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被引量:67
1
作者 梁艺桦 杨新军 马晓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应用系统学自组织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子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目的性和创新性是促使各子系统之间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因。并以这一演化规律对"西安咸阳旅游合作&qu... 应用系统学自组织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子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目的性和创新性是促使各子系统之间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因。并以这一演化规律对"西安咸阳旅游合作"进行论证,以期为"区域旅游合作"利益主体———地方旅游部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系统分析 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基于主体、领域和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葛立成 邹益民 聂献忠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通过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轨迹,指出现阶段突出问题是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为扩大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研判合作的有效领域,分析合作的推进机制;需要着力让政... 本文通过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轨迹,指出现阶段突出问题是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为扩大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研判合作的有效领域,分析合作的推进机制;需要着力让政府归位、旅游企业到位、非政府旅游组织补位,形成多元合力;需要以市场主导机制取代政府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需要以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为基础,拉长产业链系,拓宽合作领域;需要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为合作提供基本的构架和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合作主体 合作领域 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 被引量:62
3
作者 梁艺桦 杨新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提高我国旅游业在高度开放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竞争合作博弈研究方法,将博弈理论与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相结合,提出区域旅游活动竞合博弈战略。分析表明,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 为提高我国旅游业在高度开放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竞争合作博弈研究方法,将博弈理论与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相结合,提出区域旅游活动竞合博弈战略。分析表明,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分析 区域旅游 竞合 旅游活动 合作博弈 竞争战略 研究方法 博弈理论 竞争力 旅游业 切入点 分析表 新阶段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94
4
作者 杨荣斌 郑建瑜 程金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8,共4页
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已呈现结构模式特征,合作机制和发育环境是模式的形成基础。在构造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认知模型和对其发育环境的类型分析后,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5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 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已呈现结构模式特征,合作机制和发育环境是模式的形成基础。在构造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认知模型和对其发育环境的类型分析后,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5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型模式,并从模式的内在结构和外部形态两方面进一步分析模式动态演化的5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机制 结构模式 演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一体化能实现吗?——基于Salop模型的SPNE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邹光勇 刘明宇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2期46-53,共8页
文章基于Salop圆周城市模型,在区域旅游产品特征及区域旅游合作方式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最佳合作方式及实现条件;考虑区域旅游地合作方式对利润及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区分区域旅游地的资源导向和市场及形象导向型两... 文章基于Salop圆周城市模型,在区域旅游产品特征及区域旅游合作方式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最佳合作方式及实现条件;考虑区域旅游地合作方式对利润及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区分区域旅游地的资源导向和市场及形象导向型两种常见情况,引入两阶段博弈法,按照两种区域旅游利润最大化的合作方式分别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是基于旅游产品的差异、同质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协调方式进行的,主线是促进差异化,控制同质产品的内部竞争力;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下的契约式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最佳方式。如果政府间要实行行政组织一体化策略,则只有在各旅游地旅游产品同质化时才易推行,但是这种竞争状态并不稳定;区域旅游一体化是要利用行政力量削弱行政壁垒,倡导市场要素流动的无障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差异化 Salop圆周城市模型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6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1 位作者 沈正平 钟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89,共5页
旅游业的激烈竞争态势使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研究成为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其中竞争与合作是研究旅游区域之间空间关系最重要的两方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旅游者信息查询行为、... 旅游业的激烈竞争态势使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研究成为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其中竞争与合作是研究旅游区域之间空间关系最重要的两方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旅游者信息查询行为、知识创新、网络联系与旅游地竞争力、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6方面对区域旅游空间竞争进行综述。目前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利益主体、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与私有部门的合作以及旅游业与其他关联行业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多数研究是单纯对空间竞争或空间合作关系的探讨,而实际上旅游区域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空间竞合关系。与近年来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等研究热点相比较,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区域竞争力和旅游企业集群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旅游区域之间空间竞合的模式、区域旅游竞合的深层机制和区域旅游空间作用过程的研究则更少,亟待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空间竞争 空间合作 空间竞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合作中感知形象的差异性与可整合性分析——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飞 黄耀丽 +1 位作者 郑坚强 李凡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形象差异性和可整合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影响力在于形象的整合,而旅游线路促销中则应突出各自形象的差异性,差异和整合共同存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在对大珠三角城市的实证分析中,通过聚类... 