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布里渊效应的海缆埋深监测技术研究(特邀)
1
作者 吴坤 吴明埝 +4 位作者 陈青青 吴正明 谢书鸿 王道根 李松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目的】传统依赖外部设备离散式测量海缆埋深的模式,存在监测成本高昂、空间覆盖离散和时效性滞后,难以实时获取海缆线路埋深状态的痛点,以及基于热传导方程的物理建模方法受限于海底多相介质耦合传热的难题,文章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布里... 【目的】传统依赖外部设备离散式测量海缆埋深的模式,存在监测成本高昂、空间覆盖离散和时效性滞后,难以实时获取海缆线路埋深状态的痛点,以及基于热传导方程的物理建模方法受限于海底多相介质耦合传热的难题,文章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的海底电缆埋深分析与计算方法,以实现更高效和便捷的海缆埋深状态监测。【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BOTDA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智能化监测方法,研究将海底电缆内置通信光纤重构为分布式温度传感器阵列,结合机器学习技术突破传统技术框架。利用BOTDA设备采集24 km海缆的布里渊散射中心频率偏移量数据,经频移-温度/应变耦合方程转换获得全线路温度分布数据并建立标准化数据集,以此构建一个BPNN模型,通过机器学习自动挖掘温度分布特征以实现海缆温度与埋深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模型以实测温度数据作为输入,通过现场实验和历史数据校准模型参数,经过训练和优化后,输出预测的埋深状态。【结果】文章所提BPNN模型能够有效捕捉海底电缆温度变化与埋深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获取线路海缆的埋深状态随距离变化的关系,以此来实现海缆埋深状态的预测。【结论】研究表明,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技术和BPNN的埋深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海底电缆埋深状态的精准监测,其中检测的准确率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海缆埋深 非线性关系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的泥深与残留层关系及其确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积善 张军 +2 位作者 程尊兰 游勇 刁惠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2,共6页
粘性泥石流泥深是否包括残留层 ,一直存在着是与否二种观点和相应的二种观测值 ,其中大多数观测值不包括残留层。通过观测和试验 ,尤其原型观测表明 ,在后继粘性泥石流作用下 ,除底部很薄的一层不动外 ,残留层是运动的 ,泥深应该包含残... 粘性泥石流泥深是否包括残留层 ,一直存在着是与否二种观点和相应的二种观测值 ,其中大多数观测值不包括残留层。通过观测和试验 ,尤其原型观测表明 ,在后继粘性泥石流作用下 ,除底部很薄的一层不动外 ,残留层是运动的 ,泥深应该包含残留层厚度 ,对过去不包括残留层的泥深观测值应予更正 ,但各泥石流观测站过去均没有残留层及其不动层厚度的观测值。为此作者提出了用当时均有观测值的泥石流容重和沟床比降等计算残留层厚度的方法 ,以及不动层的处理意见 ,以确定当时泥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泥深 残留层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产品零部件拆卸序列规划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雷 刘志峰 +1 位作者 杨明 胡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675,共9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复杂产品层次结构进行划分以实现拆卸序列规划,将解释结构模型(ISM)引入到对复杂产品的描述中,提出一种产品零部件拆卸序列规划方法.在对复杂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提取与表达、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邻接矩阵和有向图进行分...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复杂产品层次结构进行划分以实现拆卸序列规划,将解释结构模型(ISM)引入到对复杂产品的描述中,提出一种产品零部件拆卸序列规划方法.在对复杂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提取与表达、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邻接矩阵和有向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ISM的产品零部件连接关系模型;通过计算ISM连接关系可达矩阵建立了其有向图,并给出一种产品零部件结构深度的计算及拆卸序列规划方法.最后以确定洗碗机产品门体的拆卸序列规划和目标件的结构深度为例,对文中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确定复杂产品的结构层次,进而实现其拆卸序列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关系 解释结构模型 拆卸序列 结构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模糊预估 被引量:16
4
作者 孔位学 陆新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7-809,共3页
将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应用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预估,编制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模糊近似推理的计算程序KFIDM,证明该法比传统的预估方法更为有效和实用。
关键词 强夯 有效加固深度 模糊近似推理 模糊关系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及耦合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邓宝山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党建华 张玉萍 轩俊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9-607,共9页
