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聚乙烯微塑料对赤子爱胜蚓的代谢毒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霞 张雪梅 +6 位作者 舒晓 谢蔓莉 孟霞 张伟 杨俊英 龚久平 李必全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3-1073,共11页
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生物,以蚯蚓个体生长及繁殖、代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亚酶活力和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响应为指标体系,从个体到分子跨尺度水平探讨不同粒径(小粒径30~50μm、大粒径125μm)、不同浓度(0.5,2.5,10,20g/kg)聚乙烯... 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生物,以蚯蚓个体生长及繁殖、代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亚酶活力和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响应为指标体系,从个体到分子跨尺度水平探讨不同粒径(小粒径30~50μm、大粒径125μm)、不同浓度(0.5,2.5,10,20g/kg)聚乙烯微塑料的代谢毒性.暴露试验结果表明,小颗粒聚乙烯更易在蚯蚓体内停留及持续累积,其对生物体的危害更大;大颗粒聚微乙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蚯蚓的繁殖.代谢组试验结果提示,不同粒径微塑料聚乙烯胁迫下,基于代谢组学识别出的前12位重要代谢物的响应明显不同,聚乙烯的粒径大小对其毒性效应有显著影响.在小粒径高浓度(10,20g/kg)聚乙烯胁迫下,7个重要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二十二碳五烯酸、(5Z, 8Z, 14Z)-11, 12-二羟基二十碳-5, 8, 14-三烯酸(11,12-DHET)、肌醇及全反式维甲酸)的水平比对照显著增加20.5%~70.2%.小粒径聚乙烯可引发蚯蚓炎症反应及神经代谢紊乱效应,并对其渗透调节代谢产生损害;CYP2B6及CY2C9活力显著被诱导的现象揭示了蚯蚓自身具有一定解毒功能.在大粒径聚乙烯(浓度为0.5~20g/kg)胁迫下,蚯蚓CYP2B6及CYP3A4活力与对照组相当,但多数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3’-磷酸腺苷、肌苷与黄嘌呤)的水平,相比对照显著降低20.0%~77.3%,抑制蚯蚓荷尔蒙生成,进而影响繁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繁殖 炎症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替代治疗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OP患者E2、FSH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银娟 宋珍珍 杨海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HRT+阿仑膦酸钠治疗)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骨代谢水平[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骨密度指标(腰椎L2-L4、两侧股骨颈)、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FSH水平及BAP、TRAP-5b、β-CTX、BGP水平均更低,E2水平及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右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更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7.32%vs 12.20%,χ^(2)=0.138,P=0.709>0.05)。结论对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采取HRT结合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调节E2、FSH水平,还能积极改善骨代谢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密度,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治疗 阿仑膦酸钠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雌二醇 促卵泡刺激素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次化生产提升母猪繁殖效率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佳桦 李琴 +4 位作者 柴伟东 王栋 刘彦 翁士乔 田见晖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1-5,F0003,共6页
为探讨批次化生产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试验采集了2个规模猪场批次化转型前后各3年的繁殖生产数据,对比分析年均基础母猪存栏、年均配种母猪数、年均分娩母猪数、配种分娩率、平均窝产总仔数、平均窝产健仔数、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母猪... 为探讨批次化生产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试验采集了2个规模猪场批次化转型前后各3年的繁殖生产数据,对比分析年均基础母猪存栏、年均配种母猪数、年均分娩母猪数、配种分娩率、平均窝产总仔数、平均窝产健仔数、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母猪年产胎次和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PSY)。结果表明:批次化转型后在保持产房满负荷运行的前提下,两个猪场的年均基础母猪存栏极显著减少(P<0.01),但年均配种和分娩母猪数、窝产总仔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平均窝产健仔数、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显著增加(P<0.05)或呈现增加趋势(P>0.05),母猪年产胎次和PSY均极显著增加(P<0.01)。说明科学合理地实施母猪批次化生产,能有效提升猪场繁殖生产水平和盈利能力,促进养猪业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次化生产 母猪繁殖 年产胎次 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 繁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舟兴乡: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考察与机制探赜 被引量:4
4
作者 童国军 王明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155,共11页