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形象差异性和可整合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影响力在于形象的整合,而旅游线路促销中则应突出各自形象的差异性,差异和整合共同存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在对大珠三角城市的实证分析中,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城市间形象的亲疏关系和可能进行的形象板块划分,这将为大珠三角今后旅游合作中对外推广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操作的策略,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区域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感知形象 大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禹有松 冯学钢 杨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安徽省正积极推进东向发展战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和关联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在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①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安徽旅游资源禀赋好,地理上紧靠长三角广...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安徽省正积极推进东向发展战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和关联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在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①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安徽旅游资源禀赋好,地理上紧靠长三角广阔市场,旅游经济与长三角地区联系密切。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上,应重点构建直通长三角的三大旅游通道,并以上海为中心建设第三辐射环,同时在交通、信息、人才、服务、管理、政策法规、旅游规划等方面与长三角实现全面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模式 旅游通道 安徽省 长三角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郑耀星 林文鹏 储德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62,共5页
近年来,作为滨海旅游发展的延伸,海岛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重要领域之一。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海岛型旅游地有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重叠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其资源特色、发展环境、市场定位、发展条件、政策条... 近年来,作为滨海旅游发展的延伸,海岛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重要领域之一。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海岛型旅游地有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重叠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其资源特色、发展环境、市场定位、发展条件、政策条件、介入机会等竞争因素差异较大,这些都决定了海岛型旅游地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立统一关系。本文以福建省4个特色海岛——海坛岛、湄洲岛、鼓浪屿、东山岛为例,从分析4个特色海岛的概况入手,重点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海岛型旅游地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型旅游地 空间竞争 区域合作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广宇 沈兴菊 刘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8,共6页
旅游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先导产业,在促进沿线各国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区域合作相关理论,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历史与开发进程,在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国政府与城市作为主... 旅游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先导产业,在促进沿线各国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区域合作相关理论,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历史与开发进程,在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国政府与城市作为主体的多边协议国际旅游合作模式,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便利化旅游政策制定等方面分析国际旅游合作内容,并以政治磋商、投资促进、跨界治理为核心提出合作保障机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 合作机制 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效忠 张捷 彭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9-1194,共6页
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大而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新焦点。从空间属性、功能属性、供需属性、边界属性、合作内容、组织属性等方面总结出跨界旅游区合作的6个特征。以中国山岳型跨界旅游... 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大而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新焦点。从空间属性、功能属性、供需属性、边界属性、合作内容、组织属性等方面总结出跨界旅游区合作的6个特征。以中国山岳型跨界旅游区大别山天堂寨为例,揭示跨界旅游区合作影响机制是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循环反馈系统。其中宏观影响因子涉及区域层面,包括区域经济因素、区域社会文化因素、区域制度因素和区域区位因素等,中观因子涉及组织层面,包括组织价值和文化、组织机构、组织历史、组织制度和组织网络等,微观因子涉及利益主体个体层面,包括利益主体的价值观、专业知识背景、个性特征以及对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旅游区 跨界合作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徐淑梅 李圆慧 王亚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6-341,共6页
近年来,随着东北三省几大经济区(带)的战略地位上升,以及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开建,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同时东北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地加快,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的改善以及合作需求的增强,为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东北三省几大经济区(带)的战略地位上升,以及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开建,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同时东北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地加快,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的改善以及合作需求的增强,为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在具体分析了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主要集中于对边境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文化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五区-四轴"的旅游空间布局及区域战略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 东北亚 旅游业 区域合作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青藏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合作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唐仲霞 马耀峰 肖景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因为区域背景和旅游区域合作的共生环境,青藏地区旅游在本质上存在一种共生关系。本文从共生概念和旅游共生关系的内涵入手,研究了青藏地区旅游区域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通过对青藏地区入境旅游流的季节性、旅游收入、转移态、经济联... 