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eduling transactions in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向东 赵跃龙 +1 位作者 陈松乔 袁晓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45-551,共7页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s. At the mobile hosts, all transactions perform local pre-validation. The local pre-valid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committed transactions at the server in the last broadcast cycle. Transactions that survive in local pre-validation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server for local final validation. The new protocol eliminates conflicts between mobile read-only and mobile update transactions, and resolves data conflicts flexibly by using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rializatio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 restarts of transactions.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can be committed with no-blocking, and respond time of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toleranc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of disconnections from the broadcast channel is increased. In global validation mobi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have to do check to ensure distributed serializability in all participa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concurrency control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miss rate, restart rate, commit rate. Under high work load (think time is ls) the miss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14.6%,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The restart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32.3%, showing that DMVOCC-MVD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tart rat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And the commit rate of DMVOCC-MVDA is up to 61.2%,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mul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e-validation multiversion data broad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riented Rapid Response Manufacturing in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Environment
2
作者 JIN Ji-wen, NI Yan-rong, XI Jun-tong, FAN Fei-ya, JIN Ye (CIM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3-44,共2页
A new chance of developing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es for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riented rapid response manufacturing in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environment... A new chance of developing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es for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riented rapid response manufacturing in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environments, that is,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ranet and Internet, combine the numerous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spread around the region, the country and even the globe is the key to the agile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the buildup of comprehensively competitive power,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apid response manufacturing in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environment is a newly manufactory pattern that can be used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ion of agil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but there are some new problems coming with it, which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nterprise’s ability of rapid response in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pattern and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league and the lost of the given orders. 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 some approach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paper then presents the research on key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 includes: network safety strategy which guarantees data transferring among the leaguer members, production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Web/DOT (Distributed Object Technology) and XML criteria which guarantees data exchange in structure-variance characteristic environments, the network platform which provides the conversion servi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D files each other. All of these solutions are aim for technolog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environments and among the league members. Finally, the paper takes one project, 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nline applic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Shanghai Advan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as a good in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network environment rapid response manufacturing data excha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系统设计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国辉 卿银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3-587,共5页
不同应用和运行环境的系统之间往往存在数据交换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造成系统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换。为了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一种做法是为每一特定的系统单独开发接口,这样做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难以根据统一标准对系统... 不同应用和运行环境的系统之间往往存在数据交换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造成系统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换。为了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一种做法是为每一特定的系统单独开发接口,这样做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难以根据统一标准对系统进行集成。由于XML的特点,使其具有成为数据交换文件的能力。结合某物流配送系统的数据交换过程,提出了以XML文件作为数据交换平台的方法,并对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介绍,满足了数据交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标记语言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系统 物流配送系统 系统设计 EJB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艳春 李新 焦文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40-2645,共6页