在干旱区绿洲平原地带,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明显,且二者存在高度的交互耦合关系。为实现分时段、分区域对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及对土壤盐渍化进行有效治理,以克里雅绿洲为研究区,根据20个地下水样点及8个土壤样点的监测数据,采... 在干旱区绿洲平原地带,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明显,且二者存在高度的交互耦合关系。为实现分时段、分区域对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及对土壤盐渍化进行有效治理,以克里雅绿洲为研究区,根据20个地下水样点及8个土壤样点的监测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分析法及GIS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耦合系数模型计算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夏秋季较深,冬春季较浅且研究区西北浅,东南深,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土壤盐分含量夏秋季快速下降,冬春季迅速上升且研究区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条带状递减分布;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含量之间存在交互耦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雅绿洲 地下水埋深 土壤盐分 时空分异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调研对投资决策有用吗——基于分析师调研报告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肖斌卿 彭毅 +1 位作者 方立兵 胡辰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聚焦于分析师上市公司调研报告,本文研究发现调研报告及评级调整事件发生后,投资者根据推荐上市公司进行买卖的相对行业超额收益率、相对大盘超额收益率都显著为正,特别是相对大盘超额收益率在事件发生前后有一个显著逆转,表明上市公司... 聚焦于分析师上市公司调研报告,本文研究发现调研报告及评级调整事件发生后,投资者根据推荐上市公司进行买卖的相对行业超额收益率、相对大盘超额收益率都显著为正,特别是相对大盘超额收益率在事件发生前后有一个显著逆转,表明上市公司调研有一定投资决策价值且分析师在挖掘行业内有价值股票方面具有独特能力。然而与深度报告的超额收益率对比发现,调研报告的超额收益率并未优于深度报告,调整事件后,深度报告超额收益率的波动幅度要小于调研报告超额收益率的波动幅度。明星分析师、实力靠前的券商选股评级、分析师实施调研的时点、分析师调研活动特征以及公司规模、透明度都会对调研报告超额收益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影响。上市公司调研有效性的发挥,需要在上市公司、券商以及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下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投资者关系管理 调研报告 深度报告 信息含量 评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平台的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盖度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婧莹 康博 +1 位作者 杨浩北 张文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4,共5页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对区内的植被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平台,以我国通辽地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区内地质、水文地质以及...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对区内的植被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平台,以我国通辽地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区内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生态植被等条件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上定量分析了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位埋深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内蒙古通辽地区,适宜植被生长的最佳地下水埋深为2~2.4m,植被能够生长的地下水埋深范围是1.3~3.8m,不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埋深范围是3.8~7.5m,当地下水埋深大于7.5m时,地下水埋深与植被覆盖度相关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埋深 植被盖度 响应关系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域相关信息的改进Census变换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利 李晶皎 马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4期16-20,46,共6页
针对传统Census变换在视差不连续区域和噪声干扰情况下误匹配率较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邻域相关信息的改进Census变换立体匹配算法。根据邻域像素的相关信息,将传统的Census变换中像素与邻域像素的差异应用2位信息表示,使变换后的图... 针对传统Census变换在视差不连续区域和噪声干扰情况下误匹配率较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邻域相关信息的改进Census变换立体匹配算法。根据邻域像素的相关信息,将传统的Census变换中像素与邻域像素的差异应用2位信息表示,使变换后的图像在视差不连续区域的信息表示更为丰富,同时减少噪声对匹配质量的影响。通过并行化自适应匹配代价聚合、亚像素插值、左右一致性约束、遮挡区插值,最终得到了稠密视差图。经Middlebury立体图片测试表明,该算法结构简单,复杂度低,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有效地提高了匹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Census变换 邻域相关信息 代价聚合 视差不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不同侵蚀沟断面特征及水力几何形态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春红 高建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0,共9页
