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间距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伟 姜汉桥 +1 位作者 陈民锋 矫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4,18,共5页
为解决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间距问题,从水平井渗流理论出发,运用拟三维思想,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利用势叠加原理推导了水平井注采井网稳态压力分布公式,得到水平井注采井网渗流场图。根据水平井单井控制面积与井间距的关系,推导了水平... 为解决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间距问题,从水平井渗流理论出发,运用拟三维思想,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利用势叠加原理推导了水平井注采井网稳态压力分布公式,得到水平井注采井网渗流场图。根据水平井单井控制面积与井间距的关系,推导了水平井井网井间距计算公式。分析认为:水平井井网井间区域中心附近存在难动用区,井间区域内可动用面积大小与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井间距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井网合理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对水平井注采井网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正对井网 井间距 渗流场 可动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五点法矩形井网的产能计算及其优化 被引量:34
2
作者 赵春森 翟云芳 +2 位作者 曹乐陶 冯长山 王文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5,共3页
利用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和势叠加原理等渗流理论 ,对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的五点法矩形井网进行了理论研究 .推导出了矩形井网条件下水平井的产能公式 ,并给出了水平井长度与最优井网形状的无因次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井网面积、油层厚... 利用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和势叠加原理等渗流理论 ,对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的五点法矩形井网进行了理论研究 .推导出了矩形井网条件下水平井的产能公式 ,并给出了水平井长度与最优井网形状的无因次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井网面积、油层厚度对井网最优形状因子的影响很小 ;随着水平井无因次长度的增加 ,最优形状因子也增加 ,即井网偏离正方形的程度越大 ;油层厚度越大 ,水平井无因次产量越小 .研究结果可用于现场开发方案的设计及产能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直井 五点法矩形井网 产能计算 井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应力场的井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伯军 张士诚 李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9,共5页
在调研国内外特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现有井网开发实际,分析影响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不同井网系统参数与人工裂缝参数的组合方案,使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不同裂缝组系(在有... 在调研国内外特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现有井网开发实际,分析影响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不同井网系统参数与人工裂缝参数的组合方案,使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不同裂缝组系(在有利扫油方位)与井网的组合关系所预测的单井产量、含水、采出程度,以及所预测的投资回收期等进行综合衡量,获得井排距与水力裂缝缝长、导流能力等匹配的最佳方案。压裂、注水、采油整体优化方法在大庆肇源油田源121区块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井网 特低渗透 大规模压裂 PEBI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整体压裂矩形联合井网电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温庆志 于姣姣 +2 位作者 翟学宁 罗明良 胡蓝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81,共7页
水平井压裂以往只是作为单井增产的一项措施,没有考虑其对注采井网的影响。鉴于此,对水平井注采井网的整体压裂进行了研究。从压裂技术角度考虑,设计了水平井整体压裂矩形联合井网,应用水电相似原理,通过电模拟试验,研究了水平井整体压... 水平井压裂以往只是作为单井增产的一项措施,没有考虑其对注采井网的影响。鉴于此,对水平井注采井网的整体压裂进行了研究。从压裂技术角度考虑,设计了水平井整体压裂矩形联合井网,应用水电相似原理,通过电模拟试验,研究了水平井整体压裂矩形联合井网的渗流场特征和水平井压裂产能,并对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水平井矩形联合井网注水压力波及范围扩大,产能增加1.5~2.0倍;裂缝数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注水效率,在水平段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每增加1条裂缝,油井就增产0.3~0.5倍;注水水平井的水平段越长,水驱前缘波及范围及水驱控制程度越高。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整体压裂矩形联合井网比普通井网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整体压裂 电模拟 矩形联合井网 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的低渗透油藏压裂改造井网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温庆志 王文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8,共6页
大庆肇源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往往表现出启动压力现象,流体渗流阻力大,油水井之间难于建立有效驱替系统。从人工裂缝走向出发,研究了适合大庆肇源低渗透油藏改造的井网类型和井排方向,确定了合理的井网密度... 大庆肇源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往往表现出启动压力现象,流体渗流阻力大,油水井之间难于建立有效驱替系统。从人工裂缝走向出发,研究了适合大庆肇源低渗透油藏改造的井网类型和井排方向,确定了合理的井网密度和井距;考虑油藏各向异性强烈,优化了不同程度的渗透率各向异性所对应的最优井排距比,并绘制了相应的理论图板,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油田现场的井网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矩形井网 各向异性 井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衡驱替的低渗透油藏直井压裂缝长优化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崔传智 丰雅 +2 位作者 张传宝 吕广忠 隋迎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1,共7页
目前,大多数油田采用相对规则的面积井网进行开发,受储层非均质的影响,各油田开发效果差异大。为此,提出对位于渗透率低值区的采油井进行人工压裂的方法,以达到井网均衡驱替的目的。以矩形五点井网为研究对象,推导出矩形五点井网内压裂... 目前,大多数油田采用相对规则的面积井网进行开发,受储层非均质的影响,各油田开发效果差异大。为此,提出对位于渗透率低值区的采油井进行人工压裂的方法,以达到井网均衡驱替的目的。以矩形五点井网为研究对象,推导出矩形五点井网内压裂井与未压裂井的见水时间计算公式;并以各采油井同时见水为目标,结合流线积分法和等效井径法,建立非均质油藏内位于渗透率低值区的压裂井的最优裂缝半长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储层渗透率级差、注采井距、注采压差差值及裂缝导流能力对压裂井最优裂缝半长的影响可知:最优裂缝半长随注采压差差值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储层渗透率级差和注采井距较大时,压裂井所需的最优裂缝半长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矩形五点井网 见水时间 裂缝半长 均衡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肇源油田矩形井网压裂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竹梅 张维平 杨巍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7,共3页
为了有效动用大庆外围"三低油藏",提高该类储层的开发效果,在大庆肇源油田开展了矩形井网的开发试验。在经济界限内确定合理井网的基础上,结合肇源油田储层物性的特点,优化实施了矩形井网中油水井整体压裂规模,优选应用了一... 为了有效动用大庆外围"三低油藏",提高该类储层的开发效果,在大庆肇源油田开展了矩形井网的开发试验。在经济界限内确定合理井网的基础上,结合肇源油田储层物性的特点,优化实施了矩形井网中油水井整体压裂规模,优选应用了一系列压裂配套工艺及油层保护技术,使油田的产能指标和吸水指标达到了方案预测要求。开发效果表明,矩形井网开发技术能够适合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井网 整体压裂优化 穿透比 有效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矩形井网水力压裂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延军 马新仿 王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1期5008-5010,5015,共4页
水力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矩形井网由于注采井数比高、注水强度大等特点,可以提高油井产能和注水井注水能力,是目前油田开发的有效井网形式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对矩形井网在低渗透油田水力压裂中的适... 水力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矩形井网由于注采井数比高、注水强度大等特点,可以提高油井产能和注水井注水能力,是目前油田开发的有效井网形式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对矩形井网在低渗透油田水力压裂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渗透油田,采用矩形井网开发能获得较好效果。研究了矩形井网在不同井距和排距条件下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变化对压裂井产能等开发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矩形井网,井距一定,压裂效果并非排距、缝长比和导流能力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井网 水力压裂 优化设计 低渗透油藏 适应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