为了提高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性能,加快系统间的数据流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需要为分布式信息系统建立数据交换平台。通过对数据交换平台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分析,在研究JMS(Java message service)等技术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新的数据交... 为了提高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性能,加快系统间的数据流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需要为分布式信息系统建立数据交换平台。通过对数据交换平台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分析,在研究JMS(Java message service)等技术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新的数据交换平台。利用JMS消息模式实现消息持久化,以开源消息中间件为交换中心,在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平台技术上完成了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详细介绍了平台设计架构、信息交换过程、数据封装格式,重点描述了发送接口、轮循器以及发送接收功能等关键技术的实现工作,完成了大型分布信息系统中消息持久化、零配置以及快速、稳定消息传送的数据交换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数据交换 JMS 发送接口 轮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数据交换平台在电子政务中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5
作者 薛辉 邓军 +1 位作者 叶柏龙 文雄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
为了解决当前电子政务系统中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电子政务建设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换平台.平台利用统一的消息服务来控制数据交换过程中复杂的控制信息交互,利用统一的管理机制... 为了解决当前电子政务系统中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电子政务建设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换平台.平台利用统一的消息服务来控制数据交换过程中复杂的控制信息交互,利用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来解决数据交换过程中各种数据的传输;采用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模式、XML技术和消息中间件通讯原理,对多数据库交换产品及实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搭建了一个分布式数据交换平台,充分体现了在跨平台应用中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实现了一个个高度自治、安全、便于管理的数据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换 分布式网络 电子政务 XML技术 消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数据挖掘中基于扰乱的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进 李锋 李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通过设计一种随机数值片拆分统计机制,提出分布式环境下的匿名均值统计和匿名方差统计方法;结合同态加密机制,设计了分布式环境下的随机数据交换方法,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中匿名数据交换机制.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提出分布式环境下基于数据扰... 通过设计一种随机数值片拆分统计机制,提出分布式环境下的匿名均值统计和匿名方差统计方法;结合同态加密机制,设计了分布式环境下的随机数据交换方法,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中匿名数据交换机制.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提出分布式环境下基于数据扰乱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支持高效的分布式隐私保护数据挖掘.共谋攻击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匿名数据交换机制下的数据挖掘隐私保护方法在高密度共谋攻击的半诚实环境中有较好的鲁棒性,与主流的安全多方计算相比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能应用于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多种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匿名置换 数据扰乱 数据挖掘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交换平台的分布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艳辉 董碧丹 张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3780-3782,3882,共4页
为了使用户能够以一个整体来管理和调度企业内部众多的分布运行的数据交换平台,研究了数据交换平台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设计了交换平台的多层级分布式应用模型,提出了在交换平台分布式应用环境中需要研究的三方面内容——元数据管... 为了使用户能够以一个整体来管理和调度企业内部众多的分布运行的数据交换平台,研究了数据交换平台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设计了交换平台的多层级分布式应用模型,提出了在交换平台分布式应用环境中需要研究的三方面内容——元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和交换平台之间的通信。针对这3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换平台 分布式应用 元数据管理 平台管理 交换平台之间的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P的分布式构件集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维华 葛君伟 +1 位作者 解绍词 汪维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分布式构件技术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但各个构件的异构性也给应用软件的互操作性、兼容性以及平滑升级能力带来了问题,针对目前几种主要构件标准存在的缺陷,结合SOAP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SOAP的分布式异构构件集成模型,利用该技... 分布式构件技术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但各个构件的异构性也给应用软件的互操作性、兼容性以及平滑升级能力带来了问题,针对目前几种主要构件标准存在的缺陷,结合SOAP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SOAP的分布式异构构件集成模型,利用该技术能够灵活、透明、简便地集成各种分布式异构构件,实现异构构件自觉爱女的互操作。同时详细介绍了实现该模型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构件技术 SOAP WSDL 数据交换 协议转换 构件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技术的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志良 宋志强 吴晓蓓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599-602,共4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OPC技术的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详细讨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OPC接口,实现了上位机对运行CENTUM CS1000系统的PC机的数据采集。软件编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以太网通信,上位机可...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OPC技术的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详细讨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OPC接口,实现了上位机对运行CENTUM CS1000系统的PC机的数据采集。软件编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以太网通信,上位机可以实时地得到来自生产过程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数据交换 数据访问库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实现分布式数据库查询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春生 罗晓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7-2939,2998,共4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库的网络教学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然而这些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为了整合这些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分布式的数据库设计成为了必然。然而由于其设计、开发、部署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库的网络教学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然而这些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为了整合这些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分布式的数据库设计成为了必然。然而由于其设计、开发、部署等非常复杂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通过对.NET的Web Services.、NET Remoting、ADO.NET等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基于.NET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查询方法,实现了各个网络教学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共享 信息交换 WEB服务 .NET远程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滑楠 史浩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8期218-22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件、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思路,论述了系统层次划分、关键节点抽象、服务设计等关键问题,讨论了数据服务和数据交换的原理与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工作流程。文章最后对系统界面远程可视化、系统合并以及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件、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思路,论述了系统层次划分、关键节点抽象、服务设计等关键问题,讨论了数据服务和数据交换的原理与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工作流程。文章最后对系统界面远程可视化、系统合并以及时间同步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件 分布式系统 数据服务 数据交换 远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本体KNN的分布式缓存数据交换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立 王欣 马朝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16-319,共4页
