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液混合发动机燃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启航 付小龙 +1 位作者 蔚红建 孟赛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9-290,共12页
固液混合发动机因其推力可调、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梳理固体燃料组成优化与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其对燃料退移速率、力学性能及发动机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含能黏合剂、石蜡、结构自解体... 固液混合发动机因其推力可调、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梳理固体燃料组成优化与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其对燃料退移速率、力学性能及发动机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含能黏合剂、石蜡、结构自解体及凝胶燃料基体通过多机制耦合显著提升了退移速率。金属燃料和金属氢化物等添加剂不仅提高了退移速率,还增强了燃料的能量密度。基于光固化、材料挤出等原理的增材制造技术突破了传统成型限制,优化了燃料内部传热传质路径,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力学性能。光固化增材制造的异型推进剂展现出优异的燃烧特性。未来研究应聚焦于深化这些领域的探索,以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液混合推进 固体燃料 退移速率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计算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玉新 胡春波 +3 位作者 孙得川 蔡体敏 陈灏 刘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混合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诸多复杂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下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预示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混合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诸多复杂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下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预示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对模型发动机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混合火箭发动机中的燃烧、流动及固体燃料表面的退移速率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发动机中的固体燃料表面的退移速率沿轴向近似地呈“W”形状的曲线变化;在混合发动机中,突扩形状的预燃室和补燃室有利于燃料热解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扩散混合,可以强化对固体燃料表面的换热,提高固体燃为表面的退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火箭发动机 流-固耦合 固体燃面退移速率 扩散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成红刚 陈雄 +2 位作者 朱国强 周长省 鞠玉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研究聚乙烯(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I)中的燃烧特性,在不同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突扩比条件下进行了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燃烧室压强、补燃室压强、补燃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固体燃料平均燃面退移速... 为研究聚乙烯(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I)中的燃烧特性,在不同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突扩比条件下进行了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燃烧室压强、补燃室压强、补燃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固体燃料平均燃面退移速率、当地燃面退移速率等重要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sFRJ工作过程中燃烧室与补燃室存在压强差,约为0.01—0.02MPa;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增大,补燃室温度降低;增大突扩比有利于提高补燃室温度;固体燃料平均燃速随着突扩比、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增大,且与突扩比呈线性函数关系,与空气质量流率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乙烯 直连式实验 燃面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1 位作者 马虎 封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8-374,共7页
为准确模拟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状态,估算了乙烯-空气两步反应中,相关组分的粘性、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同时使用UDF进行质量、动量、能量添加。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燃面退移速率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1.... 为准确模拟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状态,估算了乙烯-空气两步反应中,相关组分的粘性、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同时使用UDF进行质量、动量、能量添加。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燃面退移速率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1.3%,其变化规律与已有实验相同;补燃室温度的误差不大于5.2%;补燃室温度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减小;高来流空气总温或低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工况下,燃料充分燃烧所需的补燃室更长;几何相似,其它条件相同时,小尺寸发动机内流场传向燃料表面的热流密度更大,燃面退移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燃烧特性 聚乙烯 燃面退移速率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尺寸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巩伦昆 陈雄 +2 位作者 周长省 李映坤 朱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807,共10页
