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eduling transactions in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向东 赵跃龙 +1 位作者 陈松乔 袁晓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45-551,共7页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s. At the mobile hosts, all transactions perform local pre-validation. The local pre-valid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committed transactions at the server in the last broadcast cycle. Transactions that survive in local pre-validation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server for local final validation. The new protocol eliminates conflicts between mobile read-only and mobile update transactions, and resolves data conflicts flexibly by using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rializatio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 restarts of transactions.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can be committed with no-blocking, and respond time of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toleranc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of disconnections from the broadcast channel is increased. In global validation mobi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have to do check to ensure distributed serializability in all participa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concurrency control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miss rate, restart rate, commit rate. Under high work load (think time is ls) the miss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14.6%,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The restart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32.3%, showing that DMVOCC-MVD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tart rat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And the commit rate of DMVOCC-MVDA is up to 61.2%,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mul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e-validation multiversion data broad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交易市场建设中“所商分离”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制度保障
2
作者 张素华 尹晓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25,共19页
我国数据交易市场的建设面临数据交易所功能定位不清、数据交易生态培育不足等困境,制约数据场内交易发展。数据交易所与数据商功能分离能够解决数据场内交易不活跃的问题,有助于培育数据要素流通服务生态。“所商分离”模式下,数据交... 我国数据交易市场的建设面临数据交易所功能定位不清、数据交易生态培育不足等困境,制约数据场内交易发展。数据交易所与数据商功能分离能够解决数据场内交易不活跃的问题,有助于培育数据要素流通服务生态。“所商分离”模式下,数据交易所应承担公共管理职能。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作为国家数据局直属事业单位法人,承担构建统一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服务职能和合规监管指导职能,区域性数据交易所在国家级数据交易所的垂直管理下,结合区域实践,承担区域内组织交易、数据商及数据产品登记审核、交易监管等一线监管职能。数据商应为从事数据价值链上各种数据价值挖掘活动的市场化机构,承担数据开发、数据发布、数据交易撮合及数据资本化等市场化职能。“所商分离”模式的落地还依赖主体准入机制、数据产品登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数据交易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商分离” 数据交易所 数据商 数据要素 数据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3
作者 张瑞 郑凯 +1 位作者 朱振伟 赵华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特征信息提取,使用STEP AP 242和PDM相结合的集成方式,将金刚石滚轮三维模型作为制造加工信息的载体,并选择SolidWorks作为CAD和CAM软件,以及选择Aras Innovator作为PDM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滚轮 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AP 2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IT-PatchTST模型:一种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缺失值插补方法
4
