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长余辉材料Y_2O_2S:Eu,Si,M(M=Mg,Ca,Sr,Ba)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新木 曾慧慧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Si,M(M=Mg,Ca,Sr,Ba),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热释光测量等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Y2O2S:Eu,Si,M(M=Mg,Ca,Sr,Ba)长余辉材料的最大荧光发射和余辉发射峰完全一致都位于6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Si,M(M=Mg,Ca,Sr,Ba),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热释光测量等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Y2O2S:Eu,Si,M(M=Mg,Ca,Sr,Ba)长余辉材料的最大荧光发射和余辉发射峰完全一致都位于627nm,产生红光发射,是典型的Eu3+离子的5D0-7F2跃迁。激发停止后,能够产生较好的余辉性能。碱土金属离子能够增强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并对余辉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以Mg2+最好,其次是B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材料 Y2O2S:Eu Si M(M=Mg Ca Sr Ba) 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的掺入对Y_2O_2S:Eu^(3+),Mg^(2+),Ti^(4+)陷阱分布和余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志平 冯建伟 +2 位作者 李旭 刘玉峰 李兴民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Ti4+掺杂量的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g2+,Ti4+,其X射线衍射分析、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均不受Ti4+掺杂量改变的影响.测量了Ti4+掺杂量不同的样品的热释光谱,随着Ti4+掺杂量的增加,热释光的峰值强度先增强后减弱...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Ti4+掺杂量的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g2+,Ti4+,其X射线衍射分析、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均不受Ti4+掺杂量改变的影响.测量了Ti4+掺杂量不同的样品的热释光谱,随着Ti4+掺杂量的增加,热释光的峰值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有了很大的变化;用PeakFit软件以一般阶动力学模型对Ti与Y2O2S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5%,2.5%和8.0%的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曲线拟合,得出了它的单峰曲线并计算了与其对应的陷阱参数.陷阱分布表明:当Ti掺杂量为2.5%时,有利于合适深度陷阱的大量形成,从而使材料的发光和余辉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Y2O2S:Eu^3+ Mg^2+ Ti^4+ 热释光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掺杂CaTiO_3:Pr^(3+)的合成与光谱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克辉 胡新鸽 +1 位作者 秦英德 王可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以Ti(OC4H9)4,Ca(NO3)2.4H2O,氧化物Pr2O3和Dy2O3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晶系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m3m的Dy3+掺杂CaTiO3:Pr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质等进行... 以Ti(OC4H9)4,Ca(NO3)2.4H2O,氧化物Pr2O3和Dy2O3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晶系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m3m的Dy3+掺杂CaTiO3:Pr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质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y3+的掺入有利于提高CaTiO3:Pr3+的发光亮度和延长其余辉时间,Dy3+使CaTiO3:Pr3+的激发光谱在450~520 nm之间的3个小激发峰增强。探讨了Dy3+可使CaTiO3:Pr3+发光效果增强的原理,Dy3+在CaTiO3:Pr3+晶格中形成了更为合适的电子陷阱有利于提高其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 溶胶-凝胶法 红色长余辉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iO_3:Pr^(3+)红色蓄能发光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小平 梁耀龙 +2 位作者 刘俊荣 于长凤 张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以碳酸钙、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镨为激活剂,以氧化铕为辅助激活剂,以碳酸钠为电荷补偿剂,以硼酸为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对红色CaTiO3:Pr3+蓄光材料进行了试制研究。试制得到荧光余辉时间达20 min左右、发光效果良好的CaT... 以碳酸钙、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镨为激活剂,以氧化铕为辅助激活剂,以碳酸钠为电荷补偿剂,以硼酸为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对红色CaTiO3:Pr3+蓄光材料进行了试制研究。试制得到荧光余辉时间达20 min左右、发光效果良好的CaTiO3:Pr3+系红色荧光材料。对合成的荧光粉末进行了XRD、激发光谱分析检测,表明合成所得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TiO3。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料组成确定后,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发光效果的影响较大。