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坑底加固方式对管廊基坑变形影响研究
1
作者 宋许根 甄洁 +5 位作者 朱孟君 王志勇 衣凡 雷华阳 郑刚 程雪松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基于PLAXIS 3D有限元软件,针对广州南沙某管廊基坑工程,系统分析了抽条加固、格栅状加固、裙边加固与满堂加固的面积置换率、加固宽度d、加固深度h等加固参数对基坑变形(围护结构侧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影响,得到了加固参数的限值... 基于PLAXIS 3D有限元软件,针对广州南沙某管廊基坑工程,系统分析了抽条加固、格栅状加固、裙边加固与满堂加固的面积置换率、加固宽度d、加固深度h等加固参数对基坑变形(围护结构侧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的影响,得到了加固参数的限值。结果表明:不同加固形式和加固参数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不同;4种加固方式均存在加固深度限值,抽条加固的加固深度限值为0.8H(H为基坑开挖深度),格栅状加固与满堂加固控制围护结构变形与地表沉降的加固深度限值为0.6H,控制坑底隆起的加固深度限值为0.8H,裙边加固深度大于0.6H时,控制效果显著;抽条加固、裙边加固不存在加固宽度限值,抽条加固宽度对基坑变形无影响,裙边加固增大加固宽度,对围护结构侧移与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呈线性增加,加固宽度大于0.39B(B为基坑宽度)后对坑底隆起的控制效果显著,但裙边加固会使坑底中央隆起凸出,且加固宽度一般不超过0.3B,因此不建议在软土基坑工程中使用裙边加固;抽条加固、格栅状加固存在加固面积置换率限值,抽条加固控制基坑各项变形的面积置换率限值为66.67%,格栅状加固纵向面积置换率为64.29%时,中轴线存在加固区,隆起曲线呈“M”形,加固效果较好;加固面积相同时,加固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抽条加固、格栅状加固、裙边加固,加固体积相同时,加固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满堂加固、抽条加固、格栅状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区 管廊基坑 有限元模拟 坑底加固形式 基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邻近基坑高架桩基保护的简化模拟
2
作者 李杰 邬龙刚 刘光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城市中邻近地下工程基坑的建(构)筑物较多,为保证基坑施工时邻近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需限制地下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以减小基坑开挖过程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较大,除限制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外,... 城市中邻近地下工程基坑的建(构)筑物较多,为保证基坑施工时邻近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需限制地下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以减小基坑开挖过程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较大,除限制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外,还需对邻近的重要建(构)筑物采取保护措施。广州南沙地区软土较为深厚,某隧道下穿现状高架桥,桥墩距离基坑较近且桥下净空有限,基坑与桥墩之间土体采用接杆搅拌桩进行加固。采用Soilworks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桥墩变形进行简化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基坑与桥墩之间土体在采用搅拌桩加固后,高架桥墩及桩基变形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基坑变形 简化模拟 土体加固 高架桥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锚杆静压钢管桩的软土地区高层建筑桩基加固研究
3
作者 刘东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某软土区域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该建筑桩基偏位现象及低应变检测结果出发,探究桩基事故的根本成因,通过对不同类别工程桩的承载力实施差异化评估,制定了采用锚杆静压桩补桩技术的施工方案,有效突破传统补桩方法在空间局限及施工同... 以某软土区域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该建筑桩基偏位现象及低应变检测结果出发,探究桩基事故的根本成因,通过对不同类别工程桩的承载力实施差异化评估,制定了采用锚杆静压桩补桩技术的施工方案,有效突破传统补桩方法在空间局限及施工同步性方面的桎梏,降低补桩作业对既有桩基体系的扰动影响。通过将现场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全面对比与评估,验证了所提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软土地区 数值模拟 桩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互补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区厂房中的应用
4
作者 郑利辉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软土地区厂房基础多采用预制桩、灌注桩,由于上部软弱土及施工质量存在缺陷,通常会造成厂区地坪凹陷、开裂等质量问题。通过对某大型厂房项目的不均匀沉降、底板脱空原因研究分析,采用桩筏互补加固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深厚软土区地基承载... 软土地区厂房基础多采用预制桩、灌注桩,由于上部软弱土及施工质量存在缺陷,通常会造成厂区地坪凹陷、开裂等质量问题。通过对某大型厂房项目的不均匀沉降、底板脱空原因研究分析,采用桩筏互补加固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深厚软土区地基承载力,有效减小沉降,同时解决了加固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厂区设备多作业空间小,施工不影响厂区正常生产等技术难题,该技术对于深厚软土区、狭小空间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地坪基础 不均匀沉降 桩筏互补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基坑被动区的加固应用
5
作者 杨靖 梁庆 《吉林水利》 2025年第4期60-65,共6页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从加固理论、支护结构选型、施工工艺选择、加固应用效果等多方面阐述了单轴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基坑被动区的加固应用。工程效果表明,单轴双向搅拌工艺在软土地区成桩效果良好,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坑内土...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从加固理论、支护结构选型、施工工艺选择、加固应用效果等多方面阐述了单轴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基坑被动区的加固应用。工程效果表明,单轴双向搅拌工艺在软土地区成桩效果良好,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坑内土加固后,在改善基坑结构稳定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桩顶位移,可为软土地区类似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双向 水泥土搅拌桩 基坑被动区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伺服系统在软土地区深大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许花 《建筑施工》 2025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在软土地区城市中心敏感环境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中,基坑变形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的关键。