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rsional dynamic response of tapered pile considering compaction effect and stress diffusion effect 被引量:11
1
作者 GUAN Wen-jie WU Wen-bing +2 位作者 JIANG Guo-sheng CHIN Jian Leo DENG Guo-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839-3851,共13页
Considering both the compaction effect of pile surrounding soil and the stress diffusion effect of pile end soil,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pered pile.Utilizing ... Considering both the compaction effect of pile surrounding soil and the stress diffusion effect of pile end soil,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pered pile.Utilizing the complex stiffness transfer model to simulate compaction effect and tapered fictitious soil pile model to simulate stress diffusion,th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torsional impedance at tapered pile top is obtained by virtue of Laplace transform technique and impedance transfer method.Based on the present solution,a parametric study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esent sol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oil and pile properties on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pered pile embedded in layered soil.The results show that,both the compaction effect and stress diffusion effec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pered pile,and these two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dynamic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ered pile compaction effect stress diffusion effect complex stiffness transfer model tapered fictitious soil pil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large-diameter pipe piles in layered soil 被引量:5
2
作者 丁选明 郑长杰 刘汉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327-3337,共11页
Considering the viscous damping of the soil and soil-pile vertical coupled vibration,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large-diameter pipe pile in layered soil was established.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was de... Considering the viscous damping of the soil and soil-pile vertical coupled vibration,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large-diameter pipe pile in layered soil was established.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was derived by Laplace transformation method.The responses in time domain were obtained by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ation.The result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proposed agree well with the solutions in homogenous soil.The effects of the shear modulu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s of the soil at both outer and inner sides of the pipe pile were research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ear modulus of the outer soil has more influence on velocity admittance than the inner soil.The smaller the shear modulus,the larger the amplitude of velocity admittance.The velocity admittance weakened by the damping of the outer soil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weakened by the damping of the inner soil.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piles with the same damping coefficients of the outer soil have less difference.Moreover,the effect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layer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the upper soil layer on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ipe pile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bottom soil layer.A larger damping coefficient of the upper layer results in a smaller velocity admittance.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ipe pile in layered soil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pipe pile in homogenous soil wh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upper soil layer are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response large-diameter pipe pile layered soil velocity admittance dynamic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应力偏转的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3
作者 张玲 林炜 +1 位作者 周帅 周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4-1073,共10页
