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NH_(4)^(+)—N冲击后投加碳源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1
作者 王帆 崔秦 +3 位作者 蒋维卿 刘轩彤 艾胜书 边德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出现的瞬时NH_(4)^(+)—N冲击导致运行不稳定问题,通过单周期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试验,探究了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对SBR工艺的影响;采用投加碳源的方式应对冲击,并确定了最...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出现的瞬时NH_(4)^(+)—N冲击导致运行不稳定问题,通过单周期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试验,探究了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对SBR工艺的影响;采用投加碳源的方式应对冲击,并确定了最适碳源投加量.结果表明,系统经过瞬时高浓度NH_(4)^(+)—N冲击后,C/N比从8.5下降到3.9,碳源不足影响反硝化效果,TN和NH_(4)^(+)—N出水浓度升高.通过投加有机物改变进水C/N比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调控,当C/N比增加至6.1时,TP去除效果变化显著,并能在1.5 h实现完全去除,出水浓度为0.11 mg/L;当C/N比增至8.3时,NH_(4)^(+)—N去除率明显提高,出水为3.76 mg/L;当C/N比增至10.5时,COD降解速率达到151.90 mg/(L·h),TP浓度在单周期运行前期呈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在后期完全去除.3种有机物投加量下出水COD、NH_(4)^(+)—N、TN、TP浓度值均能达标.SBR在面临瞬时NH_(4)^(+)—N冲击C/N比下降至3.9时,最适碳源投加量选用C/N比为8.3,经济成本较低且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nh_(4)^(+)—n冲击 脱氮除磷 去除率 C/n 投加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5,7,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5-b∶4',5'-e]吡嗪-2,6-(1H,3H)-N,N'-二亚硝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鹏程 陆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601,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1,3,4,5,7,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5-b∶4',5'-e]吡嗪-2,6-(1H,3H)-N,N'-二亚硝胺(ONIP).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PW91/6-31G++(d,p)水平下进行优化并计算出了ONIP的一些重要性质.通过...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1,3,4,5,7,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5-b∶4',5'-e]吡嗪-2,6-(1H,3H)-N,N'-二亚硝胺(ONIP).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PW91/6-31G++(d,p)水平下进行优化并计算出了ONIP的一些重要性质.通过键级的分析,母环的五元环侧链处N—NO2键为分解引发键,其解离能为107.8 kJ/mol;该化合物理论密度为2.00 g/cm3,生成热为1693.71 kJ/mol,爆速为10.21 km/s,爆压为49.17 GPa,表明爆轰性能优异;其撞击感度为33 cm,优于黑索金(RDX)、奥克托金(HMX)和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能级差为3.67 eV,表明分子稳定性较高.给出了2条合成路线,均具有步骤少且原料易得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 5 7 8-六硝基八氢化二咪唑[4 5-b 4 5'-e]吡嗪-2 6-(1h 3h)-n n-二亚硝胺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爆轰性能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损伤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彤 王存连 +4 位作者 徐明举 张瑞华 刘宝剑 魏东 王国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38-1446,共9页
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猪源H9N2流感病毒感染诱导小鼠肺损伤及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4表达的影响。将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病毒感染致急性肺损伤(H9N2)组、H9N2+EGCG组、模拟感染(Mo... 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猪源H9N2流感病毒感染诱导小鼠肺损伤及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4表达的影响。将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病毒感染致急性肺损伤(H9N2)组、H9N2+EGCG组、模拟感染(Mock)组、Mock+EGCG以及TLR-4抑制剂Eritoran5564(H9N2+E5564)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重比;测定肺组织内MPO、T-SOD、抗HO·能力、MDA、IL-1β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肺内TLR-4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表明,H9N2组小鼠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体重下降明显;肺组织学表现为肺泡壁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出血为特征的弥漫性肺组织损伤。EGCG干预后,与H9N2组相比,EGCG治疗组小鼠临床症状较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亡率,并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1);其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肺湿/干重比极显著下降(P<0.01);MPO和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与之相反T-SOD及抗HO·能力升高;同时,EGCG显著降低肺组织内IL-1β和TNF-α的含量。肺组织内TLR-4mRNA以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5564呈现与EGCG相似的干预效果,显著降低TLR-4mRNA以及蛋白表达,降低肺组织MPO、MDA、IL-1β和TNF-α的含量,减少T-SOD的消耗以及提高抗HO·能力。