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f-alignment of full skewed RSINS: observability analysis and full-observable Kalman filter 被引量:3
1
作者 Lailiang Song Chunxi Zhang Jiazhen L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Traditional orthogonal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 cannot achieve satisfactory self-alignment accuracy in the stationary base: taking more than 5 minutes and al the iner-tial sensors biases cannot ... Traditional orthogonal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 cannot achieve satisfactory self-alignment accuracy in the stationary base: taking more than 5 minutes and al the iner-tial sensors biases cannot get ful observability except the up-axis accelerometer. However, the ful skewed redundant SINS (RSINS)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but als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such as the initial alignment. Firstly, the observability of the system state includes attitude errors and al the inertial sensors biases are analyzed with the global perspective method: any three gyroscopes and three accelerometers can be assembled into an independent subordinate SINS (sub-SINS);the system state can be uniquely confirmed by the coupling connec-tions of al the sub-SINSs;the attitude errors and random constant biases of al the inertial sensors are observable. However, the ran-dom noises of the inertial sensors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bove analyzing process. Secondly, the ful-observable Kalman filter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actual RSINS containing random noises is established; the system state includes the position, ve-locity, attitude errors of al the sub-SINSs and the random constant biases of the redundant inertial sensors. At last, the initial self-alignment process of a typical four-redundancy ful skewed RSINS is simulated: the horizontal attitudes (pitch, rol ) errors and yaw error can be exactly evaluated within 80 s and 100 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random constant biases of gyroscopes and accelero-meters can be precisely evaluated within 120 s. For the ful skewed RSINS, the self-alignment accuracy is greatly improved, mean-while the self-alignment time is widely short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perspective redundant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RSINS) SELF-ALIGNMENT observability analysis Kalman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悬沙对溶解性有机质的吸附特征研究
2
作者 武俐 刘森 +2 位作者 杨佳之 来梦媛 常苗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悬沙吸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过程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为探究小浪底水库水体和悬沙DOM组分及影响悬沙吸附DOM的主要因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水体和悬沙DOM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DOM组分与来源、DOM与环境因子... 悬沙吸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过程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为探究小浪底水库水体和悬沙DOM组分及影响悬沙吸附DOM的主要因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水体和悬沙DOM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DOM组分与来源、DOM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悬沙吸附DOM模拟试验,研究两种粒径在不同含沙量和DOM浓度变化条件下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水体DOM的芳香性高于悬沙,DOM组分均以胡敏酸为主;电导率和浊度分别是影响水体和悬沙DOM芳香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含沙量和DOM浓度条件下悬沙对DOM的吸附过程,悬沙对DOM的平衡吸附量随含沙量增加而减小、随DOM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以细沙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阐明DOM在水沙间的迁移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 小浪底水库 溶解性有机质 冗余分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叶片水分生理及其解剖结构的水分胁迫响应
3
作者 姚泽 于思敏 +1 位作者 王祺 乐芳军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3-830,共8页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旱机制,本研究采用‘中苜1号’(‘Zhongmu No.1’)盆栽进行控水试验,探究控水第12,24和36 d适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TA)、轻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60%~65%,TB)、中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旱机制,本研究采用‘中苜1号’(‘Zhongmu No.1’)盆栽进行控水试验,探究控水第12,24和36 d适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TA)、轻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60%~65%,TB)、中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40%~45%,TC)和重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20%~25%,TD)下的叶片水分生理及其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加剧,叶水势和叶片含水率逐渐降低;叶片变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及叶片结构紧密度在TC和TD下均显著降低(P<0.05),且TD水平下栅栏组织细胞变小呈多层紧密排列;主脉突起度、木质部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冗余分析表明,海绵组织与清晨叶水势相关性较大,且与夜间水分恢复紧密相关,午间叶水势与主脉突起度负相关,二者共同调节吸收和运输土壤中的有限水分,确保叶片水分相对稳定以增强其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胁迫 水分生理 解剖结构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园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属的影响
4
作者 吴艳华 王蜜 +2 位作者 柳玉晶 韩学颖 荀挚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6,9,共7页