土拱效应是桩承式路堤荷载传递的主要机理之一。基于Terzaghi土柱土拱模型,考虑小主应力偏转对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影响,假定应力偏转角随土拱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且小主应力线轨迹为圆弧形,引入小主应力形状系数来表征同一深度处桩... 土拱效应是桩承式路堤荷载传递的主要机理之一。基于Terzaghi土柱土拱模型,考虑小主应力偏转对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影响,假定应力偏转角随土拱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且小主应力线轨迹为圆弧形,引入小主应力形状系数来表征同一深度处桩间土平均竖向应力与滑移面竖向应力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等沉面以下桩间土上方路堤填土单元体,建立竖向应力平衡方程,同时利用Winkler地基模型表征桩间土和桩,建立等沉面至桩底的桩-土位移协调方程,解得随桩土差异沉降变化的桩承式路堤土拱高度,以及随土拱高度变化的桩土应力比;最后,结合2个实际工程案例,对比本文方法计算值、实测值以及其他已有理论方法计算值,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路堤高度、桩土刚度比、桩间净距等参数变化时主应力偏转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考虑了主应力偏转,优化了滑移面应力分布;与传统Terzaghi法相比,本文方法土拱高度能随剪应力动态调整;桩土应力比与Terzaghi法趋势一致,但数值更低;桩土应力比和土拱高度随桩土刚度比和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桩土应力比随桩间净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土拱高度随桩间净距的增加而增大;3个影响因素中,桩间净距对桩土应力比和土拱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土拱效应 主应力偏转 桩土应力比 土拱高度 桩土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底岩-土刚度差的管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孙元习 张信贵 +3 位作者 黄成考 严利娥 罗冲 彭石浪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为了探究管桩桩底接触面存在刚度差对管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中模拟管桩桩底与基岩的4种典型接触情况,通过室内试验对填芯注浆加固前后的桩端承载性能及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填芯注浆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管桩破坏... 为了探究管桩桩底接触面存在刚度差对管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中模拟管桩桩底与基岩的4种典型接触情况,通过室内试验对填芯注浆加固前后的桩端承载性能及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填芯注浆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管桩破坏模式在桩底全截面接触岩面时为轴压破坏,随着桩底接触岩面比例的减小而转为由偏心承载引起拉压破坏和局部混凝土被压溃而导致桩端失效破坏;管桩经填芯注浆加固后破坏程度减轻,但其破坏模式未改变;同一加固条件下的管桩极限承载力随着桩底接触岩面比例的减小而减小;试件经填芯注浆加固后,同一接触形式下极限承载力提高44.9%~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管桩 填芯注浆加固 承载力 岩-土刚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荷载下海上半埋入多叶螺旋桩水平动力响应分析
5
作者 季洪玄 吴文兵 +1 位作者 高堂哲 张云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6-1624,共9页
基于Biot饱和多孔介质模型和Euler-Bernoulli梁方程,采用等效刚度对海上多叶螺旋桩的螺旋叶进行模拟,通过积分变换、分离变量和刚度矩阵传递法推导了多叶片螺旋桩的频域响应解析解,并通过与简化桩基水平振动响应解和螺旋桩水平自振试验... 基于Biot饱和多孔介质模型和Euler-Bernoulli梁方程,采用等效刚度对海上多叶螺旋桩的螺旋叶进行模拟,通过积分变换、分离变量和刚度矩阵传递法推导了多叶片螺旋桩的频域响应解析解,并通过与简化桩基水平振动响应解和螺旋桩水平自振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参数分析探究了成层饱和土中半埋入多叶螺旋桩的水平动力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为:螺旋叶片外伸比的增大会提高螺旋桩的桩顶复阻抗及共振频率;螺旋叶片距宽比的增大会提高桩顶复阻抗,但对于共振频率的影响不明显;桩顶所受的竖向荷载增加,桩顶复阻抗和共振频率会显著降低;叶片螺旋倾角的取值对桩顶复阻抗的作用效果存在一个最佳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桩 等效刚度 成层饱和土 Euler梁模型 水平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turbation analysis on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pile
6
作者 赵明华 贺炜 王泓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853-857,共5页
The nonlinear large deflec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subsoil coefficient is the 2nd root of the depth, was established by energy method. The perturbation parameter was introduced to t... The nonlinear large deflec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subsoil coefficient is the 2nd root of the depth, was established by energy method. The perturbation parameter was introduced to transform the equation to a series of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be solved, and the deflection function according with the boundary condition was considered. Then, the nonlinear higher-order asymptotic solution of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a pile was obtained by parameter-substitut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bury-depth ratio and stiffness ratio of soil to pile, slenderness ratio on the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a pil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le is more unstable when the bury-depth ratio and stiffness ratio of soil to pile increase, and although the buckling load increases with the stiffness of soil, the pile may ruin for its brittleness. Thus, in the region where buckling behavior of pile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high grade concrete is supposed to be applied, and the dynamic buckling behavior of pile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foundation stable loading path perturbation approach bury-depth ratio stiffness ratio of pile to s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地基中大直径管桩竖向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凤玺 孙烈璞 +2 位作者 柳鸿博 曹小林 梁玉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81-3490,共10页