EGCG明显缓解小鼠肺损伤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或清除进而显著降低TLR-4的表达有关,提示其在辅助预防和干预H9N2-SIV诱导的肺损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h9n2猪流感病毒 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1在[(n-C_4H_9)_4N][γ-SiW_(10)O_(36)]催化剂上的环氧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时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研究了在带两缺陷的Keggin型结构的硅钨多氧阴离子盐[(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上,丁烯 1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丁烯 1的环氧化反应中,[(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丁烯 1的转化率达到了80%,1,2 ... 研究了在带两缺陷的Keggin型结构的硅钨多氧阴离子盐[(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上,丁烯 1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丁烯 1的环氧化反应中,[(n C4H9)4N][γ SiW10O36]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丁烯 1的转化率达到了80%,1,2 环氧丁烷的选择性大于98%。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H2O2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n C4H9)4N][γ SiW10O36]中的结晶水及其Keggin型结构对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1 环氧化 [(n-C4h9)4n][γ-SiW10O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1N]成环反应:吡啶-4(1H)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简便合成方法
5
作者 欧阳艳 张睿 +3 位作者 何晓燕 黄杰 张月梅 董德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1016,共6页
用N,N-二甲基丙烯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2与各种脂肪胺类化合物3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60℃条件下,氮乙烯基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通过[5C+1N]成环反应,合成了系列吡啶-4(1H)酮类化合物4,产率在75%~95%之间。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n n-二甲基丙烯酰基二硫缩烯酮 [5C+1n]成环反应 吡啶-4(1h)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对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切割及其融合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超 温志远 +3 位作者 陈伟业 施建忠 葛金英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7-520,共4页
流感病毒血凝素(HA)被宿主蛋白酶切割活化是流感病毒复制和扩散的关键步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裂解位点为单碱性氨基酸,只能被宿主特定组织部位表达的某些蛋白酶所切割活化。本研究构建了主要存在于人呼吸道和肺脏的跨膜丝氨酸... 流感病毒血凝素(HA)被宿主蛋白酶切割活化是流感病毒复制和扩散的关键步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裂解位点为单碱性氨基酸,只能被宿主特定组织部位表达的某些蛋白酶所切割活化。本研究构建了主要存在于人呼吸道和肺脏的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A-TMPRSS4-Flag与表达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国四川分离株HA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SCHA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westernblot证明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蛋白能够被TMPRSS4切割;通过激光共聚焦确定TMPRSS4和HA在293T细胞膜上共定位;并进一步通过细胞融合试验证明经正确切割的HA具有在低pH条件下介导细胞膜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为研究自然感染情况下参与活化流感病毒的宿主胰蛋白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 血凝素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去除COD_(Mn)和NH_(4)^(+)-N双重功能的类芬顿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宇 王趁义 +2 位作者 徐园园 田啸 汤唯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155,159,共6页
以粉煤灰、污泥、牡蛎壳为基础原料,掺入相应的无机矿物材料,制得2种具有去除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氨氮(NH_(4)^(+)-N)双重功能的新型类芬顿复合材料(SFM),分别记作硅藻土型(CD)、绿沸石型(CGZ),使用SEM扫描电镜对SFM表面形貌以及... 以粉煤灰、污泥、牡蛎壳为基础原料,掺入相应的无机矿物材料,制得2种具有去除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氨氮(NH_(4)^(+)-N)双重功能的新型类芬顿复合材料(SFM),分别记作硅藻土型(CD)、绿沸石型(CGZ),使用SEM扫描电镜对SFM表面形貌以及成分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这2种SFM在类芬顿体系下对废水中的COD_(Mn)和NH_(4)^(+)-N的吸附去除效果,并采用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分析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GZ对COD_(Mn)和NH_(4)^(+)-N去除率高于CD,在处理5d后,CGZ对COD_(Mn)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74.96%和91.2%;CGZ最优制备条件是:基础原料∶绿沸石为2∶8,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100min;最佳使用条件是:20℃,pH=3.5,用量CGZ∶H_(2)O_(2)为2.5g∶1.5mL。2种SFM材料对NH_(4)^(+)-N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且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研究结果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类芬顿复合材料新功能的拓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复合材料 最优制备条件 处理条件优化 氨氮去除率 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有机锡配位聚合物[(PhCH_2)_3Sn·(O_2CC_5H_4N)·(H_2O)]_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8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王勇 马春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6-900,共5页