传统混凝土支撑易受侧向水土压力、混凝土徐变效应及温度收缩等影响导致显著变形;钢支撑伺服系统对于深大或不规则布局的基坑,也容... 在软土地区城市中心敏感环境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中,基坑变形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的关键。传统混凝土支撑易受侧向水土压力、混凝土徐变效应及温度收缩等影响导致显著变形;钢支撑伺服系统对于深大或不规则布局的基坑,也容易造成较大变形。因此,以上海市虹口区114、115号地块旧区改造及新建综合开发项目为背景,深入探讨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伺服系统的应用技术,验证该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经实践,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伺服系统初始选用小加载量分级、多次加载,稳定后,根据基坑变形值及时动态调整的轴力加载方案,取得显著成效,弥补了钢支撑伺服系统的局限性。各项监测数据均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对基坑及周边敏感保护对象变形控制均达到预期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深大基坑 钢筋混凝土支撑 预应力伺服系统 基坑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基坑被动区加固强度参数试验研究及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伟 太俊 +3 位作者 温永凯 赵晨曦 阎波 胡科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坑被动区加固是有效的变形控制手段,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及其变异性的试验研究较少。武汉地区某软土深基坑被动区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为深入研究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及其变异性,进行原位静(动... 基坑被动区加固是有效的变形控制手段,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及其变异性的试验研究较少。武汉地区某软土深基坑被动区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为深入研究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及其变异性,进行原位静(动)力触探试验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建立被动区加固体原位测试指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参数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建立的经验公式将连续的原位测试数据转换为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的变异性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区加固体的强度比原状土显著增加,但坑底以下20%水泥掺量的实桩部分相比坑底以上10%水泥掺量的空桩部分的桩身强度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被动区加固体不论是空桩段还是实桩段都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且空桩段变异系数比实桩段更大;空桩段水泥土强度采用指数分布拟合效果更好,而实桩段水泥土强度则近似满足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区加固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与被动区加固组合支护形式的应用
8
作者 陈雷 谷二永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8期88-90,共3页
针对某一线邻长江深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但通过采用双排桩与被动区加固组合支护形式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在本邻水深基坑中采用双排桩与被动区加固组合支护形式方案是可行的,并大幅节约... 针对某一线邻长江深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但通过采用双排桩与被动区加固组合支护形式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在本邻水深基坑中采用双排桩与被动区加固组合支护形式方案是可行的,并大幅节约了工程造价和工期,可对类似工程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 被动区加固 基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在深厚软土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松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152-156,共5页
在深厚软土地区进行基坑支护设计长期以来是基坑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往往出现基坑开挖深度不大、桩长设置很长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在深入分析长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武汉中体科技体育中心项... 在深厚软土地区进行基坑支护设计长期以来是基坑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往往出现基坑开挖深度不大、桩长设置很长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在深入分析长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武汉中体科技体育中心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此项目所运用的长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支护结构,并使用弹性抗力法对基坑变形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可有效控制基坑位移、长桩控制基坑整体稳定性的结论,基坑监测数据表明此项目长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的运用是成功的。最后,提出了深厚软土地区基坑长短桩结合被动区加固的设计流程,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长短桩 被动区加固 深厚软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填方边坡加固措施及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赵红立 杨贤玲 +1 位作者 李昆仑 窄佐磊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以浙西南山区填方边坡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试验分析水泥土的力学性质;采用有限差分软件的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研究搅拌桩结构参数变化对加固边坡的影响规律,分析搅拌桩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泥可提高土体的强度,但效果... 