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裴嘉博 刘辉 +6 位作者 钟林炳 骆慧枫 刘禹姗 阮若昕 张琛 陈丽 郗笃隽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4-68,共5页
为科学指导蓝莓生产中补光设备的应用,以蓝莓‘优瑞卡’为试材,研究5个光质处理组合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补光)相比,T2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8μmol/(m^(2)·s),红光:蓝光=5:1,单根功率... 为科学指导蓝莓生产中补光设备的应用,以蓝莓‘优瑞卡’为试材,研究5个光质处理组合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补光)相比,T2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8μmol/(m^(2)·s),红光:蓝光=5:1,单根功率27 W,长度1220 mm的灯管)的单果重、纵横径、总花色苷和总黄酮醇含量最大,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T4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21μmol/(m^(2)·s)、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16 W、长度1080 mm的灯管)的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果实总酸(柠檬酸、苹果酸、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T5处理[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底部(即蓝莓盆沿处)1列灯,光照强度21μmol/(m^(2)·s),光谱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16 W,长度1080 mm的灯管]的总糖含量(葡萄糖、果糖、蔗糖)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T4综合得分最高。由此可见,在距离蓝莓植株顶端30 cm处并排2列光照强度为21μmol/(m^(2)·s)、光谱为红光:蓝光=1.4:1、单根功率为16 W、长度为1080 mm的灯管,对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红光 蓝光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近视儿童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何燕 税丹 +1 位作者 杜慧斌 卢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 探究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近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7~14岁的近视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配戴单焦框架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接受2次红... 目的 探究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近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7~14岁的近视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配戴单焦框架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接受2次红光照射,共治疗6个月。比较2组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脉络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结果 治疗后,2组的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轴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屈光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脉络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能显著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减少屈光度,增加脉络膜厚度,从而改善视力,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 近视 裸眼视力 眼轴长度 屈光度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YVO_(4)基红色荧光粉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唐鹿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为了获得能被近紫外芯片(350~410nm)有效激发的YVO_(4)基红色荧光粉,以有强近紫外光吸收能力的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有机配体为Eu^(3+)的敏化剂,通过溶剂热和离子交换二步实验法,成功地合成了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验表明,在TTA有机配体的敏化作用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的激发峰被明显的宽化,使得350~410nm的近紫外光能被有效地吸收。在373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现了明亮的红光发射。YVO_(4)∶Eu^(3+)∶Eu^(3+)-TTA荧光粉具有良好的近紫外激发性能和红光发射性能,是一种有望应用于近紫外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近紫外光 YVO_(4)∶Eu^(3+) 红色荧光粉 TTA有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3种松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与HY5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朱梅彩 刘子腾 +3 位作者 甘沛华 李培玲 纵丹 何承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选取云南不同海拔的思茅松、云南松和高山松主要荒山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红光、蓝光和白光为光源,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相关参数,并分析了幼苗下胚轴伸长与HY5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对3种松树种子萌... 选取云南不同海拔的思茅松、云南松和高山松主要荒山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红光、蓝光和白光为光源,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相关参数,并分析了幼苗下胚轴伸长与HY5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对3种松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思茅松分别提高了23.70%和14.02%,云南松提高了11%和11.61%,高山松提高了9.37%和11.35%,但降低了幼苗针叶叶绿素含量,且对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影响;蓝光提高了3种松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与生物量蓄积,其中生物量蓄积在思茅松、云南松和高山松中分别提高了3.27%、11.72%和2.28%,但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方面对云南松和高山松有抑制作用,对思茅松有促进作用;红光和蓝光光照下,3种松树幼苗下胚轴伸长与HY5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思茅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不同光质下表现出红光>蓝光>白光,而云南松和高山松则表现出红光>白光>蓝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云南松 高山松 红蓝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HY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补光处理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梁森苗 戚行江 +3 位作者 俞浙萍 孙鹂 谢剑材 张淑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68,共6页