以国家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为例,以减少数据资源获取的时间开销以及提高数据质量作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KNN的分布式缓存数据交换策略,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产生的性能优化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 以国家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为例,以减少数据资源获取的时间开销以及提高数据质量作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KNN的分布式缓存数据交换策略,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产生的性能优化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为出色的优化访问性能,可以实现数据交换过程的进一步优化,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缓存 KNN算法 本体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软件通信接口在DCS仿真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人杰 王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在阐述了工控组态软件对外通信接口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开发集散控制系统(DCS)仿真操作界面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工控组态软件的图形功能实现DCS仿真界面模型的建立和操作,DCS仿真界面与DCS流程动态数学模型之间通过动态数据交... 在阐述了工控组态软件对外通信接口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开发集散控制系统(DCS)仿真操作界面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工控组态软件的图形功能实现DCS仿真界面模型的建立和操作,DCS仿真界面与DCS流程动态数学模型之间通过动态数据交换(DDE)和OPC(OLEforprocesscontrol)接口进行通信,通过定制ActiveX控件来丰富特殊的DCS界面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组态软件 OPC ACTIVEX 动态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数据交换(DDE)协议在组态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麟 杨为民 高军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6年第3期6-11,共6页
介绍一种基于PC总线工控机的过程控制系统上的组态软件包的设计,重点讨论了它的结构、程序间实时数据交换的实现及基于DDE协议的多个程序配合使用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组态软件 动态数据交换 应用程序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XL集散控制系统与Windows NT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集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振兴 史定国 +1 位作者 张东山 杨汝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7-68,122,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以 μXL网卡为媒介,通过动态数据交换手段来实现 μXL集散控制系统和Windows NT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集成的方法,使PP机可以自动、连续、自主地从μXL系统获取数据,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讨论该方法的具体... 介绍了一种以 μXL网卡为媒介,通过动态数据交换手段来实现 μXL集散控制系统和Windows NT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集成的方法,使PP机可以自动、连续、自主地从μXL系统获取数据,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讨论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信息集成 计算机网络 WINDOWS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建模的数据交互模式的运行维护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麦绍辉 陈刚 《广东电力》 2010年第7期39-42,共4页
提出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南网总调)在线分布式建模的数据交互模式设计思想:利用南网总调和各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省调)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system,EMS)所具备的电网模型及图形,... 提出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南网总调)在线分布式建模的数据交互模式设计思想:利用南网总调和各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省调)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system,EMS)所具备的电网模型及图形,自动生成南方电网全部220kV及以上的电网模型,为各应用系统提供完整的在线模型。为此,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建模数据交互模式的实现机制、建模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并以贵州省调与总调为例说明新旧EMS切换的完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 分布式建模 数据交互模式 通信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股票交易即时行情网络传播动态评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亦聪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6,共4页
本文阐述并分析了美国市场股票交易即时行情通过网络传播的收费模式现状以及相应的监管动态,试图通过展现各方利益的博弈来揭示股票交易即时行情未能在网络媒介实现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在行情信息权利保护与交易所履行公共职责... 本文阐述并分析了美国市场股票交易即时行情通过网络传播的收费模式现状以及相应的监管动态,试图通过展现各方利益的博弈来揭示股票交易即时行情未能在网络媒介实现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在行情信息权利保护与交易所履行公共职责之间实现平衡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行情 证券交易所 网络传播 收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一种能量有效的分布式数据交换协议
18
作者 徐犇 黄刘生 +1 位作者 杨振国 徐宏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9-1253,共5页
随着微处理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逐渐趋于多元化,新的需求不断涌现.例如,单兵作战系统中要求每个士兵都实时掌握其他士兵的位置信息,这称为数据交换问题,即All-to-All通讯模式.已有的研究主要考虑数据收集(A... 随着微处理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逐渐趋于多元化,新的需求不断涌现.例如,单兵作战系统中要求每个士兵都实时掌握其他士兵的位置信息,这称为数据交换问题,即All-to-All通讯模式.已有的研究主要考虑数据收集(All-to-One)和数据分发(One-to-All)这两个方面,这些协议直接用于面向多源多目的的数据交换问题则难以取得较理想的性能.因此,本文提出能量有效的分布式数据交换协议DDET,用于解决传感节点数据请求率不一致的数据交换问题.协议首先收集网络中传感节点的信息,对所有传感节点的本地数据请求率进行排序;其次,在每一轮中,选择数据请求率最大的节点加入到生成树中,使得网络的总能耗最小;最终,利用虚拟减枝法来确定深度最小生成树的树根,以减少网络能耗.实验结果表明,与性能较好的DEIST协议相比,DDET至少将系统生命期延长了100%,并且节省了3%的系统总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交换 传感节点 分布式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BA的异构油气田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交换
19
作者 李振 曹谢东 刘世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6-238,共3页
在介绍CORBA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系统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基于CORBA的异构油气田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方法,实现了多个异构油气田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并在异构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些新功能。
关键词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分布式 信息集成 数据交换 异构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集团分布式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
20
作者 李纲 李广锡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69-874,共6页
由于存在ASP、PHP、Perl等不同的Web应用技术,使得基于不同技术的Web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对用户来说是不透明的。本文通过使用XML技术和模板映射技术,为异构平台间的Web 数据交换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 由于存在ASP、PHP、Perl等不同的Web应用技术,使得基于不同技术的Web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对用户来说是不透明的。本文通过使用XML技术和模板映射技术,为异构平台间的Web 数据交换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交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分布式数据交换 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