管桩作为一种常用的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动力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弹性动力学原理和黏弹性饱和土模型,考虑了土骨架的非流动黏性和管桩的横向惯性效应,研究了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中大直径管桩在竖向动载荷作用下... 管桩作为一种常用的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动力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弹性动力学原理和黏弹性饱和土模型,考虑了土骨架的非流动黏性和管桩的横向惯性效应,研究了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中大直径管桩在竖向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首先,基于Biot动力固结理论和分数阶标准线性固体(fractional-order standard linear solid,简称FSLS)模型,建立了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在柱坐标系下的波动方程。其次,基于Rayleigh-Love杆模型并考虑管桩的横向惯性效应,推导了管桩的桩顶动阻抗解析解答。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分数阶模型参数、管桩横向惯性效应、桩长和土体渗透力对管桩桩顶动阻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饱和土体骨架FSLS模型参数中分数阶数和应变松弛时间的增大以及应力松弛时间的减小都会增大桩顶动阻抗;管桩的横向惯性效应在高频区段对降低桩顶动阻抗尤为明显;缩小管桩外半径和扩大其内半径以及增加桩长,降低土体渗透性均有助于提高桩顶动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饱和土 分数阶黏弹性 横向惯性效应 动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非饱和土中劲性复合桩纵向动力响应分析
8
作者 柳鸿博 戴国亮 +2 位作者 周凤玺 龚志宇 陈智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5-1377,1387,共14页
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其动力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和三相多孔介质模型,考虑劲性复合桩的特殊结构和非饱和土体骨架的非流动黏性特征,利用理论推导和参数分析,分析了分数阶黏弹性非饱和地基中劲性复合... 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其动力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和三相多孔介质模型,考虑劲性复合桩的特殊结构和非饱和土体骨架的非流动黏性特征,利用理论推导和参数分析,分析了分数阶黏弹性非饱和地基中劲性复合桩的纵向振动特性。首先,通过力学平衡推导,建立了劲性复合桩的纵向振动方程,并利用已有的非饱和土体运动控制方程描述桩周土体的动力响应,其中采用分数阶标准线性固体(fractional standard linear solid,简称FSLS)模型表征土体骨架的非流动(频率相关)黏性;然后,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到了劲性复合桩的桩顶动阻抗解析解答;最后,通过计算案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讨论了桩和土体参数对劲性复合桩的桩顶动阻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土桩的横截面占比以及桩长的增大均会提高桩顶动阻抗;分数阶数和应变松弛时间的增大以及应力松弛时间的减小均有助于提高桩顶动阻抗;增大土体饱和度或减小土体固有渗透系数亦将提升桩顶动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复合桩 非饱和土 分数阶黏弹性 动刚度 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钢管桩内接于灌注桩围护结构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军舰 张勇 隋倩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7-877,共11页
针对土岩结合二元地层深基坑工程中“吊脚桩”围护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灌注桩内接微型钢管桩围护结构。考虑微型钢管桩与桩间岩土的“纽结效应”和开挖后桩间岩石与带裂缝混凝土相似性,将该结构等效为上部灌注桩+下部带裂缝的钢筋混... 针对土岩结合二元地层深基坑工程中“吊脚桩”围护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灌注桩内接微型钢管桩围护结构。考虑微型钢管桩与桩间岩土的“纽结效应”和开挖后桩间岩石与带裂缝混凝土相似性,将该结构等效为上部灌注桩+下部带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等效梁阶梯变截面桩(梁)模型,下部等效梁中微型钢管为纵向钢筋,桩间岩石为带裂缝混凝土。用侧向刚度折减来定量表征围护结构截面减少和岩体裂缝对围护结构刚度影响,提出基于侧向刚度折减的弹性支点法来计算围护结构内力,并考虑纵筋销栓作用计算等效梁抗剪承载力。工程实例计算表明,侧向刚度折减系数β由0.85减至0.12,上部灌注桩弯矩增大55.8%,下部等效梁弯矩减少48.7%,上部灌注桩剪力减少13.6%,下部等效梁剪力减少22.0%,桩顶水平位移增加39.5%。开挖至土岩结合面处该结构相对于“吊脚桩”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竖向沉降没有明显突增,桩顶最终水平位移、竖向沉降仅为“吊脚桩”围护结构的43%、69%。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值为5.5mm,仅为计算包络值的35%,说明刚度折减系数可适当提高。本研究可为土岩结合二元地层深基坑支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组合二元地层 灌注桩内接钢管桩 纽结效应 纵筋销栓作用 带裂缝混凝土 侧向刚度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水平受荷单桩的抗力组分分析及其应用
10
作者 王舸 廖晨聪 +3 位作者 张璐璐 林奖勤 叶冠林 张泽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2,共11页