为研究结构尺寸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的影响规律,采用3阶单调迎风(MUSCL)重构方法,AUSMPW+通量分裂格式,k-w SST湍流模型,7组分3反应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以及2阶矩湍流燃烧模型,编制了二维轴对称湍流燃烧仿真程序,研究入口直径、... 为研究结构尺寸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的影响规律,采用3阶单调迎风(MUSCL)重构方法,AUSMPW+通量分裂格式,k-w SST湍流模型,7组分3反应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以及2阶矩湍流燃烧模型,编制了二维轴对称湍流燃烧仿真程序,研究入口直径、药柱直径、喷喉直径以及相似结构尺寸对燃速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入口直径以及药柱直径影响较大,相似结构尺寸的影响相对较小,喷喉直径几乎没有影响;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结构尺寸影响燃速的主要机理是湍流黏性的变化以及火焰面位置的变化;突扩比对燃速起着关键的作用,燃速与突扩比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燃速 结构尺寸 突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N_2O与含金属HTPB燃料固液火箭发动机燃速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田辉 吴俊峰 +2 位作者 俞南嘉 李君海 蔡国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3-421,共9页
为了研究含金属固体燃料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燃速及发动机的工作特征,采用N2O氧化剂与含Al,Mg和C的HTPB基固体燃料的固液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试验在3种尺寸药柱、多种氧化剂流量下进行,获得发动机的燃速、燃烧室压强及燃烧效率等参... 为了研究含金属固体燃料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燃速及发动机的工作特征,采用N2O氧化剂与含Al,Mg和C的HTPB基固体燃料的固液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试验在3种尺寸药柱、多种氧化剂流量下进行,获得发动机的燃速、燃烧室压强及燃烧效率等参数。为分析辐射换热对燃速的影响,把燃速分成两部分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式:一部分由对流换热控制的燃速,由通过药柱通道的总质量流率来衡量;另一部分由辐射换热控制,通过燃烧产物中凝相组分对固体燃料壁面的辐射换热量决定。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除富氧的情况外,热辐射控制的燃速约占总燃速的30%~60%,辐射控制燃速与对流控制燃速的比例趋势与燃烧产物中凝相组分的质量分数随氧燃比的变化规律相似。同时,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燃速总体上随着固体药柱通道中氧化剂质量流率的增加而增大。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绝大多数位于80%~97%的范围,在化学当量比附近和富氧范围内,随着燃烧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效率曲线与理论绝热燃烧温度值的平方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火箭发动机 燃烧效率 燃速 含金属固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预示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于栋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研究弹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建立了其性能预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高炮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预示、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由0增大至10km时,发动机的燃速、推力均下降约50%;当飞行马赫数由2.5增大至3.0时... 为研究弹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建立了其性能预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高炮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预示、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由0增大至10km时,发动机的燃速、推力均下降约50%;当飞行马赫数由2.5增大至3.0时,燃速增大25%~35%,推力增大20%;随着燃料的不断消耗,发动机推力变化量小于10%;在设计状态下推力有一定的余量,能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性能预示 燃速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中心钝体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宁 史金光 +1 位作者 王中原 马晔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7,共8页
为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提出了带有中心钝体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方案,基于雷诺转捩和涡概念耗散方程建立了其湍流燃烧模型,并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内流场、燃面退移速率、推力与总压损失。结果表明:带有中心钝体的... 为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提出了带有中心钝体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方案,基于雷诺转捩和涡概念耗散方程建立了其湍流燃烧模型,并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内流场、燃面退移速率、推力与总压损失。结果表明:带有中心钝体的冲压发动机内部流动过程较为复杂,钝体后部有四个漩涡,增强了发动机内来流空气与燃气的掺混;钝体孔隙中的高速气流与两侧的小尺度漩涡保证了钝体尾涡的稳定性;与普通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相比,在燃烧室中增加中心钝体能增大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提高补燃室内温度,可使推进剂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提高36.5%,发动机推力提高22.1%,燃烧效率提高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涡旋燃烧 燃面退移速率 推力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石蜡燃料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松启 王鹏飞 +2 位作者 刘凯 尤琛珣 官鹏 《火箭推进》 CAS 2011年第6期43-46,共4页
含石蜡燃料具高退移速率特性且成本低,是固液混合发动机理想能源。制取了在气氧矩形燃烧器中燃烧时不发生融化的含石蜡燃料。实验表明:将50%HTPB置换为石蜡,退移速率可提高1.37倍;在燃料中添加金属镁铝合金,可提高燃料密度和退移速率;... 含石蜡燃料具高退移速率特性且成本低,是固液混合发动机理想能源。制取了在气氧矩形燃烧器中燃烧时不发生融化的含石蜡燃料。实验表明:将50%HTPB置换为石蜡,退移速率可提高1.37倍;在燃料中添加金属镁铝合金,可提高燃料密度和退移速率;添加碳黑可提高燃料密度,但退移速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石蜡 固体燃料 防熔 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宁 史金光 +1 位作者 王中原 马晔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7,共9页
