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引起骨质疏松分析
1
作者 王欣茹 郭兆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0-764,共5页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 CNI)是移植患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在治疗免疫诱导的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此类药物副作用也较多。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服用CNI药物后会出现骨质丢失的现象,临床表现为...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 CNI)是移植患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在治疗免疫诱导的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此类药物副作用也较多。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服用CNI药物后会出现骨质丢失的现象,临床表现为周身关节肌肉的疼痛、身高降低、牙齿脱落、骨折等,且疼痛程度与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笔者主要从CNI的作用机制、CNI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循证及动物实验依据、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上重视和研究CNI导致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找出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磷酸酶 骨丢失 骨质疏松 肾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ROD到CKD-MBD?肾性骨营养不良疾病命名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乃适 夏维波 周学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共5页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我国著名内分泌学家刘士豪和朱宪彝于1942年公开提出并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疾病命名,也是第1个基于中国的研究资料并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名称。本文回顾该命名的由来及适用范围的演变,对近百年来的学科发展进行梳理...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我国著名内分泌学家刘士豪和朱宪彝于1942年公开提出并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疾病命名,也是第1个基于中国的研究资料并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名称。本文回顾该命名的由来及适用范围的演变,对近百年来的学科发展进行梳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营养不良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骨活检 刘士豪 朱宪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及TGF-β/BMP-7/Smad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路琪 马学涛 李菲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μg/kg)组、...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μg/kg)组、帕立骨化醇高剂量(0.8μg/kg)组、骨化三醇(10μg/kg)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用含有腺嘌呤的饲料喂养,诱导建立ROD模型。分组进行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cr)水平、血钙与血磷水平、股骨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弹性模量与屈服载荷、血清炎症因子IL-6、IL-17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再次取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帕立骨化醇(0.8μg/kg)组、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帕立骨化醇(0.8μg/kg)+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每组15只,同样方法建立ROD模型。分组以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与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显著降低(P<0.05),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帕立骨化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均升高,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均降低,且帕立骨化醇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帕立骨化醇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比较,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立骨化醇+TGF-β抑制组比较,帕立骨化醇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降低(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升高(P<0.05);TGF-β抑制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升高(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降低(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可通过激活TGF-β/BMP-7/Smad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ROD大鼠肾功能及骨代谢异常,降低血磷水平,提高血钙水平及骨密度,修复骨生物力学,改善骨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骨化醇 肾性骨病 骨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7/Smad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营养胶囊对肾性骨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和骨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对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陈杰彬 胡蓉 +2 位作者 吕佩佳 李成杰 魏连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665,共8页
目的:探讨肾衰营养胶囊对肾性骨病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肾性骨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和骨代谢与肾性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外40只大鼠建... 目的:探讨肾衰营养胶囊对肾性骨病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肾性骨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和骨代谢与肾性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外40只大鼠建立肾性骨病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0.01 mg·kg^(-1)骨化三醇灌服,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给予1.2 g·kg^(-1)肾衰营养胶囊灌服,均灌胃1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肾功能和钙磷代谢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和Smad1/5/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磷酸化BMP-7(p-BMP-7)、Smad1/5/8和磷酸化Smad1/5/8(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骨小梁排列正常,成骨细胞和类骨质面积未发生改变;模型组大鼠骨小梁宽度和平均类骨质面积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骨小梁宽度及平均类骨质面积减小,成骨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BUN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BUN和Scr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钙离子(Ca2+)水平降低(P<0.05),磷离子(P3-)、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血清中Ca2+水平升高(P<0.05),P3-、PTH和ALP水平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血清中Ca2+水平升高(P<0.05),P3-、PTH和ALP水平均降低(P<0.05)。