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 under Normal Models
1
作者 ZHANG Ying-Ying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304,共28页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analysis of a power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clinical trials.A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CCP)is a probability of a classical rejection region given values of true treatment ...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analysis of a power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clinical trials.A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CCP)is a probability of a classical rejection region given values of tru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terim result.For hypotheses and reversed hypotheses under normal models,we obtain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ROC curves of the CCP,find optimal ROC curves of the CCP,investig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ROC curves of the CCP,calculate critical values of the False Positive Rate(FPR),True Positive Rate(TPR),and cutoff of the optimal CCP,and give go/no go decisions at the interim of the optimal CCP.In addition,extensiv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exemplify our theoretical results.Finally,a real data example is performed to illustrate the go/no go decisions of the optimal 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classical conditional power(CCP) go/no go decisions historical and interim dat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3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昊天 彭友谊 +1 位作者 龚彩平 杨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浆趋化因子CCL3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感染组,健康查体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剔除不符合要... 【目的】探究血浆趋化因子CCL3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感染组,健康查体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剔除不符合要求样本,取其血常规的残余血标本,检测血浆中CCL3水平,分析感染患者和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等血常规指标及血浆CCL3水平,评估CCL3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总计纳入257例,其中感染组167例,经临床症状、血常规、炎症指标或病原学检查明确为现症感染。对照组90例确定无现症感染。感染组的WBC、NEUT以及CCL3水平高于对照组,感染组的淋巴细胞、EOS计数低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以上述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得出WBC、NEUT、EOS、CCL3水平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在所有差异指标中,CCL3水平检验效能优于WBC和NUET,EOS则无检验效能,CCL3的AUC为0.844(95%CI:0.795,0.892),敏感度84.4%,特异性69.8%,最佳阈值为106.405 ng/mL。【结论】血浆CCL3水平对预测感染性疾病有临床诊断价值,可能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CL3 感染性疾病 诊断性试验 roc曲线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统计与机器学习模型耦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山东 李军 +2 位作者 江兴元 杨义 赵荣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7-1839,共13页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相耦合,引入网格搜索方法来获取SVM模型、RF模型及其耦合模型最优参数组合并用于模型训练,最终构建SVM、RF、FR-SVM及FR-RF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并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机器学习模型相比,耦合机器学习有更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有更高的准确率。单一模型中,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耦合模型中,FR-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且FR模型和FR-RF模型中没有滑坡灾害样本落在极低易发区,表明无论是单一模型还是耦合模型,RF模型的性能优于SVM模型。4种模型的ROC预测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16、0.8439、0.8644、0.9104,说明FR模型与RF模型结合的耦合模型有更高的准确率,该模型更适用于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频率比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耦合模型 roc曲线 思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CA15-3、CA125、CK19、CEA、AFP和CA199在乳腺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范海燕 孟凡云 +2 位作者 章阳 魏仲香 关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探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及76例无复发患者的血...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探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及76例无复发患者的血清CA15-3、CA125、CK19、CEA、AFP、CA199水平,通过组间均值比较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效指标,并通过ROC曲线评价其在术后复发转移判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其中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K19和CEA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0.922、0.91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4%、73.5%和64.7%。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K19、CEA在术后复发或转移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乳腺癌术后监测复发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肿瘤标志 CA15-3 CK19 CEA 术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曲线的弹道目标识别评估及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杰 冯德军 王雪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4028-4032,4054,共6页
