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for Cow Rumination Behavior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and Improved MobileNet v3
1
作者 ZHANG Yu LI Xiangting +4 位作者 SUN Yalin XUE Aidi ZHANG Yi JIANG Hailong SHEN Weizheng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29-41,共13页
[Objective]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promptly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cow health and predicting cow diseases.Current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 [Objective]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promptly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cow health and predicting cow diseases.Current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monitoring cow ruminant behavior,including video surveillance,sound recognition,and sensor monitoring methods.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edge device gives rise to the issue of inadequate real-time performance.To reduce the volume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cloud computing workload while achieving real-time monitoring of dairy cow rumination behavior,a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cow ruminant behavior based on edge computing.[Methods]Autono‐mously designed edge devices were utilized to collect and process six-axis acceleration signals from cows in real-time.Based on these six-axis data,two distinct strategies,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and split edge intelligence,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real-time recognition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Focused on the real-tim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cow ruminant behavior leveraging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the CA-MobileNet v3 network was proposed by enhancing the MobileNet v3 network with a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echanism.Additionally,a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was designed uti‐lizing the CA-MobileNet v3 network and the FedAvg federated aggregation algorithm.In the study on split edge intelli‐gence,a split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named MobileNet-LSTM was designed by integrating the MobileNet v3 network with a fusion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the Bi-LSTM network.[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ith MobileNet v3 and MobileNet-LSTM,the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based on CA-Mo‐bileNet v3 achieved an average Precision rate,Recall rate,F1-Score,Specificity,and Accuracy of 97.1%,97.9%,97.5%,98.3%,and 98.2%,respectively,yielding the best recognition performance.[Conclusions]It is provided a real-tim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w ruminant behavior,and the proposed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al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rumination behavior real-time monitoring edge computing improved MobileNet v3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ulti-DSP parallel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被引量:4
2
作者 Hu Junhong Zhang Tianxu Jiang Hao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883-889,共7页
The flexibility of tradition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limited because those system are design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 new TMS320C64x-based multi-DSP parallel computing architecture is present... The flexibility of tradition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limited because those system are design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 new TMS320C64x-based multi-DSP parallel computing architecture is presented. It has many promis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owerful computing capability, broad I/O bandwidth, topology flexi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The parallel system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by practical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computing image processing real-time computer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uristic file sorted assignment algorithm of parallel I/O on cluster computing system
3
作者 陈志刚 曾碧卿 +3 位作者 熊策 邓晓衡 曾志文 刘安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5期572-577,共6页