现有海上风机单桩设计方法的改进主要从修正p-y曲线入手,较少涉及单桩抗力组分的研究。文章将大直径水平受荷单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分解为桩-土水平抗力p、侧壁摩阻力τz、基底水平摩阻力Fs、基底竖向抗力Fbot,建立含4类抗力弹簧的简化梁... 现有海上风机单桩设计方法的改进主要从修正p-y曲线入手,较少涉及单桩抗力组分的研究。文章将大直径水平受荷单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分解为桩-土水平抗力p、侧壁摩阻力τz、基底水平摩阻力Fs、基底竖向抗力Fbot,建立含4类抗力弹簧的简化梁单元分析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对工程试桩验算,提取各抗力弹簧的组分,明确大直径单桩的抗力组成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长径比单桩的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水平抗力(p-y抗力)控制,但侧壁摩阻力τz、基底水平摩阻力Fs不可忽略;大直径单桩变形模式由桩土相对刚度控制,长径比是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y抗力组分曲线,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修正单桩水平承载力的步骤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大直径单桩 抗力组分 桩-土相对刚度 承载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轴对称条件下基于虚土桩法的单桩纵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奎华 王宁 +1 位作者 刘凯 吴文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92,共8页
虚土桩法是一种处理桩底支撑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桩体正下方投影到基岩的土体简化为虚土桩,求解时将其看作桩体。以桩轴心线为Z轴,建立轴对称坐标体系,通过虚土桩与土体的边界条件,求解得到虚土桩桩顶的复刚度。将该复刚度作为实体桩桩底... 虚土桩法是一种处理桩底支撑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桩体正下方投影到基岩的土体简化为虚土桩,求解时将其看作桩体。以桩轴心线为Z轴,建立轴对称坐标体系,通过虚土桩与土体的边界条件,求解得到虚土桩桩顶的复刚度。将该复刚度作为实体桩桩底的支撑刚度,结合实体桩与土体的边界条件,利用复阻抗传递法得到单桩桩顶的复刚度和速度响应函数。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桩底土体的虚土桩长度、剪切波速及泊松比等参数对单桩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比了虚土桩法与其他不同桩底支承的异同,进一步评价了虚土桩法的优越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虚土桩法可以模拟弹(黏)性支撑和固定支撑,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计算模型,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土桩 三维轴对称 复刚度 支撑刚度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中端承桩纵向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8
12
作者 李强 王奎华 谢康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42,共8页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了三维轴对称条件下端承桩在饱和土中的纵向耦合振动,首先通过引入势函数对Biot动力固结方程解耦,采用算子分解方法及分离变量法求得饱和土层振动解,进而利用桩土完全耦合条件得到桩土系统定解,然后对桩顶的频...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了三维轴对称条件下端承桩在饱和土中的纵向耦合振动,首先通过引入势函数对Biot动力固结方程解耦,采用算子分解方法及分离变量法求得饱和土层振动解,进而利用桩土完全耦合条件得到桩土系统定解,然后对桩顶的频率和时域响应进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桩的长径比和桩土模量比对桩顶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而渗透力对其影响较小,最后将幅频及时域反射波理论拟合结果与桩基实测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 桩土相互作用 纵向振动 复刚度 导纳 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底沉渣对桩的纵向振动特性影响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奎华 吴文兵 +1 位作者 马少俊 许进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7-1234,共8页
在桩底有限土层采用虚土桩模型情况下,对桩底沉渣对非均质土中桩的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桩端正下方土体模拟为与桩端完全接触的虚土桩模型;然后,对桩侧土采用多圈层平面应变模型,并考虑其径向非均匀性,利用剪切复刚度传递... 在桩底有限土层采用虚土桩模型情况下,对桩底沉渣对非均质土中桩的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桩端正下方土体模拟为与桩端完全接触的虚土桩模型;然后,对桩侧土采用多圈层平面应变模型,并考虑其径向非均匀性,利用剪切复刚度传递的方法,递推得到了桩侧土作用在桩身的剪切复刚度,结合得到的剪切复刚度,利用阻抗函数递推方法,递推得到虚土桩顶部纵向振动复刚度,将其作为实际桩底的支撑刚度,求解桩顶频域和时域动力响应函数表达式;分析了桩底沉渣特性对桩的纵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桩底沉渣对桩基纵向振动响应影响的规律性。最后,利用本文解对工程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实测曲线进行了反演拟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底沉渣 非均质土 虚土桩 复刚度传递法 纵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滑移和整体刚度动态调整的群桩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1 位作者 梁书亭 朱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在分析了大型群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土滑移和群桩桩顶整体刚度动态调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将本文方法与一个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刚性承台条件下超大群桩基础的荷载位移... 在分析了大型群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土滑移和群桩桩顶整体刚度动态调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将本文方法与一个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刚性承台条件下超大群桩基础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规律以及桩顶荷载分布规律受桩土刚度比、桩长、桩径、桩距、桩数、土性等因素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滑移 群桩 刚度动态调整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地基中PCC桩扭转振动响应解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长杰 丁选明 +1 位作者 刘汉龙 吕亚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43-1950,共8页