作者 齐建东 石成城 吴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目的】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的重要指标,NEE原始观测数据缺失值的插补精度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关键参数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为提高不同植被NEE在长时间连续性数据缺失情景下的插补精度,提出一种... 【目的】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的重要指标,NEE原始观测数据缺失值的插补精度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关键参数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为提高不同植被NEE在长时间连续性数据缺失情景下的插补精度,提出一种融合时间序列表征向量的TSIT-PatchTST深度学习模型。【方法】以全球长期通量观测网络站点的碳通量因子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短缺失(1 d)、中缺失(7 d)、长缺失(30 d)3种随机连续数据缺失场景,评估边际分布采样法(MDS)、PatchTST模型、TS2Vec-PatchTST模型和TSIT-PatchTST模型在8种不同植被类型下NEE的插补结果。【结果】在短缺失场景下,4种插补方法都表现出最优的性能。随着连续缺失天数的增多,MDS的插补精度逐渐下降,该方法在长缺失场景下已不能对NEE进行有效插补,而其他3种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地插补NEE缺失数据。综合3种缺失场景,TSIT-PatchTST模型表现出最优的插补性能,尤其在长缺失场景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插补精度。长缺失场景下,TSIT-PatchTST模型对31个站点插补结果的平均均方误差(MSE)为0.942μmol/(m2·s),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628μmol/(m2·s),平均R2为0.457。与PatchTST模型的插补结果相比,TSIT-PatchTST模型平均MSE下降了53.3%,平均MAE下降了39.7%,平均R2相持平。【结论】综合8种植被类型和3种缺失场景的应用结果,得出TSITPatchTST模型的插补效果最佳,并具有适应性。TSIT-PatchTST模型可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缺失场景以提高数据插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模型开发 数据插补 TSIT-PatchTST模型 碳循环 植被类型 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仓库货位分配优化研究
5
作者 蒋存波 韩蛟 张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0,共5页
仓储是商品流通链的重要环节,许多学者对货位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成果不完全适用于电商仓库。分析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不同的特点后,提出了评价指标,建立了含三个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随后在一种改进鱼群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电商特... 仓储是商品流通链的重要环节,许多学者对货位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成果不完全适用于电商仓库。分析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不同的特点后,提出了评价指标,建立了含三个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随后在一种改进鱼群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电商特点引入了反向变异和维度交换,提出了一种鱼群货位分配算法(SLA_AFSA)。最后在公共数据集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相应的实验参数,用层次分析法分配优化目标权重,实验结果显示SLA_AFSA更适用于电商仓库的货位分配问题,有效优化了模型的三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仓库 数据挖掘 货位分配 智能优化算法 反向变异 维度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EMFC长期老化预测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永平 胡成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长期老化趋势对于系统控制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数据驱动模型仅关注短期预测,难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的模型基于多尺度分解将输入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和... 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长期老化趋势对于系统控制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数据驱动模型仅关注短期预测,难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的模型基于多尺度分解将输入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精准提取长期依赖信息并有效捕捉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并将结果叠加以提高长期预测的精度。基于IEEE PHM 2014燃料电池耐久性测试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长期老化预测 数据驱动 多尺度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CAD系统奇异特征迁移方法研究
7
作者 郑健乐 李静蓉 +1 位作者 吴蕾 王清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异构CAD模型之间特征信息的迁移和重用对实现企业跨平台协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异构CAD模型之间由于特征构造方法不完全一致而导致特征迁移失败的问题,提出异构CAD系统奇异特征迁移方法。该方法基于XML中性文件,构建了源CAD系... 异构CAD模型之间特征信息的迁移和重用对实现企业跨平台协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异构CAD模型之间由于特征构造方法不完全一致而导致特征迁移失败的问题,提出异构CAD系统奇异特征迁移方法。该方法基于XML中性文件,构建了源CAD系统模型特征数据的存储方法,开发了基本拓扑元素的识别算法。为最大程度地保留模型的设计意图,提出了异构CAD系统特征迁移的四种原则及其实现方法。最后,分别开发了针对SolidWorks、CATIA和中望3D的特征模型迁移插件,验证了所提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存在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系统 特征造型 数据交换 设计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水-风系统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水侧大温差方案
8
