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Groundwater Model for Water Rights Management in Haihe River basin
1
作者 Lijuan Xue~1,Xinjun Zhu~(1,2),Songqiu Bo~3,Jianxin Li~3,Wei Li~3,Wei Yang~1 1.Tianjin Lonwin Network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181,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101,China 3.Haihe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Tianjin 30017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26,共1页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in Haihe River basin,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aquifers that appear to be decli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s increasing.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water re...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in Haihe River basin,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aquifers that appear to be decli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s increasing.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water resources,there is a strong scientific need to analyze the net use of this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and to quantify the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GROUNDWATER model water RIGHTS NET GROUNDWATER use Haihe RIVER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2
作者 陈子彦 王耀彬 +9 位作者 王尧 王扬 陈翔 张健 萨其日 徐国庆 杨培志 白永飞 金晶炜 赵玉金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245,共12页
[目的]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等导致内蒙古草地植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通过大尺度草地植物多样性时空监测,剖析其时空演变规律,为优化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策略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Landsa... [目的]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等导致内蒙古草地植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通过大尺度草地植物多样性时空监测,剖析其时空演变规律,为优化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策略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利用799个采样点实地调查数据,结合覆盖气候、生产力、土壤、地形、人类活动、功能性状、光谱多样性和栖息地异质性等8个类别的25个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开展2001—2020年内蒙古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25 hm^(2))预测和变化评估,并揭示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对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内蒙古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预测精度为R^(2)=0.60;气候、生产力与功能性状是预测内蒙古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的关键因素;2001—2020年内蒙古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几乎保持不变的区域占总草地面积的67.3%,增加区域占比24.6%,减少区域仅占8.1%;2001—2020年内蒙古草地土地利用变化能解释43.6%的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气候变化对其解释能力较弱。[结论]多源遥感数据与随机森林模型相结合,可实现对内蒙古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时空监测。过去20年多数区域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稳定,在变化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在时间上的变化相关性较高,气候等因子为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 遥感监测 时空格局 随机森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3
作者 何昭鑫 吴连峰 +4 位作者 王永喆 顾云杰 赵凤伟 王兴昌 王晓春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草地是大庆市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掌握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对了解大庆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构建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使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 草地是大庆市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掌握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对了解大庆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构建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使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大庆草地地上生物量过去20余年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降水量、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的指数函数反演模型对大庆草地地上生物量解释度最高,其决定系数R^(2)为0.77,均方根误差为38 g⋅m^(-2)。2000—2023年大庆城区草地生物量表现为波动增加的趋势,2019年达到最高314 g⋅m^(-2);大部分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最大值为423 g⋅m^(-2),平均值为280 g⋅m^(-2),其空间特征呈现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北部集中、南部分散。降水量对生物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0.584,P<0.05),月均温对生物量作用不明显。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庆草地科学设置载畜量和采油区、优化草地资源利用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城区 草地 遥感反演模型 草地地上生物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HD、NDVI及EVI光谱植被指数的锡林郭勒盟草地冠层高度遥感反演对比研究
4
作者 兰春阳 郭利彪 +3 位作者 谭维贤 黄平平 李苏和 马铭泽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4,共14页