以25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设置激光补灯光,即红蓝光质比分别为9∶1和4∶1,于2022年6月8日(转白期)、6月23日(转红期)、7月8日(成熟期)分别每天给供试杨梅植株补光13 h,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补光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 以25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设置激光补灯光,即红蓝光质比分别为9∶1和4∶1,于2022年6月8日(转白期)、6月23日(转红期)、7月8日(成熟期)分别每天给供试杨梅植株补光13 h,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补光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及果实总糖、总酸、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总氨基酸和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转白期补光处理均能促进果实生长,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高于对照(不补光),但葡萄糖含量低于对照(不补光);转红期补光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果实葡萄糖、花色苷、总糖和总氨基酸含量,降低总酸和苹果酸含量;成熟期补光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性影响,相比对照(不补光),维生素C、总氨基酸、总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均出现下降,但显著提升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和花色苷含量。纵观整个果实发育时期,激光补光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花色苷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逐渐升高,苹果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酸、柠檬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总氨基酸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红蓝比4∶1的激光补光处理在转白期、转红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显著;在成熟期,红蓝比9∶1的激光补光处理下果实的综合品质更好。说明激光补光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光质补光,以有效调控设施栽培杨梅果实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魁杨梅 补光 成熟期 红蓝比 单果质量 总酸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6
作者 王改萍 章雷 +3 位作者 赵慧琴 曹福亮 丁延朋 王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1,共9页
【目的】探究红、蓝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银杏苗为材料,设置红光、蓝光、红蓝混光3种光质,并以白光作为对照(CK),在处理的第3、6、9、12周分别测定银杏苗的黄酮含量及单株产量、黄酮合成相关酶... 【目的】探究红、蓝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银杏苗为材料,设置红光、蓝光、红蓝混光3种光质,并以白光作为对照(CK),在处理的第3、6、9、12周分别测定银杏苗的黄酮含量及单株产量、黄酮合成相关酶活性和黄酮总还原力,并在第12周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光质处理下,银杏苗木的总生物量均低于CK,苗高在蓝光处理下显著提高,地径受光质影响较小。黄酮合成相关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肉桂酸4-羟化酶(C4H)的活性在混光和蓝光处理下提高,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仅在红光处理下提高。光质极显著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总黄酮)含量、单株黄酮产量及黄酮提取液总还原力,各处理黄酮产量及总还原力均表现为蓝光和混光强于红光和CK,即蓝光和混光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随着光质处理时间的延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前期(第3~6周)高于后期(第9~12周),普遍在第6周达到最大值。【结论】混光和蓝光处理可促进银杏苗木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红光则相反;叶用银杏光质处理时间以6周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红蓝光质 生长生理 黄酮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量中心玻璃体切除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李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研究因玻璃体积血而无红光反射的眼睛中,白内障手术前先行少量中心玻璃体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眼一科收治的40例(40眼)伴玻璃体积血的白内障患者,眼底红光反射不清,分为... 目的研究因玻璃体积血而无红光反射的眼睛中,白内障手术前先行少量中心玻璃体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眼一科收治的40例(40眼)伴玻璃体积血的白内障患者,眼底红光反射不清,分为A(20眼)和B(20眼)两组,A组患者先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然后在进行全玻璃体切除术。B组患者先接受少量中心玻璃体切除术(0.5~1 mL),然后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最后进行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23G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连续环形撕囊总时间、白内障手术总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的连续环形撕囊总时间和白内障手术总时间均短于A组(P<0.05)。在并发症中,A组的前囊撕裂发生率高于B组(P=0.072);白内障手术期间,B组瞳孔缩小发生率大于A组(P=0.152);两组均未出现后囊膜破裂的情况。A组和B组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同术前比,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玻璃体积血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前先行少量中心玻璃体切除术(0.5~1 mL),有助于获得良好的红光反射,可减少白内障手术时间和白内障手术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积血 无红光反射 23G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组分渐变量子垒层的氮极性InGaN基红光LED仿真研究
