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跌坎压力自相似分布的明渠水深−流量关系推求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乃稳 黄滟淳 +2 位作者 陈小攀 李龙国 刘超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明渠流量计量是高效灌溉、合理分配水资源和进行用水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跌水是常见的明渠水流上下游衔接的水利设施。当跌落水流不受跌坎下游水流影响时形成自由跌流,可用于明渠流量的精确计量。受自由跌流影响,跌坎断面水流由缓流向... 明渠流量计量是高效灌溉、合理分配水资源和进行用水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跌水是常见的明渠水流上下游衔接的水利设施。当跌落水流不受跌坎下游水流影响时形成自由跌流,可用于明渠流量的精确计量。受自由跌流影响,跌坎断面水流由缓流向急流转变,压力分布显著偏离静水压力分布规律。而获得跌坎压力分布及其准确描述方程则正是明渠自由跌流流量公式推求的关键,其准确与否决定了利用跌流进行流量计量的精度。本文首先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对矩形明渠自由跌流的断面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而后利用理论推导建立了明渠跌流的水深−流量关系公式。研究发现,明渠跌水跌坎断面压力呈典型自相似分布规律,其无量纲压力值分布倾向于一条曲线,压力最大值为0.238he(he为跌坎水深),出现在竖向距跌坎0.209he水深处,并且压力自相似分布规律与明渠流量、渠道底坡和边壁糙率无关。在此基础上,结合幂函数和尾迹函数提出了描述跌坎断面压力分布的函数方程,并给出了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力位置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动量方程和流量连续方程推求了明渠自由跌流的流量计算公式。最后,对本文和其他研究者提出的流量计算公式采用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流量公式在明渠流量为5~100 L/s,底坡为–0.0112~0.0534、糙率为0.0930~0.0193的研究范围内,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用性,计算误差在±5%之内,可适用于该流量、底坡和边壁糙率范围内矩形明渠自由跌流的流量精确计算。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利用自由跌流进行明渠流量计量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 自由跌水 压力分布 水深−流量关系 流量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通道成矿核心内涵“两深一浅一通道”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宋谢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1-1952,共12页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的建立深刻改变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范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找矿勘查中。该模型揭示了硫化物熔离与聚集成矿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成矿与相关玄武岩铂族元素强烈亏损的成因联系,...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的建立深刻改变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范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找矿勘查中。该模型揭示了硫化物熔离与聚集成矿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成矿与相关玄武岩铂族元素强烈亏损的成因联系,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含矿岩体围岩贫硫化物的现象。笔者将该模型的核心内涵概括为“两深一浅一通道”,“两深”指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硫化物熔离发生在深部,“一浅”指硫化物的聚集成矿主要发生在较浅的岩浆房,“一通道”指较稳定的岩浆通道更有利于成大矿。结合对典型矿床和成矿带的分析,笔者提出侵位较浅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岩体,其成矿潜力好于深部的岩浆通道相。因此,认为地表矿化并不是唯一可靠的、甚至不能作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要提高找矿效率(特别是隐伏矿床),首先要全面分析成矿带岩浆通道系统在不同区域的埋藏、剥蚀和暴露状况,目标岩体地质产状及其与围岩时代差异等宏观地质要素,查明深部通道相与浅部岩体空间分布和形成深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判断浅部岩体的位置、合理部署重点勘查区域、选择有效的勘查技术、定位目标岩体,进行钻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 含矿岩体产状 侵位深度 围岩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注意力的空间关联三维形貌重建
3
作者 盖彦辛 闫涛 +2 位作者 张江峰 郭小英 陈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0-1578,共9页
聚焦形貌恢复通过对场景深度和散焦模糊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行建模实现三维形貌重建。但现有的三维形貌重建网络无法有效利用图像序列的时序关联进行表征学习,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景深图像序列空间关联特征的深度网络框架——三维空间相关... 聚焦形貌恢复通过对场景深度和散焦模糊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行建模实现三维形貌重建。但现有的三维形貌重建网络无法有效利用图像序列的时序关联进行表征学习,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景深图像序列空间关联特征的深度网络框架——三维空间相关水平分析模型(3D SCHAM)进行三维形貌重建。该模型不仅可以精确捕获单帧图像中聚焦区域到离焦区域的边缘特征,而且可有效利用不同图像帧之间的空间依赖性特征。首先,通过构建深度、宽度和感受野复合扩展的网络构造三维形貌重建的时域连续模型,进而确定单点深度结果;其次,引入基于空间关联的注意力模块,充分学习帧与帧间的“邻接性”与“距离性”空间依赖关系;另外,利用残差反转瓶颈进行重采样,以保持跨尺度的语义丰富性。在DDFF 12-Scene真实场景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DfFintheWild模型,3D SCHAM在深度值准确度度量的3个阈值1.25,1.25^(2),1.25^(3)上的精确度分别提升了15.34%、3.62%、0.86%,验证了该模型在真实场景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重建 时空注意力 深度学习 空间依赖关系 深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陵矶—武汉河段稳定航深计算方法改进
4