草地冠层高度是指示植被生长和草地覆盖利用变化的重要物候动态及地表空间异质性指示因子。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为例,使用MODIS遥感光学多角度冠层观测数据,参考RTLSR辐射传输模型完成了草地植被群落BRDF二向反射分布... 草地冠层高度是指示植被生长和草地覆盖利用变化的重要物候动态及地表空间异质性指示因子。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为例,使用MODIS遥感光学多角度冠层观测数据,参考RTLSR辐射传输模型完成了草地植被群落BRDF二向反射分布特征的重构,实现了冠层热点和暗点反射率的计算,构建了植被冠层归一化热点和暗点植被指数(NDHD)。研究基于GRNN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以NDHD、NDVI及EVI多种植被指数为驱动参数的草地冠层高度参数动态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RTLSR模型的f_(iso)、f_(vol)和f_(geo)散射核系数,可分别完成草地植被冠层热点和暗点的反射率计算,并可将体散射、几何光学散射特性用于定量描述植被结构特征的光谱响应变化。(2)使用冠层BRDF数据构建的红光、近红外NDHD植被指数可以较好地指示草地植被时序生长所表现的结构变化差异及空间覆盖分布异质性特征。(3)研究区草地冠层高度反演结果空间分布呈现西部低、中部过渡、东北部高的格局,时间序列结果表现为随草地植被物候过程而动态变化。(4)经与NDVI、EVI光谱植被指数反演对比可获知,NDHD时间和空间反演结果的R2分别为0.58和0.89,较NDVI指数(R2=0.44)和EVI指数(R2=0.36)明显改进,且红光和近红外NDHD植被指数对冠层高度反演的贡献比例数值为3.32%和3.57%,显示出较好的植被结构特征指示优势和数值反演驱动潜力。综上,基于RTLSR模型及NDHD植被指数构建的草地冠层GRNN高度反演模型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过程均具有较理想的数值反演精度,并可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 多角度遥感 二向反射分布函数 归一化热点和暗点植被指数 冠层高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南缘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5
作者 陈丽佳 温利明 +7 位作者 路乾 刘维平 陈亚飞 王小龙 陆颖 丛帅 徐誉彰 任永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23年7和8月获得的草地地上生物量数据和同期Landsat8 OLI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转换型植被指数(TVI)4种植被指数,并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23年7和8月获得的草地地上生物量数据和同期Landsat8 OLI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转换型植被指数(TVI)4种植被指数,并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4种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RVI的相关系数高达0.914,其次是NDVI。最优模型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最差模型为指数回归模型。地上生物量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平均误差系数为16.23%,回归拟合精度为83.77%。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植被指数 草地 遥感监测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预测模型的1989—2037年嘉兴市景观生态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6
作者 米渊博 徐栋 方贺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使用嘉兴市1989—2019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分析嘉兴市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基于Markov预测模型对嘉兴市未来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结合城市扩展分析,探究城市扩展规律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989—2019年嘉兴市土... 使用嘉兴市1989—2019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分析嘉兴市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基于Markov预测模型对嘉兴市未来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结合城市扩展分析,探究城市扩展规律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989—2019年嘉兴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城镇化速率加快,耕地转化为林地、草地的概率增大,表明嘉兴市“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研究期内嘉兴市土地利用程度较大,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期,预计到203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率仍较大,但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平稳;1989—2019年嘉兴市城市扩展经历了中速扩张和快速扩张两个阶段,城市分形维数均维持在1.35左右,整体形态结构较为复杂,对土地利用结构干扰较大;1989—2002年、2002—2010年和2010—2019年嘉兴市城市质心分别表现为向东南、西北、东北方向移动,城市圆形率和紧凑度稳定,并逐步形成稳定的“一主六副,三区三带”的城区分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格局 土地利用 城市扩展 遥感监测 Markov预测模型 嘉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50米空间分辨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集
7
作者 王军邦 张秀娟 叶辉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量化陆地生态系统光合生产的关键指标,随着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空间异质性较高的陆地生态系统长期时空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提供关键数据基础。应用遥感-生态过程耦合模型G...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量化陆地生态系统光合生产的关键指标,随着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空间异质性较高的陆地生态系统长期时空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提供关键数据基础。应用遥感-生态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以2000–2018年空间插值的气象数据和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FPAR)数据为输入,得到2000–2018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50米空间分辨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集,并通过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共享。通过数据共享,以期为三江源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三江源 遥感数据 GLOPEM-CEV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草地生物量估算相关研究
8
作者 王彩玲 王一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04-2117,共14页
受人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对草地的监测和保护亦变得愈发重要。生物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地生物量的估算对草地资源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植被机... 受人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对草地的监测和保护亦变得愈发重要。生物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地生物量的估算对草地资源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植被机理模型的广泛应用,针对草地生物量的估算方法也不断发展,主要分为遥感反演和植被机理模型估算两种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遥感反演中的经验回归方法和辐射传输模型,还有基于植被机理的作物生长模型和草地生长模型。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在农业估产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数据同化技术,分析了在草地生物量同化估算过程中,遥感数据与机理模型存在的互补优势,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在简化模型的同时,保证估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兼顾植被的机理性是未来草地生物量估算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物量 遥感 植被机理模型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光波段冠层SIF降尺度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9
