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义分割网络的路面积水与湿滑区域检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海 蔡柏湘 +3 位作者 蔡英凤 刘泽 孙恺 陈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91,共7页
积水或湿滑路面的道路附着系数远小于干燥路面的附着系数,对交通的安全性和机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及时获取路面状态信息而发出预警,可大大减小潜在伤害。本文中研究了基于图像的语义分割网络在积水和潮湿的路面状态识别中的应用,... 积水或湿滑路面的道路附着系数远小于干燥路面的附着系数,对交通的安全性和机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及时获取路面状态信息而发出预警,可大大减小潜在伤害。本文中研究了基于图像的语义分割网络在积水和潮湿的路面状态识别中的应用,它不仅可预测未来路面状态信息,且可得到路面积水和湿滑区域的分布。该方法利用语义分割网络Res-UNet++,分割出路面的积水和湿滑区域。Res-UNet++结构包括嵌套了不同深度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并在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加入残差结构,从而使图像的特征更容易学习。该方法取得了平均交并比为90.07%的分割精度并克服了其它方法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与湿滑区域检测 编码器-解码器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预警机协同探测能力及航线规划 被引量:10
2
作者 祁炜 李侠 +1 位作者 蔡万勇 金加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64-2768,共5页
针对带状责任探测区多架预警机协同探测问题,根据是否进行更高层级的多情报源信息融合处理,定义了两种协同模式。构建了多预警机实时探测覆盖区估算模型;提出了稳定覆盖度概念和定量公式;讨论了带状责任探测区中多预警机部署问题,给出... 针对带状责任探测区多架预警机协同探测问题,根据是否进行更高层级的多情报源信息融合处理,定义了两种协同模式。构建了多预警机实时探测覆盖区估算模型;提出了稳定覆盖度概念和定量公式;讨论了带状责任探测区中多预警机部署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协同部署优化决策模型。对两种协同模式下多预警机部署问题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Model2明显优于Model1,所构建的各种估算与决策模型考虑了各种主要的内、外因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机 协同探测 实时探测覆盖区 航线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J-1小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宇 杜培军 +1 位作者 唐伟成 柳思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为了评价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BJ-1)遥感数据监测煤矿区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的效果,针对其数据特点,选择基于图像信息运算和图像信息变换的直接变化检测法以及分类后比较法,对徐州东矿区2007~2008年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为了评价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BJ-1)遥感数据监测煤矿区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的效果,针对其数据特点,选择基于图像信息运算和图像信息变换的直接变化检测法以及分类后比较法,对徐州东矿区2007~2008年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以对比、评价各种方法在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和BJ-1数据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变化矢量分析法的检测精度最高,其后依次为图像比值法、图像差值法和多波段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变化检测,确定徐州市东矿区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较为集中的几个区域,包括东矿区北部的青山泉矿、韩桥矿、董庄矿和南部的大黄山矿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一号小卫星(BJ-1) 土地覆盖 变化检测 矿区 变化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载预警雷达协同探测范围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被引量:4
4
作者 付莹 汤子跃 孙永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单架机载预警雷达探测性能会受到空域覆盖盲区和多普勒盲区的限制。在分析空域覆盖盲区和多普勒盲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视化三维模型使机载预警雷达对监视区域内各高度层目标的空域覆盖更... 单架机载预警雷达探测性能会受到空域覆盖盲区和多普勒盲区的限制。在分析空域覆盖盲区和多普勒盲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视化三维模型使机载预警雷达对监视区域内各高度层目标的空域覆盖更加直观,而且可以给出雷达动态威力范围。多机载预警雷达进行协同探测,不仅可以改善对监视区域的空域覆盖,还可以互相弥补多普勒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探测 三维建模 多机载预警雷达 空域覆盖盲区 多普勒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雷达对抗系统雷达探测兵力需求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敬博 胡波 徐鸿羽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64,68,共6页
选取防空为背景,紧密结合网络雷达对抗系统的性能及配置要求,首先通过优化发射点及接收点到被保卫目标距离、相邻接收点间距获取单个探测范围与任务区域的最大交集、相邻探测范围覆盖任务区无间隙情况下的最小交集,并依据上面研究求取... 选取防空为背景,紧密结合网络雷达对抗系统的性能及配置要求,首先通过优化发射点及接收点到被保卫目标距离、相邻接收点间距获取单个探测范围与任务区域的最大交集、相邻探测范围覆盖任务区无间隙情况下的最小交集,并依据上面研究求取对任务空域完全覆盖所需的最小发射点及接收点数目;进而考虑蓝方行动因素,计算各点兵力以完全覆盖突袭机群;最终求解系统执行雷达探测任务所需总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覆盖任务区 雷达探测 总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