8
作者 纪泽婷 邓高强 +6 位作者 王昱森 于佳琪 左长财 高浩哲 段彬 张宝林 张源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7-2044,共8页
基于Ⅲ族氮化物材料的Micro LED显示亟需高性能的InGaN基红光LED。本工作利用极化工程构建了组分渐变InGaN作为最后量子垒层(Last quantum barrier,LQB)的氮极性InGaN基红光LED。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氮极性InGaN基LED中相反的极化电场可... 基于Ⅲ族氮化物材料的Micro LED显示亟需高性能的InGaN基红光LED。本工作利用极化工程构建了组分渐变InGaN作为最后量子垒层(Last quantum barrier,LQB)的氮极性InGaN基红光LED。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氮极性InGaN基LED中相反的极化电场可有效增强量子阱对载流子的限制能力,并降低器件开启电压。重要的是,氮极性InGaN基LED中,组分渐变InGaN LQB层和p-GaN界面处会同时形成电子和空穴势阱,从而形成高效的辐射发光,进而有效提升InGaN基红光LED的发光性能。本工作为高效InGaN基红光LED结构设计和器件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 极化工程 红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前期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林奕彤 陈子扬 +2 位作者 叶照达 陈胜 胡艳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02-1105,共4页
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以及致盲已成为全球性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近视的防控列入全球防盲计划中。我国近视发展呈现高发、低龄化、高度数化趋势,防控端口前移成为解决窘迫现状的重要策略。近视前期(premyopia)是指儿童的屈光度数≤+0.75 ... 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以及致盲已成为全球性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近视的防控列入全球防盲计划中。我国近视发展呈现高发、低龄化、高度数化趋势,防控端口前移成为解决窘迫现状的重要策略。近视前期(premyopia)是指儿童的屈光度数≤+0.75 D和>-0.50 D的阶段,该阶段存在多种可能发展为近视的危险因素。目前近视前期的发生率和其转变为近视的概率居高,主要防控措施包括构建预测近视前期转变为近视的模型、强调减少危险因素暴露、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红光治疗、光学离焦干预等。文章就近视前期的发生率及其转变为近视的概率现状以及现有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前期阶段防控近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前期 阿托品 红光治疗 平光离焦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修接地不平衡传输条件对轨道电路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范景腾 杨武东 +2 位作者 郭进 杨轶轩 冯小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为分析在接触网检修接地时,由单根轨条和回流线短接产生的不平衡条件对25 Hz相敏轨道电路的影响,在六端网络的基础上建立轨道电路不平衡传输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得到在不平衡传输条件下,信号接收端轨面电压的衰减和扼流变压器上不... 为分析在接触网检修接地时,由单根轨条和回流线短接产生的不平衡条件对25 Hz相敏轨道电路的影响,在六端网络的基础上建立轨道电路不平衡传输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得到在不平衡传输条件下,信号接收端轨面电压的衰减和扼流变压器上不平衡牵引电流,随道床泄漏导纳、单轨条接地位置、吸上与横向连接设置变化的关系,并利用实验数据和现象验证计算结果。结合实际案例中检修接地的不平衡传输条件导致轨道电路“红光带”问题,给出其产生原因,并验证上述理论。给出减少不平衡传输条件对轨道电路造成影响的方法,尽可能避免该类型“红光带”问题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传输条件 轨道电路 接触网检修 牵引回流 红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添加剂改善纯红锡基钙钛矿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俊俊 白雯昊 +2 位作者 王若楠 宣曈曈 解荣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533,共9页
铅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具有发光可调、高亮度、高效率、宽色域、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固态照明、超高清显示和光通讯等领域。然而,铅基钙钛矿的毒性较大,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危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纯红二维苯... 铅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具有发光可调、高亮度、高效率、宽色域、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固态照明、超高清显示和光通讯等领域。然而,铅基钙钛矿的毒性较大,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危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纯红二维苯乙基碘化锡(PEA_(2)SnI_(4))钙钛矿具有超高色纯度、超宽色域(接近Rec.2020标准)、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显示用红色发光材料。但是,与铅基钙钛矿相比,锡基钙钛矿薄膜的生长速度较快,导致其薄膜的质量较差,并且Sn^(2+)离子容易氧化成Sn^(4+),产生非辐射复合。基于PEA_(2)SnI_(4)制备的纯红光PeLED的发光性能较差,远落后于铅基PeLED器件。本文发现了一种维生素C多功能添加剂,可降低锡基钙钛矿结晶,从而改善薄膜质量。同时,维生素C的还原性可有效抑制Sn^(2+)氧化成Sn^(4+)。因此,维生素C的添加显著降低了锡基钙钛矿薄膜的陷阱密度并抑制了非辐射复合率。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纯红光PeLED的发光性能,其最大亮度由67.6 cd/m^(2)提高至513.6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由0.2%提高至0.68%。该研究工作表明了基于PEA_(2)SnI_(4)的纯红光PeLED在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也为设计与制备高效锡基钙钛矿发光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红光 钙钛矿 电致发光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诱导菠菜叶提取物催化对羟基苯甲腈的绿色合成——药学类本科生新创实验的研究与探索
12