作者 竞霞 赵佳琪 +2 位作者 叶启星 张震华 张源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2-259,共8页
为减弱冠层几何结构等因素对传感器探测到的冠层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SIF)的影响,探讨了条锈病胁迫下红光波段荧光(Red SIF,RSIF)的响应特性,并以RSIF为自变量构建了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的线性回... 为减弱冠层几何结构等因素对传感器探测到的冠层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SIF)的影响,探讨了条锈病胁迫下红光波段荧光(Red SIF,RSIF)的响应特性,并以RSIF为自变量构建了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的线性回归(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SLR)及非线性回归(Non-linear regression, NLR)模型。结果表明:叶片尺度RSIF在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中具有较大优势,其与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Severity level, SL)间相关系数较远红光波段SIF(Far-red SIF,FRSIF)提高13.2%,以叶片尺度RSIF为自变量构建的SLR及NLR模型预测D_(SL)与实测D_(SL)之间R^(2)较FRSIF分别增加9.8%、38.9%,RMSE分别降低23.1%、36.4%。此外,降尺度处理能够提高RSIF监测小麦条锈病的精度,叶片尺度RSIF与D_(SL)之间R^(2)较冠层尺度增加126.3%,以叶片尺度RSIF为自变量构建的SLR和NLR模型预测D_(SL)与实测D_(SL)间R^(2)较冠层尺度分别提高114.3%和233.3%,RMSE分别降低16.7%、15.4%。本文提出方法可提高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精度,同时对其它胁迫的遥感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遥感监测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红光波段 降尺度 模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10
作者 蒙继华 王亚楠 +1 位作者 林圳鑫 方慧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27,共16页
作物生长模型由最初的作物生长发育模型发展到农业决策支持模型,在科学研究、农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按照模型主要驱动因子,将作物生长模型分为土壤因子、光合作用... 作物生长模型由最初的作物生长发育模型发展到农业决策支持模型,在科学研究、农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按照模型主要驱动因子,将作物生长模型分为土壤因子、光合作用因子和人为因子驱动3类并分别进行了归纳阐述;然后对典型的模型分别从模型模块、时空尺度、可模拟的作物类型等方面进行列表式对比;并对作物生长模型在气候变化评估、生产管理决策支持、资源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极端条件、复杂农业景观和模型复杂度等挑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认为遥感数据同化和孪生农场是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长势监测 作物估产 驱动因子 遥感 孪生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和机器学习的塔城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
11
作者 杨延晓 曹姗姗 +2 位作者 李全胜 张鲜花 孙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66-71,共6页
以新疆塔城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作为自变量,结合研究区样地实测生物量数据,分析并比较K近邻回归(KNN)、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回归(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模型... 以新疆塔城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作为自变量,结合研究区样地实测生物量数据,分析并比较K近邻回归(KNN)、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回归(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而分析并比较采用投票回归器(Voting regressor)和堆叠(Stacking)方法构建的2种集成学习模型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性能最优,R^(2)达0.764,RMSE和MAE分别为23.29 g/m^(2)和16.8 g/m^(2),进而利用最优模型进行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反演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 8 遥感影像 机器学习 估测模型 新疆塔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遥感监测的严重沙化温性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雪骄 高韶勃 郑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51-54,77,共5页
在认真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上,在内蒙古温性草原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试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工作,并通过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客观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温性草原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后取得的... 在认真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上,在内蒙古温性草原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试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工作,并通过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客观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温性草原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后取得的成果和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结果表明:温性草原严重沙化草地在生态修复措施实施3年后,2种修复措施(围栏+补播+管护、土地平整+补播+施肥+沙障)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采取围栏、补播、管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其生态效益更为明显;遥感监测模型精度波动较大,仍需探索提高监测精度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原 草地退化 地面监测 遥感监测 生态修复 工程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水文模型的典型草原流域蒸散发对比
13
作者 龚旭楠 张成福 +2 位作者 贺帅 苗林 冯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2,87,共6页
基于锡林河上游流域水文站的实测逐月径流量序列资料,以纳什效率系数(E_(ns))、决定系数(R^(2))作为评价指标验证APEX模型在水文模拟方面的适用性,分析SEBAL模型、MOD16A2数据的蒸散发结果并利用APEX模型中Penman-Monteith公式验证精度... 基于锡林河上游流域水文站的实测逐月径流量序列资料,以纳什效率系数(E_(ns))、决定系数(R^(2))作为评价指标验证APEX模型在水文模拟方面的适用性,分析SEBAL模型、MOD16A2数据的蒸散发结果并利用APEX模型中Penman-Monteith公式验证精度,对比APEX模型、SEBAL模型与MOD16A2数据同时期的月均蒸散发。结果表明,实测径流与APEX模型模拟径流的率定期E_(ns)=0.63、R^(2)=0.66,验证期E_(ns)=0.62、R^(2)=0.66;SEBAL模型与APEX模型中Penman-Monteith公式日蒸散发计算结果的E_(ns)=0.68、R^(2)=0.80,月蒸散发结果的E_(ns)=0.71、R^(2)=0.85,MOD16A2数据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每月蒸散发结果E_(ns)=0.58、R^(2)=0.78;同时期流域尺度上MOD16A2数据的月均蒸散发最大。研究结果可为草原流域的蒸散发估算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 水文模型 草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指数建模的河套灌区盐渍土盐分反演