因为区域背景和旅游区域合作的共生环境,青藏地区旅游在本质上存在一种共生关系。本文从共生概念和旅游共生关系的内涵入手,研究了青藏地区旅游区域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通过对青藏地区入境旅游流的季节性、旅游收入、转移态、经济联系强度的定量计算,分析了旅游区域合作的共生条件,进一步说明了青藏地区跨行政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青藏地区 区域合作 入境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3,共6页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结构调整 区域合作 云南 泛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石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中产业集群的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伟容 胡静 李星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55-158,共4页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首次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钻石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几点启示:第一,根据市场需求布置旅...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首次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钻石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几点启示:第一,根据市场需求布置旅游产业集群;第二,围绕核心旅游资源集聚;第三,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第四,健全相关与辅助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石理论 区域旅游 合作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温秀 李树民 陈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合作行为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产生合作行为的根本动因。笔者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引力系统、干扰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引力系统和干扰系统导致主体之间的合...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合作行为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产生合作行为的根本动因。笔者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引力系统、干扰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引力系统和干扰系统导致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行为,在辅助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下,区域旅游合作就成为现实,其中,引力系统和辅助系统是拉力,干扰系统是阻力,拉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于行为主体,形成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 动力系统 帕累托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区域溢出的可计算模型及案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山 王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6,共9页
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旅游业区域溢出广泛存在,而溢出大小除了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和空间距离呈负相关外,还与它们之间的类型差异和接受溢出方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本文即是对上述溢出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借鉴经典知识溢出公... 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旅游业区域溢出广泛存在,而溢出大小除了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和空间距离呈负相关外,还与它们之间的类型差异和接受溢出方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本文即是对上述溢出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借鉴经典知识溢出公式而构建了一个测度旅游业区域溢出的机理模型S(ji)=δje-1δ(jl)Gi(jl)2+δ(jk)G(ijk)-βrij,并在进一步的变量定义和参数估计后,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化。此外,本文还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三角洲"15+n"旅游城市之间的溢出情况进行计算,在验证模型可信度的同时也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及相应旅游圈组织的有效性问题,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圈 溢出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红三角旅游区建设问题探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方世敏 唐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0,共4页
区域旅游合作,已被实践证明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理想模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几方面,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韶山、花明楼... 区域旅游合作,已被实践证明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理想模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几方面,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条件。三地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并开展联合促销,构建领袖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共同打造湖南省红色旅游强势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红三角 旅游区 红色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补宏 徐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针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缺乏整体旅游规划、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合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等问题,提出加强旅游各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整合作用等对策,建议构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各利... 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针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缺乏整体旅游规划、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合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等问题,提出加强旅游各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整合作用等对策,建议构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竞合模式,加大政府间区域合作的力度,发挥旅游中介组织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协调作用,完善与创新长三角区域企业的市场、产品、管理等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长三角 旅游要素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江金波 余构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7,101,共6页
在旅游竞合研究领域,传统的研究偏于片面的要素分析或理论模型建构,不足以深入反映区域旅游竞合状态。该文引入生态位理论,基于数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测评,并以因子分析进行核准,结合聚类分析,演绎... 在旅游竞合研究领域,传统的研究偏于片面的要素分析或理论模型建构,不足以深入反映区域旅游竞合状态。该文引入生态位理论,基于数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测评,并以因子分析进行核准,结合聚类分析,演绎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的四级空间等级模式,总结其旅游城市生态位的错位、扩充、泛化与特化等竞合模式及其特征。最后,对生态位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深化和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长江三角洲 区域旅游 竞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