A new file assignment strategy of parallel I/O, which is named heuristic file sorted assignme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on cluster compu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load balancing, it assigns the files to the same disk ac... A new file assignment strategy of parallel I/O, which is named heuristic file sorted assignme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on cluster compu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load balancing, it assigns the files to the same disk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 service time. Firstly, the files were sorted and stored at the set I in descending order in terms of their service time, then one disk of cluster node was selected randomly when the files were to be assigned, and at last the continuous files were taken orderly from the set I to the disk until the disk reached its load maximu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trateg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by 20.2% when the load of the system is light and by 31.6% when the load is heavy. And the higher the data access rate, the more evid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btained by the heuristic file sorted assignment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computing parallel I/O file sorted assignment variance of service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llel FFT Algorithm on Computer Clusters
4
作者 YU Xiu-m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DFT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ignal process and others. Most present rapid ways of calculation are either based on paralleled computers connected by such particular systems like butterfly network, hypercube e... DFT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ignal process and others. Most present rapid ways of calculation are either based on paralleled computers connected by such particular systems like butterfly network, hypercube etc; or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instant transportation, non-conflict communication, complete connection of paralleled processors and unlimited usable processors. However, the dela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syste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work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stant transmission, dispatching missions, and the path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link in the computer cluster systems; layout of the dynamic FFT algorithm under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computer clu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computer clusters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匹配的边缘异构集群在线任务调度
5
作者 陈俊 王欣 +1 位作者 曾浩 覃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8,共8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业务对时延和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异构处理器构建边缘集群成为解决通用芯片算力不足的可行方案。然而现有的任务调度研究往往只考虑CPU、内存等通用计算资源,缺少对异构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相融合场景的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业务对时延和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异构处理器构建边缘集群成为解决通用芯片算力不足的可行方案。然而现有的任务调度研究往往只考虑CPU、内存等通用计算资源,缺少对异构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相融合场景的考虑。针对边缘侧的异构在线任务调度问题,结合时延和负载均衡两个指标,提出一个异构资源匹配度的概念,建立一种算力、需求和匹配度模型,并基于此设计一个在线任务调度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现有算法,所提算法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和时延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集群负载均衡,减少了资源碎片,提高了边缘侧处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异构集群 任务调度 资源匹配 负载均衡 异构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网络中多核任务卸载调度和资源适配研究
6
作者 李金 樊腾飞 +2 位作者 高红亮 刘科孟 谢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分析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实现边缘节点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资源的良好适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节点 边缘计算集群 分布式架构 任务卸载 资源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智算中心光电交换网络架构演化综述
7
作者 叶通 胡卫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3,2,共13页