作者 井洋 谢晓云 江亿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节能是提高数据中心能效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常见的风-水-风冷却系统进行热学分析,发现机房空调的风侧与水侧存在极大的流量不匹配损失,因此提出水侧大温差系统形式。相比于小温差方案,大温差冷却系统可大幅增加全年自...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节能是提高数据中心能效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常见的风-水-风冷却系统进行热学分析,发现机房空调的风侧与水侧存在极大的流量不匹配损失,因此提出水侧大温差系统形式。相比于小温差方案,大温差冷却系统可大幅增加全年自然冷却比例,降低输配能耗,冷却系统总能耗可减少约20%~30%。水侧大温差方案会增加机房空调的传热面积和成本,但冷却塔、制冷机、循环水泵、蓄冷罐、管路和阀门的投资均会降低,冷却系统总投资能够降低15%~25%。大温差冷却系统可以简化运行调节,全年无需调节阀门,使室外温度变化和IT负载变化调控方式解耦,减少运维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串联换热网络 流量匹配 大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资料在低纬高原地区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石紫琳 杨启东 +3 位作者 何帅辰 王秀智 吕柄溶 张晓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中国低纬高原区具有丰富的地表类型,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地区,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但由于该地区直接观测的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资料较少,因而对其碳汇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本文利用4套不同来源的NEE资... 中国低纬高原区具有丰富的地表类型,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地区,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但由于该地区直接观测的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资料较少,因而对其碳汇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本文利用4套不同来源的NEE资料,对比分析了NEE在中国低纬高原地区的时空分布差异,并利用广义三角帽方法评估了不同资料间的相对不确定性,旨在为该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提供资料的一致性指引。研究结果表明:从4套NEE资料的年均值而言,GCDF(Global Carbon Fluxes Dataset)、FLUXCOM和GCAS(Global Carbon Assimilation System)资料均表现为碳汇,其值分别为-423.23、-321.25和-63.57 g(C)m^(-2) a^(-1),而Ms TMIP(Multi-scale Synthesis and Terrestrial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资料表现为碳源,其值为2.63 g(C)m^(-2) a^(-1);4套资料在夏秋季节均为负值,表现为明显的碳汇,在春冬季,FLUXCOM和GCFD资料表现为碳汇,而GCAS和Ms TMIP资料表现为碳源;从空间分布而言,在整个低纬高原地区,4套资料在冬季均表现为碳源,在夏季均表现为碳汇,在春季Ms TMIP资料在云南地区表现为强碳源,在夏季GCFD资料表现为强碳汇;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FLUXCOM和GCFD资料在除草地外的其他植被类型四季均呈现为碳汇,除Ms TMIP资料外其他资料年平均值在落叶阔叶林下最小,碳汇最显著;从相对不确定性而言,4套资料中FLUXCOM资料在各个季节和全年的相对不确定性均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资料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 低纬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场内交易的信号机制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红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大数据交易所被寄予提高数据交易规模的厚望,但实践中不同交易所规则差异较大,未充分考虑信息披露在交易机制设计中的重要性,导致数据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克服,交易互信难以建立。数据场内交易信息披露问题的多维性决定了解决... 大数据交易所被寄予提高数据交易规模的厚望,但实践中不同交易所规则差异较大,未充分考虑信息披露在交易机制设计中的重要性,导致数据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克服,交易互信难以建立。数据场内交易信息披露问题的多维性决定了解决方案的复杂性,需要进行体系化机制设计。通过构建以信号理论为基础、以信息中介与制度模型为补充的理论分析框架,保障数据场内交易信息披露的充足性与可靠性。创设有效信号的核心是调节信号成本,信息中介和制度模型是调节信号成本的理论工具。在数据场内交易中,信息中介体现为实施合规评估、质量评估等行为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制度模型提供了信号机制中的约束规则,对信号发送者和信息中介的欺诈行为进行惩戒。将前述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到资本领域和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实践,归纳出数据要素交易机制设计的两条规律,包括信号成本的“二元分置”规律、信息中介和制度模型的“耦合规律”。由此,为数据场内交易机制设计的完善提供了具体指引,包括健全数据场内交易的信息披露规则、强化数据提供方的进场激励和完善信息披露欺诈行为的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场内交易 大数据交易所 信息披露 信息经济学 信号理论 信号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数据驱动模型的燃料电池性能衰减预测方法
11
作者 郭冰新 谢长君 +2 位作者 朱文超 杨扬 杜帮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92-3901,I0027,共11页
精确预测燃料电池衰减特性能够为控制和诊断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然而,主流的数据驱动方法在建模阶段,通常未考虑实验环境造成的测量误差及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预测形式上只能提供单一点估计的预测结果,进而导致... 精确预测燃料电池衰减特性能够为控制和诊断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然而,主流的数据驱动方法在建模阶段,通常未考虑实验环境造成的测量误差及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预测形式上只能提供单一点估计的预测结果,进而导致性能衰减,结果缺乏足够可信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概率的数据驱动模型(mixed-probability data-driven model,MPDD),通过贝叶斯理论对多种数据驱动模型的结构特点进行融合,实现模型对数据依赖性的不确定性量化,为燃料电池性能衰减趋势提供点估计和区间估计2种形式的预测结果。基于燃料电池动态负载周期循环(fuel cell dynamic load cycle,FC-DLC)中的全工况数据,MPDD模型的点估计结果要优于单一数据驱动模型。此外,基于FC-DLC中的稳态数据,MPDD模型相较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的区间估计集中率提升最高可达33%。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不确定性量化能力,可为电氢耦合装置的运行提供更实用的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性能衰减预测 数据驱动模型 不确定性量化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实验与分析