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野外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裸露坡耕地壤土土质不同侵蚀沟的断面特征和水力几何形态,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结果表明:随坡面侵蚀沟逐步发展,宽深比参数ζ逐渐减小,细沟、浅沟、切沟和冲沟适宜的ζ范围分别为5... 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野外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裸露坡耕地壤土土质不同侵蚀沟的断面特征和水力几何形态,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结果表明:随坡面侵蚀沟逐步发展,宽深比参数ζ逐渐减小,细沟、浅沟、切沟和冲沟适宜的ζ范围分别为5-17、2-5、0.4-1.8和0.1-0.6;同一侵蚀沟条件下,壤土类型对ζ值也有影响。土壤质地越细,ζ值越小。不同侵蚀沟水力几何形态指数也不相同,细沟的形态指数β1、β2和β3分别为0.3、0.4和0.3,浅沟和切沟为0.4、0.4和0.2,冲沟为0.5、0.4和0.1。验证结果表明给出的判别标准可以用来界定不同侵蚀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侵蚀沟 宽深比 水力几何形态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变速成图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明学 刘洋 吴海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地震资料解释中时深转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古中央隆起带地区利用常规方法绘制的构造图误差比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因为钻至T_2反射层的井比较多,相对来说时深转换的速度比较准确,再把T_2至目的层的速度计算出来,就可以得到目... 地震资料解释中时深转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古中央隆起带地区利用常规方法绘制的构造图误差比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因为钻至T_2反射层的井比较多,相对来说时深转换的速度比较准确,再把T_2至目的层的速度计算出来,就可以得到目的层以上的平均速度,这样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完成时深转换,编制出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构造图。依据以上方法,对古中央隆起带地区的T_5、T_(4-1)T_4、T_(3-2)、T(3-1a)、T_(3-1)、T_3反射层分别求取了至T_2反射层的层速度,再利用T_2反射层以上平均速度,从而得到了各目的反射层以上的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编制出7个目的反射层的构造图。经过误差分析表明,利用这种方法编制的构造图的精度有了很大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成图 层速度 时深关系 平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及支撑分析的图像分割 被引量:3
11
作者 皮志明 汪增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2-1347,共6页
通过分析场景区域之间的支撑关系,提出一种分别在支撑区域与非支撑区域作深度图分割的图像分割算法.现有分割算法往往基于整个场景作不同物体深度不连续性假设,忽略了场景内不同物体之间的支撑关系,使得这类算法无法将支撑物与被支撑物... 通过分析场景区域之间的支撑关系,提出一种分别在支撑区域与非支撑区域作深度图分割的图像分割算法.现有分割算法往往基于整个场景作不同物体深度不连续性假设,忽略了场景内不同物体之间的支撑关系,使得这类算法无法将支撑物与被支撑物分割开.该文首次运用深度图分析三维场景表面法向量并将法向量近似垂直于水平面的区域判为支撑区域.根据不同物体深度不连续性假设,分别在支撑区域与非支撑区域作深度图分割,并将支撑区域与其下方在深度上连续的非支撑区域合并.最后用彩色图像的过分割边界来修正深度图像分割边界.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将支撑物与被支撑物分割开,将相互遮挡的不同物体分割开,在三个公共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各种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深度图 支撑系 深度不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供应链深度优先扩散构建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哲 张大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3,16,共4页
用服务关系网刻画服务实体间服务关系的耦合情况;然后论述了计算服务链数量的定理并证明;最后提出在赋权服务关系网中的服务供应链深度优先的扩散构建算法,分析了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性。
关键词 服务供应链 服务关系网 深度优先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合理深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豫川 赵伟 熊靖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5,共5页