分析了弹道目标识别的特点,指出弹道真假目标识别在本质上是一个风险最小的寻优过程,等同于Neyman-Pearson决策。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对识别方法进行评估,介绍了AUC的两种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出采用AUC对识别器进... 分析了弹道目标识别的特点,指出弹道真假目标识别在本质上是一个风险最小的寻优过程,等同于Neyman-Pearson决策。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对识别方法进行评估,介绍了AUC的两种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出采用AUC对识别器进行比较及优化,介绍了ROC凸包的基本概念并将其用于识别器优化。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目标 识别 评估 接收机工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诊断小乳腺癌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娟 吴敏 +2 位作者 龚黎 杨建 陈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对134个乳腺小瘤灶(≤2cm)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良恶性,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对134个乳腺小瘤灶(≤2cm)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良恶性,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SE1=0.045)和0.844(SE2=0.0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8,P<0.001)。结论二维声像图是发现小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综合判断,可以提高小乳腺癌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评价中的参数法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清 陈卉 +1 位作者 马宇晶 沙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ROC曲线参数分析法对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并介绍ROC曲线参数分析软件ROCKIT。方法 2名医师分别对60幅肺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5级分类诊断。分别用ROCKIT软件和SPSS软件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参数法和非参... 目的探讨采用ROC曲线参数分析法对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并介绍ROC曲线参数分析软件ROCKIT。方法 2名医师分别对60幅肺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5级分类诊断。分别用ROCKIT软件和SPSS软件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参数法和非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结果对2名医师的诊断结果利用ROCKIT进行参数法ROC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039和0.785±0.075(Z=2.056,P=0.040),利用SPSS进行非参数估计时结果分别为0.913±0.042和0.771±0.075。通过ROCKIT软件可绘制光滑的拟合ROC曲线,SPSS软件可绘制不光滑的经验ROC曲线。结论当有序分类资料样本量适中时,参数估计一般均无偏倚,非参数估计的结果可能小于真实值;ROCKIT软件是双正态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双正态模型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分析的Canny算法在景象匹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朝辉 陈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3-1196,共4页
根据ROC分析方法能对分类识别算法进行多门限评估的特点,利用其改进Canny算法性能并应用于景象匹配。首先由不同参数组合的Canny算子计算图像的多个边缘提取图,并逐像素进行统计,得到边缘像素相关图;然后采用ROC曲线分析找到最佳的关联... 根据ROC分析方法能对分类识别算法进行多门限评估的特点,利用其改进Canny算法性能并应用于景象匹配。首先由不同参数组合的Canny算子计算图像的多个边缘提取图,并逐像素进行统计,得到边缘像素相关图;然后采用ROC曲线分析找到最佳的关联阈值,从而确定理论边缘图;最后将参考图与实时图所对应的理论边缘图进行景象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参考图和实时图存在一定几何畸变和灰度差异的情况下,能取得较高的平均匹配精度与正确匹配概率。此外,该方法克服了传统Canny算子采用固定参数的缺点,根据多参数自动进行筛选优化,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分析 CANNY算子 景象匹配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髓鞘碱性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田作军 赵薛旭 +5 位作者 李作汉 张帆 曹福田 李少明 邵明 董亚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血清中MBP诊断M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S组中CSF和血清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组(P<0.01)及对照组(P<0.01)。CSF中MBP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037,最佳分界值为0.87pg/ml。以CSF中MBP≥0.87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78.3%。血清MBPROC曲线的AUC为0.761±0.046,最佳分界值为0.25pg/ml。以血清MBP≥0.25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3.9%。两条曲线AUC的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F及血清MBP水平对诊断MS均有一定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可以作为诊断MS较为敏感的指标,CSF中MBP比血清MBP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 血清 髓鞘碱性蛋白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试验的双正态模型参数法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绪党 刘标 +3 位作者 杨伟 王传兵 孙晋 李天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双正态模型参数法分析影像学诊断试验资料。方法:选择影像学上常见的单个诊断试验的连续性资料和两个完全相关诊断试验的有序分类资料进行分析;前者选取49例胃肿...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双正态模型参数法分析影像学诊断试验资料。方法:选择影像学上常见的单个诊断试验的连续性资料和两个完全相关诊断试验的有序分类资料进行分析;前者选取49例胃肿瘤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分析胃良性和恶性占位之间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并确定其最佳截断点;后者选取55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HRCT及PET/CT资料,比较两成像模式的诊断效能。结合ROC分析软件ROCKIT行ROC分析,参考的"金标准"皆为病理结果,差异性检验的水准α=0.05。结果:前者诊断试验获得ROC曲线下面积Area(Az)=0.963 5,ROC曲线相关参数a=2.347 6,相关参数b=0.844 7,约登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最佳截断点为1.915;后者诊断实验HRCT与PET/CT两诊断模式所获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7和0.959 0,相关系数为0.827 9;两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性Z检验,获得的单尾P值为0.000 1。结论:运用双正态模型参数法结合ROC曲线分析专用软件ROCKIT可以对影像学诊断试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在单个诊断试验连续性资料的最佳工作点的确定及有序分类资料的诊断效能比较上可以实现有效的ROC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 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rocKI程序 双正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灵台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
11
作者 安亚鹏 汪霞 +4 位作者 张芮 刘兴荣 张国信 唐家凯 周自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98,共8页
以灵台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缓冲区10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利用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地质灾害... 以灵台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缓冲区10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利用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预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RF模型的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包含57.32%的地质灾害点,高于LR和DT模型的54.88%和48.78%;RF模型的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7处/km^(2),高于LR和DT模型,表明RF模型在预测成功率上高于LR和DT模型.RF模型评价结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优于LR和DT模型,其中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9%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逻辑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能量数字减影胸片评价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雪梅 宋鲁新 +2 位作者 李玉琦 秦乃珊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38-940,共3页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曲线评价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在检出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2 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前胸粘贴模拟结节 ,拍摄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 ,应用ROC分析比较常规DR胸片与减影后软组织图像的诊断结...