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孙佳豪 况栋梁 +3 位作者 祁聪 韩善剑 陈华鑫 吴永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9-2033,共5页
用丁基脱硫橡胶(R-IIR)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了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通过常规物理指标、高温流变、荧光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对沥青路用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R-IIR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软化点、13... 用丁基脱硫橡胶(R-IIR)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了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通过常规物理指标、高温流变、荧光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对沥青路用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R-IIR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软化点、135℃黏度和175℃黏度逐渐增大,但当掺量>35%后,软化点开始减小,结合感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能的分析,确定R-IIR的最佳掺量为35%;R-IIR的加入大幅提高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随着掺量的增加,R-IIR在沥青中的溶解是从简单溶胀到逐渐形成具有刚性网络结构的过程,掺量>35%后,在沥青中分散不均匀,并析出。R-IIR对沥青的改性过程中不仅存在简单的物理变化,还伴随着R-IIR交联键断裂后与沥青重组的化学变化,R-IIR的加入使沥青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丁基脱硫橡胶(R-IIR) 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橡塑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任瑞波 耿立涛 +1 位作者 徐强 王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2-1096,1110,共6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废旧橡胶塑料复合改性剂制备了废旧橡塑改性沥青,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废旧橡塑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以废旧橡塑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制备了AC-13型沥青混合料,测试了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并... 利用自主研发的废旧橡胶塑料复合改性剂制备了废旧橡塑改性沥青,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废旧橡塑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以废旧橡塑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制备了AC-13型沥青混合料,测试了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并与山东省常用的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废旧橡塑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优势,低温性能介于橡胶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之间,疲劳性能接近SBS改性沥青.利用废旧橡胶和废旧塑料的各自优势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在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 废旧塑料 废旧橡塑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旷怀 李燕枫 +1 位作者 杨国梁 凌宏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同时,在旧料评价过程中,提出了细度模数比这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以评价旧料的结团状况.研究表明,细度模数比与旧料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旧料质量控制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冷再生 改性乳化沥青 旧料评价 细度模数比 CAVF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胶粉/再生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颜可珍 胡玥 +1 位作者 王曾光 许洪彬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49,共5页
依据正交试验原理,以废轮胎橡胶粉(WTR)和再生低密度聚乙烯(RPE)为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下的WTR/RPE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为评价依据,确定了WTR/R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 依据正交试验原理,以废轮胎橡胶粉(WTR)和再生低密度聚乙烯(RPE)为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下的WTR/RPE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为评价依据,确定了WTR/R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工艺,并进一步对WTR/RPE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参数为剪切温度180℃,剪切时间90min,剪切速率5 000r/min;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和黏度增大.WTR和RPE的建议掺量(均以沥青质量计)分别不宜超过15%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橡胶粉 再生低密度聚乙烯 改性沥青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疲劳与愈合-疲劳试验的沥青再生性能研判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龙 陈宏斌 +2 位作者 何兆益 李朋 王晓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116,共9页
为充分认知RAP废旧沥青再生性能,分别借助常规力学性能试验、疲劳性能试验和疲劳-愈合-疲劳性能试验,针对不同老化程度废旧基质沥青和废旧SBS改性沥青添加4%~12%再生剂进行评价,并对比探讨不同评价方法及其特征指标的再生规律。结果表明... 为充分认知RAP废旧沥青再生性能,分别借助常规力学性能试验、疲劳性能试验和疲劳-愈合-疲劳性能试验,针对不同老化程度废旧基质沥青和废旧SBS改性沥青添加4%~12%再生剂进行评价,并对比探讨不同评价方法及其特征指标的再生规律。结果表明:当再生剂掺量以2%幅度增加时,再生基质沥青和再生SBS改性沥青各项常规力学性能指标呈线性或多项式函数逐步恢复,而复数剪切模量G^(*)和疲劳寿命N_(f)基本以均等程度发生衰减,愈合指数HI以10%~30%增幅显著提高。其中,再生剂对废旧基质沥青和长期老化沥青的改善效应明显分别高于废旧SBS改性沥青和短期老化沥青,并且在应力控制模式下,各项行为结果的变化规律均较应变模式下清晰。以原样沥青为性能还原基准,当采用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时,所需再生剂掺量最多,在12%及以上;当采用常规力学性能试验评价时,所需再生剂掺量居中,在10%~12%及以上,选择高温性能指标进行研判时可取下限值;当采用疲劳-愈合-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时,所需再生剂掺量最少,在8%~12%区间内。推荐采用疲劳-愈合-疲劳试验替代疲劳性能试验,并采用及愈合指数HI替代G^(*)和N_(f)研判再生沥青流变力学性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废旧基质沥青 废旧SBS改性沥青 再生性能 疲劳寿命 愈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改性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宏微观机理 被引量:18
6
作者 郅晓 侯可 +4 位作者 张迅 孟凡威 陈宇亮 邓嫔 肖源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0-1202,共13页
旨在研究再生剂和改性剂提升高掺量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宏微观机理,进而弥补其低温抗裂性能不足的显著缺陷,设计了3种改性剂配比方案(8%再生剂1、8%再生剂2、4%再生剂2+4%... 旨在研究再生剂和改性剂提升高掺量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宏微观机理,进而弥补其低温抗裂性能不足的显著缺陷,设计了3种改性剂配比方案(8%再生剂1、8%再生剂2、4%再生剂2+4%改性剂),开展了高掺量改性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小梁弯曲试验,分析了混合料的宏观断裂行为特征,进而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揭示了混合料内部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微观机理以及不同改性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外加剂(再生剂和改性剂)配比下高掺量RAP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劲度模量、应变能密度等低温抗裂性能指标均优于单独使用再生剂,近场动力学理论可较好地模拟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开裂行为;再生剂可显著提升旧沥青界面处的黏结能力,再生剂1使试件底部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再生剂2恢复旧沥青黏结能力的效果更优;而改性剂则提升沥青的整体性能,且对新沥青的性能提升更加明显;相较于单独使用再生剂,双外加剂可恢复旧沥青性能并提升沥青整体的黏性,有效弥补高掺量RAP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不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改性RAP 高掺量 热再生 近场动力学 低温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