12
作者 黄国瑞 赵耀 +2 位作者 谢明熹 陈尔健 代彦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9-417,共9页
提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实验与分析,利用除湿换热器回收数据中心余热进行新风除湿,实现数据中心余热就地消纳。以上海某研究所冷板式液冷数据机房为研究对象,试制余热回收除湿系统进行除湿性能及余热回收性能的测试。实验结... 提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实验与分析,利用除湿换热器回收数据中心余热进行新风除湿,实现数据中心余热就地消纳。以上海某研究所冷板式液冷数据机房为研究对象,试制余热回收除湿系统进行除湿性能及余热回收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除湿换热器回收冷板式液冷数据机房的50℃余热对新风进行连续除湿,平均除湿性能系数(COP)最高可达8.85,在6 min、4500 m^(3)/h工况下平均余热回收效率可达4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余热回收 除湿换热器 吸附 再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doop的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研究与设计
13
作者 单珂 孔祥龙 +1 位作者 张一鸣 张宏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共5页
为了存储、共享、应用以及挖掘出对居民健康更有价值的信息,该文设计一种基于Hadoop的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将各卫生机构、体检机构等健康数据存储到前置库,通过数据治理、数据交换将医疗数据存储到标准库中,最后以数据服务... 为了存储、共享、应用以及挖掘出对居民健康更有价值的信息,该文设计一种基于Hadoop的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将各卫生机构、体检机构等健康数据存储到前置库,通过数据治理、数据交换将医疗数据存储到标准库中,最后以数据服务的方式将数据共享开放出去,对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健康管理公司等提供健康大数据支撑,促进医学健康产品的研发,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数据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 大数据 数据交换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分享数据红利的理论基础与行权机制
14
作者 林洹民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61,共16页
个人直接参与数据交易并分享数据红利,是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个人数据具有财产属性,且是个人“线上劳动”的结果,数据财产权理论与数字劳动理论共同构成个人分享数据红利的理论基础。当前数字经济以数据运营者为... 个人直接参与数据交易并分享数据红利,是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个人数据具有财产属性,且是个人“线上劳动”的结果,数据财产权理论与数字劳动理论共同构成个人分享数据红利的理论基础。当前数字经济以数据运营者为中心,数字经济治理应改变这一商业结构,建立“个人数据账户+数据交易所”的可信交易模式。《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数据可携权是建立个人数据账户的行权基础。个人数据账户制度既可使得个人直接从数据交易中获益,又可促进可信数据流通,增加市场上的优质数据供给。个人数据账户制度的顺利实施有赖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的支持。数据交易所应成为个人数据账户支持机构,注重强化对个人数据账户的安全管理,整合互联网与地方性数据资源,并提升个人数据账号质量。当发生数据泄露、数据传输故障等纠纷时,数据交易所应根据过错程度对个人数据账户持有者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红利共享 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可携权 个人数据账户 数据交易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传递的通用数据模型研究
15
作者 刘北胜 江若飞 +1 位作者 吕向茹 李慧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4,共7页
不同BIM应用程序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不统一将大幅降低各参与方的协作效率,并且增加信息不一致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从数据交换模式、数据格式和数据管理平台等方面对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传递和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借助IFC及rai... 不同BIM应用程序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不统一将大幅降低各参与方的协作效率,并且增加信息不一致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从数据交换模式、数据格式和数据管理平台等方面对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传递和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借助IFC及railML的数据交换模式,提出一种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传递通用数据模型,对数据模型架构进行研究,明确铁路基础设施数据分类、数据结构和关联关系,规范铁路基础设施元数据描述方法,提出由元数据信息自动生成XML Schema的转换机制,制定数据模型内容扩展和校验原则,并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对元数据唯一性进行判别。依托京张高铁项目开展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通用数据模型的应用验证,搭建铁路基础设施元数据管理系统,梳理铁路基础设施元数据4 000余条,生成数据传递XML Schema 63个,形成一套铁路基础设施数据传递通用模板。同时基于Schema构建铁路基础设施数据协同共享平台,实现结构化数据生成及传递。通过设计、施工阶段数字化移交,实现京张高铁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无损传递,推动京张高铁基础设施建维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全生命周期 数据传递 通用数据模型 元数据 数据交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去中心化环境的数据所有权安全转移协议
16
作者 禹勇 姚宇超 +1 位作者 史隽彬 阳昊辰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6-1372,共17页
