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Thoughts of Marx -- From Historical Restoration to Fusion of Horizons
1
作者 Gao Yanb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4-268,共5页
Through the centurial research upon the thoughts of Marx,there is a turning from historical restoration to fusion of horizon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thoughts of Marx as well as the... Through the centurial research upon the thoughts of Marx,there is a turning from historical restoration to fusion of horizon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thoughts of Marx as well as the big change of the academic study,economy and society.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communication between readers and authors,integr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necessary.Besides,we should distinguish academic study from politics,definition from significance,and genuine knowledge from misunderstanding.Different researchers study Marxism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thus forming different images of Marx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Marxism.Therefore,research upon the thoughts of Marx and Marxism cannot be completed once and for 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 方法论 视界 回归 学术研究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西建 尚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习近平对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只是知识谱系的转换,而是代表了马...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习近平对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只是知识谱系的转换,而是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创造。其内涵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文艺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在培植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的精神沃土与根基;以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文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科学构建了一种具有中国风格和凸显现代价值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谱系,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和实现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范式转换,展现为一种思想“合力”的力量,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一种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德赓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及其史学贡献
3
作者 方美美 张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柴德赓是近现代以考据见长的史学家。北平解放后,柴德赓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参加政治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并且配合自我检讨等一系列方式,逐步建立了相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取得了诸多重要... 柴德赓是近现代以考据见长的史学家。北平解放后,柴德赓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参加政治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并且配合自我检讨等一系列方式,逐步建立了相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在历史研究方面,柴德赓反对唯心论,主张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主要体现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掌握和阶级理论的运用。在历史教学方面,他探索将马克思主义贯彻到历史教学中,主张在课堂中运用唯物史观恰当分析历史知识,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谨防对唯心主义观点的不彻底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德赓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历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丁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是回应时代之问的必要举措,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何要做调查研究、如何开展调查研究”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党调查研究工作提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是回应时代之问的必要举措,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何要做调查研究、如何开展调查研究”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党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思想和方法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论述的方法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调查研究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的对调查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深化与创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共同构成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的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调查研究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冉 郭小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变革引起概念巨变的“鞍形期”之中。就必要性而言,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离不开对于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论认知、通过历史研究彰显学科厚度、经由概念史范式揭示术语革命精神。应当主要在学科本体概念、基础理论概念、学科重要概念这三个论域内展开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更好地应用概念史范式,应当在加强与唯物史观的融合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制作用、在加快对相近学科的借鉴中形成合乎自身定位的方法与策略、在加深对同类概念的集成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再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先春 吴阳松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1,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有一个演变历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从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创新化五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 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7
7
作者 谭群玉 周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5,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哲学会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 被引量:27
8
作者 梅荣政 杨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20,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延绵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进入新世纪,肩负新的使命的理论工作者,定会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斐伏尔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批评、运用与可能的生产——从日常生活哲学家到后现代都市思想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怀玉 鲁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8,共10页
作为20世纪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列斐伏尔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的时代,具有其不同的命运、影响与形象。列斐伏尔在中国经历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到日常生活批判家再到后现代都市思想家的角色嬗变。这个过程既与他个人的思想演... 作为20世纪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列斐伏尔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的时代,具有其不同的命运、影响与形象。列斐伏尔在中国经历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到日常生活批判家再到后现代都市思想家的角色嬗变。这个过程既与他个人的思想演变不可分割,也与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的法国理论的生产与传播影响联系在一起,更与中国发展道路这个根本事情密切相关。列斐伏尔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运用与可能生产的历史,具有双重性的含义。这就是,一方面通过列斐伏尔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发展变化的经验也有助于深化研究列斐伏尔思想。中国当下城市化发展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列斐伏尔的问题式启发与方法论的帮助;另一方面,对列斐伏尔的研究也需要"中国化",而且正在"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有自己政治与民族历史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空间!这是列斐伏尔思想在中国再生产的最重要的可能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思想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0
作者 梁树发 黄刚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9期5-11,共7页
整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产生、内涵、实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和表现形态、马克思... 整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产生、内涵、实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和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也得到深化。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仍然是需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统一及其当代意蕴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世涛 陈玉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0-24,共5页
从历史和逻辑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发展有赖于做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推进又依赖于做到并从实质上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国以来... 从历史和逻辑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发展有赖于做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推进又依赖于做到并从实质上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国以来,我们党一步步地从器物、制度(体制)、文化以至人学观层面实现和推进着中国的现代化,同时又是在一步步地实现和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刻把握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破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所遭遇的几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 制度 文化 人学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灿 李萍 吴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0,共10页
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 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自觉应用,以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学派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建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6,共6页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应以近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为基础、以更加宽广的视阈辩证认识。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部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的桥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民...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应以近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为基础、以更加宽广的视阈辩证认识。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部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的桥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民粹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幽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需要加以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系 幽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开展文本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共9页
文本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文本研究,矫正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误读、误解、误用,准确全面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真实思... 文本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文本研究,矫正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误读、误解、误用,准确全面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真实思想面貌,揭示它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全面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平。文章对如何在中国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本研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热点的图谱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葛莉 刘海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立足于CSSCI数据库,以2007—2011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和计量单元,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依托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运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当... 立足于CSSCI数据库,以2007—2011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和计量单元,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依托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运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问题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研究热点 知识计量学 知识图谱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0年——概念、进程和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荣长海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127,共6页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分别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层面的概念,这些界定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大体上要经历前马克思主义中国...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分别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层面的概念,这些界定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大体上要经历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期和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中国文化和实现转换者,三者的相互作用即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进程 规律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先俊 李春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党的一项"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也是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丰富多彩,而且还会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拓展。就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党的一项"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也是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丰富多彩,而且还会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拓展。就当下来说,应该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引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实践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应该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和突出问题导向。只有这样,我们的理论研究才能切切实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敬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别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别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意义;要科学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形态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形态学”研究中,我们决不能仅仅根据文本解读就作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一劳永逸的结论。我们不能将在特定的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中形成的文本结构奉为永恒经典。我们不仅需要深刻地解读文本意义、把握文本理论结构,更重要... 在“马克思主义形态学”研究中,我们决不能仅仅根据文本解读就作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一劳永逸的结论。我们不能将在特定的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中形成的文本结构奉为永恒经典。我们不仅需要深刻地解读文本意义、把握文本理论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深度考察文本赖以出场的历史语境和路径。文本意义、文本理论形态实际上只不过是出场形态,是受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决定的。既然历史语境和出场路径发生了时代变迁,那么,就应当产生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场形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仅表现在理论主题和理论内容上,也同样表现在理论形态的变化上。正是后者, 召唤马克思主义形态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出场形态 研究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利娜 卢继元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每一个人并使其自由全面发展的革命学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民生内容。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每一个人并使其自由全面发展的革命学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民生内容。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获得了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