作者 曹陶 房方 +2 位作者 李念光 张毅楠 詹其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在现代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中,光照是一种重要的反应条件,但是在现行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很少涉及。本新创实验采用微量化方法,借鉴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原理,尝试利用可见光红光诱导菠菜叶中的叶绿素,催化对氰基苯硼酸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在现代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中,光照是一种重要的反应条件,但是在现行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很少涉及。本新创实验采用微量化方法,借鉴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原理,尝试利用可见光红光诱导菠菜叶中的叶绿素,催化对氰基苯硼酸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合成对羟基苯甲腈。在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该综合实验,具有如下优点:(1)所用催化剂绿色环保、简单易得,合成过程安全可靠,实验成本低;(2)微量化实验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实验安全,节省试剂和时间,减少仪器损耗,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和习惯;(3)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叶 叶绿素 红光 对羟基苯甲腈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与RLRL联合应用在青少年进展性近视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颖 谢丽丽 +4 位作者 郭彦芳 安通 尹丹 李勇 梁冬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联合重复低能量红光照射(RLRL)在青少年进展性近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低度青少年进展性近视患者106例(21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114眼)和对照组(49例98眼)。观察组患者行角膜...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联合重复低能量红光照射(RLRL)在青少年进展性近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低度青少年进展性近视患者106例(21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114眼)和对照组(49例98眼)。观察组患者行角膜塑形镜联合RLRL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角膜塑形镜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膜破裂时间(BUT)、黄斑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SFCh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LLT、BUT、SFChT比较,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LLT降低程度、SFChT增厚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均为P<0.05),屈光度进展程度、眼轴增长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BUT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LRL联合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以及屈光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低能量红光照射 进展性近视 青少年 近视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防控措施干预下的脉络膜厚度与血流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隋金沅 李昊儒 +1 位作者 林芳 魏瑞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3-907,共5页
近视呈现高发性、低龄化趋势,高度近视人数逐年上升,安全有效的近视干预措施是近视防控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重复低强度红光等治疗方法具有相对可靠的疗效,能够为近视儿童提供多种防控方案的选择。脉络膜作... 近视呈现高发性、低龄化趋势,高度近视人数逐年上升,安全有效的近视干预措施是近视防控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重复低强度红光等治疗方法具有相对可靠的疗效,能够为近视儿童提供多种防控方案的选择。脉络膜作为眼底重要的解剖结构,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息息相关,脉络膜相关参数可能成为衡量近视防控效果和监测近视进展的重要指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脉络膜厚度和微循环参数得到了精准量化。探索各类近视干预措施下脉络膜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对近视防控的管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就不同近视防控措施干预下的脉络膜厚度与血流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防控 脉络膜 阿托品 重复低强度红光 角膜塑形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铂配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崇现 夏清华 梁爱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7,共10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自身显著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可有效利用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发光,从而使理论内部发光量子效率达到100%,促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信息显示及固态照明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其中,红光铂配合物对于高色纯度全彩平板显示... 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自身显著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可有效利用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发光,从而使理论内部发光量子效率达到100%,促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信息显示及固态照明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其中,红光铂配合物对于高色纯度全彩平板显示以及白色照明的实现至关重要。综述了国内外红光铂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光发射特性及其在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制备高效率、长寿命以及高色纯度的红色有机发光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磷光材料 铂配合物 红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头盔的外卖骑手异常驾驶行为检测系统
16