文章运用参与观察、口述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以贵州“镇远赛龙舟”为案例,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策略与运行机制。研究认为:“镇远赛龙舟”以龙神崇拜为习俗信仰,以非遗展演为文化景观,以龙舟竞渡为记忆纽带,以乡愁记忆为情感... 文章运用参与观察、口述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以贵州“镇远赛龙舟”为案例,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策略与运行机制。研究认为:“镇远赛龙舟”以龙神崇拜为习俗信仰,以非遗展演为文化景观,以龙舟竞渡为记忆纽带,以乡愁记忆为情感介质,通过仪式操演、场景生成、集体欢腾、再造乡愁的策略,实现了自身的文化再生产。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主导、乡村精英参与策划、普通村民文化自觉、多元主体协同聚力的运行机制,是推进再生产的关键所在。从“镇远赛龙舟”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策略与运行机制,旨为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和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俗体育 文化再生产 镇远赛龙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组织冻融过程对卵巢组织的影响
5
作者 李扬璐 阮祥燕 +5 位作者 杜娟 程姣姣 金凤羽 谷牧青 李妍秋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4-600,共7页
目的采用慢速冷冻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育力保护中心标准冻融方案,评估人卵巢组织冻融过程对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将12例患者的卵巢组织分为新鲜卵巢组织组和冻融卵巢组织组,冻融方案为本中心标准方案,通过苏木精-伊红... 目的采用慢速冷冻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育力保护中心标准冻融方案,评估人卵巢组织冻融过程对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将12例患者的卵巢组织分为新鲜卵巢组织组和冻融卵巢组织组,冻融方案为本中心标准方案,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和钙黄绿素AM(calcein acetoxymethylester,calcein-AM)染色进行卵泡计数并评估卵泡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Ki-67和caspase-3的阳性率,评估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比较两组在caspase-3、bax、FasL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采用本中心标准冻融方案,卵巢组织冻融前后在卵泡计数和卵泡活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冻融后细胞Ki-67阳性率低于新鲜卵巢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aspase-3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后caspase-3蛋白表达量高于新鲜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和FasL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中心标准冻融方案,能够很好地保持卵巢组织内的卵泡数目、形态和活性,冻融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不增加冻融后bax和FasL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caspase-3的表达量相对增加,是较好的人卵巢组织冻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组织 冻融方案 卵泡活性 凋亡相关蛋白 生育力保护 卵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育选择受同群育儿分工的影响吗?——基于同群参考预期约束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凤鸣 文孝斌 常慧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9,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把握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因素,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建立女性生育数量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生育选择的二元选择模型,并通过对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匹配,消除同一来源数据带来的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承担更多照顾孩子责任的同群育儿分工模式使女性生育数量减少、二胎生育概率下降,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而言,同群育儿分工对其生育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同群育儿分工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生育选择的负向影响更小。基于零截断计数数据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的检验验证了主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生育观念和养育观念的女性群体而言,同群育儿分工对其生育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倾向于女性承担更多的同群育儿分工对主观上认为女性就应该有孩子的女性生育的影响更小,对主观上更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生育的负向影响更大。基于调节效应模型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异质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因此,通过调整群体内部育儿分工规范以提升生育率的措施是可行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引导和相关政策支持提升男性的育儿责任,降低女性预期育儿负担,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同时对于持保守态度的女性,应提升其改变传统分工约束的信心,从认知的角度改变育儿分工规范,提升生育率。育儿分工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抚养孩子为女性带来的负向影响,进而促进生育,而且有助于低教育程度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升其生育选择的自愿性,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分工 生育选择 生育数量 同群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旭 颜国华 +5 位作者 杨玉增 贾楠 张伟涛 孟宪华 魏晓艳 胡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4,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生产性能、初乳、血清指标及饲料中氮素转化利用的影响。