以全部剩余湿陷量作为处理深度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基于人工地基具有一定的抵御湿陷变形能力的观点,通过建立人工地基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场地人工地基在发生剪切破坏时的湿陷面积和处理深度的关系及规律.结果表... 以全部剩余湿陷量作为处理深度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基于人工地基具有一定的抵御湿陷变形能力的观点,通过建立人工地基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场地人工地基在发生剪切破坏时的湿陷面积和处理深度的关系及规律.结果表明:人工地基抵御湿陷变形的能力随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增强,当处理深度达12 m以上时,抵御能力的增加已很小.在剩余湿陷量仍大于规范要求时,选择12 m作为地基处理的合理深度,在安全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 应力应变关系 剪切破坏 剩余湿陷量 合理处理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煤田深部开采临界深度的定量判别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铁 蔡美峰 纪洪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367,共5页
以抚顺煤田为工程背景,通过采动微震和瓦斯的现场观测与分析,得到深部开采临界深度是采动岩体的动力响应由线性转为非线性深度的认识。提出用采动岩体的视本构关系、采动微震的分形几何学特征和在浅部未发生过的特殊动力现象定量判断采... 以抚顺煤田为工程背景,通过采动微震和瓦斯的现场观测与分析,得到深部开采临界深度是采动岩体的动力响应由线性转为非线性深度的认识。提出用采动岩体的视本构关系、采动微震的分形几何学特征和在浅部未发生过的特殊动力现象定量判断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的方法。结果表明,上述3项指标均指示700 m左右的深度是该煤田采动岩体力学行为发生非线性动力响应的临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非线性临界深度 定量判定方法 岩体动力响应 视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爆破振速峰值预测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施建俊 张琪 +2 位作者 李庆亚 安华明 卫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10-415,共6页
爆破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给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避免不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为此,如何才能既降低爆破振动危害又保证施工进度,己经成为当前隧道工程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以北京地铁昌平二期05段岩石隧道爆破为例,通过... 爆破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给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避免不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为此,如何才能既降低爆破振动危害又保证施工进度,己经成为当前隧道工程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以北京地铁昌平二期05段岩石隧道爆破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对爆破振速峰值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和输入变量,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进行预测。将结合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的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传统方法预测的结果相比,其结果为:萨道夫斯基公式的平均误差为18.86%,萨道夫斯基拓展式为16.57%,BP神经网络的误差为14.61%,灰色关联分析神经网络法仅为8.23%。预测结果表明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并运用BP神经网络对爆破振速峰值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BP神经网络 灰色关联分析 振速峰值 高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山前带黄土砾石区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崔庆辉 尚新民 +3 位作者 腾厚华 金昌昆 赵胜天 宋桂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3,I0007,共9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的近地表呈黄土、砾石二元结构且变化剧烈,常规的近地表建模及静校正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构建精准的山前带近地表结构模型,以便做好激发井深设计及静校正处理,首先基于微测井测量数据细究山前带近地表特性,厘清近地...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的近地表呈黄土、砾石二元结构且变化剧烈,常规的近地表建模及静校正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构建精准的山前带近地表结构模型,以便做好激发井深设计及静校正处理,首先基于微测井测量数据细究山前带近地表特性,厘清近地表黄土层和砾石层的速度、时深关系等;其次通过地质统计学方法求证了黄土与砾石厚度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优选克里金插值法建立黄土和砾石厚度模型,利用黄土底界和砾石底界与地表的相似系数对该厚度模型进行校正,以提高建模精度;最后提出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均优于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黄土砾石区 近地表建模 时深关系曲线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运动认知的脑电研究——速度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玲 尧德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7-843,共7页