随着智算中心规模向百万卡级演进,以“数据中心光互联(data center optical interconnection,DCI)+电分组交换(electrical packet switching,EPS)”为特征的传统智算中心网络面临功耗高、时延高、可靠性不足的挑战。近几年工业界开始探... 随着智算中心规模向百万卡级演进,以“数据中心光互联(data center optical interconnection,DCI)+电分组交换(electrical packet switching,EPS)”为特征的传统智算中心网络面临功耗高、时延高、可靠性不足的挑战。近几年工业界开始探索引入光子技术的方案,以降低智算中心网络的功耗并增强其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回顾了工业界研究的“DCI+EPS+光线路交换(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OCS)”和“DCI+光分组交换(fast optical switching,FOS)”两类智算中心网络架构。结合工业界头部企业的实际案例及科研机构的相关探索,探讨了两种架构的技术路径、性能优势及待研究问题,为未来智算中心网络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中心 光电交换网络 算力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表示学习方法研究综述
8
作者 孟祥福 孙硕男 +2 位作者 张霄雁 冷强奎 方金凤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7-1454,共18页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遍应用,产生了大量的轨迹数据。目前的轨迹数据处理方法通常以定长的向量形式输入到模型,因此如何将变长的轨迹数据转换成定长低维的嵌入向量十分重要。轨迹表示学...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遍应用,产生了大量的轨迹数据。目前的轨迹数据处理方法通常以定长的向量形式输入到模型,因此如何将变长的轨迹数据转换成定长低维的嵌入向量十分重要。轨迹表示学习旨在将轨迹数据转换为更具表达力和可解释性的表示形式。对轨迹表示学习的研究现状、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分类介绍了轨迹表示学习的关键技术,总结了现有轨迹公开数据集。将轨迹表示学习方法按照不同的下游任务进行分类,重点综述了轨迹表示学习方法在轨迹相似性计算、相似轨迹搜索、轨迹聚类、轨迹预测等领域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并分别分析了每一类任务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结构和原理,及各类任务中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当前轨迹表示学习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如何解决轨迹表示学习中的数据稀疏性、多模态以及模型优化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表示学习 轨迹数据挖掘 轨迹相似性计算 相似轨迹搜索 轨迹聚类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ACH2-GPU的集群相关器研究——Hashpipe软件在X-engine模块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科 王钊 +6 位作者 李吉夏 吴锋泉 田海俊 牛晨辉 张巨勇 陈志平 陈学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随着国际上越来越多干涉阵列设备的建造与运行,为人类探测未知宇宙的奥秘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然而随之带来高速和密集型数据实时处理的巨大困难,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已建造的天籁计划一期项目在数据实时... 随着国际上越来越多干涉阵列设备的建造与运行,为人类探测未知宇宙的奥秘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然而随之带来高速和密集型数据实时处理的巨大困难,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已建造的天籁计划一期项目在数据实时关联计算的需求,利用GPU在高性能并行计算上的优势,为天籁柱形探路者阵列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ROACH2-GPU的集群相关器,深入探究Hashpipe(High availibility shared pipeline engine)软件在集群相关器X-engine模块中的应用。首先介绍ROACH2-GPU集群相关器的整体架构,然后研究Hashpipe的核心功能和数据处理方法,实现了完整的分布式异构处理功能,优化了Hashpipe控制和参数接口。根据实际观测需求,可修改程序参数,能实现不同通道数量的相关器配置,降低后端软硬件设计的难度和成本。最后,在完成软件正确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强射电天文源的观测和处理,能够获得准确的干涉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CH2-GPU Hashpipe 集群相关器 X-engine模块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量子计算机的电网停电后分区模型及量子比特扩容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成骏 娄骐 +3 位作者 徐一骏 顾伟 文凯 马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0-90,共11页
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能够保证电网快速恢复正常运行,而精准、高效的分区方法则是恢复策略能够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日益严格的时效性需求,现存方法无法直接求解模型且求解结果需要人工选择,并受... 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能够保证电网快速恢复正常运行,而精准、高效的分区方法则是恢复策略能够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日益严格的时效性需求,现存方法无法直接求解模型且求解结果需要人工选择,并受到经典计算机算力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利用近年来新兴的量子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量子计算的电网停电后快速恢复分区方法。首先,以切除线路权重和最小为目标,考虑电网实际运行安全约束,构建了大停电后网络分区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光量子计算机能直接求解的二元二次无约束优化模型;然后,考虑实机量子比特数限制,初步探讨了基于子问题抽取的量子比特扩容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最后,依托专用量子计算机,采用两个不同规模的系统分别验证了所提分区模型和量子扩容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量子计算 量子比特扩容 停电 二元二次无约束优化 谱聚类 分区并行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算力网络的跨集群数据迁移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1
作者 李俊哲 付振新 +3 位作者 杨宏辉 马银萍 李若淼 樊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5-786,共12页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在不同地域算力中心的集群之间进行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是影响算力网络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课题。鉴于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YNC的高性能传输软件SCOW-SYNC。首先,SCOW-SYNC采用队列和线程池架构,对传统的RS...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在不同地域算力中心的集群之间进行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是影响算力网络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课题。鉴于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YNC的高性能传输软件SCOW-SYNC。首先,SCOW-SYNC采用队列和线程池架构,对传统的RSYNC进行了优化,通过并行建立多个TCP连接和并行传输,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此外,SCOW-SYNC还支持大文件自动切分、动态压缩、后台运行、进度实时查询和SSH连接池管理等功能。经测试,SCOW-SYNC相比RSYNC能够达到125%~130%的加速比。其次,为了提高传输的安全性,面向算力中心提出了一套可靠的跨集群传输系统架构,数据传输仅在“传输节点”之间发起,使用“传输密钥”进行加密,该密钥由“管理节点”负责动态检查、生成和分发。最后,将SCOW-SYNC集成到高性能计算门户和管理平台SCOW中,实现了SCOW的跨集群传输模块,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不同集群之间进行高性能的数据迁移,并通过容器化技术部署到了北京大学跨集群环境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 算力网络 并行传输 RSYNC 集群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AHP-熵值法的边缘侧多机器人任务调度模型
