽然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和侧向联想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网络在学习时收敛速度较慢,不同的初始条件和样本输入顺序对网络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很敏感,网络在无监督学习时不能充分利用可靠的先验知识。为此,本文对SOM算法进行了多项改进,主要有:①在网络初始化时将已知样本矢量作为典型样本,再对特定的输出节点的权向量进行初始化,然后对每次迭代后的网络进行非强制性的修正,从而提高了分类精度;②采用自适应方法调节学习速率,加快了网络的力J练速度;③给出判断迭代是否收敛的准则,提高了运算速度;④以输出层各书点权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为依据对每个输出节点的类别号进行重排,实现了对样本的有序分类。本文应用这种改进的SOM算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一条穿越3口探井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储层预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储层预测 油气藏 自组织特征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用模式识别方法评价塔北雅克拉地区圈闭的含油气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天佑 师学明 +1 位作者 侯连喜 袁洪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6-564,共9页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模糊聚类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了塔北雅克拉地区圈闭的含油气性,预测所用多数有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能谱、地震、高精度重磁、频谱激电等。为了把灰色关联度方法用于面积性资料处理,将灰色曲线关联度推广为...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模糊聚类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了塔北雅克拉地区圈闭的含油气性,预测所用多数有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能谱、地震、高精度重磁、频谱激电等。为了把灰色关联度方法用于面积性资料处理,将灰色曲线关联度推广为灰色曲面关联度。在分析对比上述三种预测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及效果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参数可以减少预测结果的多解性。本文中综合预测的地质效果明显,其中大涝坝远景区已见工业油气流,托库远景区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模式识别 油气田预测 含油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载荷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晓波 雷蒂远 +1 位作者 郝晓乐 许艳芝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基于飞机/发动机载荷参数分布概率模型未知,利用常用概率分布结合正确的模式识别方法,得出样本最贴近的概率模型,再根据高精度的概率分布参数估算方法预测出样本极值。利用随机数样本对马氏距离、模糊贴近度和加权距离法三种模式识别方... 基于飞机/发动机载荷参数分布概率模型未知,利用常用概率分布结合正确的模式识别方法,得出样本最贴近的概率模型,再根据高精度的概率分布参数估算方法预测出样本极值。利用随机数样本对马氏距离、模糊贴近度和加权距离法三种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筛选,分析表明,加权距离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载荷样本最贴近的概率模型。利用载荷模式识别法分析得出某飞机法向过载最大值可用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描述,并通过K-S方法验证了载荷模式识别法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建立的载荷模式识别方法和极值预测方法为飞机和发动机可靠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载荷 模式识别 分布概率模型 极值预测 加权距离法 法向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油气层识别图版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6-299,共4页
基于气体图解法原理,根据气测值烃组分C1、C2、C3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40余口井的气测录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北部湾盆地油气层识别图版。应用实例表明,北部湾盆地油气层识别图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利用该图版进行油气层判... 基于气体图解法原理,根据气测值烃组分C1、C2、C3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40余口井的气测录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北部湾盆地油气层识别图版。应用实例表明,北部湾盆地油气层识别图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利用该图版进行油气层判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可为油气勘探开发随钻分析提供快速、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图解法 油气层 识别图版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芳 张红 范明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7,共5页
自70年代以来,川东石炭系气藏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力气藏。为提高钻探成功率,采用地震资料并结合测井与合成地震记录资料,运用模型正演等方法对该区石炭系厚度和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方法和步骤为:①用不同频率... 自70年代以来,川东石炭系气藏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力气藏。为提高钻探成功率,采用地震资料并结合测井与合成地震记录资料,运用模型正演等方法对该区石炭系厚度和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方法和步骤为:①用不同频率的子波作合成地震记录,分析能反映石炭系厚度和储渗层的频率范围,确定主频;②以确定出的主频为目标,对地震资料进行叠后高分辨率处理;③建立适合该区石炭系地层组合特点的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将结果与过井地震剖面对照分析,确定地震识别模式;④在高分辨剖面上准确标定层位,进行模式对比,对石炭系厚度及其储渗层的变化进行横向预测。运用该方法,在川东大天池等多个构造(带)发现了18个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圈定了117个石炭系储层发育区。经钻探检验,石炭系厚度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小于10m的符合率达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石炭纪 储集层 横向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饶潜山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增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2-505,523,共5页
王增明 .广饶潜山储层预测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5 0 2~ 5 0 5 ,5 2 3  潜山油藏是东营凹陷一种重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广饶潜山由于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 ,储层的缝、洞、孔隙发育。经钻井揭示 ,潜... 王增明 .广饶潜山储层预测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5 0 2~ 5 0 5 ,5 2 3  潜山油藏是东营凹陷一种重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广饶潜山由于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 ,储层的缝、洞、孔隙发育。经钻井揭示 ,潜山储层普遍含油 ,且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极强 ,给储层的预测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加大了储层特征研究力度 ,建立广饶潜山储层研究技术体系 (应力场分析、相干体计算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模式识别技术 ) ,从而确定了潜山储层有利相带分布范围 ,并部署了 3口探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饶潜山 裂缝 储层预测 相干 反演 模式识别 石油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某区块东营组油气藏的预测
18
作者 冯敬英 张占文 仲自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6-62,共7页
本区块位于辽河盆地大平房主体构造的西南,由大32块圈闭、大31块断背和大25块断鼻组成,断层发育,构造复杂,油气藏为复合型油气藏。东营组地层是本区火山岩最发育层段,使得地震资料品质差。利用测井、地震、地质资料在该区采用统计... 本区块位于辽河盆地大平房主体构造的西南,由大32块圈闭、大31块断背和大25块断鼻组成,断层发育,构造复杂,油气藏为复合型油气藏。东营组地层是本区火山岩最发育层段,使得地震资料品质差。利用测井、地震、地质资料在该区采用统计模式识别技术中的IRRS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改进的BP法,并结合G-LOG方法和孔隙度预测方法,对该区东二、东三段进行油气藏预测,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预测 辽河油田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函数链神经网络建立油气水层解释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铄禺 《录井技术》 2000年第4期8-12,24,共5页
为了克服用BP网络建模进行油气水层评价存在的误差,采用函数链神经网络建立识别模型。该文介绍了用此方法建立的三个模型:气测解释模型、地质测井综合解释模型、气测地质测井综合解释模型,并介绍了现场及完井后的解释评价情况。网络采... 为了克服用BP网络建模进行油气水层评价存在的误差,采用函数链神经网络建立识别模型。该文介绍了用此方法建立的三个模型:气测解释模型、地质测井综合解释模型、气测地质测井综合解释模型,并介绍了现场及完井后的解释评价情况。网络采用增强输入模式的方法,用单层网络训练样本,达到了理想效果,三个模型的识别率都是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链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油气层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技术在张巨河油田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瑞刚 张家良 +3 位作者 成洪文 王东林 马建坡 孙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8-143,12,共7页
针对张巨河油田地震综合解释中断层识别难、优势储层预测难的特点,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后的数据体提取相干属性,识别断层发育特征,准确刻画了断层形态;精细标定储层,沿层提取多种属性,通过优选建立对优势储层敏感的属性集;再利用模式识别... 针对张巨河油田地震综合解释中断层识别难、优势储层预测难的特点,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后的数据体提取相干属性,识别断层发育特征,准确刻画了断层形态;精细标定储层,沿层提取多种属性,通过优选建立对优势储层敏感的属性集;再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预测了优势储层分布范围。钻探结果与储层预测的吻合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相干 张巨河 储层预测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