RT-q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和Smad1/5/8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药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及Smad1/5/8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和Smad1/5/8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p-BMP-7、Smad1/5/8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 p-BMP-7、 Smad1/5/8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p-BMP-7、Smad1/5/8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肾衰营养胶囊可改善肾性骨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和钙磷代谢紊乱,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改善骨代谢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MP-7/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肾衰营养胶囊 骨形态发生蛋白7 Smad同源物重组蛋白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世巍 张宁 +4 位作者 李同侠 任可 李建民 姜春生 罗燕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以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特征,初步归纳肾性骨病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中医症状量表对165例MHD肾性骨病患者症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调查表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 目的:以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特征,初步归纳肾性骨病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中医症状量表对165例MHD肾性骨病患者症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调查表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为主轴因子法,并进行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依据中医理论对症状因子进行定性,初步得出肾性骨病类证候群,结合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标准相关内容,拟定肾性骨病类中医证候。结果:因子载荷阵提炼出5个主要因子,结合中医理论,因子1反映了肝肾阴虚证证候,因子2反映了浊毒内蕴证证候,因子3反映了肾阳虚衰证证候,因子4反映了水湿内停证证候,因子5反映了瘀血阻络证证候。结论:归纳肾性骨病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肝肾阴虚证、浊毒内蕴证、肾阳虚衰证、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证5个基本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肾性骨营养不良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菁 张晓燕 管又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磷是生命组成的必需元素,参与了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和蛋白合成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肾脏在人体磷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普遍伴随着磷代谢紊乱,长期的高磷血症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肾性... 磷是生命组成的必需元素,参与了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和蛋白合成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肾脏在人体磷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普遍伴随着磷代谢紊乱,长期的高磷血症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肾性骨营养不良(ROD)、心血管系统病变(CVD)以及促进肾病的进展,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高磷血症作为上述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血症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肾性骨营养不良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低转运肾性骨病的防治和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蓓莉 胡祎 +1 位作者 严斌泓 路建饶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1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低钙透析液(含钙1.25mmol/L)对血液透析低转运肾性骨病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4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68例... 目的了解低钙透析液(含钙1.25mmol/L)对血液透析低转运肾性骨病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4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使用含钙1.25 mmol/L、1.5mmol/L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个月时白蛋白校正钙(albumin correction calciun,Ac-Ca)、磷(P)、钙磷乘积(Ca×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6个月,Ac-Ca、P、Ca×P均较治疗前下降,iPTH升高,其中治疗后第6个月所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6个月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组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含钙1.25mmol/L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伴低转运肾性骨病患者进行低钙透析,能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安全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转运肾性骨 低钙透析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肾性骨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邓伟 张宾 +1 位作者 高志卿 张国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0-210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肾性骨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3/4肾切除法复制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为中药组(补肾活血方)、阳性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3个月后,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取左侧胫骨,双能X...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肾性骨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3/4肾切除法复制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为中药组(补肾活血方)、阳性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3个月后,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取左侧胫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取右侧胫骨,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补肾活血方能够影响肾性骨病大鼠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骨组织病理改变。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肾性骨病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大鼠 肾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骨病的矿物代谢与调节激素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维力 朱淑兰 +2 位作者 赵立全 尹维 翟德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5-47,49,共4页