为探究施氮肥对园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及其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设置3种施氮水平(300 kg·hm^(-2)、225 kg·hm^(-2)和150 kg·hm^(-2)),经过3 a的施氮处理,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优势属变化。结果表... 为探究施氮肥对园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及其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设置3种施氮水平(300 kg·hm^(-2)、225 kg·hm^(-2)和150 kg·hm^(-2)),经过3 a的施氮处理,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优势属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地园林土壤中优势细菌属有Pseudomonas、Roseiflexus和Actinomadura,优势真菌属有Chaetomium、Cryptococcus和Pyrenochaetopsis;随着施氮量增加,真菌Shannon指数逐渐降低,丰富度指数升高,而细菌Shannon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中氮水平使细菌ACE指数和Chao1指数增加,而高氮水平使其降低。通过RDA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土壤p H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变的主要因素。不同施氮条件下园林土壤微生物的优势属被替换,可能改变土壤物质循环过程,这仍需进一步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土壤 施氮量 多样性指数 优势属 r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5
作者 杜华栋 刘海燕 +3 位作者 毕银丽 孙浩 王伟 唐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0-764,共15页
探究采煤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为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半干旱黄土沟壑区的榆神府矿区井工开采塌陷区拉伸型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距地裂缝0~1、1~2、2~3、3~5和5~10 m区域的植物群... 探究采煤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为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半干旱黄土沟壑区的榆神府矿区井工开采塌陷区拉伸型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距地裂缝0~1、1~2、2~3、3~5和5~10 m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稳定性和物种分布格局,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影响地裂缝发育区植物群落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榆神府矿区采煤塌陷区距地裂缝0~2 m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由地裂缝发育前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转变为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禾草共存,其中灌木层中的优势植物种群为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草本层中的优势植物种群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等;(2)与对照区相比,距地裂缝0~1和1~2 m区域的植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降低60%和5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降低36%和34%,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降低27%和22%,稳定性分别降低82%和66%,而距地裂缝2~10 m区域的植物群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3)距地裂缝0~2 m区域的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由地裂缝发育前的高度聚集转变为中等聚集,随着距地裂缝水平距离的增加,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又逐渐转变为高度聚集;(4)距地裂缝0~2 m区域,影响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之,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距地裂缝0~2 m区域,这一区域是矿区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距地裂缝2~10 m区域则通过植被自然更新即可确保植物群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地表塌陷 地裂缝 群落多样性 分布格局 冗余分析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图学习权重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6
作者 曲海成 徐波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528,共13页
在多模态情感分析任务中,由于不同模态表现方式的不一致性,模态间的情感信息密度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平衡情感信息在不同模态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并减少多模态特征表示的冗余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图学习权重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首先... 在多模态情感分析任务中,由于不同模态表现方式的不一致性,模态间的情感信息密度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平衡情感信息在不同模态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并减少多模态特征表示的冗余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图学习权重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首先,采用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捕获单一模态内的特定信息;其次,将不同模态通过公共编码器映射到同一空间中,利用跨模态注意力机制来显式构建模态间的关联;然后,将每种模态对任务分类的预测值以及模态表示嵌入到自适应图中,通过模态标签学习不同模态对最终分类任务的贡献度来动态调整不同模态之间的权重,以适应主导模态的变化;最后,引入信息瓶颈机制进行去噪,旨在学习一种无冗余的多模态特征表示进行情感预测。在公开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其有效提升了多模态情感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情感分析 模态差异性 信息冗余 自适应图学习 跨模态注意力 相似性约束 信息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河成湖与火山湖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多时空尺度影响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捷 刘睿 +1 位作者 左书林 张静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8,I0011-I0014,共21页
为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不同湖泊类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差异,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西湖(河成湖)和云南省腾冲市青海湖(火山湖)为研究对象,提取6个空间尺度(50、60、70、80、90、100 m湖岸带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结合雨季(2022年7月)和... 为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不同湖泊类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差异,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西湖(河成湖)和云南省腾冲市青海湖(火山湖)为研究对象,提取6个空间尺度(50、60、70、80、90、100 m湖岸带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结合雨季(2022年7月)和旱季(2023年4月)湖泊水质参数,采用冗余分析法定量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对两类湖泊水质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富顺西湖与腾冲青海湖水质参数季节性差异显著,雨季水质优于旱季,两个湖泊水环境质量存在显著差异,腾冲青海湖水环境质量优于富顺西湖,腾冲青海湖符合地表水环境Ⅱ类、Ⅲ类水质标准,富顺西湖达到Ⅳ类、Ⅴ类水质标准。(2)富顺西湖在旱季和50~60 m湖岸带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参数对水质变量的解释率最大,腾冲青海湖在雨季和60 m湖岸带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参数对水质变量的解释率最大。