为探究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基于纳米铝颗粒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混合固体燃料,采用雷诺转捩模型、颗粒表面反应模型和涡概念耗散模型,建立了二维两相湍流燃烧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 为探究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基于纳米铝颗粒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混合固体燃料,采用雷诺转捩模型、颗粒表面反应模型和涡概念耗散模型,建立了二维两相湍流燃烧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场,以及不同含铝质量分数和粒径下的燃面退移速率、推力与比冲。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进气条件对颗粒相的燃烧与运动起主导作用;与纯HTPB推进剂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铝颗粒能够提高补燃室压强和温度,增大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可使推进剂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提高18.53%,发动机推力提高21.37%,密度比冲提高2.38%,适当增加铝颗粒含量或减小粒径,对提高推进剂燃面退移速率、发动机推力和密度比冲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含铝推进剂 燃面退移速率 推力 比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面退移速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雄 朱国强 郑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2-1639,共8页
采用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速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来流空气质量通量和固体燃料装药内径对PMMA燃料平均燃速和局部燃速的影响。研究表明:固体燃料表面的温度、... 采用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速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来流空气质量通量和固体燃料装药内径对PMMA燃料平均燃速和局部燃速的影响。研究表明:固体燃料表面的温度、热流密度和局部燃面退移速率沿轴线方向均呈现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极值出现在回流区末端的再附着点附近;固体燃料表面的局部燃面退移速率随装药内径增大而减小,但随空气质量通量的增大而增大;燃料平均燃速与来流空气质量通量呈幂函数递增关系,与固体燃料装药内径呈幂函数递减关系;数值计算和实验得到的影响变化规律吻合较好,但计算值比实验值稍微偏高,最大误差不超过10%.研究结果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燃面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面燃烧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6-964,共9页
为研究外侧面燃烧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及燃面退移速率的特点,在Fluent平台上完成了内孔、外侧面燃烧SFRJ的燃烧室内燃烧流场的数值计算。在所涉及的工况中,计算结果表明:外侧面燃烧的SFRJ中,再附着点之前,燃面退移速率较大,来... 为研究外侧面燃烧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及燃面退移速率的特点,在Fluent平台上完成了内孔、外侧面燃烧SFRJ的燃烧室内燃烧流场的数值计算。在所涉及的工况中,计算结果表明:外侧面燃烧的SFRJ中,再附着点之前,燃面退移速率较大,来流空气质量流率150g/s,总温600 K时,最大燃面退移速率比内孔燃烧增大43.5%;再附着点之后,燃面退移速率快速减小;随着来流空气总温的减小,固体燃料末端的燃面退移速率开始沿轴向增大;随着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燃面退移速率开始增大的位置不断前移,而其增大速率不断减小;因大部分区域内燃面退移速率较小,导致其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比内孔燃烧减小21.9%至40.5%;外侧面燃烧的推力比内孔燃烧的小,但比冲相差不大;补燃室及喷管表面处流场温度比内孔燃烧低500~10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外侧面燃烧 燃面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推力平稳性及飞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健 张为华 +1 位作者 夏智勋 杨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分析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面退移速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燃面退移速率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推力平稳性和飞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 分析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面退移速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燃面退移速率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推力平稳性和飞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发动机设计参数能确保推力随时间的变化最小;发动机能根据巡航导弹飞行高度和速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巡航导弹维持在设计点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工作过程仿真 燃面退移速率 巡航导弹 推力平稳性 飞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准一维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利和 武志文 +2 位作者 迟鸿伟 魏志军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2-747,共6页
将固体燃料燃面退移速率模型耦合到准一维流动方程中,在计算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参数的同时,计算燃烧室的燃面退移速率。由前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加上当地的燃面推移速率,得出下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然后,求解每一时刻的边... 将固体燃料燃面退移速率模型耦合到准一维流动方程中,在计算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参数的同时,计算燃烧室的燃面退移速率。由前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加上当地的燃面推移速率,得出下一时刻的燃烧室内径;然后,求解每一时刻的边界条件,进而将非定常流动问题分解为每一时刻的定常流动,计算燃烧室的相关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快速灵活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面退移速率 燃烧室 准一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与炭黑对聚乙烯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唯暄 杨海涛 +1 位作者 陈雄 薛素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6-1304,共9页