对深度运动过程的研究是视运动知觉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采用一种接近人真实视觉经验的实验范式,通过改变逼近物体的速度参数,采集正常人在直接深度运动过程中的128道脑电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速度对N220、P140和P300成分... 对深度运动过程的研究是视运动知觉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采用一种接近人真实视觉经验的实验范式,通过改变逼近物体的速度参数,采集正常人在直接深度运动过程中的128道脑电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速度对N220、P140和P300成分有显著的影响,然后应用归一化最小模解研究有关主要成分的皮层电流源密度图,得到深度运动激活的主要脑区及其时空动力学响应。综合这些时-空信息,本研究提出:人类对持续的深度运动过程的感知很可能是在额区的持续调控下多脑区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运动过程 视运动知觉 事件相关电位 脑源估计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叙渝段航道最大开发尺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文杰 王皓 +3 位作者 龙浩 杨胜发 肖毅 杨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6,共7页
长江上游叙渝段航道尺度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评估该段航道最大开发尺度对其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叙渝段实测水文地形数据,对稳定航深法中的河相关系参数和水深修正系数进行改进:基于2230 m^(3)/s、12100 m^(3)/s和20291 m^(3)/s三... 长江上游叙渝段航道尺度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评估该段航道最大开发尺度对其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叙渝段实测水文地形数据,对稳定航深法中的河相关系参数和水深修正系数进行改进:基于2230 m^(3)/s、12100 m^(3)/s和20291 m^(3)/s三级特征流量下的实测水位,获得了河相关系参数随流量的变化关系,朱沱站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枯水期较可靠;引入断面形状系数,建立了水深修正系数随设计航道宽度的变化关系。基于改进后的稳定航深法计算叙渝段航道最大开发尺度,结果表明叙渝段通过航道整治能达到Ⅱ级航道3.5 m×100 m及Ⅰ级航道4.5 m×150 m的设计标准,向家坝下泄流量相对设计流量增加400 m^(3)/s可提升航道水深0.39 m左右。所提的改进稳定航深法简化了航道最大开发尺度的计算过程,可为叙渝段后续的航道建设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叙渝段 航道开发尺度 河相关系 水深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主要类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与最大延深垂幅 被引量:19
19
作者 秦克章 赵俊兴 +5 位作者 范宏瑞 唐冬梅 李光明 余可龙 曹明坚 苏本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1-294,共24页
在大量典型矿床实地调查和国内外综合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部找矿的现实需要和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回顾评述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原始成矿深度,按受控于中下地壳尺度大规模岩浆堆积体的超深成岩浆矿床与受控于流体渗透率制约的中上地壳深... 在大量典型矿床实地调查和国内外综合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部找矿的现实需要和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回顾评述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原始成矿深度,按受控于中下地壳尺度大规模岩浆堆积体的超深成岩浆矿床与受控于流体渗透率制约的中上地壳深成、中成和浅成岩浆热液矿床序列展开。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主要类型矿床的最大延深垂幅,探讨分析了以Bushveld层状岩体和Voisey s Bay小岩体为代表的铜镍矿床、驱龙为代表的斑岩铜矿床、Muruntau为代表的造山型金矿、胶东金矿省的已控制延深垂幅、剥蚀程度以及深部可能的延深空间。内生矿床系统具有很宽的成矿深度范围,大型层状岩体的成矿深度可逾20 km,最大矿化垂直延深幅度可达6~8 km。岩浆热液矿床的最大成矿深度以地壳尺度流体渗透的下限为底界,其中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深度最大(约12~15 km),伟晶岩和花岗岩型矿床次之,斑岩型矿床居中(约2~6 km),浅成低温金银矿床深度最浅(1 km至近地表);相应的最大延深垂幅则依次可达4~7 km、2~3 km和1 km。评述了高渗透性的聚矿构造空间、成矿作用顶峰、合适的矿床保存条件等控制因素及部分标志。并对如何确定合理统一的成岩成矿深度(压力)的估算方法以及确定最大成矿深度与矿化体系最大延深幅度的理论依据、判断标志、综合辨识方法体系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原始成矿深度 最大延深垂幅 层状岩体与小岩体型岩浆矿床 中温热液金矿 斑岩铜矿床 成矿系统剥蚀与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弹体侵彻混凝土深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建光 李永池 王玉岚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8期77-81,共5页
针对弹体对混凝土材料侵彻深度问题,通过量纲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弹体侵彻深度h网络输出量与弹体长度l_p、弹的长径比l_p/d、弹体形状系数ψ、弹体与混凝土的比强度σ_(yt)/σ_(yp)、弹体与混凝土的密度比ρ_p/ρ_t等13个网络输... 针对弹体对混凝土材料侵彻深度问题,通过量纲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弹体侵彻深度h网络输出量与弹体长度l_p、弹的长径比l_p/d、弹体形状系数ψ、弹体与混凝土的比强度σ_(yt)/σ_(yp)、弹体与混凝土的密度比ρ_p/ρ_t等13个网络输入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采用RBF网络模型,通过Forrestal等文献的试验样本对网络模型训练,获得了弹体对混凝土材料侵彻深度的网络模型,输出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量纲分析 侵彻混凝土深度 非线性映射关系 RBF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