本文报道肾性骨营养不良和钙、磷与调节激素变化的关系.82例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发病年龄8~71岁,平均44岁。病程1~10年,平均3.2±1.4年。骨质变化以骨质疏松39例占多数,其次为骨软化和/或佝偻病2... 本文报道肾性骨营养不良和钙、磷与调节激素变化的关系.82例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发病年龄8~71岁,平均44岁。病程1~10年,平均3.2±1.4年。骨质变化以骨质疏松39例占多数,其次为骨软化和/或佝偻病23例,其它有纤维囊性骨炎10例,骨硬化10例。其中18例骨畸形和15例骨折。血钙平均值低于正常(1.54±0.41mmo1/L),血磷升高(1.79±0.76mmo1/L),24小时尿钙与尿磷减少。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BGP)、酸性磷酸酶(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Cr)均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甲状旁腺激素 升高 调节 囊性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PTH ACP 骨硬化 尿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肾辐射损伤大鼠骨量和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明玉 朱国英 +1 位作者 高林峰 项希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肾辐射损伤大鼠骨量、骨生物力学和骨形态计量的影响。方法应用15Gy137Cs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双侧肾脏,建立肾损伤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模型,以假照射组大鼠为对照。术后7d开始用药,给予大豆异黄酮(100mgkg·d),...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肾辐射损伤大鼠骨量、骨生物力学和骨形态计量的影响。方法应用15Gy137Cs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双侧肾脏,建立肾损伤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模型,以假照射组大鼠为对照。术后7d开始用药,给予大豆异黄酮(100mgkg·d),以萌格旺(0.1μgkg·d)为阳性对照药物,治疗3个月后处死大鼠,观察骨量、骨生物力学和骨形态计量学指标改变,综合评价大豆异黄酮对肾辐射损伤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结果肾辐射损伤大鼠骨量、骨生物力学指标较假照射组显著降低(P<0.05),表明肾辐射损伤引起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大豆异黄酮治疗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的腰椎BMD、股骨干重与灰重,提高股骨三点弯曲最大载荷,增加腰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对肾局部辐射损伤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量和骨结构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辐射 肾性骨病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骨营养不良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古明(综述) 谌贻璞(审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51-455,共5页
笔者强调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概念。叙述了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金属中毒、局部细胞因子异常、代谢产物残留、生长和分化因子异常等,以及其发生的机理。叙述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分类:高转... 笔者强调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概念。叙述了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金属中毒、局部细胞因子异常、代谢产物残留、生长和分化因子异常等,以及其发生的机理。叙述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分类:高转运骨病、低转运骨病以及混合型骨病。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骨痛、骨骼畸形、异位钙化、皮肤瘙痒和肌病等。诊断方法:影像学、骨活检及化验检查。进而还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骨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鑫 张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8-1142,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高,防治率低,成为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是CKD主要并发症之一。合适的ROD动物模型对研究ROD乃至CKD的病理机制及药物防治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由手术法、化学法、辐射法等致ROD的动... 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高,防治率低,成为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是CKD主要并发症之一。合适的ROD动物模型对研究ROD乃至CKD的病理机制及药物防治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由手术法、化学法、辐射法等致ROD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并通过对各种动物模型的比较与评价,为今后临床前基础研究中ROD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痛-骨折不愈合-血肌酐升高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晓杰 吕芳 +7 位作者 宋玉文 王建一 姜艳 王鸥 夏维波 李玉秀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402-408,共7页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可显著增加骨折风险。本文对1例以骨痛、骨折不愈合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男性,进行细致病因查询,结果发现患者存在血肌酐水平升高、维生素D严重缺乏、代谢性酸中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可显著增加骨折风险。本文对1例以骨痛、骨折不愈合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男性,进行细致病因查询,结果发现患者存在血肌酐水平升高、维生素D严重缺乏、代谢性酸中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转换生化指标升高,导致左胫腓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影像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给予钙剂、活性维生素D治疗以及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后,患者骨痛缓解、骨折愈合,活动能力显著提高。本例患者诊治经验提示肾性骨病可以引起骨折风险增加及骨折不愈合,临床医生应重视对肾性骨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性骨病 骨折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郝媌 于俊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1-744,共4页
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衰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以肾性骨病、骨代谢异常及皮肤瘙痒、手足抽搐等为临床特征。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生化指标,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总结近年临床研究以自拟方为主,强调补... 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衰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以肾性骨病、骨代谢异常及皮肤瘙痒、手足抽搐等为临床特征。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生化指标,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总结近年临床研究以自拟方为主,强调补肾健脾或(和)活血解毒的治疗原则,此外应重视脾虚生风的病机特点,以完善中医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 肾性骨病 中医药 培土宁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透析年限病人桡尺骨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立坚 许辉 +1 位作者 孙明 池田彻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77-178,共2页
为了解不同血液透析年限病人的骨密度情况,按不同透析时间,将50例长期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分为三组,Ⅰ组血透<5年,Ⅱ组血透5~10年,Ⅲ组血透>10年。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检测三组患者的桡尺骨骨密度,同时... 为了解不同血液透析年限病人的骨密度情况,按不同透析时间,将50例长期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分为三组,Ⅰ组血透<5年,Ⅱ组血透5~10年,Ⅲ组血透>10年。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检测三组患者的桡尺骨骨密度,同时检测其血清钙、磷、铝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显示,不同透析时间患者的骨密度及PTH三组间无显著差别。提示长期血透病人的骨密度不受透析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桡骨 尺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
16