14
作者 玉玉 吴月茹 +2 位作者 左合君 王海兵 闫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5-195,共11页
探究遥感影像高效准确的提取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信息的机理,通过构建特征模型对河套灌区盐分进行反演,为河套一带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数据参考。基于Landsat 7 ETM+、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根据不同波段提取光谱参数:盐分指数SI(Salini... 探究遥感影像高效准确的提取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信息的机理,通过构建特征模型对河套灌区盐分进行反演,为河套一带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数据参考。基于Landsat 7 ETM+、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根据不同波段提取光谱参数:盐分指数SI(Salinity Index,S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反照率指数(Albedo)以及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结合以上光谱参数构建遥感盐分监测指数模型(Salinization Detection Index,SDI),对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并结合实测数据构建混淆矩阵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选取精度验证结果较高的模型分析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通过混淆矩阵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价后得到SI-Albedo特征空间模型SDI2模型的总体精度最高,达到86.79%,Kappa系数为0.82,SDI1、SDI3和SDI4与混淆矩阵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79.25%、45.28%和69.81%。结果表明,SI-Albedo特征空间模型SDI2对河套灌区盐分信息提取及反演较为适宜,在四类遥感盐分监测指数模型中,SI-Albedo特征空间模型SDI2对研究区的盐分反演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指数 河套灌区 遥感盐分监测模型 混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产草量遥感监测 被引量:79
15
作者 徐斌 杨秀春 +3 位作者 陶伟国 覃志豪 刘海启 缪建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5-413,共9页
根据MODIS遥感数据和同期地面调查数据,对我国2005年草原产草量进行了系统估算。用MODIS数据计算全国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针对6个不同类型草原区建立了NDVI和地面样方的产草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用这些模型推算全国草原产草量分布。... 根据MODIS遥感数据和同期地面调查数据,对我国2005年草原产草量进行了系统估算。用MODIS数据计算全国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针对6个不同类型草原区建立了NDVI和地面样方的产草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用这些模型推算全国草原产草量分布。结论如下:(1)2005年我国草原有3个牧草高产中心,分别位于东北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浩特草原和大兴安岭西麓;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中南部以及新疆西北部;(2)2005年全国草原干草总产量达到29421.39万t,平均单产达到829.67kg/hm2干草;(3)2005年干草产量位列前7位的省区依次是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黑龙江和甘肃;例如,内蒙古因草原面积大而成为我国第一大草原牧草生产省,2005年有6037.08万t干草;(4)总产草量位于前5位的草地类型依次为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低地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与山地草甸类;(5)2005年8月份全国草原产草量与2004年同期相比总体持平;各草原大省的变化情况分别为:青海、甘肃2省区的草产量略有增加,青海增加了9.02%、甘肃增加了3.63%;内蒙古减少约3%;西藏、新疆和四川3省区基本与2004年同期持平。研究结果对我国草原监理、草原畜牧业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监测 草原 产草量 MOD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50
16
作者 王润生 熊盛青 +18 位作者 聂洪峰 梁树能 齐泽荣 杨金中 闫柏琨 赵福岳 范景辉 童立强 林键 甘甫平 陈微 杨苏明 张瑞江 葛大庆 张晓坤 张振华 王品清 郭小方 李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9-1743,共45页
遥感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和视觉能力,以其宏观性、综合性、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已成为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和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 遥感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和视觉能力,以其宏观性、综合性、多尺度、多层次的特点,已成为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和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传感器分辨率(空间、光谱、时间、辐射)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光谱和干涉雷达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遥感的观测尺度、对地物的分辨本领和识别的精细程度,而且使遥感地质发生了由宏观探测到微观探测,由定性解译到定量反演的质的飞跃,将遥感地质和应用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遥感地质找矿的原理、方法和遥感找矿模型,然后分别从岩矿波谱、遥感图像处理、多光谱蚀变异常提取、高光谱矿物识别与填图、InSAR地表形变调查与监测、遥感找矿模型、遥感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7个方面介绍了遥感的基本原理、主要的技术方法、技术特点和技术关键、主要的应用领域,以及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质 岩矿光谱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异常 高光谱矿物识别 遥感找矿模式 雷达干涉 地质灾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甘南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王莺 夏文韬 +1 位作者 梁天刚 王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利用甘南地区2006-2007年的外业实测样方草地干物质产量和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草地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遥感反演模型,根据根冠比和干物质转碳率对2006-2008年甘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netprimary productivity)进行了估算,绘... 