PhCH2)3Sn·(O2CC5H4N)·(H2O)]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4-pyridine car-boxylic acid with the tribenzyltin o xide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IR,1 H NMR and MS.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 PhCH2)3Sn·(O2CC5H4N)·(H2O)]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4-pyridine car-boxylic acid with the tribenzyltin o xide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IR,1 H NMR and MS.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The space group P21 /c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1.2241(8)nm,b=0.9660(6)nm,c=2.3708(15)nm,β=102.722(12)°,V=2.734(3)nm3,Z =4,Dc=1.298g·cm-3 .In crystal,the tin atom rendered five-coordinate in a trigo nal bipyramidal structure which is b ridged by 4-pyridine carboxy-late into one-dimensional chain 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无限链 有机锡配合物 4-吡啶甲酸 合成 晶体结构 [(PhCh2)3Sn·(O2CC5h4n)·(h2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9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Cu_3(C_4H_2N_6O_5)_3(H_2O)_3]·5NMP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进剑 刘祖亮 成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了配合物的放热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计算值为161 kJ·mol-1。同时研究了此配合物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可以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提前98.363℃,使分解速度加快,对AP具有非常显著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2 6-二氨基-3 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 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 晶体结构 高氯酸铵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_8H_4F_3O_2S)_2(C_(12)H_8N_2)]·C_3H_(6)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11
作者 张文莉 沈小平 +2 位作者 贺敏强 俞运鹏 徐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12,共4页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标题配合物 [Cu(C8H4 F3O2 S) 2 (C12 H8N2 ) ]·C3H6 O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并测得如下晶胞参数a =10 .5 77(3) ,b =15 .72 2 (4) ,c =10 .133(2 ) ,α =94 .5 3(2 ) ,β =10 0 .81(2 ) ,γ =96 .18(2 )° ,V =16 37.0 3 3,Z =2 ,Mr =74 4.18,Dx =1.5 1× 10 6 g·m- 3,F(0 0 0 ) =5 2 6 ,μ =8 2 4cm- 1,最终偏差因子为R =0 .0 83,Rw=0 .0 74。Cu(II)与 2个 4 ,4 ,4 三氟 1 (2 噻吩基 )丁二酮 1,3中的四个氧原子和菲咯啉中的两个氮原子 ,组成了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铜配合物 菲咯啉 晶体结构 衍生物 合成 [Cu(C8h4F3O2S)2(C12h8n2)]·C3h6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5-氨基-噻唑[4,5-d]嘧啶-2(3H)-酮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峰 渠桂荣 韩素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7-410,共4页
以硫脲和氯乙酸为原料,在无溶剂和350 W微波辐射4 m in条件下,缩合生成中间体2,4-噻唑烷二酮(Ⅰ)产率91.5%;随后在无溶剂和400 W微波辐射5 m in条件下,通过V ilsm e ier甲酰化反应,生成中间体4-氯-5-甲酰基噻唑-2(3H)-酮(Ⅱ),产率86.7%... 以硫脲和氯乙酸为原料,在无溶剂和350 W微波辐射4 m in条件下,缩合生成中间体2,4-噻唑烷二酮(Ⅰ)产率91.5%;随后在无溶剂和400 W微波辐射5 m in条件下,通过V ilsm e ier甲酰化反应,生成中间体4-氯-5-甲酰基噻唑-2(3H)-酮(Ⅱ),产率86.7%;最后以正丙醇为溶剂,450 W微波辐射7 m in条件下,成环得到5-氨基-噻唑[4,5-d]嘧啶-2(3H)-酮(Ⅲ),产率80.5%。反应总产率为63.9%。合成产物与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噻唑[4 5-d]嘧啶-2(3h)- 4--5-甲酰基噻唑-2(3n)-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Ⅱ)配位聚合物[Zn(HCPGA)_2(H_2O)_2]_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3
作者 刘玉玲 卓馨 +3 位作者 王聪 刘希慧 朱继超 魏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1-845,共5页
以3-(4-氯苯基)戊二酸(H2CPGA)为主要配体采用微波合成法合成了一个锌的新型配位聚合物[Zn(HCPGA)2(H2O)2]n(1),用元素分析仪、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 以3-(4-氯苯基)戊二酸(H2CPGA)为主要配体采用微波合成法合成了一个锌的新型配位聚合物[Zn(HCPGA)2(H2O)2]n(1),用元素分析仪、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C2/c。晶胞参数:a=2.9922(12)nm,b=0.7370(3)nm,c=1.0924(4)nm,β=98.008(6)°,F(000)=1200,Dc=1.628 g·cm-3,V=2.3855(16)nm3,Mr=584.68,Z=4,μ=1.309 mm-1,R1=0.0352,wR2=0.1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氯苯基)戊二酸 [Zn(hCPGA)2(h2O)2]n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锂盐的晶体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军 张晓鹏 +4 位作者 尚凤琴 鲁志艳 王霞 马骁 金韶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制备了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锂盐[Li2(BTO)(H2O)4]n,培养了[Li2(BTO)(H2O)4]n的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单晶结构。