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美国LNT(Leave No Trace)游客教育项目的探讨 被引量:32
1
作者 蔡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94,共5页
美国不留痕迹教育项目 (LNT)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对自然区域的资源影响 ,并帮助所有游客获得愉悦的旅游经历 ,本文介绍了美国不留痕迹项目 (LNT)的发展。LNT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制被用于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持续改善低影响技术。通过科... 美国不留痕迹教育项目 (LNT)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对自然区域的资源影响 ,并帮助所有游客获得愉悦的旅游经历 ,本文介绍了美国不留痕迹项目 (LNT)的发展。LNT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制被用于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持续改善低影响技术。通过科研 ,LNT能够为管理者开发适当的培训资料 ,并为游客提供“怎样做”的出版物。另外 ,在美国联邦土地机构、国家户外学校之间的伙伴关系 ,以及零售商的支持合作使这种模式获得极大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不留痕迹教育项目 LNT 娱乐活动 游客 旅游管理 户外娱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上Trace辅助的嵌入式多核程序分析与调优 被引量:1
2
作者 扈啸 王耀华 陈书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6,共4页
YHFT-QDSP是一款多核处理器,TraceDo是其实时片上追踪调试系统。本文首先将串行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2D-FFT)并行化,映射于该多核处理器;并基于可视化的TraceDo系统,从多核程序同步及核间数据传输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并行2D-FFT程序行... YHFT-QDSP是一款多核处理器,TraceDo是其实时片上追踪调试系统。本文首先将串行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2D-FFT)并行化,映射于该多核处理器;并基于可视化的TraceDo系统,从多核程序同步及核间数据传输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并行2D-FFT程序行为;而后提出并实现了两种性能优化(调优)方案。实例研究表明,TraceDo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嵌入式多核程序的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处理器 程序优化 片上追踪 并行算法 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控温石墨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中痕量硒 被引量:27
3
作者 钱薇 蒋倩 +2 位作者 王如海 龚华 韩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5-240,共6页
探讨了硒测定的几种预处理方法,采用一种程序控温的石墨消解系统来消化处理柑橘叶、茶叶、灌木叶、圆白菜、大米五种代表性的植物标准样品。详细研究了这类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中消解液用量、消解温度以及消解时间对植物样品中硒提取效... 探讨了硒测定的几种预处理方法,采用一种程序控温的石墨消解系统来消化处理柑橘叶、茶叶、灌木叶、圆白菜、大米五种代表性的植物标准样品。详细研究了这类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中消解液用量、消解温度以及消解时间对植物样品中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的仪器参数条件;在氢化物反应条件中重点考察了还原剂KBH4浓度和酸度(HCl)对硒测定的影响,不仅考虑了载流HCl浓度的影响,还从样品HCl浓度就酸度对硒测定影响作了进一步细致研究,从而建立了石墨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这类植物样中痕量硒的最佳测定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中硒加标回收率在87.1%~106.2%,检出限0.018μg·L-1,精密度RSD<6.0%,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与参考值均相吻合;在0~10μg·L-1低标范围内和在0~100μg·L-1高标范围内,荧光值与硒浓度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9和=0.999 7。因此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稳定性好的显著特点,尤其适合如柑橘叶、茶叶、灌木叶、圆白菜、大米等这类批量植物样品硒的痕量分析,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性强,仪器成本低,所用试剂毒性小,可作为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消解 程序控温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痕量分析 植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表面绕射射线的寻迹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冰切 苏东林 张晓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研究一种电子对抗特种飞机表面绕射射线的寻迹新方法.对飞机进行快速三维几何建模和表面网格剖分,并根据需要对几何模型的剖面和结点加密,生成飞机表面网格数据;选定寻迹区域,对飞机表面网格结点进行管理,根据费马原理,采用改进的动态... 研究一种电子对抗特种飞机表面绕射射线的寻迹新方法.对飞机进行快速三维几何建模和表面网格剖分,并根据需要对几何模型的剖面和结点加密,生成飞机表面网格数据;选定寻迹区域,对飞机表面网格结点进行管理,根据费马原理,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方法,在飞机表面网格上快速、准确地实现任意源点和绕射接收点间的短程线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递归方法实现可视化的几何绕射理论(GTD)、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绕射射线离散寻迹.绕射射线离散寻迹为数值方法求解机身表面任意两点间的天线隔离度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寻迹 动态规划 递归方法 短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收敛的并发程序执行轨迹静态简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常曦 薛建新 +1 位作者 张卓 毛晓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7-1117,共11页