利用甘南地区2006-2007年的外业实测样方草地干物质产量和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草地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遥感反演模型,根据根冠比和干物质转碳率对2006-2008年甘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netprimary productivity)进行了估算,绘制了甘南草地NPP年累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图和NPP月度变化动态图,对不同草地植被类型的NPP差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6-2008年甘南草地年NPP分别达637.04,599.98和566.59 g C/m2,其空间分布具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年内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均在7-8月达到最大累积量;NPP累积量最高的3种草地类型是沼泽、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3年中最大月NPP的平均值分别达到1 137.28,553.76和527.66 g C/m2;2006-2008年甘南草地NPP持续下降,年草地NPP总量的减少速率为1.2Tg/a,尤其是沼泽湿地的NPP下降明显,年平均减少速率达到了125.92 g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地区 MODIS植被指数 遥感监测模型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植被退化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杜自强 王建 +3 位作者 李建龙 杨峰 杨齐 钱育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0-185,共6页
选择黑河中上游草地植被的典型区域,利用卫星遥感、GIS以及GPS定位测量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和采样测定,构造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的草地植被退化指数,建立草地植被退化的遥感监测模型,并利用研究期2003年TM影像GPS定位点所对应的灰度数据,对1... 选择黑河中上游草地植被的典型区域,利用卫星遥感、GIS以及GPS定位测量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和采样测定,构造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的草地植被退化指数,建立草地植被退化的遥感监测模型,并利用研究期2003年TM影像GPS定位点所对应的灰度数据,对1986年TM影像进行辐射特征标准化处理,监测草地植被退化的时空变化规律,旨在探讨通过TM影像数据结合野外样方数据,简单而快速评价草地植被退化的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草地样方实测数据,分析草地植被退化地面评价指标与遥感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草地植被退化的遥感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监测和评价区域尺度的草地植被退化。研究区1986年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的面积分别为499.86、772.67和916.74km2,2003年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的面积分别为322.23、815.20和1015.84km2。从草地植被的变化幅度、变化趋势和变化强度方面对比分析1986年和2003年的草地植被退化情况表明草地植被退化过程是一种慢速的渐变过程,重度退化、中度退化的比例较高而且呈增长趋势,总体态势仍旧呈现退化加剧、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变化格局。草场退化呈现由草原草场向荒漠化草原草场再向荒漠化草场演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退化 监测 草地退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87
19
作者 梁天刚 崔霞 +2 位作者 冯琦胜 王莺 夏文韬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2,共11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草地资源空间格局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草畜平衡综合分析的基础。利用2006-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调查资料和Terra/MODIS每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模拟分析了甘南州及各县市草...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草地资源空间格局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草畜平衡综合分析的基础。利用2006-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调查资料和Terra/MODIS每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模拟分析了甘南州及各县市草地资源在2001-2008年期间的各旬、月和年的生物量及理论载畜量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乘幂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的生物量鲜重,拟合模型平均估产精度为76.7%,可很好地模拟牧草生长状况较好时期(5-10月)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动态。甘南牧区草地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10月下旬期间,草地旬最大地上生物量数字图像可以较客观地反映草地植被生长发育的总体规律。但是,个别旬生物量受大范围长时间阴雨多云天气状况及放牧家畜数量有较大变动情况的严重影响。2001-2008年不同草地类型的月最大生物量动态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抛物线形式,全州平均最大生物量均出现在7月,但不同年份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月份有所变化,主要集中在7-8月。甘南州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年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全州8年平均总地上生物量为109.31亿kg。2005年全州草地植被年总生物量最高,达129.1亿kg,其次为2006,2007和2002年,分别为113.2,110.7和109.0亿kg。由于气候条件和不同县市草地面积及生长状况等存在较大差异,其理论载畜量也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牧区 草地地上生物量 载畜量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物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62
20
作者 刘占宇 黄敬峰 +3 位作者 吴新宏 董永平 王福民 刘朋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为了推进高光谱遥感在草地生理生化参数定量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从冠层尺度上估算草地生物量,该文选用美国A SD公司的A SD F ie ldSpec P ro FRTM光谱仪,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天然草地进行高光谱遥感地面观测。在进行天然草地地... 为了推进高光谱遥感在草地生理生化参数定量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从冠层尺度上估算草地生物量,该文选用美国A SD公司的A SD F ie ldSpec P ro FRTM光谱仪,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天然草地进行高光谱遥感地面观测。在进行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原始光谱和高光谱特征变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观测数据分成两组:一组观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运用单变量线性、非线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生物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另一组观测数据作为检验样本,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生物量与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变量的分析中,以840、1132、1579、1769和2012 nm等5个原始高光谱波段反射率为变量的逐步回归估算方程为最佳模型,模型标准差为0.404 kg/m2,估算精度为91.6%,说明可以利用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从冠层上对草地生物量进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地上生物量 高光谱遥感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