考虑土体材料的黏性阻尼和桩-土扭转耦合振动,把桩看作一维杆,将土体视作三维轴对称黏弹性介质,对黏弹性地基中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简称PCC桩)扭转振动频域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了桩顶扭转频域响... 考虑土体材料的黏性阻尼和桩-土扭转耦合振动,把桩看作一维杆,将土体视作三维轴对称黏弹性介质,对黏弹性地基中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简称PCC桩)扭转振动频域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了桩顶扭转频域响应解析解。将所得解完全退化到实心桩的解,并与经典平面应变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合理性。分析了桩长以及土体黏性阻尼系数对桩顶速度导纳和复动刚度的影响,得到了各参数对桩扭转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分析表明:桩周土黏性阻尼系数增大可以显著提高桩顶扭转复动刚度和减小速度导纳振荡幅值,而桩芯土黏性阻尼系数的影响不明显;桩长越长,桩顶复动刚度越大,速度导纳振荡幅值越小,但当桩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继续增加桩长,桩顶复动刚度基本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桩 扭转振动 解析解 复动刚度 黏弹性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桩—土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栾茂田 韩丽娟 +1 位作者 年廷凯 孔德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70-374,共5页
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地面堆载作用下处于被动状态下的桩及桩侧土的反应,基于桩和土的变形协调条件,确定了桩侧土压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桩身挠曲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联合采用非线性p y关系曲线与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 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地面堆载作用下处于被动状态下的桩及桩侧土的反应,基于桩和土的变形协调条件,确定了桩侧土压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桩身挠曲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联合采用非线性p y关系曲线与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最后对影响被动桩—土相互作用体系工作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桩 桩-土相互作用 非线性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作用独桩海洋平台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腾 董胜 李华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8-324,共7页
采用动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间动力相互作用 ,并考虑了流体与桩间相互作用 ,通过组合成层土中、水中桩单元的刚度阵 ,推得了独桩海洋平台连续系统横向振动的动刚度阵及在波浪力作用下平台甲板处的频率响应函数 ,进而求得了在... 采用动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间动力相互作用 ,并考虑了流体与桩间相互作用 ,通过组合成层土中、水中桩单元的刚度阵 ,推得了独桩海洋平台连续系统横向振动的动刚度阵及在波浪力作用下平台甲板处的频率响应函数 ,进而求得了在确定性波浪力及随机波浪力作用下桩身任意点的位移响应。最后 ,通过算例研究和分析了在随机波浪力作用下成层土参数、甲板上重量及冲刷淘深等因素对平台振动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作用 独桩海洋平台 横向振动 流体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院成 李明宇 李永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9-201,共3页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对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曲线的性状以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数值比刚性基础下的小,长、短...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对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曲线的性状以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数值比刚性基础下的小,长、短桩桩土应力比差别不如刚性基础突出,反映出基础刚度对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特性的影响;刚性基基础下长桩桩土应力比变化比短桩剧烈,其峰值是短桩的3倍左右,且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规律也与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桩复合地基 目《性基础 柔性基础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扩散时桩端土对桩体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宁 王奎华 房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4,共6页
为研究桩端土体对桩体阻抗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模拟桩土相互作用的新模型.在该模型中,桩端应力扩散到下部土体中,土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符合圆形荷载下的Boussinesq应力解.相同附加应力形成三维等值面,将等值面包裹的土体区域看作虚土桩.... 为研究桩端土体对桩体阻抗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模拟桩土相互作用的新模型.在该模型中,桩端应力扩散到下部土体中,土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符合圆形荷载下的Boussinesq应力解.相同附加应力形成三维等值面,将等值面包裹的土体区域看作虚土桩.虚土桩底部与基岩接触,限制竖向位移.根据虚土桩底部的边界条件,结合阻抗传递法可得到虚土桩顶部阻抗,将其作为实体桩的实际支撑参数,进而可求得整个桩体的阻抗响应.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桩体阻抗与Novak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桩端土体对桩体阻抗响应的影响.桩体刚度与桩端土厚度成反比,阻尼反之.对于长径比较小的桩体,桩端土体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体阻抗 支撑刚度 BOUSSINESQ解 虚土桩 应力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屈曲问题的大挠度摄动解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炜 赵明华 +1 位作者 邹新军 王泓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7,共5页
基于温克尔地基模型,采用能量法建立了两端铰支完全入土桩的大挠度微分方程.假设其挠曲函数及桩头荷载为摄动参数的幂级数展开式,采用二次摄动方法将非线性大挠度微分方程化为一系列线性摄动方程求解.在求得大挠度渐近解的基础上,通过... 基于温克尔地基模型,采用能量法建立了两端铰支完全入土桩的大挠度微分方程.假设其挠曲函数及桩头荷载为摄动参数的幂级数展开式,采用二次摄动方法将非线性大挠度微分方程化为一系列线性摄动方程求解.在求得大挠度渐近解的基础上,通过摄动参数转换,得到以桩身挠度为摄动参数的后屈曲平衡路径高阶渐近解.最后,利用本文解答分析了桩长、地基土弹簧刚度、桩身抗弯刚度等因素对基桩临界荷载值及其后屈曲平衡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桩屈曲临界荷载随桩土刚度比增大而提高,且较小的桩土刚度比对后屈曲平衡路径的稳定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摄动法 后屈曲平衡路径 桩土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