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舶来品内销的误会——刍议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1
作者
吴天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9,239,240,共12页
作为李劼人“三部曲”研究核心概念之一的“大河小说”(roman-fleuve),实乃历代学者创造性误读层累的结果。与中文世界的李劼人研究者将大河小说视作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名词不同,大河小说本身其实不是一个相当严谨、拥有明确所...
作为李劼人“三部曲”研究核心概念之一的“大河小说”(roman-fleuve),实乃历代学者创造性误读层累的结果。与中文世界的李劼人研究者将大河小说视作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名词不同,大河小说本身其实不是一个相当严谨、拥有明确所指和边界的学术用语。尽管如此,这一概念背后,包含着罗曼·罗兰、蒂博代等20世纪初的法国文学家积极吸收柏格森主义、尼采哲学等思潮和托尔斯泰等外国文学资源,在形式和思想方面同时突破19世纪法国文学成就的抱负。20世纪20年代正在法国留学的李劼人并不与这些文坛上的新变绝缘,但在当时和此后却皆未选择对之加以吸收。他所更感兴趣的文学技巧,依然来自巴尔扎克等经典作家。这种中外文学“背道而驰”的发展趋向,与国内主流文坛对于法国文学的接受视角有关,也是作家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大河小说
中外文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学史纲要》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春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3-168,共6页
俄国著名汉学家瓦西里耶夫是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的作者,比中国人自己写作的文学史早了24年。作为一名19世纪的汉学家,他对中国文学性质和特点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欧洲人眼中“异己”的传统形象,对中国文学起源的考察和中外文...
俄国著名汉学家瓦西里耶夫是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的作者,比中国人自己写作的文学史早了24年。作为一名19世纪的汉学家,他对中国文学性质和特点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欧洲人眼中“异己”的传统形象,对中国文学起源的考察和中外文学关系的论述,在当时语境下具有开拓性价值。瓦西里耶夫的文学史观是在欧洲文学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文学理念相融合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纲要》文学
文学观
文学史观
中外文学渊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现代主义翻译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学关系
被引量:
5
3
作者
查明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00,108,共9页
当代中外文学关系主要是通过翻译文学建立起来的。由于文学翻译的文化“操纵”性质,翻译文学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而是经过本土化“改写”和“操纵”的“外国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语境中,“外国文学的影响”实际上是“翻译文...
当代中外文学关系主要是通过翻译文学建立起来的。由于文学翻译的文化“操纵”性质,翻译文学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而是经过本土化“改写”和“操纵”的“外国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语境中,“外国文学的影响”实际上是“翻译文学”的影响;当代中外文学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的关系。也正由于文学翻译的文化“操纵”性质,现代主义翻译文学本身就内含了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的最初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中外文学关系发展的向度和特点。以翻译文学为枢纽,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三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系统中形成了不断衍生的中外文学动态互文关系,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文学意义,也在这种互文关系中逐渐彰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翻译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
文学影响
伪现代派
互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性因素”的“误读”
4
作者
吴锡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7,128,共5页
陈思和先生提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世界性因素"的看法,对外来影响之"接受"的主流观念和方法形成了"颠覆性"挑战。然在本文的"误读"视域里,世界范围的文学与具有"世界性因素"的文学...