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曲线评价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在检出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2 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前胸粘贴模拟结节 ,拍摄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 ,应用ROC分析比较常规DR胸片与减影后软组织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 高、低年资医师组 ,软组织图像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常规DR胸片 ,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软组织图像对高年资医师组帮助较大。结论 双能量数字减影技术可减少肺野内骨骼及其他钙化影响 ,对胸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能力高于常规DR胸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 数字减影 数字X线摄影 胸部结节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淋巴结圆形指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治宇 梁萍 +2 位作者 于晓玲 李欣 邵秋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圆形指数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通过圆形指数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目的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圆形指数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通过圆形指数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贡献及分类判对率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圆形指数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其t检验结果一致。然而,虽然良恶性淋巴结的圆形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985vs1.504(P<0.001),但其ROC曲线下面积只达到0.770±0.039,当取值为大于1.691时,诊断为良性淋巴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7%和72.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圆形指数经前进法逐步回归后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指数的偏回归系数为-2.550±0.601,χ2值为46.515,模型分类判对率为74.4%,优势比为0.078)。结论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是简便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一定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指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的三元再编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蕾 王晓丹 罗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15-2522,共8页
针对三元编码矩阵中基分类器不包含被忽略样本类别先验知识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的矩阵再编码方法。首先基于ROC曲线寻找构造拒绝域的阈值对,从而获得最优分类器;然后利用最优分类器对训练样本中被忽略的类... 针对三元编码矩阵中基分类器不包含被忽略样本类别先验知识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的矩阵再编码方法。首先基于ROC曲线寻找构造拒绝域的阈值对,从而获得最优分类器;然后利用最优分类器对训练样本中被忽略的类别进行分类,将经典的二值输出变为三值输出,从而对初始编码矩阵的码元"0"进行重新编码。在解码阶段,采用经典的汉明距离解码方法对未知样本进行决策。该方法能够避免基分类器的二次训练,适用于任意的三元纠错输出编码,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实用性。基于人工和UCI公共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在不增加训练时间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解码的速度和精度,促进分类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纠错输出编码 二次编码 最优分类器 拒绝域 接收机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OC曲线评价振动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宇 刘莎 +4 位作者 朱婷婷 张奂 刘刚 朱艳 陈慧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956,共6页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振动觉阈值(vibration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点。方法...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振动觉阈值(vibration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点。方法:分别对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神经肌电图、VPT检查,以神经肌电图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151)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n=132),根据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及ROC曲线评估VPT的诊断效能,并寻找最佳诊断点。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NDPN组相比,DPN组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减慢,而VPT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所有受试者双侧NCV和VPT无明显差异;3)以NCV为诊断标准,各检查点VPT平均值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最佳诊断切割点为10.54 V,此时敏感性为0.596,特异性为0.848,Youden指数为0.445;4)采用NCV为诊断标准,DPN的检出率为53.4%,联合VPT后DPN的检出率为6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V检查相比,VPT检查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提示它可作为临床上诊断DPN的方法之一,其最佳诊断切割点为10.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振动觉阈值检查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家族C糖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周紫如 孙梦菲 +7 位作者 张华坤 孙淑妍 孙琦 李锋 陈云昭 禹洁 曹玉文 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143例ESCC样本分为2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低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高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3例ESCC组织和105例正常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RHCG蛋白在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2数据库分析多种肿瘤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情况。培养ESCC TE-1细胞,设置不同Lipofectamine 2000∶RHCG比例,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转染TE-1细胞,RHCG转染组质粒添加量分别为2.0、2.5和3.0μg,分别转染24和48 h,转染空载体的正常对照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转染后各组TE-1细胞中RHCG蛋白表达量并验证最佳转染条件,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迁移细胞数。