选取48头预产期接近、胎次相近、体质健康的妊娠后期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猪生产性能、初乳、血清指标及饲料中氮素转化利用的影响。选取48头预产期接近、胎次相近、体质健康的妊娠后期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常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3%、5%的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试验从母猪妊娠第90天开始,产后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Ⅲ组哺乳仔猪初生个体均重和21 d平均个体重分别提高25.00%和14.96%;试验Ⅱ、Ⅲ组哺乳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8.42%、11.88%。②试验Ⅱ组母猪初乳中乳糖含量提高26.64%,试验Ⅰ、Ⅱ、Ⅲ组母猪初乳中尿素氮含量分别下降10.74%、19.74%和17.64%,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试验Ⅲ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最明显,降低33.93%;试验Ⅰ、Ⅱ、Ⅲ组母猪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32.78%、35.79%和37.38%,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④试验Ⅱ、Ⅲ组母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分别下降16.19%、24.47%,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⑤试验Ⅲ组母猪产后21 d尿液氨氮含量降低18.6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母猪产后21 d尿液总氮含量分别降低14.63%、25.27%、30.81%,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母猪产后21 d尿液pH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3%~5%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改善母猪生产性能,提升母猪初乳质量,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母猪免疫力,同时可以显著降低初乳和尿液中的氮元素含量,从而提高妊娠母猪对饲料中氮素的利用率,为降低氮的排放量和绿色生态养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后期母猪 发酵饲料 生产性能 初乳 血清指标 氮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湛民 孙智 +2 位作者 刘铁军 胡世隆 肖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8,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片率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变化:造模组较空白组间质水肿、间质细胞减少,生精小管间隔增宽,精原细胞间距增大,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大量减少,管腔内精子细胞大量减少。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尤其对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肥胖大鼠 生殖能力 大鼠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双元闭环供应链回收连锁店选址模型及优化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欣 张宇恒 +1 位作者 张惠珍 马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24,共7页
为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废弃物回收和利用效率,考虑了竞争存在下的利润最优化问题,从逆向供应链视角,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包含制造商、回收商、回收竞争商,以及消费者在内的混合竞争回收渠道双元闭环供应链系统;并同时以建设服... 为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废弃物回收和利用效率,考虑了竞争存在下的利润最优化问题,从逆向供应链视角,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包含制造商、回收商、回收竞争商,以及消费者在内的混合竞争回收渠道双元闭环供应链系统;并同时以建设服务成本最小化、客户满意度最大化、回收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双元闭环供应链回收连锁店选址模型。借鉴蘑菇繁殖生长机制的原理,以繁殖过程中菌落思想为核心,结合Pareto非支配解集算法设计了改进的蘑菇繁殖算法,对多目标选址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竞争者价格敏感度与交叉价格敏感度对优化目标的影响,为回收连锁店选址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问题 回收连锁店 多目标优化 蘑菇繁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爱军 张传亮 +1 位作者 黄晓兵 周彩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41,共1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PRRS至今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全面深入理解PRRSV生命周期可以为PRRS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在简述PRRSV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毒侵入、复制与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组装等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V致病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入侵 复制和转录 翻译及翻译后修饰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食蚧蚜小蜂过寄生的影响因子及过寄生对其子代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方平 朱俊洪 +4 位作者 郭晶 叶政培 陈俊谕 王建赟 符悦冠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6-314,共9页