(3)土地利用指数对两类湖泊水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富顺西湖流域内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聚合度指数与多数水质指标呈正相关,“源”景观聚集程度和破碎化程度高会加剧对水质的威胁。腾冲青海湖流域内林地面积占比和聚合度指数对水质具有正效应,能够改善水环境质量;斑块指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值的增加会加剧斑块破碎化,导致水质恶化。本研究基于不同时空尺度对土地利用与两类湖泊水质关系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指导不同类型湖泊的区域规划与管理,为湖泊环境质量评价及保护和制定针对性的湖泊缓冲带设置、生态修复等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湖泊水质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质 多尺度效应 冗余分析 西南地区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楚铭 张地继 +5 位作者 米武娟 齐青松 邢龙 孙志峰 曹光荣 毕永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分析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水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向家坝水库干支流20个采样点逐月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测定水温、溶解氧、电导率等环境因子,采... 分析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水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向家坝水库干支流20个采样点逐月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测定水温、溶解氧、电导率等环境因子,采用α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通过RD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采集并鉴定出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8门79属;群落优势种6种,主要是小环藻(Cyclotella sp.)、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等,群落为绿藻-硅藻-蓝藻型,隐藻、甲藻、裸藻、金藻等种类较少,占比仅15.12%。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差异较大,不同季节的细胞密度大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夏季远高于其他季节;空间上细胞密度表现为支流大于干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差异明显,水温、浊度和流速平均值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总氮平均浓度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总磷和硝态氮表现为春夏季>秋冬季,氨氮、溶解氧和pH表现为春冬季>夏秋季,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空间上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浊度、透明度和流速为干流>支流,其中流速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浊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总氮、硝态氮、氨氮、水温、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显示为支流>干流,其中溶解氧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向家坝水库环境因子间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P<0.05)。RDA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水温、营养盐、透明度和电导率,其次为流速和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向家坝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种处理对RDA排序结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婷婷 张钦弟 +2 位作者 段晓梅 毕润成 康艳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9-545,585,共8页
为了解稀有种对RDA排序结果的影响,该研究以北京东灵山华北落叶松林调查数据为例,在RDA排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未处理稀有种RDA与剔除频度<5%、盖度<5%的稀有种后RDA排序结果的差异,并用蒙特卡罗拟合检验分析了二者物种变量和环... 为了解稀有种对RDA排序结果的影响,该研究以北京东灵山华北落叶松林调查数据为例,在RDA排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未处理稀有种RDA与剔除频度<5%、盖度<5%的稀有种后RDA排序结果的差异,并用蒙特卡罗拟合检验分析了二者物种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了对应排序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蒙特卡罗拟合检验结果显示未处理稀有种RDA与剔除稀有种RDA各自对应的物种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2)从排序轴特征值对物种数据方差以及物种环境关系解释量来看,剔除稀有种RDA前两排序轴与前四排序轴均有较高的物种环境关系累积解释量;(3)剔除稀有种前后对应排序轴的Spe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未处理稀有种RDA和剔除稀有种RDA在第三轴和第四轴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但二者对应的前四排序轴均呈极显著的一一对应关系(P<0.001),相似性极高。总之,结合物种环境关系的累积解释量及对应排序轴的相关性可知,在环境因子个数较少、研究尺度较小时,使用RDA排序揭示植物种、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时,剔除稀有种前后RDA排序具有较高吻合性,只是对环境因子的解释趋势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稀有种 冗余分析(rda) 环境因子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东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分布区独一味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岳衡 耿贵工 +1 位作者 王路昊 乔枫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76,共16页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探究独一味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开发和推广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有着重要价值。以青藏高原5个独一味主产区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指...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探究独一味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开发和推广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有着重要价值。以青藏高原5个独一味主产区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Spearman、RDA等方法开展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独一味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2)Candidatus_Udaeobacter、RB41属和赤芍铁杆属(Ferruginibacter)是独一味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细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寡囊盘菌属(Thelebolus)和地霉菌属(Geotrichum)为独一味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真菌属。3)不同地区独一味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多地区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最高,大武地区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最低;大武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歇武地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4)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是影响独一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5)细菌Candidatus_Udaeobacter、Telmatobacter、Flaviaesturariibacter和真菌Seimatosporium、Ochronectria为独一味根际土壤的关键核心菌群。