12
作者 杜玲羽 陈海军 +1 位作者 胡晓兵 李韵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3,共6页
视觉机器人集群云边控制场景中,针对边缘侧大量异构数据的并发处理和传输面临计算和通信资源限制的问题,提出基于PSO-AHP-熵值法的组合评价边缘侧多机器人任务调度模型。以上下料机器人为例,该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对多任务... 视觉机器人集群云边控制场景中,针对边缘侧大量异构数据的并发处理和传输面临计算和通信资源限制的问题,提出基于PSO-AHP-熵值法的组合评价边缘侧多机器人任务调度模型。以上下料机器人为例,该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对多任务的上下料任务响应优先级、预计响应持续时间、申请响应时间、剩余上料工件数和工件加工时间成本5个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组合优化,从而得到多机器人任务的响应优先级顺序,最后根据响应排序结果,选择接入边缘调度层的机器人任务,实现上下料机器人集群的多任务合理响应。基于机器人上下料虚拟系统进行多任务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任务调度模型能够在边缘侧资源有限条件下对上下料机器人集群进行稳定的任务优先级评价,实现多机器人任务的有序响应,避免边缘侧系统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集群 边缘计算 组合评价 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
13
作者 张曼静 何玉林 +1 位作者 李旭 黄哲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针对大数据聚类中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聚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各个本地节点对节点上的数据执行局部聚类操作,并基于局部聚类结果,从每个节点中抽取代表性的数据样本,然后... 针对大数据聚类中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聚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各个本地节点对节点上的数据执行局部聚类操作,并基于局部聚类结果,从每个节点中抽取代表性的数据样本,然后将各节点选定的样本数据传输至中央节点。之后,在中央节点上,对合并的样本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并将样本聚类的结果传回各个本地节点。最后,各本地节点结合自身的局部聚类结果和中央节点的样本聚类结果,完成最终的聚类标签统一。通过以上流程,所提方法实现了对集中式聚类算法的分布式改造,能够快速一致地完成对全局数据的聚类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均表明,与传统的全量数据集中式聚类方法相比,二阶段聚类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并行处理的高效性和集成分析的准确性,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显著降低计算资源的消耗,是一种可行的大数据聚类分布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聚类 分布式计算 节点抽样 并行计算 二阶段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集群式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研究
14
作者 邓慧萍 卢炽华 +4 位作者 陈弯 刘志恩 罗挺 王永亮 孙孟雷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0-981,共12页
为解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充放电时发动机间歇介入工作,导致车内轰鸣声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系统,通过融合集中式控制策略与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半耦合式集群式控... 为解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充放电时发动机间歇介入工作,导致车内轰鸣声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系统,通过融合集中式控制策略与分散式控制策略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半耦合式集群式控制策略。集群式控制策略较集中式控制策略计算量降低50%左右,且保持着与其相当的噪声衰减性能;较分散式控制策略稳定性明显更优,降噪效果突出。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车内多种集群式控制策略及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某增程式电动车在其常用工况下开展了实车路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集群式控制策略可较好地应用于车内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2、4、6阶增程器噪声在4个座椅头枕位置处的平均降噪量分别可达15.9、10.6和5.7 dB(A),表现出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及稳定性。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有人舱室的噪声控制如飞机、潜艇等领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 集群式控制策略 低计算复杂度 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方法的电梯井角点特征提取和测量系统
15
作者 方流 周斌 +1 位作者 祁宗华 王斌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6-982,共7页
针对如何准确有效提取电梯井角点特征问题,通过分析电梯井半结构化室内环境、水泥墙面凸起或凹坑缺陷等特征,提出了以Douglas-Peukcer算法为预处理,利用聚类算法去除干扰因素获得电梯井数据集,从数据集中进行角点的判断和分类进而提取... 针对如何准确有效提取电梯井角点特征问题,通过分析电梯井半结构化室内环境、水泥墙面凸起或凹坑缺陷等特征,提出了以Douglas-Peukcer算法为预处理,利用聚类算法去除干扰因素获得电梯井数据集,从数据集中进行角点的判断和分类进而提取特征的方法。同时设计了线轮传动机构,搭建了基于二维激光雷达的测量系统,依据电梯行业测量标准对电梯井现场做了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测量误差绝对值小于2 cm,均值采样和随机采样值均符合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角点 特征提取 电梯井 聚类算法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k架构下基于改进深度聚类的用户日负荷分类方法
16
作者 徐寿亮 徐剑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20,共10页