作者 单敏尔 刘鑫 +3 位作者 李瀛 张伟 陈怡君 雷雪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7,共7页
航道稳定航深计算是充分利用航道水深资源的前提条件,改进稳定航深的计算过程对估算航道水深潜力有重要的意义。为计算长江中游城陵矶—武汉河段航道最大稳定水深,改进了稳定航深估算法中的河相关系参数、水深修正系数及分流比计算过程... 航道稳定航深计算是充分利用航道水深资源的前提条件,改进稳定航深的计算过程对估算航道水深潜力有重要的意义。为计算长江中游城陵矶—武汉河段航道最大稳定水深,改进了稳定航深估算法中的河相关系参数、水深修正系数及分流比计算过程,同时综合考虑分汊河段和非分汊河段的稳定航深,最后确定了城陵矶—武汉河段在不同流量、不同河宽下的稳定航深。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构建城陵矶—武汉河段流量Q与河相系数α、形状系数k、河相指数β、河宽B的经验关系,可简化改进稳定航深估算法的稳定航深计算过程。(2)城陵矶—武汉河段在98%设计通航保证率流量下,150、200、250 m航宽尺度下基于自然禀赋的稳定航深分别为5.98、5.64、5.30 m;在20 000 m^(3)/s流量下,150、200、250 m航宽尺度下的稳定航深分别为12.56、11.89、11.22 m;在30 000 m^(3)/s流量下,150、200、250 m航宽尺度下的稳定航深分别为16.81、16.16、15.4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航深 改进计算 河相关系 水深修正系数 分汊河段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貌信息熵的磨刀门河口拦门沙系统演变规律分析
5
作者 汪思敏 刘锋 +1 位作者 王璞 韩志远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河口拦门沙演变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呈现新局面。珠江磨刀门河口经历综合整治后发生重大变化,其拦门沙系统演变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基于磨刀门河口不同年代地形数据,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地貌信息熵等方法,量化分析拦门沙不同地貌单元... 河口拦门沙演变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呈现新局面。珠江磨刀门河口经历综合整治后发生重大变化,其拦门沙系统演变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基于磨刀门河口不同年代地形数据,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地貌信息熵等方法,量化分析拦门沙不同地貌单元演变特征,分析拦门沙系统水深-面积关系的变化过程,揭示其系统状态转变规律。结果表明:磨刀门河口拦门沙系统呈现典型滩槽结构,不同地貌单元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拦门沙东汊系统地貌演变呈有序发展,近年来沉积动力结构不断变化,有序性继续增强,拦门沙西汊系统地貌结构演变复杂,一直处于自适应的无序发展状态,不确定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刀门河口 拦门沙 水深-面积关系 地貌信息熵 系统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报计划感知价值对客户保持的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军平 李纯青 朱治安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本文以超市零售业为背景,以回报计划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为前因,回报计划感知价值为中介,建立了研究模型,并检验了其对客户保持维度(关系长度、关系深度、关系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客户参加回报计划的感知收益正向影响回报计划感知价值... 本文以超市零售业为背景,以回报计划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为前因,回报计划感知价值为中介,建立了研究模型,并检验了其对客户保持维度(关系长度、关系深度、关系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客户参加回报计划的感知收益正向影响回报计划感知价值,感知成本负向影响回报计划感知价值;回报计划感知价值对客户保持中关系长度和关系深度呈显著的正影响关系;并且关系深度正向影响关系长度和关系宽度。研究说明,回报计划是有效的促进客户保持的关系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报计划感知价值 客户保持 关系长度 关系深度 关系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浅层土质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杨锐 董明明 +1 位作者 吴海京 王园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87,共5页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用测试的大量海洋浅层土质的剪切波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拟合最佳的统计公式。并与...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用测试的大量海洋浅层土质的剪切波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拟合最佳的统计公式。并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推荐公式在某一海域工程场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统计公式对剪切波速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规范所推荐的统计公式。所推荐的海洋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间的统计公式,可供无波速测试的海洋工程场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浅层土质 剪切波速 深度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云平 李明 +3 位作者 刘万利 朱玉德 杨丽洁 余文钧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52,共13页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为了适应上下游航道水深,需提升荆江河段航道尺度,亟需明确航道水深资源、碍航特征与河道演变等关系。以长江荆江河段为对象,分析1960—2020年水沙及地形等资料,开展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研究。