为了明确影响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过寄生的因子及其对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在不同接蜂比例、雌蜂驻留时间、接蜂间隔时间及寄主龄期条件下观察了日本食蚧蚜小蜂的过寄生情况,并观察了该蜂在高过寄生率(蜂蚧比为1∶5)条件下... 为了明确影响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过寄生的因子及其对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在不同接蜂比例、雌蜂驻留时间、接蜂间隔时间及寄主龄期条件下观察了日本食蚧蚜小蜂的过寄生情况,并观察了该蜂在高过寄生率(蜂蚧比为1∶5)条件下,以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2龄若虫、3龄若虫、1~2日龄成虫(初期成虫)和10~11日龄成虫(褐色期成虫)为寄主时的发育历期、寿命、出蜂量及雌蜂体长。结果表明,接蜂比例、雌蜂驻留时间、接蜂间隔时间及寄主龄期均是日本食蚧蚜小蜂发生过寄生的重要影响因子,日本食蚧蚜小蜂过寄生率随接蜂比例下降而降低,蜂蚧比为1∶5时过寄生率最高(91.03%),1∶30时过寄生比例最低(11.61%);接蜂间隔时间为6 d时其过寄生率最高,为57.72%;雌蜂驻留时间在0~48 h范围内,过寄生率随驻留时间增加而上升,驻留时间48 h时最高(30.41%);寄主龄期对该蜂的过寄生率影响明显,以寄主为3龄若虫时最高(54.40%)。与对照相比,过寄生时的日本食蚧蚜小蜂发育历期延长,成虫寿命缩短,身体较小,出蜂量多。高过寄生率条件下,寄主为橡副珠蜡蚧2龄若虫时,日本食蚧蚜小蜂发育历期短于对照;寄主为橡副珠蜡蚧初期成虫时,日本食蚧蚜小蜂出蜂数少于对照。综上,接蜂比例、接蜂时间、两次接蜂的间隔时间、寄主龄期等是日本食蚧蚜小蜂发生过寄生的重要影响因子;发生过寄生后,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发育历期延长、品质下降,但从寄主中获得的后代概率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食蚧蚜小蜂 过寄生 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产蛋末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张震 张苗蕊 +5 位作者 杨朋坤 孙玉姣 郭宏伟 赵绪永 郑鸣 王永芬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3-4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褪黑素对产蛋末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520日龄的罗曼褐蛋鸡18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 mg/kg的褪黑素。预试期1 w... 试验旨在探究褪黑素对产蛋末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520日龄的罗曼褐蛋鸡18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 mg/kg的褪黑素。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褪黑素后蛋鸡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1.0 mg/kg组、1.5 mg/kg组和2.0 mg/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和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1.0 mg/kg组和1.5 mg/kg组的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添加0.5~1.5 mg/kg褪黑素蛋鸡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钙离子(Ca^(2+))含量显著提高(P<0.05)。当褪黑素添加量为1.0 mg/kg时,LH含量提高了46.90%,FSH含量提高了59.13%,Ca^(2+)含量增加了47.55%,LH和FS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研究表明,添加褪黑素对维持产蛋末期蛋鸡产蛋率和提升蛋品质具有积极作用,褪黑素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蛋品质 产蛋性能 促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素 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化和自交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洪灿 李国生 +5 位作者 王锦艳 张义 段浩平 尹正钦 何荣满 钏兴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作为试验材料,在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开展播种期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点,并确定不育系高产繁殖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种期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和自交结实率的... 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作为试验材料,在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开展播种期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点,并确定不育系高产繁殖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种期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和自交结实率的影响较大,不同不育系育性转换和自交结实率峰值随着播期的变化呈现出较大差异,参试不育系均存在适宜播期。光敏型粳稻不育系育性转换主要受光长影响,在确保安全齐穗的前提下,推迟播种有利于其育性转换,提高自交结实率,进而提高繁殖产量;温敏型早籼不育系由于生育期短,生长发育迅速,因此在保证秧龄的条件下,通过早播利用6月初的短时低温可获得基本产量;不同温敏型中籼不育系的生长发育和育性转换差异大,找准最佳播期是实现其高产高效繁殖的关键。通过分析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多年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该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高温的概率较高,不育系繁殖育性敏感期应尽量错开该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亲本繁殖 播期 育性转化敏感期 自交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口脊尾白虾生长和繁殖特征及异质性分析
14