陈思和先生提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世界性因素"的看法,对外来影响之"接受"的主流观念和方法形成了"颠覆性"挑战。然在本文的"误读"视域里,世界范围的文学与具有"世界性因素"的文学是有着明显区别的;确认"世界性因素"最顶级的平行关键词也许分别是:"先进性"、"同步"与"反响";将本土东西置于"他者"(Others)反应(而不是反映)的视野中来加以检视恐怕平等对话会有"质"的飞跃;锁定作家创作活动的"重力场"(弱作用)兴许不失为某些"影响"事实依据之困窘的合理解释;只要有利于我们自身文学的必然王国健康地向文学的自由王国迈进,就甭管张三李四来路的"比重"的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学关系
世界性因素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舶来品内销的误会——刍议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1
作者
吴天舟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9,239,240,共12页
文摘
作为李劼人“三部曲”研究核心概念之一的“大河小说”(roman-fleuve),实乃历代学者创造性误读层累的结果。与中文世界的李劼人研究者将大河小说视作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名词不同,大河小说本身其实不是一个相当严谨、拥有明确所指和边界的学术用语。尽管如此,这一概念背后,包含着罗曼·罗兰、蒂博代等20世纪初的法国文学家积极吸收柏格森主义、尼采哲学等思潮和托尔斯泰等外国文学资源,在形式和思想方面同时突破19世纪法国文学成就的抱负。20世纪20年代正在法国留学的李劼人并不与这些文坛上的新变绝缘,但在当时和此后却皆未选择对之加以吸收。他所更感兴趣的文学技巧,依然来自巴尔扎克等经典作家。这种中外文学“背道而驰”的发展趋向,与国内主流文坛对于法国文学的接受视角有关,也是作家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
李劼人
大河小说
中外文学关系
Keywords
Li Jieren
“Roman-fleuve”novels
chinese
-
foreign
literary
relation
s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学史纲要》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春梅
机构
南开大学外语学院西语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3-168,共6页
文摘
俄国著名汉学家瓦西里耶夫是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通史的作者,比中国人自己写作的文学史早了24年。作为一名19世纪的汉学家,他对中国文学性质和特点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欧洲人眼中“异己”的传统形象,对中国文学起源的考察和中外文学关系的论述,在当时语境下具有开拓性价值。瓦西里耶夫的文学史观是在欧洲文学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文学理念相融合而形成的。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纲要》文学
文学观
文学史观
中外文学渊源关系
Keywords
The compendium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literature
view of literature
view of
literary
history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origin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现代主义翻译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学关系
被引量:
5
3
作者
查明建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00,108,共9页
基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系列研究”(项目编号:KX161043)
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视域中的人文话语研究”(项目编号:2017012)
文摘
当代中外文学关系主要是通过翻译文学建立起来的。由于文学翻译的文化“操纵”性质,翻译文学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而是经过本土化“改写”和“操纵”的“外国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语境中,“外国文学的影响”实际上是“翻译文学”的影响;当代中外文学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的关系。也正由于文学翻译的文化“操纵”性质,现代主义翻译文学本身就内含了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的最初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中外文学关系发展的向度和特点。以翻译文学为枢纽,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三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系统中形成了不断衍生的中外文学动态互文关系,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文学意义,也在这种互文关系中逐渐彰显出来。
关键词
现代主义翻译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
文学影响
伪现代派
互文关系
Keywords
translated modernist literature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literary
influence
pseudo-modernism
intertextual
relation
s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性因素”的“误读”
4
作者
吴锡民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7,128,共5页
文摘
陈思和先生提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世界性因素"的看法,对外来影响之"接受"的主流观念和方法形成了"颠覆性"挑战。然在本文的"误读"视域里,世界范围的文学与具有"世界性因素"的文学是有着明显区别的;确认"世界性因素"最顶级的平行关键词也许分别是:"先进性"、"同步"与"反响";将本土东西置于"他者"(Others)反应(而不是反映)的视野中来加以检视恐怕平等对话会有"质"的飞跃;锁定作家创作活动的"重力场"(弱作用)兴许不失为某些"影响"事实依据之困窘的合理解释;只要有利于我们自身文学的必然王国健康地向文学的自由王国迈进,就甭管张三李四来路的"比重"的如何。
关键词
中外文学关系
世界性因素
影响研究
Keywords
with high frequency in confirmation of 'Global Elements' may be 'progressiveness', 'synchronization'
and
'reverberation'
it may have a leap forward 'qualitatively'
between
a reciprocal dialogue if we put
chinese
Literature into the view of Others' reaction (rather than reflection)
focusing one's attention on 'the force of gravity'(light function) in a writer's creation may b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embarrassment to some grounds for 'influence'
as long as the
foreign
influence is helpful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in our literature we do not care for the large or small 'amount' of them. Key words:China/
foreign
literary
relation
s
Global Elements
misreading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舶来品内销的误会——刍议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吴天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简论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学史纲要》
赵春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现代主义翻译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学关系
查明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世界性因素”的“误读”
吴锡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