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婺源蓝冠噪鹛种群生存力分析
1
作者 肖畅 程彬彬 +4 位作者 石金泽 黎敏灵 刘洁 杨军 张微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为了解蓝冠噪鹛(Pterorhinus courtoisi)的灭绝风险,预测未来种群变化趋势,采用Vortex 10.5.0模型对蓝冠噪鹛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并模拟不同参数对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影响,探索制约蓝冠噪鹛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 为了解蓝冠噪鹛(Pterorhinus courtoisi)的灭绝风险,预测未来种群变化趋势,采用Vortex 10.5.0模型对蓝冠噪鹛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并模拟不同参数对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影响,探索制约蓝冠噪鹛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标准状态下(考虑近交、灾难因素),蓝冠噪鹛灭绝概率为73%,内禀增长率(R)为0.1480,周期增长率(λ)为1.1595,净生殖率(R0)为1.5046,雌性和雄性的平均世代时间(T)为2.76 a。在9个参数敏感度分析中,性别比例、1岁后雄性死亡率和天敌灾害发生频率3个参数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蓝冠噪鹛仍有灭绝风险,其保护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控制天敌捕食压力、提高蓝冠噪鹛雄鸟成活率,将有益于蓝冠噪鹛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冠噪鹛 种群生存力分析 Vortex模型 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棕噪鹛和丽色噪鹛繁殖巢的记述 被引量:3
2
作者 付义强 张正旺 +1 位作者 陈本平 凌征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棕噪鹛 丽色噪鹛 繁殖巢 老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靛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合作繁殖行为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道强 吴志勇 +2 位作者 王晓虹 黄海玲 李东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3,共6页
靛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其野生种群仅限于江西婺源,数量不超过300只。在其全球圈养种群中,南昌动物园的靛冠噪鹛是唯一确定来自于婺源的群体。2015年,对该群体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发现雄鸟可能通过筑巢来赢得... 靛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其野生种群仅限于江西婺源,数量不超过300只。在其全球圈养种群中,南昌动物园的靛冠噪鹛是唯一确定来自于婺源的群体。2015年,对该群体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发现雄鸟可能通过筑巢来赢得与雌鸟交尾的机会,而雌鸟并不会只选择1只雄鸟。即便如此,不是所有的雄性个体都有机会交尾,也不是所有的巢都会用于产卵。但是它们之中大部分个体会参与孵化,孵化期的白天(5:00-17:00)成鸟平均翻蛋9.83-11.33次/h、凉蛋7.17-8.83次/h、换孵9.14-9.67次/h;孵化期的夜间由1-2只成鸟卧巢而不换孵;育雏期全部的成鸟都会参与育雏,雏鸟离巢前每天的5:00-17:00,成鸟平均喂食频率为20.67-31.83次/h;当雏鸟离巢后,每天投放饲料后的30 min内,3只雏鸟分处不同位置,获得成鸟喂食的平均次数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8.33次、41.67次、36.67次。虽然在繁殖期内伴有竞争,但是从来不会影响合作大势,更不会伤及卵或雏鸟。育雏期内雏鸟离巢之前,成鸟争斗行为频率19-20.92次/h,显著高于孵化期的争斗行为频率7.42-11.75次/h,而一旦雏鸟开始尝试离巢探险,成鸟的争斗行为频率则骤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冠噪鹛 圈养 合作繁殖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冠噪鹛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勇 刘道强 +2 位作者 王晓虹 李东涛 黄海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94-295,300,共3页
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一种仅分布于中国江西婺源的极度濒危鸟类,曾经被视为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后升格为独立种。现阶段国外在欧美部分动物园内有圈养,国内香港海洋公园和南昌动物园有圈养,综合... 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一种仅分布于中国江西婺源的极度濒危鸟类,曾经被视为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后升格为独立种。现阶段国外在欧美部分动物园内有圈养,国内香港海洋公园和南昌动物园有圈养,综合国内外圈养种群的研究经验和野生状态下部分研究情况,查阅相关文献,从论述蓝冠噪鹛及蓝冠噪鹛同属物种的研究开始,对国内外蓝冠噪鹛研究现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评述。目前,噪鹛属鸟类的研究已经相对深入,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研究,而且分析较全面,而蓝冠噪鹛的研究只停留在栖息地的考察,未涉及到繁殖生态及微观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鹛属 蓝冠噪鹛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喂食对靛冠噪鹛采食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刘道强 吴志勇 +2 位作者 黄海玲 李东涛 王晓虹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长期定点定时投放,会造成靛冠噪鹛觅食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尤其在圈养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子代个体更是如此。基于南昌动物园一贯的饲喂方式,选取靛冠噪鹛自然界的食物,以悬挂的方式投喂,观察靛冠噪鹛在不同条件下的...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长期定点定时投放,会造成靛冠噪鹛觅食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尤其在圈养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子代个体更是如此。基于南昌动物园一贯的饲喂方式,选取靛冠噪鹛自然界的食物,以悬挂的方式投喂,观察靛冠噪鹛在不同条件下的饲料盆、地面及空中的采食频率,以此评估和优化饲养方案。观察结果显示,靛冠噪鹛在植被丰富的地面觅食,以及以悬挂的方式给食,相对于仅从饲料盆中取食,更符合其自然习性。冬季悬挂野生浆果则在地面的觅食行为频次发生极显著改变,由12.23±2.96升至16.10±1.07;夏季悬挂苹果则在饲料盆内的取食频次显著减少,由11.50±0.87降至9.50±2.02,而苹果的平均日采食量却出现极显著的增加,由(3.20±1.44)g升至(10.62±4.21)g。此外,靛冠噪鹛较大群体(10只)与较小群体(4只)相比,其采食行为更为丰富,且有利于雏鸟的学习认知和行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冠噪鹛 采食 觅食 行为频率 悬挂喂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