作者 王小林 刘修泽 +5 位作者 吉光 王爱勇 董婧 王彬 胥延钊 张怡晶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了解鸭绿江口脊尾白虾生长和繁殖情况,基于2015—2017年在鸭绿江口开展的资源调查,利用方差分析、幂函数、逻辑斯蒂曲线和电子体长频率分析等方法对鸭绿江口水域脊尾白虾的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鸭绿江口脊尾白虾... 为了解鸭绿江口脊尾白虾生长和繁殖情况,基于2015—2017年在鸭绿江口开展的资源调查,利用方差分析、幂函数、逻辑斯蒂曲线和电子体长频率分析等方法对鸭绿江口水域脊尾白虾的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鸭绿江口脊尾白虾表现为雌雄异型,雌虾的体长、体质量均值高于雄虾(P<0.05)。雌虾的极限体长为91.88 mm,生长系数为0.65;雄虾的极限体长为86.63 mm,生长系数为0.46。雌虾的体长、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季节差异(P<0.05),而雄虾的体长、体质量季节间的差异不显著。脊尾白虾体长-体质量关系中的条件因子a的季节变化为3.20×10^(-5)~3.49×10^(-4),雌虾和雄虾的a均为春季和秋季相对较大(>1.0×10^(-4))。雌虾和雄虾的体长-体质量关系中的异速生长因子b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夏季和冬季(雌性和雄性的b分别为2.87、2.96和2.81、2.86)接近等速生长,春季和秋季(雌性和雄性的b分别为2.41、2.18和2.50、2.21)表现为负异速生长(b<3,P<0.05),春季的b最小。抱卵雌虾的体长为38~80 mm,其平均抱卵体长(L_(50))为52.06 mm。本研究结果补充了鸭绿江口脊尾白虾的生长和抱卵特征,其生长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季节差异,为该重要种类的生活史特征和种群动态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脊尾白虾 生长 繁殖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念到机制:关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中一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4,171,共14页
为了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和生育观、传统生育文化以及计划行为理论分别构成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生育友好型社会是... 为了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和生育观、传统生育文化以及计划行为理论分别构成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理想型的社会状态,在此状态下,生育尊严得到普遍尊重,生育权利得到强力维护,生育潜力得到有效释放,育儿焦虑得到缓解,家庭福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切。进一步说,生育友好的内涵包括生育过程的安适性、生育政策的包容性、生育服务的公平性、生育价值的人文性以及生育权益维护的主动性等多个方面。制度友好、服务友好、空间友好和文化友好共同组成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框架。目前,我国社会存在“想生不能生”和“愿生不敢生”等多种生育不友好现象,以及片面追求生育工具性和忽视生育人文性的价值取向与认知误区。另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适时对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出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问题 生育友好型社会 生育支持政策 生育服务支持 生育权益 生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立法的反思与完善
16
作者 石佳友 刘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5,共11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立法旨在保障该技术的有序应用。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展开规制,并呈现出立法价值错位、立法格局分散和规制效能不足等弊端。未来应将生育权之保障作为价值主线,采取统合式的立法...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立法旨在保障该技术的有序应用。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展开规制,并呈现出立法价值错位、立法格局分散和规制效能不足等弊端。未来应将生育权之保障作为价值主线,采取统合式的立法进路制定统一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法”。在立法定位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法”应整体维持行政监管规范的基本立场,同时做好与《宪法》及《民法典》等其他部门法的结构性衔接。在规则设计方面,应当在对相关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性调适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删减或修改。应适当放开对单身未婚女性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限制,同时采取分类施策的措施回应死后辅助生殖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统合式立法 生育权 死后辅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漫江中华秋沙鸭繁殖期种群数量动态、行为及繁殖成效研究
17
作者 易国栋 赵永斌 +2 位作者 郝亚南 李华 郝锡联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5-602,共8页
为了分析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种群繁殖期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行为对策、繁殖习性及种群繁殖力,为其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流域对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采用观察法进行实地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 为了分析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种群繁殖期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行为对策、繁殖习性及种群繁殖力,为其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流域对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采用观察法进行实地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在繁殖期变动明显,雄鸭数量呈现较规律的正态曲线变化,雌鸭数量波动明显,种群数量动态能够充分反映繁殖活动的进程。通过繁殖期种群数量空间分布分析,确定长松电站旧址和野鸭湖为主要繁殖区。繁殖期以游动、取食、静息和睡眠为主要行为模式,占比86%,其中游动和取食是最主要的行为模式,占比58%,行为时间分配对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响应明显。与越冬期行为比较发现,繁殖期行为模式倾向于简化以减少能量消耗。繁殖期有配偶看护行为,以保证雌鸭和巢址安全,并防止其他雄鸭与配偶交配,通过驱赶、伴飞和守候予以实现;潜水时间两性之间在年内无显著差异(P>0.05),仅雄性在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窝卵数(9.26±2.10)枚(n=19),繁殖成功率8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繁殖期 种群数量动态 繁殖生态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子代福祉的伦理思考