研究结果为筛选独一味促生或生防有益功能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核心微生物 相关性分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A的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存歧 孔祥玲 +1 位作者 张治荣 田志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2010年4-11月采样调查了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83种(属),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密度在8.68×10^6-314.32×... 2010年4-11月采样调查了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83种(属),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密度在8.68×10^6-314.32×10^6/L内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秋季(9月),最小值出现在冬季(11月).采蒲台水体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王家寨和南刘庄则较低.水温、透明度和高锰酸钾指数对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影响最大,而pH值和总磷浓度对绿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影响较为明显.控制有机污染物和磷的排放是解决白洋淀富营养化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IS、美、英、澳的RDA政策声明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红 姜化林 涂颖哲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4,共10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CALIS)、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四个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政策声明为研究对象,从制定目的、排列方式和使...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CALIS)、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四个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政策声明为研究对象,从制定目的、排列方式和使用方式角度,着重分析了各政策声明的特点、规则条款数量、规则分布和做法类型以及本地核心元素的新增与分布,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RDA政策声明的制定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a 资源描述与检索 政策声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土壤与植被的RDA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兴 宋乃平 +5 位作者 杨新国 陈林 刘秉儒 曲文杰 杨明秀 肖绪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7,共8页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RDA),研究弃耕恢复草地随地表覆沙厚度在空间上的连续变化,植被分布及其多样性变化与主要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覆沙厚度的增加植被由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向苦豆子群落转变;达乌里胡枝子的重要值由0.334降低到0.104,苦豆子的重要值由0增加到0.404。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从0.32增加到0.79,丰富度指数从0.13增加到0.40,均匀度指数从0.11增加到0.22。3)对弃耕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分别为碳酸钙和全盐(0~10cm)、碳酸钙(10~40cm)。表层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变化表征了地带性灰钙土的沙化程度和退化阶段,弃耕恢复草地当前植物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还是特定土壤退化状态约束下物种随机扩散竞争的适应性结果,覆沙厚度所决定的表层土壤环境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是主要的决定因子,土壤养分对植被的直接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弃耕恢复草地 覆沙厚度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羊板粪对高寒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中阳 胡生斌 +4 位作者 安晓婷 杨明春 姚喜喜 苏晓燕 李长慧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4-664,共11页
为探究施用羊板粪对高寒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羊板粪施用量(0 m^(3)·m^(-2),CK;0.04 m^(3)·m^(-2),T1;0.05 m^(3)·m^(-2),T2;0.06 m^(3)·m^(-2),T3),对施用后第二年的... 为探究施用羊板粪对高寒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羊板粪施用量(0 m^(3)·m^(-2),CK;0.04 m^(3)·m^(-2),T1;0.05 m^(3)·m^(-2),T2;0.06 m^(3)·m^(-2),T3),对施用后第二年的土壤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施用羊板粪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全磷、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并显著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部分优势微生物菌群及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是影响高寒矿区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分布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综合而言,施用羊板粪对高寒矿区的土壤质量和微生物环境具有促进作用,建议木里矿区土壤修复可将羊板粪用量设置为0.06 m^(3)·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矿区 羊板粪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实施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如花 周伟 《现代情报》 CSSCI 2012年第9期3-5,共3页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是一部应21世纪数字资源著录和信息描述的需要而诞生的元数据内容新标准。文章从宣传、培训、完善和与其他书目数据整合等角度对现阶段的RDA实施进展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简要介绍了RDA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资源描述与检索 rda 编目规则 进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归因分析
16
作者 张恺 易桂花 +4 位作者 张廷斌 李景吉 王国严 李蓝星 党伟洋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6-376,共11页
[目的]分析川西高原3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揭示自然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而为川西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并分析了川西高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 [目的]分析川西高原3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揭示自然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而为川西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并分析了川西高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储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双变量Moran′s I指数分析了川西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使用冗余分析揭示了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川西高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249.24 mm,土壤保持量为226.18 t/hm^(2),碳存储量为118.56 t/hm^(2)。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之间以及水源涵养和碳存储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呈增强趋势,土壤保持和碳存储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保持稳定。