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ESCC、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癌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RHCG蛋白主要位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膜上,ESCC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强度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χ^(2)=109.373,P<0.001),且RHCG低表达组患者分化程度差于RHCG高表达组(P=0.041)。RHCG诊断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及7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RHCG高表达组比较,RHCG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较差[风险比(HR)=0.269,95%置信区间(CI)=0.113~0.639,P=0.020];COX回归分析,RHCG低表达可作为影响E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569,95%CI=1.315~15.877,P=0.017)。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最佳转染条件为RHCG质粒3.0μg转染48 h,此时RHCG过表达效果最佳,RHCG蛋白表达量最高。CCK-8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接种细胞第4天时,过表达RHCG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01)。在TE-1细胞中,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低于对照组(t=17.70,P<0.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迁移数减少(t=23.74,P<0.001)。结论:RHCG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过表达RHCG可以抑制TE-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HCG有望成为ESCC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家族C糖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急性期证候与血清CRP的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正祥 宣江雷 +6 位作者 刘海顺 黄春华 查青林 饶旺福 曹克刚 李涛 范吉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与CRP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中风急性期(均在发病2周内入院)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中风急性期患者CRP水平与痰证积分有一定的...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与CRP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中风急性期(均在发病2周内入院)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中风急性期患者CRP水平与痰证积分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与证候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痰证积分对血清CRP阳性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SE:0.076;95%CI:0.550~0.849),其诊断界点为10.5分。结论:痰证积分可以预测中风急性期CRP阳性,有利于卒中的临床治疗,扩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1994)的临床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痰证 预后 C反应蛋白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反贫困瞄准:以低保为例的ROC方法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解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2,共13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代理工具测试模型(Proxy means testing,PMT)并结合ROC曲线方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研究低保的反贫困瞄准问题.结果显示:城市单个贫困指数以卫生间类型、电脑拥有情况来...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代理工具测试模型(Proxy means testing,PMT)并结合ROC曲线方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研究低保的反贫困瞄准问题.结果显示:城市单个贫困指数以卫生间类型、电脑拥有情况来衡量较为有效,农村单个贫困指数则以户主年龄、冰箱拥有情况来衡量较为有效.更改贫困概率门槛值会影响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贫困瞄准结果,对于一个较低的贫困概率门槛值,其对应的覆盖率(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覆盖贫困人口)和漏损率(非贫困人口被纳入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都比较高.当政策制定者把对覆盖贫困人口和排除非贫困人口的目标赋予同等权重时,城乡贫困概率门槛值约为0.5左右.当贫困率较低且使用与贫困率相同的瞄准率时,基于PMT模型的贫困瞄准较差.在贫困率给定的条件下,随着受益比率(包含率)的增加,贫困瞄准的精确性在提高.使用全覆盖所需预算的百分比下降时,覆盖率和漏损率也都呈现下降态势,贫困率逐渐上升,预算中做覆盖之用的比例上升,而预算中漏损部分的比例下降.贫困线的变动会影响覆盖率、漏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工具测试模型 roc曲线 低保贫困瞄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评价模型猪心肌缺血的ROC曲线分析
19
作者 杨姗 曾蒙苏 +4 位作者 张志勇 曾欣 饶圣祥 金航 陈财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针对多种心脏MR检查方法进行不同组合联用,评价各种方法对慢性缺血心肌的检出率,探寻适合临床运用的最优组合。方法选择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成功者13只。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理电镜组织学为标准,缺血心肌... 目的针对多种心脏MR检查方法进行不同组合联用,评价各种方法对慢性缺血心肌的检出率,探寻适合临床运用的最优组合。方法选择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成功者13只。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病理电镜组织学为标准,缺血心肌节段的检出分别采用单纯静息心脏电影(Cine)、静息首过灌注(FPrest)、负荷首过灌注(FPstress)、延迟增强(DE-MR)、静息负荷双期灌注(FP-dual-phase)、静息心脏电影+负荷灌注(Cine+FPstress)多种评价方法。分别在不同方法下对各心肌节段诊断的确定性评分,用于ROC曲线分析。结果各检查中以Cine+FPstress组合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903、0.887和0.927 3,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电影联合负荷心肌灌注扫描检测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最高,适用于临床,尤其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检出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影 心肌灌注成像 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理论评价单色显示器对肺结节检出效能的影响
20
作者 尹建东 廖伟 +2 位作者 郭启勇 卢再鸣 马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分辨率的医用单色液晶显示器对胸部DR影像图上肺结节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中在线选取胸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影像图93幅,其中确诊图38幅、疑诊图32幅、正常图23幅(均由CT证实),将阳性病例按... 目的评价不同分辨率的医用单色液晶显示器对胸部DR影像图上肺结节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中在线选取胸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影像图93幅,其中确诊图38幅、疑诊图32幅、正常图23幅(均由CT证实),将阳性病例按结节直径大小分为A、B两组,请3名高年资医师在3种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集中进行3次独立读图,对结节有无的评判采用5等分法: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无、肯定无,每名医师针对特定显示器上的每幅图像给出自己的信任等级。采用SPSS13.0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并对曲线下的面积(AUC)做Z检验。结果使用2MP、3MP、5MP显示器识读A组阳性病例的影像资料时ROC曲线AUC分别为0.643、0.686、0.739,识读B组阳性病例的影像资料时分别为0.813、0.832、0.846,Z检验表明不同放射系统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限制图像后处理工具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分辨率的医用单色液晶显示器识读不同尺寸肺结节时诊断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分辨率 效能 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