采用DTA/TG技术研究了[Li2(BTO)(H2O)4]n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 制备了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锂盐[Li2(BTO)(H2O)4]n,培养了[Li2(BTO)(H2O)4]n的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单晶结构。采用DTA/TG技术研究了[Li2(BTO)(H2O)4]n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534 5(17)nm,b=0.636 3(2)nm,c=0.830(3)nm,α=105.904(7),β=98.216(7),γ=111.516(7),V=2.430 2(13)nm3,z=2,D=1.736g/cm3。其热分解峰温为349.1℃,撞击感度为71.8cm,摩擦感度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四水合5 5′-联四唑-1 1′-二氧锂盐 [Li2(BTO)(h2O)4]n 晶体结构 热分解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体氨氮去除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谷 黄正 +2 位作者 龙华 范玮 刘红艳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268,共7页
应用固定化技术 ,将富集培养的硝化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 ,对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条件下其硝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同时 ,采用摇瓶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小球和悬浮硝化活性污泥对养鳖污水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固定化小球具有明显抗... 应用固定化技术 ,将富集培养的硝化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 ,对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条件下其硝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同时 ,采用摇瓶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小球和悬浮硝化活性污泥对养鳖污水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固定化小球具有明显抗不利因素的能力 ,降解氨氮的效率稳定 ,对养殖污水氨氮的生物处理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水产养殖 氨氮去除率 固定化微生物 硝化活性污泥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二氢硼多聚体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登学 夏其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2-858,共7页
本文采用DFT-B3LYP方法,以不同基组对叠氮二氢硼多聚体(H2BN3)n(n=1-4)进行计算研究。二聚体(H2BN3)2(C2h对称性)中含B2N2平面四元环结构。船式(Cs对称性)和椅式(C3v对称性)三聚体(H2BN3)3的结合能相近(-122和-126 kJ.mol-1),其中均含B... 本文采用DFT-B3LYP方法,以不同基组对叠氮二氢硼多聚体(H2BN3)n(n=1-4)进行计算研究。二聚体(H2BN3)2(C2h对称性)中含B2N2平面四元环结构。船式(Cs对称性)和椅式(C3v对称性)三聚体(H2BN3)3的结合能相近(-122和-126 kJ.mol-1),其中均含B3N3六元环结构。拥有B4N4八元环结构的四个四聚体的结合能只有稍微差别。与单体相比,簇合物的结构参数变化较大。由ΔG0T可知,298.2 K下单体形成二聚体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而形成三聚体和四聚体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Bn3)n(n=1-4) 密度泛函理论 结合能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在金属表面上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俊 谢励 +1 位作者 夏文生 万惠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5-2039,共5页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Unity Bond Index-Quadratic Exponential Potential,UBI-QEP)法被用于研究肼在Fe,Ru,Pt和Cu表面上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肼在金属上优先发生N—N键断裂,金属活性顺序是Ru^Fe>Pt>Cu,但不同金属上呈现出...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Unity Bond Index-Quadratic Exponential Potential,UBI-QEP)法被用于研究肼在Fe,Ru,Pt和Cu表面上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肼在金属上优先发生N—N键断裂,金属活性顺序是Ru^Fe>Pt>Cu,但不同金属上呈现出不同的产物选择性.在Fe,Ru上产物主要为N2和H2,其通过N2Hx物种形成的可能性较低,金属活性顺序为Ru>Fe;而在Cu,Pt上最终产物为NH3,N2和H2,其中H2和N2的形成可能部分源于中间体物种N2H的转化,金属的活性顺序为Pt>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 n2h4分解 机理 金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直连试验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少文 何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1,共6页
阐述了固冲发动机直连试验和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获得的静温/静压/流量等参数提出了试验分析方法,能够获得燃烧效率、比冲效率。在不考虑热力计算误差的条件下,根据试验系统的测试精度,对该方法进行误差分析,表明:(1)通过补燃室尾部静... 阐述了固冲发动机直连试验和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获得的静温/静压/流量等参数提出了试验分析方法,能够获得燃烧效率、比冲效率。在不考虑热力计算误差的条件下,根据试验系统的测试精度,对该方法进行误差分析,表明:(1)通过补燃室尾部静压、静温、流量来换算尾部总压,相对误差较大,应该对尾部总压进行直接测量。(2)用该系统得到的燃烧效率、推力增益比冲、台架推力比冲的相对误差在±3.6%左右,主要误差来源于空气流量、补燃室尾部静压、台架推力,应该对这些参数的测试精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减小试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冲发动机 直连试验 分析方法 误差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