轨迹静态简化技术是在确保与原轨迹等价的前提下,通过随机减少程序执行时线程切换的数量,达到提高程序员调试并发程序效率的目的.然而,轨迹中可减少的线程切换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因此,随机简化策略难以有效地发现可简化的线程切换.为此... 轨迹静态简化技术是在确保与原轨迹等价的前提下,通过随机减少程序执行时线程切换的数量,达到提高程序员调试并发程序效率的目的.然而,轨迹中可减少的线程切换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因此,随机简化策略难以有效地发现可简化的线程切换.为此,提出了面向收敛的合并算法致力于这个问题.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不断地随机选择一线程执行区间作为中心,在同一线程内,采用面向收敛的合并算法迭代地寻找可与其合并的前置执行区间和后置执行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品质地减少执行轨迹中的线程切换数量,进而有助于程序员快速发现引发错误的线程交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程序 执行轨迹 轨迹等价 轨迹简化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方向列车编组计划有利去向模型及其多项式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查伟雄 黄孝章 秦作睿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41-644,共4页
基于车站的当前状态,以满足限定编组去向数为目标,对直线方向列车编组计划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寻找有利编组去向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一复杂度为O(n5)的多项式算法,同时剖析了该算法的若干特性。
关键词 有利去向模型 列车编组计划 铁路运输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检4井密闭取心钻井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田绍臣 邵建中 +2 位作者 沈万清 胡方方 张太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介绍了濮检 4井取心工具的结构特点、钻井液配方及维护处理措施、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及示踪剂跟踪检测技术应用情况 ,该井岩心收获率达 1 0 0 % ,密闭率 91 .8% ,满足了地质要求 。
关键词 濮检4井 密闭取心 石油钻井 取心工具 钻井液 井身结构 示踪检测 岩心收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控制流监控的程序入侵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夏耐 郭明松 +1 位作者 茅兵 谢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8-361,共4页
针对程序漏洞的攻击是目前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个程序运行时候控制流监控的简化方法.与基于系统调用的入侵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更细的监控粒度;而与完全函数调用关系监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同样有效但实施更为简单.测... 针对程序漏洞的攻击是目前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个程序运行时候控制流监控的简化方法.与基于系统调用的入侵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更细的监控粒度;而与完全函数调用关系监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同样有效但实施更为简单.测试结果表面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针对已有的多种攻击类型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程序漏洞 入侵检测 控制流 函数调用关系图 简化函数调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程迹的CSP模型验证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岭忠 翟仲毅 钱俊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1-186,221,共7页
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是构建并发系统和网络安全协议的经典方法。当前主流的CSP模型验证方法需将进程转化为迁移系统,转化过程比较复杂;性质采用迹进行规范,不利于活性的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进程迹的CSP模型验证框... 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是构建并发系统和网络安全协议的经典方法。当前主流的CSP模型验证方法需将进程转化为迁移系统,转化过程比较复杂;性质采用迹进行规范,不利于活性的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进程迹的CSP模型验证框架,其性质采用通用的规范方法LTL进行描述。利用ASP(Answer Set Programming)技术实现了一个CSP验证系统。实验表明,与类似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描述能力更强,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在性质不满足时还可提供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顺序进程(CSP) 并发系统 迹模型 回答集编程(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不变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树锟 阳小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基于合约的程序设计是提高软件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合约描述了程序内部的基本属性、程序良性运行的保证条件以及运行后的期望结果。作为合约的一种表达形式,程序不变量一般包含类不变量、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程... 基于合约的程序设计是提高软件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合约描述了程序内部的基本属性、程序良性运行的保证条件以及运行后的期望结果。作为合约的一种表达形式,程序不变量一般包含类不变量、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程序不变量是程序中隐含的属性,它可以应用于程序验证、软件测试技术、逆向工程、程序质量保证等领域。本文结合当前主流的程序不变量研究的相关成果和基于合约的程序不变量程序设计方法,分别从源程序编配技术、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程序运行轨迹收集技术和程序不变量分析技术四个方面,对程序不变量挖掘的关键方法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不变量 检测技术 程序编配 运行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D应用中任意凸曲面表面爬行波射线寻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伟明 吕晓德 +1 位作者 高本庆 刘瑞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9-51,共3页