以浙西南山区填方边坡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试验分析水泥土的力学性质;采用有限差分软件的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研究搅拌桩结构参数变化对加固边坡的影响规律,分析搅拌桩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泥可提高土体的强度,但效果有限;增加围压,水泥土由脆性破坏逐渐转为塑性破坏;改变桩水平分布数量,对提高边坡稳定性效果不显著;改变桩加固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选取合适的加固位置是加固边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方边坡 稳定性分析 搅拌桩加固 水泥土 强度特性 浙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区土体加固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康志军 谭勇 +1 位作者 邓刚 卫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被动区土体加固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上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坑底加... 被动区土体加固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上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坑底加固措施使得基坑变形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增大土体加固的深度能显著地减小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而过度地增大加固土体的割线模量E_(50)^(ref)对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甚微;在同等条件下,满堂加固控制基坑变形的能力明显优于裙边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深基坑 被动区土体加固 基坑变形 割线模量 满堂加固 裙边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区受卸荷影响的基坑工程被动区土体加固深度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秦爱芳 胡中雄 彭世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5-940,共6页
基坑开挖,坑底被动区土体卸荷,坑底一定范围内土体强度降低较大,竖向回弹量较大、侧压力发生变化较大,这些将对基坑的变形产生不利影响。以卸荷试验为基础,根据直剪试验中受卸荷影响最大深度、常规固结试验中的强回弹深度、K0固结试验... 基坑开挖,坑底被动区土体卸荷,坑底一定范围内土体强度降低较大,竖向回弹量较大、侧压力发生变化较大,这些将对基坑的变形产生不利影响。以卸荷试验为基础,根据直剪试验中受卸荷影响最大深度、常规固结试验中的强回弹深度、K0固结试验中的侧压力变化较大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被动区土体的合理加固深度;并通过计算及工程实践加以验证。得出的结论对该类地区受卸荷影响的基坑工程的加固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基坑开挖 被动区土体 加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深基坑被动土体加固高度改进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寿旋 徐肖华 +1 位作者 孙苗苗 夏唐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4-108,共5页
沿海软弱土地基的深基坑开挖时,最终围护结构的变形往往都大于理论的预估值。基于考虑开挖过程的基坑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沿海软土地基深基坑围护工程被动土体加固的方案,即增加坑内土体竖向加固高度,并推导了考虑加固土体作用下... 沿海软弱土地基的深基坑开挖时,最终围护结构的变形往往都大于理论的预估值。基于考虑开挖过程的基坑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沿海软土地基深基坑围护工程被动土体加固的方案,即增加坑内土体竖向加固高度,并推导了考虑加固土体作用下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公式。随后,与温州某深基坑工程实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5种不同的工况,结果发现:相比起传统的基坑围护和加固方案,本文所提出的增加坑内被动土体竖向加固高度的方法在沿海软土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被动区 土体加固 软弱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被动区加固参数对支护结构位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郧 屈若枫 +3 位作者 周兴涛 徐光黎 龙雄华 李受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0-196,共7页
为研究软土地基区域基坑被动区加固参数对支护结构位移影响,以武汉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差分基坑被动区的加固模型,并将CX6现场实测值与计算值与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实测桩身应... 为研究软土地基区域基坑被动区加固参数对支护结构位移影响,以武汉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差分基坑被动区的加固模型,并将CX6现场实测值与计算值与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实测桩身应力变化规律同支护体系水平位移分布规律一致,反映了实测数据的正确性;基于模型讨论了加固区域的深度、宽度、形状参数对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并将计算值与支护结构的实测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精确性、合理性。结合实测值和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较好地分析支护体系的实际变形规律;在武汉软弱土层地区,被动区阶梯式加固相比其他加固形式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被动区加固对支护结构变形的位移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加固区域各阶深度、宽度都存在一个有效域,当超出该域后,加固效果不会出现显著提升;当各阶加固宽度与深度相当时,加固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基坑 阶梯式 被动区加固 位移影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区深搅桩加固对地铁深基坑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侯新宇 刘松玉 童立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0-184,共5页
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hardening-soil)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被动区加固对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搅加固对墙体侧向位移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可以最终减小墙体侧向位移达27%左右;在临近墙体局部范围内抑制坑底隆起效... 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hardening-soil)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被动区加固对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搅加固对墙体侧向位移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可以最终减小墙体侧向位移达27%左右;在临近墙体局部范围内抑制坑底隆起效果显著,抑制隆起量最多超过50%;对墙背土体沉降抑制不显著,局部降低15%左右,在墙背局部范围内对土体侧向位移影响不明显.