作者 唐坤 曹佳乐 +2 位作者 刘歆煜 李海涛 郭唐仪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针对外卖骑手不规范驾驶行为对交通安全造成重要威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头盔的外卖骑手异常驾驶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前端检测系统与后台监管系统两部分构成,前者通过摄像头、GPS、IMU等模块实时检测并判断外卖骑手的闯红灯、逆... 针对外卖骑手不规范驾驶行为对交通安全造成重要威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头盔的外卖骑手异常驾驶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前端检测系统与后台监管系统两部分构成,前者通过摄像头、GPS、IMU等模块实时检测并判断外卖骑手的闯红灯、逆行与急性变道异常驾驶行为;后者通过骑手预警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与交警管理系统实现骑手预警、企业管理与交警取证。实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前端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对闯红灯、逆行与急性变道异常驾驶行为进行识别,后台监管系统能够对驾驶行为检测数据及结果进行管理与可视化,为提升外卖骑手骑行安全、优化外卖企业管理与助力交警权责确定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头盔 异常驾驶 闯红灯 逆行 急性变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艳红 朱莹 +5 位作者 陈默 戴志新 王金江 包焱 李丹丹 刘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3-1698,共16页
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以其卓越的节能降耗特性而备受关注,其可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再生与代谢过程,并在显示技术、照明系统、农业栽培及医疗领域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用于红光PeLEDs的材料本质特征,剖析当前面... 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以其卓越的节能降耗特性而备受关注,其可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再生与代谢过程,并在显示技术、照明系统、农业栽培及医疗领域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用于红光PeLEDs的材料本质特征,剖析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并探讨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特别聚焦于采用共间隔阳离子调控策略、精细分子工程策略、高效钝化技术、原位无机配体引入策略、迁移活化能增强方法、亚稳相结晶优化途径,以及添加剂诱导的晶体重构策略等,以实现高效红光发射的PeLEDs。此外,本文深入阐述了发展低毒性、低环境负担的无铅PeLEDs的迫切需求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抑制Sn2+离子的氧化倾向、探索新型替代元素以取代铅元素,以及开发无铅双钙钛矿材料等途径,力图提升无铅红光PeLEDs的性能。文章还展示了红光PeLEDs在促进室内植物健康生长及推动柔性显示技术革新等具体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最后,展望了红光PeLEDs领域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与潜在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 高效策略 低毒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光治疗慢性伤口疗效的Meta分析
18
作者 贺娟 张菊 +1 位作者 何谦 税方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55-858,共4页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红蓝光联合辅助慢性伤口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红蓝光联合辅助慢性伤口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样本量为7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口痊愈率高于对照组[OR=2.03,95%CI(1.33~3.11),P=0.001],肉芽组织分级高于对照组[MD=0.95,95%CI(0.18,1.73),P=0.02],创面面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MD=14.43,95%CI(10.98~17.87),P<0.001],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MD=-7.16,95%CI(-8.56~-5.74),P<0.001],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MD=-5.44,95%CI(-5.94~-4.95),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伤口附近皮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0.93~1.12),P=0.85]。结论红蓝光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伤口能有效提高伤口痊愈率、肉芽组织分级及创面面积缩小率,同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且对伤口附近皮肤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光 伤口治疗 效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车辆段闯红灯防护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远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针对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段闯红灯防护需求,提出车辆段RM模式闯红灯防护方案,取得良好效果,保障中低速磁浮车辆段的平稳运行。方案为后续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积累经验。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段 闯红灯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红蓝光夜间补光对番茄生长生理的影响
20
作者 王琦 谭占明 +6 位作者 程云霞 杨帆 邱宇杰 付予笑 唐瑾 杨桂臻 马全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6,共9页
本试验以番茄‘冠群6号’为供试品种,在其行间放置不同红光(R)蓝光(B)比例(6R∶4B、7R∶3B、8R∶2B和9R∶1B)补光灯每日夜间补光6 h,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补光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补光对... 本试验以番茄‘冠群6号’为供试品种,在其行间放置不同红光(R)蓝光(B)比例(6R∶4B、7R∶3B、8R∶2B和9R∶1B)补光灯每日夜间补光6 h,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补光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补光对照(CK)相比,不同比例红蓝光夜间补光对番茄不同时期各生长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7R∶3B处理生长前期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生长后期显著增加茎粗。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旺盛期以红蓝光比例6∶4进行补光,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潜在活性均最高;开花结果期以红蓝光比例7∶3补光,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潜在活性最高。不同比例红蓝光补光对番茄果实品质均有提升作用,其中对平均单果重、纵横径、果实硬度、果形指数促进最大的处理为9R∶1B,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促进最大的处理是7R∶3B,对可溶性糖、总酚含量促进最大的处理是8R∶2B。基于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7R∶3B处理即红蓝光比例7∶3为本研究最佳处理,能够较好地促进设施番茄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红蓝光 补光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