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阶段亏水处理对温室栽培梨枣树茎液流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马福生
康绍忠
+4 位作者
胡笑涛
王密侠
李志军
龚道枝
申孝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4,共9页
该文以在日光温室生长的6年生矮化密植成龄梨枣树为试材,试验分别在梨枣树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了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处理2、处理3和处理4,对照为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的处理1,研究不同阶段亏水处...
该文以在日光温室生长的6年生矮化密植成龄梨枣树为试材,试验分别在梨枣树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了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处理2、处理3和处理4,对照为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的处理1,研究不同阶段亏水处理对温室栽培梨枣树土壤水分变化和茎液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复水后其液流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处理3和处理4复水后并未出现补偿效应。果实膨大期末的气孔导度和茎液流日变化总体趋势一致,但中午12:00至下午14:00左右,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运用SPSS 11.0软件分析了各处理梨枣树日茎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处理1至处理4的值分别为79.659、85.321、104.922和94.781,均大于F0.95(3,115)=2.69,R2值分别为0.675、0.690、0.732和0.712。亏水处理日茎液流量与对照处理1日茎液流量的比值与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RAW C)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0.4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水处理
茎液流
相对有效含水量
温室
梨枣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川
杨万勤
+4 位作者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型高山森林范围内,沿主河道两岸调查每条森林溪流的非木质残体储量,共找到18条森林溪流汇入主河道,根据实地采样的可操作性和典型性,选择其中12条溪流详细调查非木质残体储量,每条森林溪流从尽头到源头每隔10 m设置一个长度为1 m,溪流实际宽度的样方(源头作为最后一个样方)。将样方内所有非木质残体全部采集,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分别按照树皮、树叶和直径小于1 cm树枝分离,65℃烘干至恒重,测定各组分现存量。然后,将样品粉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以不同组分现存量与其碳含量计算各组分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该区域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分别为657.25 kg和262.96 kg,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为439.70 g·m-2和175.92g·m-2;(2)各溪流中直径小于1 cm树枝占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的69.76%和73.41%,其次为树叶,树皮比例最小且不足10%;(3)尽管溪流长度、面积和流量与非木质残体各组分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显著影响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4)相对于树皮,凋落树叶现存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在流量较小溪流中相对较大。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高山森林流域水环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溪流
非木质残体
现存量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阶段亏水处理对温室栽培梨枣树茎液流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马福生
康绍忠
胡笑涛
王密侠
李志军
龚道枝
申孝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339030
50279043)
国家高新技术计划(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课题(2004AA2Z4070)
文摘
该文以在日光温室生长的6年生矮化密植成龄梨枣树为试材,试验分别在梨枣树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了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处理2、处理3和处理4,对照为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的处理1,研究不同阶段亏水处理对温室栽培梨枣树土壤水分变化和茎液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复水后其液流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处理3和处理4复水后并未出现补偿效应。果实膨大期末的气孔导度和茎液流日变化总体趋势一致,但中午12:00至下午14:00左右,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运用SPSS 11.0软件分析了各处理梨枣树日茎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处理1至处理4的值分别为79.659、85.321、104.922和94.781,均大于F0.95(3,115)=2.69,R2值分别为0.675、0.690、0.732和0.712。亏水处理日茎液流量与对照处理1日茎液流量的比值与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RAW C)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0.4489。
关键词
亏水处理
茎液流
相对有效含水量
温室
梨枣树
Keywords
water
deficit treatment
stem sap flux
relative available water content (rawc)
greenhouse
pearjujube tree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川
杨万勤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498
31170423)
+3 种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育项目(2012JQ0008
2012JQ005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782)
文摘
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的特征直接关系到流域源头水质环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及养分等物质的输出格局。为了解岷江上游水源源头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非木质残体的储量特征,于2013年8月高山森林溪流水量最大的季节,在研究区域海拔3 600 m典型高山森林范围内,沿主河道两岸调查每条森林溪流的非木质残体储量,共找到18条森林溪流汇入主河道,根据实地采样的可操作性和典型性,选择其中12条溪流详细调查非木质残体储量,每条森林溪流从尽头到源头每隔10 m设置一个长度为1 m,溪流实际宽度的样方(源头作为最后一个样方)。将样方内所有非木质残体全部采集,低温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分别按照树皮、树叶和直径小于1 cm树枝分离,65℃烘干至恒重,测定各组分现存量。然后,将样品粉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凋落物有机碳含量,以不同组分现存量与其碳含量计算各组分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该区域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分别为657.25 kg和262.96 kg,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为439.70 g·m-2和175.92g·m-2;(2)各溪流中直径小于1 cm树枝占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的69.76%和73.41%,其次为树叶,树皮比例最小且不足10%;(3)尽管溪流长度、面积和流量与非木质残体各组分单位面积现存量和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显著影响溪流非木质残体总现存量和总碳储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4)相对于树皮,凋落树叶现存量和碳储量所占比例在流量较小溪流中相对较大。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高山森林流域水环境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溪流
非木质残体
现存量
碳储量
Keyword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woody debris in forest streams is directly
relat
ed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head
water
s andoutput pattern about carbon and other matters in forest ecosystems, but little information has been
available
on. Therefore, thestanding biomass and carbon-storage of non-woody debris were investigated in alpine forest stream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River in August, 2013. According to the operability and typical of field sampling, 12 streams were selected. Sampling quadrat fromend to source in the streams were setted up as the 1 meter long and stream width in every 10m for every stream from end to source.And then, the non-woody debris in all the quadrat were stored in low temperature and brought back to laboratory, and divided theminto bark, leaf and branch less than 1cm. Oven-dried in 65 ℃ to constant weight and determined the biomass of every component.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was analyzed by oxidation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The results indicated: (1) The total standingbiomass and carbon-storage of non-woody debris of these forest streams were 657.25 kg and 262.96 kg, respectively. The standingbiomass per unit area and carbon-storage per unit area were 439.70 g·m-2 and 175.92 g·m-2, respectively. (2) Branch less than 1cmcontributed 69.76% and 73.41% in the total standing biomass of non-woody debris and carbon-storage of these forest streams,followed by leaves, and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 was barks (only less than 10%). (3)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relat
ionships between the carbon-storage or standing biomass per unit area of non-woody debris and the length, area and flow ofstreams, these stream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relat
ed to th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in total standing crop and carbon-storage ofnon-woody debris. (4) The proportion of standing biomass and carbon-storage in litter leaves is bigger than those in barks in smallerstreams. These results offer the new ideas and scientific data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alpine forest
water
shedand their important function in forest ecosystem.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阶段亏水处理对温室栽培梨枣树茎液流变化影响的研究
马福生
康绍忠
胡笑涛
王密侠
李志军
龚道枝
申孝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现存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张川
杨万勤
张慧玲
王滨
岳楷
彭艳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