射线寻迹是几何绕射理论 (GTD)解决高频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的关键步骤 .本文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 ,得到了任意凸曲面表面绕射射线的一般寻迹规划模型 .并对无限长圆柱、旋转抛物面和任意构造的一凸曲面上爬行射线进行了寻迹... 射线寻迹是几何绕射理论 (GTD)解决高频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的关键步骤 .本文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 ,得到了任意凸曲面表面绕射射线的一般寻迹规划模型 .并对无限长圆柱、旋转抛物面和任意构造的一凸曲面上爬行射线进行了寻迹计算 ,结果表明模型方法是正确的 .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非均匀媒质任意凸曲面的爬行射线寻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寻迹 动态规划 几何绕射 凸曲面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迹和ASP的CSP模型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岭忠 翟仲毅 +1 位作者 钱俊彦 郭云川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1-2544,共24页
模型检测是通信顺序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简称CSP)形式化验证的重要手段.当前,CSP模型检测方法基于操作语义,需将进程转化为迁移系统,进而提取语义模型,但转化过程较为复杂;待验证性质采用CSP语言进行描述,虽然有... 模型检测是通信顺序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简称CSP)形式化验证的重要手段.当前,CSP模型检测方法基于操作语义,需将进程转化为迁移系统,进而提取语义模型,但转化过程较为复杂;待验证性质采用CSP语言进行描述,虽然有利于精炼检测(refinement checking),但描述能力较弱,通用性不强.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CSP指称语义模型——关键迹模型(critical-trace model)及基于该指称语义模型的CSP模型检测方法,并证明了其验证的可靠性,避免了上述问题.关键迹模型采用递归策略计算,待验证性质采用线性时态逻辑(linear temporal logic,简称LTL)描述.基于回答集程序设计(answer set programming,简称ASP)实现了关键迹模型的自动生成及LTL的自动验证,并开发了一个CSP模型检测原型系统——T_ASP.实验结果表明:与类似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描述能力更强,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更高,且可同时验证多条性质,在性质不满足时还可提供多条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检测 通信顺序进程 关键迹模型 线性时态逻辑 回答集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标量DSP的片上调试与实时跟踪支持
13
作者 王刚 张盛兵 黄嵩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7-210,共4页
针对嵌入式系统日益严峻的调试挑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32 bit超标量DSP内核的片上调试与实时跟踪架构。该架构通过设计专用的跟踪接口与其他硬件资源,并扩展JTAG端口、存储器保护逻辑与流水线控制逻辑,以较低的硬件开销实现对内核的... 针对嵌入式系统日益严峻的调试挑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32 bit超标量DSP内核的片上调试与实时跟踪架构。该架构通过设计专用的跟踪接口与其他硬件资源,并扩展JTAG端口、存储器保护逻辑与流水线控制逻辑,以较低的硬件开销实现对内核的实时运行控制、内部寄存器与存储器的非侵入访问、带复杂触发条件的断点与观察点设置、硬件单步以及程序流的实时跟踪等典型特征的支持,可满足绝大部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调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标量数字信号处理器 片上调试 实时程序跟踪 运行控制 单步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绘制沉积微相图算法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洪奇 刘洪涛 +3 位作者 李元江 邵才瑞 张福明 陈志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成功地给出了沉积微相边缘追踪算法和边缘线生成算法。根据相带连通边界井之间的位置关系 ,将每一口边界井的周围生成的一系列单元控制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沉积边缘线 (相带线 )。单元相带线的形状是由 3个控制点的位置决定的。针对沉... 成功地给出了沉积微相边缘追踪算法和边缘线生成算法。根据相带连通边界井之间的位置关系 ,将每一口边界井的周围生成的一系列单元控制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沉积边缘线 (相带线 )。单元相带线的形状是由 3个控制点的位置决定的。针对沉积微相图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微相叠合及接触关系 ,系统地归纳和设计了 2 0 0多条规则。应用这些规则和算法 ,可以准确地求出相带线的位置。特别是运用控制线单元的生成技术 ,用户通过鼠标在屏幕上拾取控制线单元的控制点就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同时 ,向量成图技术使得成果图件的复用、修改和再生成为可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计算机自动绘制沉积微相图软件的绘图效果能够满足地质工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绘制 沉积微相图 边界追踪 单元控制线 算法 程序设计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容器局部加热过程数值跟踪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泽军 荆洪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61-865,共5页
局部补焊修复的球形容器通常采用局部加热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但局部加热过程本身也会带来相当大的残余热应力.对球形容器的局部热处理,各国的压力容器规范中均没有给出有效的控制方案.利用ANSYS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基于瞬态热分析和“... 局部补焊修复的球形容器通常采用局部加热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但局部加热过程本身也会带来相当大的残余热应力.对球形容器的局部热处理,各国的压力容器规范中均没有给出有效的控制方案.利用ANSYS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基于瞬态热分析和“观察区域”平均温度控制方法,开发出了球罐局部加热过程有限元跟踪程序,并取得良好的精度.系列计算表明,小范围集中加热会造成较大的局部鼓胀残余变形和足以引起屈服的残余热应力,而采用大面积分散加热可以对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实现有效控制.分析表明,ASME锅炉压力容器第Ⅷ卷中给出的简单局部热处理方案尚不足以指导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容器 局部加热 跟踪程序 残余变形 残余应力 加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清山 廖广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8,共8页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巨厚、块状、深层浊流砂砾岩沉积特点,在对生产历史进行全面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进美国SSI公司热采数值模型THERM进行了跟踪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历史拟合,搞清了该试验区温度场、压力场...