因此,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固形式使加固土体达到设计强度,既能保证基坑安全和环境影响的要求,又能节省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被动区加固 深搅桩 H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基坑工程中的土体注浆加固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秦爱芳 李永圃 陈有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2,82,共5页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上海等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注浆加固的类型、材料、工法进行了探讨;着重对坑底被动区土体注浆加固的形式、深度、宽度进行了研究;引入了两个实例,从土体注浆加固后土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和土体注浆加固后地下连续...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上海等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注浆加固的类型、材料、工法进行了探讨;着重对坑底被动区土体注浆加固的形式、深度、宽度进行了研究;引入了两个实例,从土体注浆加固后土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和土体注浆加固后地下连续墙体位移量、周围土体沉降、标准贯入度等的变化分析了注浆加固效果;本文的结果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基坑开挖 注浆加固 土体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超高土工格栅加筋土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健 张明 +2 位作者 罗玉珊 王进 杨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8,146,共6页
在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修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路堤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结合某公路建设中利用隧道开挖弃土修筑的50 m高土工格栅加筋土路堤,探讨了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加筋土高陡路堤面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采用极限... 在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修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路堤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结合某公路建设中利用隧道开挖弃土修筑的50 m高土工格栅加筋土路堤,探讨了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加筋土高陡路堤面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加筋土路堤典型断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可能采取的对应工程措施进行了讨论。基于计算结果,阐述了增设坡底支撑墩、岩层锚杆,调整加筋层间距和长度等增强山区加筋土路堤的稳定性和控制变形能力的工程措施。施工及监测结果表明,该土工格栅加筋土路堤工作稳定,所采取的工程措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土工格栅加筋土 稳定性 山区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双桩侧向土压力群桩效应的三维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琳 程青雷 +2 位作者 逯建栋 鹿群 张建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9,共8页
被动桩侧向土压力的群桩效应是研究被动桩的重要问题。运用岩土数值计算程序FLAC3D,对土体沿深度发生均匀侧移,桩基两端简化为铰接的刚性双桩基础(桩中心连线与土体位移方向平行)进行研究。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桩基采用线弹性本... 被动桩侧向土压力的群桩效应是研究被动桩的重要问题。运用岩土数值计算程序FLAC3D,对土体沿深度发生均匀侧移,桩基两端简化为铰接的刚性双桩基础(桩中心连线与土体位移方向平行)进行研究。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桩基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桩土之间建立接触面。结果表明,在土位移增加的过程中,两桩侧向土压力均小于单桩,呈近桩大、远桩小。在浅层土体,加筋效应很小,但遮拦效应明显。在深层土体内,加筋和遮拦效应都很显著,p—δ曲线形状与单桩明显不同,在经历较短直线增长后,沿曲线增长至极限土压力,达到桩侧极限土压力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量明显增加,当桩间距增长至6 D,群桩效应基本消失。最后与室内模型试验所得到的桩侧极限土压力群桩效应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双桩 桩侧土压力 加筋效应 遮拦效应 群桩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土压区加固对地铁深基坑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侯新宇 刘松玉 童立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97,共4页
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hardening-soil)有限元模型,分析"仅主动区加固"、"仅被动区加固"、"主被动区加固"等3种加固方式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被动区加固"和"仅被... 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hardening-soil)有限元模型,分析"仅主动区加固"、"仅被动区加固"、"主被动区加固"等3种加固方式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被动区加固"和"仅被动区加固"控制基坑侧向变形及坑底隆起变形效果较为显著;"主被动区加固"和"仅主动区加固"能够均衡土压,提高支护结构整体性状,能够有效抑制基坑后土体变形。"主被动区加固"总体加固效果最优。因此,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固形式,既能保证基坑安全和环境影响的要求,又能降低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主、被动区加固 HS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与砂土相互作用机制的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徐超 廖星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3-428,共6页
筋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应用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土工格栅与砂土相互作用机制和格栅几何特征对拉拔阻力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格栅横肋和纵肋在拉拔模式下的作用机制和格栅网格刚度对拉拔阻... 筋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应用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土工格栅与砂土相互作用机制和格栅几何特征对拉拔阻力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格栅横肋和纵肋在拉拔模式下的作用机制和格栅网格刚度对拉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拔位移较小时,纵肋摩阻力和横肋被动阻力几乎同步增长;在拉拔位移较大时,纵肋摩阻力逐步达到峰值,拉拔力的增量大部分来源于被动阻力的进一步增长。土工格栅拉伸模量和网格刚度是影响筋土界面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拔试验 筋土相互作用 土工格栅 被动阻力 界面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