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冲刷量占全部冲刷量的90.97%,江心洲和边滩面积减少18.3%,其中江心洲、边滩面积减幅分别为9.4%和24.9%;在河床冲刷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条件下,以4.5 m×200 m(水深×宽度)进行航道尺度核查,荆江河段碍航总长度占全河段5.3%;4.5 m水深碍航特征包括砂卵石河段枯水位下降幅度高于河槽下切深度引起航道水深不足,沙质河床内弯曲河段“凸岸侧边滩冲刷、凹岸侧深槽淤积”引起滩槽形态及航道边界不稳定,以及分汊河段内洲滩萎缩与汊道间不均衡冲刷引起枯水航路不稳定及水深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汊道分流关系 航道水深资源 荆江河段 长江中游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地裸土潜水蒸发估算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佩贵 夏艳 尚熳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为定量分析裸土区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关系,该文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对粗砂、细砂、壤土和砂土4种质地土壤开展了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的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量不相等,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折算系数... 为定量分析裸土区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关系,该文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对粗砂、细砂、壤土和砂土4种质地土壤开展了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的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量不相等,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折算系数,除粗砂外,细砂、壤土和砂土的折算系数均大于1,二者表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基于该相关性,建立了数学关系表达式。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若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潜水蒸发,相对误差达-17.79%,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潜水蒸发计算结果的精度;而通过二者相关关系建立的折算系数法,可将相对误差减小至-1.94%,有效提高了潜水蒸发计算结果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土壤 质地 相关关系 潜水埋深 裸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医患关系深度量表的评价及医患关系深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薇薇 李屹 +3 位作者 王媛媛 王珂欣 王惠仑 周乐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05-2708,共4页
目的评价门诊医患关系深度量表的信、效度,并进一步探讨门诊医患关系深度的影响因素,为该量表在我国医疗机构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所属的专科门诊、社区门诊和全科慢病管理门诊就诊的1 04... 目的评价门诊医患关系深度量表的信、效度,并进一步探讨门诊医患关系深度的影响因素,为该量表在我国医疗机构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所属的专科门诊、社区门诊和全科慢病管理门诊就诊的1 042例患者。采用研究组翻译汉化的"医患关系深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对其中67例患者进行重测信度调查。医患关系深度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医患关系深度量表的Cronbach'sα为0.931,重测信度系数r为0.988,从8个条目中可提取2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79.85%。门诊性质、年龄、在同一医生处就诊次数是医患关系深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医患关系深度得分比较全科慢病管理门诊患者>社区门诊患者>专科门诊患者,在同一医生处就诊次数越高,医患关系深度得分也越高。结论医患关系深度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受门诊性质、患者年龄、在同一医生处就诊次数的影响,可用于评估我国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初级卫生保健部门,比如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患关系水平,我国的全科医生和政策制定者们应该更加意识到"连续性照顾"的重要性,了解到全科医学在改善医患关系和促进卫生保健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人 医患关系深度量表 评价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倩 史海滨 +4 位作者 李仙岳 刘美含 孙伟 王国帅 张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1-306,313,共7页
干旱荒漠地区地下水补给是地表植被水分消耗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埋深与植被指数(NDVI)关系密切。针对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研究的不足,分析了基于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植被指数(NDVI)与地下水埋深(H)的定量关系。采用2016年3—9月... 干旱荒漠地区地下水补给是地表植被水分消耗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埋深与植被指数(NDVI)关系密切。针对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研究的不足,分析了基于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植被指数(NDVI)与地下水埋深(H)的定量关系。采用2016年3—9月的10个时相的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与同时期的57眼地下水埋深观测数据,经NDVI遥感提取与地下水埋深(H)的地统计分析,建立NDVI与H的时空相关关系,并做显著性检验与密切程度的划分,进一步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分区下H与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NDVI与地下水埋深(H)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二者的密切程度以中度和高度相关为主,负相关区域在地下水浅埋区居多,正相关区域在地下水深埋区居多。从空间上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线性关系约占灌域总面积的40%。当H≤2.5 m时,不同的埋深分区对灌域的NDVI均值的影响为埋深(H)越小,NDVI均值越大,呈负相关关系变化;当H>2.5 m时,NDVI均值较大,地下水不再对作物生长进行水分补给,此时NDVI均值的增大与埋深(H)分区的变化关系不大。