当合成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2 h制备得到的荧光材料发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Pr^3+ 红色蓄能发光材料 余辉时间 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BO_3掺杂量对Ca_(0.77)Zn_(0.2)Na_(0.03)Ti_(0.97)Nb_(0.03)O_3:Pr_(0.002)^(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杜素军 王磊 +1 位作者 武雅乔 郝虎在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摩尔分数H3BO3的红色长余辉材料Ca0.77Zn0.2Na0.03Ti0.97Nb0.03O3:Pr3+0.002,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不同摩尔分数的H3BO3并没有改变样品的主晶相;...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摩尔分数H3BO3的红色长余辉材料Ca0.77Zn0.2Na0.03Ti0.97Nb0.03O3:Pr3+0.002,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不同摩尔分数的H3BO3并没有改变样品的主晶相;当H3BO3的摩尔分数为0.07时,样品的发光光谱强度达到最大,继续增大掺杂量,样品的发光光谱强度开始减弱;当H3BO3的摩尔分数为0.07时,样品的余辉性能达到最强,余辉时间为21min,此时对应的陷阱深度为0.68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余辉时间 固相法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3+),Si^(4+),Ti^(4+)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英文)
6
作者 王飞 刘利军 +2 位作者 王其洪 于凯立 邵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09-11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_2O_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_...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_2O_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_2O_2S相同,为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Gd_2O_2S:Eu^(3+),Si^(4+),Ti^(4+)的激发光谱呈250~400nm宽带状,激发光谱主峰位于365nm;发射光谱为线状光谱,归属于Eu^(3+)的~5D_J(J=0,1)→~7F_J(J=0,1,2,4)跃迁。最强的发射峰为627nm和617nm,均属于~5D_0→~7F_2跃迁,且627nm的发射峰明显远强于617nm,显示出纯正的红色发光;并且Si^(4+)和Ti^(4+)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延长样品Gd_2O_2S:Eu^(3+)的余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Gd2O2S:Eu3+ Si4+ Ti4+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溶液的pH值对制备Ca_2Zn_4Ti_(16)O_(38)∶Pr^(3+),Na^+发光粉物相、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文 余丽萍 +3 位作者 廉世勋 祁媛 朱爱玲 荣春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2-718,共7页
以钛酸丁酯、醋酸钙、醋酸锌、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2Zn4Ti16O38∶Pr3+,Na+发光粉。研究了前驱溶液的pH值对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发光粉物相组成、样品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 以钛酸丁酯、醋酸钙、醋酸锌、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2Zn4Ti16O38∶Pr3+,Na+发光粉。研究了前驱溶液的pH值对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发光粉物相组成、样品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前驱物分解、发光粉物相和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采用荧光光谱对材料的光谱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前驱溶液pH≤3时,所得发光粉样品为蓬松的、颗粒均匀的单相Ca2Zn4Ti16O38粉末,红色余辉时间较长;随着pH值增大,逐渐有杂质相TiO2、CaTiO3和Zn2TiO4生成,并且样品颗粒逐渐变大,颗粒团聚呈现不规则形状,余辉时间变短。结果表明,只有在pH≤3条件下以溶胶-凝胶法制备Ca2Zn4Ti16O38∶Pr3+,Na+发光粉下才能获得被日光有效激发,并呈现余辉衰减慢的红色长余辉(644 nm)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Zn4Ti16O38∶Pr3+ 溶胶-凝胶法 PH值 红色发光粉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2GeO_4∶Mn^(2+)绿色磷光粉的制备和长余辉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淑婷 李文琪 +2 位作者 牟博石 李志超 李成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5,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Zn_2GeO_4∶xMn^(2+)系列绿色长余辉磷光粉。XRD分析结果表明,掺锰磷光粉的主要衍射峰位与锗酸锌晶体标准卡基本一致,但略有红移。SEM照片显示,相对于Zn_2GeO_4基质平均粒径而言,掺锰磷光粉的颗粒尺寸均增大。...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Zn_2GeO_4∶xMn^(2+)系列绿色长余辉磷光粉。XRD分析结果表明,掺锰磷光粉的主要衍射峰位与锗酸锌晶体标准卡基本一致,但略有红移。SEM照片显示,相对于Zn_2GeO_4基质平均粒径而言,掺锰磷光粉的颗粒尺寸均增大。在325 nm紫外光激发下,Zn_2GeO_4∶Mn^(2+)发射出强的530 nm绿光,优化掺锰离子浓度为0.5%。同时发现Zn_2GeO_4∶0.2Mn^(2+)磷光粉暗场条件下的余辉时间超过180 min,详细讨论了Zn_2GeO_4∶Mn^(2+)长余辉发光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GeO4∶Mn^2+磷光粉 衍射峰红移 光致发光特性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