负荷聚类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聚类来挖掘用户的用电模式可以帮助电力系统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其效率和经济性。目前,在负荷数据海量化与复杂化趋势下,传统的负荷聚类方法难以高效、精确地处理海量... 负荷聚类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聚类来挖掘用户的用电模式可以帮助电力系统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其效率和经济性。目前,在负荷数据海量化与复杂化趋势下,传统的负荷聚类方法难以高效、精确地处理海量高维的负荷数据。因此,提出一种Spark分布式计算架构下基于改进深度聚类的日负荷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编码器获取用户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向量,送入K-means的聚类层完成负荷聚类,接着将特征提取模型和聚类模型联合优化,组成深度聚类模型。其次,考虑了处于负荷类别边界的边缘负荷样本对神经网络的不利影响,引入自步学习技术,并设计了一个新的损失函数。最后,将大数据技术与深度聚类算法结合,利用Spark分布式计算平台实现深度聚类算法的并行计算。通过算例验证,所提算法在聚类效果和处理效率上都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负荷 日负荷聚类 深度聚类 Spark平台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和知识驱动的超万卡智算集群稳定性保障实践
17
作者 牛红韦华 黄永宝 +7 位作者 丁国强 黄宝 赵治稳 徐杨 王涛 张锐龄 王旋 张逸翔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63,共19页
为了解决超万卡智算集群硬件故障多、任务训练故障率居高不下、跨域问题定位困难等稳定性保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和知识驱动的保障超万卡智算集群稳定性的方案。首先,通过异构资源一体化采集技术、分布式实时大数据抽取—转换—加... 为了解决超万卡智算集群硬件故障多、任务训练故障率居高不下、跨域问题定位困难等稳定性保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和知识驱动的保障超万卡智算集群稳定性的方案。首先,通过异构资源一体化采集技术、分布式实时大数据抽取—转换—加载(extract-transform-load,ETL)技术采集集群性能数据;然后,基于改进的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self-attention-based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SABiLSTM)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故障诊断;最后,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匹配诊断模型输出的结果,完成故障诊断报告的输出,提升诊断模型输出的可解释性。在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时序性特征时引入特征权重系数,对不同尺度提取的特征加权融合,提高模型故障诊断精度。在基于1.8万卡智算集群故障诊断仿真实验中,损失值逐渐收敛并稳定在0.047,准确率达到了98.4%。实践表明,该稳定性保障方案能有效保障大模型训练,提升智算集群的可靠性,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智算集群建设与大模型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集群 故障诊断 SA-BiLSTM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IoT系统的多无人机部署与协作卸载
18
作者 黄智钦 卢恬英 陈哲毅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9,共15页
在大规模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系统中,无人机使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缓解终端IoT设备的性能限制。然而,由于不均匀的IoT设备分布与低效的问题求解效率,如何在大规模IoT系统中高效执行计算卸载面临... 在大规模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系统中,无人机使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缓解终端IoT设备的性能限制。然而,由于不均匀的IoT设备分布与低效的问题求解效率,如何在大规模IoT系统中高效执行计算卸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有解决方案通常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多无人机场景,导致了低效的资源利用与过度的响应延迟。为解决这些重要挑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大规模IoT系统的多无人机部署与协作卸载(multi-UAV deployment and collaborative offloading,MUCO)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约束K-Means聚类的无人机部署方案,在提升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保证覆盖均衡。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MARL)的多无人机协作卸载策略,将来自IoT设备的卸载请求进行拆分与分布式执行,进而实现高效的协作卸载。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MUCO方法的有效性。与基准方法相比,MUCO方法在不同场景中平均可以取得约23.82%和28.13%的无人机部署性能提升,且能取得更低的时延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部署 计算卸载 K-MEANS聚类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理服务器集群的高性能自动化管控技术
19
作者 张鹏 钱佳芮 +3 位作者 王晓锋 王勇 奚相恺 邢嘉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8-1207,共10页
为高效管理物理服务器集群并支持复杂计算任务,提出一种面向物理服务器集群的高性能自动化管控技术(HAMC)。针对服务器的异构性,设计一体化管理技术,实现硬件资源的高效统一管理;针对操作系统的差异性,采用基于异步消息的快速部署技术,... 为高效管理物理服务器集群并支持复杂计算任务,提出一种面向物理服务器集群的高性能自动化管控技术(HAMC)。针对服务器的异构性,设计一体化管理技术,实现硬件资源的高效统一管理;针对操作系统的差异性,采用基于异步消息的快速部署技术,实现操作系统的无人值守高效安装。优化传统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HAMC可实现Inspur、H3C、Lenovo、DELL等品牌服务器的一体化管理,支持RedHat、CentOS、Ubuntu等系统的自动安装。与Cobbler和OpenStack相比,HAMC在操作系统部署效率上有所提升,在多跳和并发测试中,其网络吞吐量优于传统网络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物理服务器集群 资源管理 自动部署 异构性 网络优化 一体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D-FDRL的应急监控视频边缘智能传输优化
20
作者 李彦 万征 +1 位作者 邓承志 汪胜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4-2329,共16页
应急监控视频传输作为提升突发事件监测、公共安全事件处理、灾后重建等情况下应急工作处理能力的关键技术手段,逐渐成为国家智慧应急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随着5G技术、决策型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自适应的... 应急监控视频传输作为提升突发事件监测、公共安全事件处理、灾后重建等情况下应急工作处理能力的关键技术手段,逐渐成为国家智慧应急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随着5G技术、决策型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自适应的高质量应急监控视频传输,针对局部区域内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监控,建立一种应急监控视频边缘智能传输架构,设计了应急监控视频重要性度量方法,提出簇内动态联邦深度强化学习(IcD-FDRL)算法,并实现了基于簇内动态联邦深度强化学习的应急监控视频边缘智能传输优化,以打破监控数据孤岛,提升算法学习效率,实现重要应急监控视频的低时延、低成本、高质量和优先传输。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监控视频 边缘集群 动态联邦深度强化学习 边缘智能 无线视频传输 移动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