从空间上进行NDVI与地下水埋深(H)的点对点的相关性分析,增强了二者相关性的空间可视性,为灌区灌溉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节水增产措施的深入规划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地下水埋深 定量关系 遥感技术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空变倾角时差校正及其处理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会文 罗斌 +3 位作者 许安明 尚江伟 顾成龙 陈维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空变倾角时差校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零偏VSP上、下行波场计算反射界面倾角,建立二维层速度初始模型,通过射线追踪修正速度模型,使倾角空间变化的高陡构造地层的VSP上行反射波场得到充分拉平,不仅提高了零偏VSP走廊叠加记录的精度,而且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也得到有效拉平并能精确成像,从而实现观测井段之下地层深度的精确预测和波组特征预测,时深关系也校正到地震波自地面震源到井下检波器的铅直传播时间,有效解决了复杂高陡构造的零偏VSP时深关系、层位标定和钻前地层预测等问题,实际资料处理效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关系 层位标定 走廊叠加 倾角时差校正 VSP资料处理 钻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性能与低渗透油藏优势通道的匹配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淑君 赵凤兰 +4 位作者 侯吉瑞 王凤刚 任涛 孙靓靓 鲁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3-517,共5页
针对存在水驱优势通道的低温低渗透油藏的稳油控水问题,开展了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室内研究。从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的静态成胶性能、流变性、分流特性、封堵性能以及运移深度几个方面研究了其性能与非均质地层中优势通道的匹配关系... 针对存在水驱优势通道的低温低渗透油藏的稳油控水问题,开展了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室内研究。从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的静态成胶性能、流变性、分流特性、封堵性能以及运移深度几个方面研究了其性能与非均质地层中优势通道的匹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40℃)下,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的初凝时间为3 h左右,完全成胶时间为24 h,成胶强度大于50000 m Pa·s;成胶前呈现"剪切变稀"行为;对于渗透率级差大于10的非均质地层,选择封堵性较好;堵剂在注入量为0.3 PV的情况下,对渗透率为600×10-3、1000×10-3、10000×10-3μm2的优势通道的封堵能力较强,在渗透率10000×10-3μm2的填砂管中的最终运移深度可达到总长度的3/5处,在1000×10-3和600×10-3μm2的填砂管中的最终运移深度可达到2/5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交联聚合物凝胶 优势通道 低渗透油藏 匹配关系 运移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井震分频标定及其特殊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帅 陈洪德 +1 位作者 王山山 张成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8561-8566,共6页
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是连接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的桥梁。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的方法最为常用。分频标定充分考虑了不同频带资料所表示的信息,并准确地识别高频层序界面,有利于建立高频等时层序格架。合成记录制作完成以后,... 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是连接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的桥梁。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的方法最为常用。分频标定充分考虑了不同频带资料所表示的信息,并准确地识别高频层序界面,有利于建立高频等时层序格架。合成记录制作完成以后,需要对所做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检查。为了检验标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合成记录标定所获得的时-深关系先计算出层速度,进而获得均方根速度;然后通过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计算出动校正的时间,将该时间运用于井旁地震道所对应的未作动校的叠前时间偏移CRP道集的动校正,对动校正效果进行分析。若道集的拉平效果良好,则说明标定结果较为准确。反之,则说明标定结果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某工区一口井资料的实际应用,证明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小波分频 VSP 时深关系 叠前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记录制作中井眼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毅 李艳华 +1 位作者 刘振兴 牛胜利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来标定准确的时深关系是层序地层对比和储层反演的基础。分析合成记录制作中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受到诸如井眼状况、油气、泥浆侵入及浸泡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利用井径曲线和深中浅电阻率来综合指示判断这些影... 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来标定准确的时深关系是层序地层对比和储层反演的基础。分析合成记录制作中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受到诸如井眼状况、油气、泥浆侵入及浸泡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利用井径曲线和深中浅电阻率来综合指示判断这些影响的大小,讨论了声波曲线重构时电阻率和声波曲线的探测深度匹配问题。在合成记录制作完成后,利用多井时深关系对比可以检查所制作的合成记录是否受到了各种测井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判断时深关系的可靠程度,为储层反演和精细目标预测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曲线重构 时深关系 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金兰 郑鸿明 徐群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239-241,共3页