18
作者 吴红萍 马彩虹 +2 位作者 李蓉 乔杰 刘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67,共5页
近年来,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相关的特殊临床需求案例逐年增多。如配子捐赠、超育龄夫妇助孕、一方或双方亡故胚胎归属与处置等均涉及助孕技术实施中出生子代健康及利益冲突。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虽有保护后代的原则,但细则不详,亟... 近年来,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相关的特殊临床需求案例逐年增多。如配子捐赠、超育龄夫妇助孕、一方或双方亡故胚胎归属与处置等均涉及助孕技术实施中出生子代健康及利益冲突。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虽有保护后代的原则,但细则不详,亟待补充完善;另外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缺乏立法协同治理。相应行政管理部门、从业者及助孕夫妇应共同协力,从关注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出生子代福祉视角出发,在开展临床研究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努力摆脱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困境,全面考虑助孕治疗出生子代福祉,帮助其寻求最佳照护,促进其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特殊临床需求 子代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头翁组方对母羊繁殖性能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林吉 任春芝 +4 位作者 张晨飞 陈兰 王涛 邱良伟 任士飞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中药白头翁组方对妊娠母羊繁殖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0只妊娠后期母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母羊。试验各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25%、0.50%和1.00%的白头翁组方。... 试验旨在探究中药白头翁组方对妊娠母羊繁殖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0只妊娠后期母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母羊。试验各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25%、0.50%和1.00%的白头翁组方。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为产前30 d至产后30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0.50%和1.00%的白头翁组方,母羊的早产率和流产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0.50%组和1.00%组的弱羔率显著降低(P<0.05),出生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母羊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0.50%组甲状腺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50%组和1.00%组母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提高(P<0.05),0.25%组和0.50%组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白头翁组方后,母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50%组和1.00%组羔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体高显著增加(P<0.05)。添加白头翁组方可以显著降低羔羊腹泻率(P<0.05)。研究表明,在母羊饲粮中添加白头翁组方可以改善母羊的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增强免疫力;改善羔羊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当添加量为0.50%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组方 母羊 繁殖性能 羔羊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在女性生殖领域研究概况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晓荣 高婷 +3 位作者 仲佳雯 秦岭 王雪怡 罗玉雪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介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外泌体携带miRNA能够调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女性不孕性生殖疾病,有望成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miRNA广泛参与了药物治疗...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介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外泌体携带miRNA能够调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女性不孕性生殖疾病,有望成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miRNA广泛参与了药物治疗过程。中医药在治疗女性多种生殖疾病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中药治疗作用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的特点,直接的信号通路研究已经不能解释药物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外泌体及miRNA作为间接桥梁,可能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有效物质。因此,该文旨在通过总结外泌体miRNA对女性生殖疾病的调控作用及外泌体miRNA在中药干预作用机制中的研究,为女性生殖疾病诊疗和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生殖疾病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