为探究旋流与添加炭黑对聚乙烯推进剂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乙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炭黑可以提高补燃室压强和温度,增大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且对推进剂燃烧效率、... 为探究旋流与添加炭黑对聚乙烯推进剂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乙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炭黑可以提高补燃室压强和温度,增大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且对推进剂燃烧效率、发动机工作性能以及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与聚乙烯推进剂相比,含炭黑推进剂在无旋工况下可使发动机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提高15%,特征速度提高4%,推力提高11%。在旋流工况下,添加炭黑可使推进剂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提高29%,特征速度提高8.5%,发动机推力提高22.3%。结果表明:在添加炭黑和旋流的共同作用下,对发动机工作性能提升更加明显。相比于无旋工况而言,旋流的引入有助于燃气与来流空气的掺混,提高推进剂燃烧效率,对推进剂燃面退移速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炭黑 旋流进气 燃烧稳定性 燃面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关键基础技术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鹏鑫 武志文 +2 位作者 张皓 魏志军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8-919,共12页
针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应用背景、技术优势和发展需求,对制约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所面临的主要关键基础技术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点火和火焰稳定性、燃面退移速率模型、固... 针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应用背景、技术优势和发展需求,对制约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所面临的主要关键基础技术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点火和火焰稳定性、燃面退移速率模型、固体燃料种类、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台技术特点及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的阐述,详细分析了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研究的进展和难点,并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固体燃料在超声速流动下的细化燃烧反应机理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超声速细化燃烧模型;考虑不同的固体燃料,固体燃料配方不同,带来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也不一样,需要推动固体推进剂技术改良;发动机地面试验测量方式过于单一,需要发展先进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固体燃料 超声速燃烧 燃面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面瞬态退移速率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韬 武晓松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0-456,共7页
为了研究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燃面退移速率在工作过程中的变化特性,基于发动机工作特点及动网格技术,考虑到燃烧流动及燃料表面的对流、辐射换热与燃料热解退移等过程耦合的影响,建立了SFRJ燃面瞬态退移速率预示方法,并对某带补燃... 为了研究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燃面退移速率在工作过程中的变化特性,基于发动机工作特点及动网格技术,考虑到燃烧流动及燃料表面的对流、辐射换热与燃料热解退移等过程耦合的影响,建立了SFRJ燃面瞬态退移速率预示方法,并对某带补燃室、以聚乙烯(PE)为燃料的试验发动机的燃烧室-喷管统一内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在移动边界条件下的瞬态流场分布,并分析了内弹道参数云图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燃烧主要发生在当量比函数φ在-2~2之间的区域;随着发动机工作,燃速逐渐降低,且再附点向下游移动,燃料通道出口处流速和温度有降低趋势;此外,在小型发动机工作初期,燃料通道尾部出现类似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侵蚀燃烧现象。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成功求解发动机复杂的非定常工作过程,较好揭示燃面退移过程。所得结论对发动机设计和试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瞬态退移速率 动网格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台阶内型面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苏莹莉 陈雄 +1 位作者 李唯暄 邱爽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9-56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内型面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PE)为固体燃料,设计了前台阶内型面结构,采用数值仿真与地面直连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药柱台阶高度对燃料平均燃速和当地燃速的影响,得到了补燃室压强随时间的... 为研究不同内型面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PE)为固体燃料,设计了前台阶内型面结构,采用数值仿真与地面直连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药柱台阶高度对燃料平均燃速和当地燃速的影响,得到了补燃室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固体燃料台阶高度越高,平均燃速越大;在台阶前段,当地燃速较小,随着轴向位置的推移,当地燃速逐渐增大,在台阶处达到最大值,台阶之后,当地燃速逐渐减小;靠近台阶处,台阶高度越高,燃烧室内化学反应越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乙烯 内型面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