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一种集外业采集、资料处理成果、标定对比和成果显示于一体的数据管理应用平台,该系统制定了VSP外业采集地震辅助数据标准、处理流程标准和成果格式标准,解决了以往数据只能存放而不能灵活应用到... 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一种集外业采集、资料处理成果、标定对比和成果显示于一体的数据管理应用平台,该系统制定了VSP外业采集地震辅助数据标准、处理流程标准和成果格式标准,解决了以往数据只能存放而不能灵活应用到地震勘探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为数据规范化管理与应用创造了一种手段和条件,使物探行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勘探市场的需求,也给其他油田的资料管理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层位标定 纵横波速度 时深关系 应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解冻深度对冻融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圣东 杭朋磊 +3 位作者 李占斌 张辉 王添 成玉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3,293,共8页
未完全解冻层是影响解冻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为探讨未完全解冻层对黄土地区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通过控制雨强及初始解冻深度两个因子,对冻融坡面的水沙特性及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 未完全解冻层是影响解冻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为探讨未完全解冻层对黄土地区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通过控制雨强及初始解冻深度两个因子,对冻融坡面的水沙特性及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冻融坡面,雨强增加,初始产流时间会显著缩短,而初始解冻深度的增加会显著延长初始产流时间;冻融坡面产流过程中,产沙量显著增加了10~24倍,且增长趋势由快变慢的时间临界点随雨强的增加而缩短;相同雨强下,不同初始解冻深度坡面的产流变化特征一致,径流总量变化不显著而产沙量随初始解冻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初始解冻深度下,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的平均含沙量变化不明显,总产沙量随径流量增大而增大;坡面产沙量与降雨历时、雨强和初始解冻深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坡面产流量与降雨历时、雨强和产沙量均呈极显著相关,而与初始解冻深度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说明初始解冻深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不显著,而与坡面产沙量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侵蚀 初始解冻深度 水沙关系 侵蚀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辙叉心轨轨顶降低值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洋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7-1073,共7页
为合理选取固定辙叉心轨轨顶降低值,基于车轮踏面在翼轨和心轨间过渡时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动力相互作用,提出了心轨关键断面降低值的选取及评价方法.以LMA型车轮踏面列车直逆向通过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式道岔为例,用该方法对心轨... 为合理选取固定辙叉心轨轨顶降低值,基于车轮踏面在翼轨和心轨间过渡时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动力相互作用,提出了心轨关键断面降低值的选取及评价方法.以LMA型车轮踏面列车直逆向通过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式道岔为例,用该方法对心轨轨顶降低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心轨关键断面降低值的确定,在满足固定辙叉区轮载过渡的安全性和心轨承载断面强度要求的同时,应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断面降低值越小,产生的轮轨相互作用越小,有利于提高行车性能,但需考虑此时轮轨作用位置是否超出心轨结构承载能力范围;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心轨顶宽20和50 mm断面处,可分别取3和0 mm降低值作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辙叉 心轨降低值 轮轨关系 过渡断面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资料在转换波层位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莉莉 曹立斌 +3 位作者 梁波 吴战培 杨冬梅 凌振翔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2期183-185,19,共3页
利用VSP资料可以较好地解决地面多分量转换波的层位标定问题,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首先利用水平分量的下行横波获得横波初至,利用水平分量的上行转换波获得上行转换波的双程时间剖面,利用垂直分量剖面获得纵波初至;然后由纵波初至和横波... 利用VSP资料可以较好地解决地面多分量转换波的层位标定问题,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首先利用水平分量的下行横波获得横波初至,利用水平分量的上行转换波获得上行转换波的双程时间剖面,利用垂直分量剖面获得纵波初至;然后由纵波初至和横波初至得到转换波的时-深关系;再通过转换波的时-深关系和双程时间剖面对过井转换波剖面进行层位标定。应用该方法对广安地区05GA3C04线过GA101井的地面三分量转换波偏移剖面进行了层位标定,并将标定结果用于纵波与转换波的联合解释和岩性剖面解释,得到的结果与工区内的钻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勘探 转换波 层位标定 零井源距VSP资料 时-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驱动系统锂电池放电的C-I-U-T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鹏军 丁月华 +2 位作者 张松泓 张亚龙 杨伊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3期172-176,共5页
对动力驱动系统单体18650锂电池采用大电流和小电流的恒流放电方式,放电截止电压为3.0V。通过对比小电流和大电流的放电曲线,可知采用小电流放电达到截止电压需要的时间较长,而放电深度大;采用大电流放电达到截止电压需要的时间很短,而... 对动力驱动系统单体18650锂电池采用大电流和小电流的恒流放电方式,放电截止电压为3.0V。通过对比小电流和大电流的放电曲线,可知采用小电流放电达到截止电压需要的时间较长,而放电深度大;采用大电流放电达到截止电压需要的时间很短,而放电深度比较小。记录下单体18650锂电池的端电压、容量和时间,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出以0.5C倍率的电流对单体18650电池进行放电,放电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650锂电池 放电特性 放电时间 放电深度 C-I-U-T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