[结论]2000—2020年,协同关系是川西高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储功能之间的主导关系,水源涵养主要受降水和气温影响,土壤保持主要受林地、灌木和降水影响,碳存储主要受林地和灌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冗余分析 川西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飞 程罗根 +2 位作者 陈之浩 于光 李忠英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D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初步研究了小菜蛾两个品系 ,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用敏感品系作为驱动扩增子 (driver) ,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作为检验扩增子 (tester) ,通过四...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D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初步研究了小菜蛾两个品系 ,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用敏感品系作为驱动扩增子 (driver) ,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作为检验扩增子 (tester) ,通过四轮消减杂交后 ,得到两个差异片段 ,范围在 1 50bp至 30 0bp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近等基因系 杀虫双抗性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南部水氮提升冬小麦籽粒蛋白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效应
18
作者 王丽芳 刘世洁 +6 位作者 卢素豪 吕天宇 吴嘉铭 马冬云 谢迎新 康国章 王晨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1273,共13页
【目的】明确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杂草群落特征对长期施肥的响应机理,为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杂草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位于甘肃省泾川县的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始于1978年,包括6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 【目的】明确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杂草群落特征对长期施肥的响应机理,为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杂草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位于甘肃省泾川县的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始于1978年,包括6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氮磷肥配施(NP)、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SNP)、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NP)。于2021年小麦成熟期,调查田间杂草密度、生物量及群落多样性,分析耕层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利用冗余分析(RDA)研究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因子间的关系。【结果】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以MNP处理的养分含量最高,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70.32%、67.18%、92.09%和79.46%。小麦成熟期共观测到田间杂草11科,21种,其中主要优势杂草有禾本科的狗尾草,菊科的水蒿,大戟科的铁苋菜和苋科的藜。不同处理杂草总密度大小顺序为CK>NP>N>SNP>M>MNP。杂草总生物量以M处理最高,为78.79 g/m^(2),较CK、N、NP、SNP和MN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8.99%、31.97%、121.40%、129.92%和73.69%。M处理的杂草多样性指数(1.36)和均匀度指数(0.59)均最高,SNP处理的优势度指数(0.82)最高,MNP处理的物种丰富度指数(4.21)最高。土壤养分对杂草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全氮的影响最大,解释率达到38.70%(F=12.5,P<0.01),其次是全磷、速效钾,解释率分别为32.2%和21.3%(F=9.5和5.4,P<0.01),有效磷、pH对杂草密度的影响较小,解释率分别为6.6%和1.3%(F=4.9和0.08,P>0.05)。【结论】在陇东黄土高原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影响杂草的数量和密度。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杂草总密度更低;单施有机肥处理杂草不仅数量多且生物量高;长期无机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降低麦田杂草群落密度,稳定物种多样性,促进农田的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黑垆土 玉米−小麦 杂草多样性 杂草密度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龙羊峡水库水质评价研究
19
作者 胡烨 吴金明 +3 位作者 刘旭 马宝珊 杜浩 沈丽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5,共14页
为掌握龙羊峡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状况,于2023年在龙羊峡水库5个样点开展3次调查,调查中共识别出浮游植物7门57属101种,其中以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种类数占比分别为37.62%和33.66%。浮游动物包括4门59种,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 为掌握龙羊峡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状况,于2023年在龙羊峡水库5个样点开展3次调查,调查中共识别出浮游植物7门57属101种,其中以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种类数占比分别为37.62%和33.66%。浮游动物包括4门59种,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种类数占比分别为35.59%和25.42%。在调查月份中,浮游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数量显示出5月最多,其次是9月,12月最少。具体到密度和生物量,浮游植物在9月达到最高,而浮游动物则在5月最为丰富。此外,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以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平均值分别为2.67、0.62和3.35。冗余分析显示铵态氮、水温、化学需氧量与浮游植物优势种相关性最大,铵态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水温与浮游动物优势种相关性最大。研究结果得出,龙羊峡水库水环境变化较大,其中总氮、总磷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羊峡水库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 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依群 邓小戈 +3 位作者 翟木绪 隋国良 王敏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7β雌二醇(E2)干预MG63细胞cDNA分别制备成检测和驱赶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作为整个cDNARDA... 目的探讨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7β雌二醇(E2)干预MG63细胞cDNA分别制备成检测和驱赶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作为整个cDNARDA的内部质控,以干预组扩增子、对照组扩增子和第4轮双向消减产物为模板,行内对照基因GAPDH的RTPCR进行消减效率分析,Southern杂交证实消减产物来源,快速Northern杂交证实消减产物确实呈差异表达;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菌并铺Amp+XgalIPTG琼脂皿得到差异表达文库,随机挑取白色单菌落培养后点成尼龙阵列膜,分别与干预组和对照组扩增子及第4轮消减产物杂交,得到差异表达克隆用于后续研究。结果内部质控结果显示,第3轮消减杂交后,PCR未见差异性产物扩增;cDNARDA共得到3个雌二醇诱导表达上调条带和2个表达下调条带。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在检测扩增子及第1~4轮差异产物中均可见阳性杂交信号,而驱赶扩增子中无杂交信号;快速Northern杂交证实干预组细胞总RNA的两处杂交信号均较对照组强;阵列膜同一克隆两个点对应的杂交信号呈高度相关一致性,共得到120个差异表达克隆(56个表达上调,64个表达下调)。结论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方法能有效快速高通量筛查E2诱导MG63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CDNA阵列 基因表达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