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巨厚、块状、深层浊流砂砾岩沉积特点,在对生产历史进行全面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进美国SSI公司热采数值模型THERM进行了跟踪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历史拟合,搞清了该试验区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分布场的三场关系。由此展开了平面井网、井距分析、纵向注采层位调整及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等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效果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温度指标应用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南青云 李铁刚 +1 位作者 陈金霞 孙晗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有显著的影响。当前广泛适用于中低纬度开放大洋沉积物样品的较高的程序升温方法难以对低纬度高陆源物质冲淡作用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在接近U3K7′指标适用温度上限且C37∶3烯酮含量极低的情况下(1ng/g干样,计算温度接近27℃),采用较低的程序升温速率分离C37∶3和C37∶2及后续化合物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且分析的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之高的升温速率好。在对痕量且接近温度适用极限的烯酮样品进行分析时,应采用相对较小的载气流量以便获得理想的分离度和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酮 痕量 升温速率 载气流量 低纬度陆架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渡扩机工程尾水岔洞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先珊 刘新荣 王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2,共5页
Ansys软件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以及可视化功能,能克服复杂岩土工程中的自编程序在该方面的局限性。文章基于Ansys对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的尾水隧洞进行三维建模和后处理,并采用弹塑性程序进行了三维开挖变形稳定计算以及衬砌结构分析,... Ansys软件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以及可视化功能,能克服复杂岩土工程中的自编程序在该方面的局限性。文章基于Ansys对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的尾水隧洞进行三维建模和后处理,并采用弹塑性程序进行了三维开挖变形稳定计算以及衬砌结构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应力释放比例情况下的隧洞应力和变形以及支护方案,同时考虑了水压力的作用:使得洞周围岩卸荷,部分进入屈服的岩体回到弹性状态。并在前处理中对岔洞采用了子模型技术,使得岔管的变形稳定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提出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相结合的二次开发技术是Ansys软件的发展方向,能更好地满足复杂地下工程的建模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软件 尾水隧洞 弹塑性程序 稳定 子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eOJ:一种编程能力感知的游戏化在线评测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嘉 钱韦伟 +1 位作者 于戈 吕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7,共13页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育领域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线评测系统(OJ系统)具有高效、公平和客观的特点,已成为锻炼学生编程能力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OJ系统仍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大多...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育领域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线评测系统(OJ系统)具有高效、公平和客观的特点,已成为锻炼学生编程能力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OJ系统仍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大多数OJ系统没有对学生编程能力进行知识点级别的感知和量化,导致系统适配给学生的编程题难度和学生的编程能力通常不匹配;其次,大部分OJ系统缺乏对激励策略的研究和设计。这些局限性会给学生编程动机的提升和编程能力的巩固、提高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此,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编程能力感知的游戏化在线评测系统(GameOJ)。该系统采用改进的贝叶斯知识追踪模型(CC-BKT),对各个编程知识点关联的学生编程能力进行细粒度的感知和量化,同时引入了游戏化思想来设计OJ系统中的激励策略,包括游戏化元素设计和游戏化编程挑战流程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编程学习动机。目前,GameOJ系统已在广西大学多个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班中进行了部署和应用,并收到了众多来自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评测系统 游戏化 贝叶斯知识追踪 编程能力 题目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波束形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艳 朱方军 李宁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频谱利用率,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有效的波束形成算法能够在避免对主用户造成干扰的同时,保障认知用户的通信质量.通常的认知波束形成算法均针对静止目标,而无线认知网络节点随时可能处于移动状态.为此,研... 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频谱利用率,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有效的波束形成算法能够在避免对主用户造成干扰的同时,保障认知用户的通信质量.通常的认知波束形成算法均针对静止目标,而无线认知网络节点随时可能处于移动状态.为此,研究了认知网络中机动目标的波束形成问题.针对最大化信噪比、最小化主用户干扰和均衡认知用户信噪比3个不同的优化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波束形成解决方法.利用粒子滤波对运动目标的DOA进行跟踪估计,并根据得到的DOA估计值来建模基站与认知用户之间的信道.对于最大化信噪比的优化问题,将其转化为瑞利熵形式,得出问题的闭式解;对于最小化主用户干扰和均衡认知用户信噪比的优化问题,均采用凸优化方法将两个问题转化为二阶锥规划形式,通过内点法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动态波束形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跟踪 波束形成 二阶锥规划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