作者 李永军 姚薇萱 +2 位作者 徐兆强 包丽华 柳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应用99mTc-MDP骨显像技术对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X线,以探讨骨显像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在其中确诊的14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中,骨显像结果全部为异常。X线检查只有4例为阳性。这种方法明... 应用99mTc-MDP骨显像技术对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X线,以探讨骨显像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在其中确诊的14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中,骨显像结果全部为异常。X线检查只有4例为阳性。这种方法明显优于X线检查。作者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骨显像机理及特点作了初步探讨,认为99mTc-MDP骨显像可以作为肾性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及预后判定的一种无创伤、无痛苦、可重复且灵敏度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营养不良 骨营养不良 骨显像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性骨病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吴多芬 李德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与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骨钙素 (OC)之间的关系。方法 :PCR法检测 4 0例正常对照组及 80例CRF患者的VDR基因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 (iPTH)...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与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骨钙素 (OC)之间的关系。方法 :PCR法检测 4 0例正常对照组及 80例CRF患者的VDR基因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 (iPTH)与OC水平。结果 :对照组与CRF组VDR基因分布频率基本相同 ,但CRF患者B等位基因少于对照组 ,b等位基因多于对照组。在CRF的高iPTH组 ,bb型与b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正常iPTH组与低iPTH组。iPTH与OC呈正相关。结论 :CRF患者的iPTH水平增高者约占 5 0 % ,而此型患者以bb型和b型等位基因频率表达增多为主。OC与iPTH呈明显正相关 ,说明iPTH在促进肾性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VDR基因多态性与肾性骨病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骨病相关分子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伍子贤 戴如璋 +5 位作者 林少豪 冯元蓝 梁德 江晓兵 任辉 唐晶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1,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患病人群基数不断扩大。肾性骨病作为慢性肾病的主要并发症,容易继发骨质疏松及骨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随着对肾性骨病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学者进一步完善了肾脏-PT...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患病人群基数不断扩大。肾性骨病作为慢性肾病的主要并发症,容易继发骨质疏松及骨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随着对肾性骨病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学者进一步完善了肾脏-PTH信号通路在肾性骨病中的作用机制,也发现了在肾性骨病的发病进展中有其他重要的分子信号通路同时参与调控。研究显示,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为一相互联系的分子信号通路网:以肾脏-PTH通路为肾性骨病中调控骨-肾轴的轴心通路,Wnt/β-catenin通路、BMP通路协助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作为肾脏-PTH通路下游通路),klotho基因平衡协助通路与轴心之间的关系,骨FGF23分子反馈调节轴心通路。故有必要进行相关药物的研究,通过调控与轴心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提高预后效果,同时兼顾肾性骨病后期导致的骨疾病,以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综述了上述关于肾性骨病信号通路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深入探讨肾性骨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肾性骨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肾性骨病 分子信号通路网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性骨病及血管钙化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孟彦 张豪 +4 位作者 贺宁 石东英 赵建荣 李青南 左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234,共7页
目的用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模型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CKD时肾性骨病和血管钙化的影响,与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进行比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 目的用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模型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CKD时肾性骨病和血管钙化的影响,与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进行比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KD组、CKD普通肝素组(CKD Heparin)、慢性肾脏病低剂量LMWH组(CKD L-LMWH)、慢性肾脏病高剂量LMWH组(CKD H-LMWH)5组。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主动脉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5腰椎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腰椎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CKD L-LMWH组、CKD H-LMWH组血管钙磷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的股骨总BMD、股骨松质骨BMD和腰椎BMD均明显降低,而CKD L-LMWH组和CKD H-LMWH组与CKD组比较上述参数无明显差异。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CKD L-LMWH组和CKD H-LMWH组的股骨皮质骨BMD无明显差异。腰椎压缩试验,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的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明显降低,CKD L-LMWH组和CKD H-LMWH组分别与CKD组比较上述力学参数无差异。三点弯曲试验,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CKD L-LMWH组或CKD H-LMWH组力学参数均无差异。结论 LMW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松质骨BMD和骨力学参数无影响,而UFH可以降低松质骨的BMD和骨力学性能;LMWH和UF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皮质骨BMD和骨力学性能无影响。LMWH和UF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血管钙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 血管钙化 低分子肝素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对肾性骨病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玉环 高鑫 乔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38-941,共4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对肾性骨病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合并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65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组,治疗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活性维生素D治疗,用药前和用药4...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对肾性骨病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合并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65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组,治疗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活性维生素D治疗,用药前和用药4、8、12周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血钙、血磷和血甲状旁腺素(PTH)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入组33例,对照组入组32例,应用鲑鱼降钙素后,治疗组甲状旁腺素、血磷和血钙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已发生的转移性钙化等现象无变化。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肾性骨病并继发性甲旁亢时,可以缓解骨关节疼痛症状,并能够有效降低高甲状旁腺素、高血磷和高血钙,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鲑鱼降钙素 甲状旁腺素 继发性甲旁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