在去中心化市场中,大量数据资产通常需要长时间锁定在智能合约中,直至交易完成。尽管这种锁定机制对交易安全非常重要,却严重限制了数据资产的流动性与灵活性,导致市场参与者交易效率降低、机会成本增加,阻碍了去中心化应用的推广与规... 在去中心化市场中,大量数据资产通常需要长时间锁定在智能合约中,直至交易完成。尽管这种锁定机制对交易安全非常重要,却严重限制了数据资产的流动性与灵活性,导致市场参与者交易效率降低、机会成本增加,阻碍了去中心化应用的推广与规模化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去中心化环境的数据所有权安全转移协议。本协议在不额外增加区块链网络计算或存储负担的前提下,实现了锁定数据资产所有权的安全转移。首先,构建了包含数据出质人(最初拥有并质押数据资产)、第三方受让人(欲获得数据资产所有权)和数据质权人(质押期间控制数据资产)的系统模型,明确了各方角色、交互方式和安全需求。其次,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对链下参与者进行身份认证,通过不暴露敏感身份信息和数据资产细节的方式,确保身份与交易的合法性,有效保护参与者隐私和数据资产机密性。此外,为安全、公平地实现数据资产控制权转移,设计了链下两方秘密交换协议,用于安全交换智能合约升级密钥,以完成数据所有权的变更,显著缓解了区块链网络的拥堵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与延迟。同时,引入可升级智能合约机制,实现对锁定数据所有权的安全修改和上链,且不会增加额外开销。最后,在最常见的数据资产抵押交易场景中,对提出的协议与现有协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协议相比,本协议在提高资产流动性、增强交易效率和保护参与者隐私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表现为本协议响应延迟低,可有效提升数据资产交易频率,从而显著提升了去中心化市场的数据资产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所有权 公平秘密交换 智能合约 零知识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acle Dataguard和网闸的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璐 杨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对在内外网严格物理隔离条件下,基于Oracle Dataguard和网闸技术的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对其设计和实现要点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网闸 datagurd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翅片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研究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阚侃 熊行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1,共7页
为解决换热翅片开窗角度的数字化测量问题,研究了面向换热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翅片几何量参数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轮廓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获取的多组原始轮廓数据进行数据剔除和取均值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逐点求导以识别兴趣... 为解决换热翅片开窗角度的数字化测量问题,研究了面向换热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翅片几何量参数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轮廓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获取的多组原始轮廓数据进行数据剔除和取均值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逐点求导以识别兴趣测量区域,在各兴趣测量区域采用定长逐点步进的方式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运算,选取最优拟合线段进行夹角计算,可自动实现对翅片8个开窗角度及3个长度参数的测量,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交互格式实现与制造执行系统的数据对接。实验结果表明:装置角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MPE)为±0.5°,具备数字化测量及数据交互能力,测量精度满足企业质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换热翅片 线轮廓处理 开窗角度 数字化测量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基础类标准的钢结构BIM全数据交互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其林 唐子涵 满延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9,共9页
研究了适用于各类钢结构的基于工业基础类标准(IFC)的全数据交互技术,可以导出钢结构模型完整的几何信息与附加属性,使通用建筑BIM软件能够进行模型信息读取并编辑其中的参数化构件;可以将模型全信息导入钢结构主流详图设计软件Tekla进... 研究了适用于各类钢结构的基于工业基础类标准(IFC)的全数据交互技术,可以导出钢结构模型完整的几何信息与附加属性,使通用建筑BIM软件能够进行模型信息读取并编辑其中的参数化构件;可以将模型全信息导入钢结构主流详图设计软件Tekla进行解析并重生成结构模型,实现模型二次编辑与施工出图。经工程实例验证,该成果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交互时信息传递完整、模型转换质量高,避免了钢结构不同设计阶段的重复建模,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工业基础类标准 全数据交互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粒机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大欣 周德义 +2 位作者 于亚军 胡伟 于春生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34-38,共5页
农业脱粒机构结构复杂、工况恶劣,在进行实物研究时耗时费力。采用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脱粒机构的工作状态,预测故障,积累数据并提供解决方案。对脱粒机构数字孪生系统的研究表明,选取脱粒滚筒扭矩、滚筒转速、轴承温度、振动加速... 农业脱粒机构结构复杂、工况恶劣,在进行实物研究时耗时费力。采用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脱粒机构的工作状态,预测故障,积累数据并提供解决方案。对脱粒机构数字孪生系统的研究表明,选取脱粒滚筒扭矩、滚筒转速、轴承温度、振动加速度及消耗功率作为关键参数可对脱粒机构物理实体进行准确地状态判断,运用Unity软件和AMESim软件构建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系统可用于虚拟仿真,使用ZigBee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互能够满足数字孪生系统数据交互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系统 脱粒机构 脱粒滚筒 数字建模 数据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