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8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n Nigeria: Problems and Prospects 被引量:1
1
作者 Ekelemu Jerimoth Kesena Irabor Arnold Ebttk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7年第3期90-96,共7页
Nigeria is the most populous black nation in the world, with an estimated population about 150 million people. Its citizens as at the end of 2012 have a projected fish demand of 2.66 million tonnes of fish. Fish suppl... Nigeria is the most populous black nation in the world, with an estimated population about 150 million people. Its citizens as at the end of 2012 have a projected fish demand of 2.66 million tonnes of fish. Fish supply within the said period was 1.32 million tonnes. This figure was made up of 0.7 million tonnes from importation and 0.62 million tonnes from both artisanal and aquaculture. Of the local production aquaculture contributes only 200 000 tonne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ish catch from the wild has reached its maximum production limit and production from this area is currently on the decline. Nigeria has about 1.75 hm2 of suitable sites for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Aquaculture production for 2012 was a meager 200 000 tonues. Aquaculture though a veritable means is faced with a lot of constraints ranging from government's wrong focus on industrial fisheries instead of aquaculture, poor policy formulation and non-implementation fisheries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mong others. In spite of these constraints, there were also the following aquacultur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such as production of fishing equipment,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fish farms, shrimp fishing, fingerling production, table size fish production, brood stock production, fish feed production, ornamental fish farming, production syste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apacity building in project management, packaging and bra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culture production fishery business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uaculture Technology Adoption by Fadama Ⅲ Farmers in Niger Delta, Nigeria
2
作者 Ovharhe 0 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4期78-81,共4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kwa Ibom, Bayelsa and Delta States of the Niger Delta, Nigeria. It examined the level of adoption of aquaculture technologies by Fadama Ⅲ beneficiaries and assessed the differences in ad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kwa Ibom, Bayelsa and Delta States of the Niger Delta, Nigeria. It examined the level of adoption of aquaculture technologies by Fadama Ⅲ beneficiaries and assessed the differences in adoption levels on sate basis. Five fish farm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on multiple stage bases from 18 Fadama Users' Groups (FUGs) amounting to 90 farmers as the sample size for this study (n=90).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licit information from respondents. Data collected were measured using descriptive and adoption Sigma method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revealed that of the 12 selected aquaculture based technologies recommended by Fadama Ⅲ, the ratio of adoption skills ranged from 1 high: 7 medium: 5 low. The adoption levels followed a sequence of earthen ponds preparation being the highest, and stocking density techniques being the lowest. The overall adoption level was 4.20 which implied that the aquaculture farmers were categorized as medium adopters using the Sigma method scale.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farmers with adoption levels at medium and low ranges should be focused upon with more teaching sessions by community facilitators and that other extension workers should emulate the strategies used by Fadama Ⅲ in developing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PTION aquaculture technology Fadama FA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摄食强度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路 周玉凡 +4 位作者 孙超奇 周铖钰 朱明 谭鹤群 万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为解决高密度养殖加州鲈摄食强度识别难的问题,实现加州鲈的精准投喂,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加州鲈为研究对象,采用摄食声信号采集装置获取加州鲈鱼群的摄食声信号,经预... 为解决高密度养殖加州鲈摄食强度识别难的问题,实现加州鲈的精准投喂,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加州鲈为研究对象,采用摄食声信号采集装置获取加州鲈鱼群的摄食声信号,经预处理后提取摄食声信号的多种特征,通过随机森林、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较为重要的特征,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建立PSO-MLP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基于PCA特征选择的PSO-MLP识别模型的分类识别效果更好,其准确率达到97.88%,识别时长为6.24 s,与基于随机森林和基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的模型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2.61%和1.02%,识别时长缩短1.04 s和1.09 s。说明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方法有效提高了鱼群摄食强度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可为智能投喂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鱼类摄食强度 被动水声信号 加州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志英 袁嘉欣 +8 位作者 谢世红 贺刚 邓宏奎 李梦露 王嘉伟 邓勇辉 章海鑫 欧阳敏 周辉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中及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养水区净水系统稳定有效运行,经过各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质最终符合养殖用水的要求。其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97%、63.23%、53.51%。养水区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33个门组成,生物滤池中水体和滤料上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有所差异,生物膜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P<0.05)。水体样本组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生物膜样本组,水样中的细菌种类更多,细菌群落的丰富度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H^(+)_(4)-N、NO^(-)_(2)-N和TN环境因子显著影响水体组微生物群落结构(P<0.05),总磷(TP)、有效磷(AP)、溶氧(DO)是对生物膜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3级生物滤池可有效增加水体中促进氮、磷代谢的微生物菌群,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水质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滤池 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 16Sr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池塘”耦联内循环水生态养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辉 邹瑞兴 +3 位作者 刘铁钢 杨炳坤 徐宁 李秀颖 《水产养殖》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开展了“网箱-池塘”耦联内循环水生态养殖试验。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口池塘,每个试验组在池塘内配有5个网箱,对照组不配网箱,为传统养殖模式。试验组和对照组每667 m^(2)分别投放鲫2200尾,鲢40尾,鳙20尾。试验组网箱外安装推水和... 开展了“网箱-池塘”耦联内循环水生态养殖试验。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口池塘,每个试验组在池塘内配有5个网箱,对照组不配网箱,为传统养殖模式。试验组和对照组每667 m^(2)分别投放鲫2200尾,鲢40尾,鳙20尾。试验组网箱外安装推水和微孔增氧设备,池塘两窄边侧设生态浮床,按池塘面积的20%种植浮床水稻;对照池设置普通增氧设备。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氮、铵态氮、硝酸盐氮、总磷、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0.69%,69.12%,55.23%,62.62%和54.20%;试验组主养鲫出池规格、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25%,7.58%和13.28%;试验组饵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4.72%;试验组比对照组节水量和减少用药量分别为52.05%和81.82%。指出,“网箱-池塘”耦联内循环水生态养殖对净化水体、提高产量、降低饵料系数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网箱 内循环 生态养殖 传统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保保障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宣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82,共22页
本文综述了生物安保在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对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生物安保作为一种基于风险分析的战略性综合方法,其核心目标在于防控疫病风险,保障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生物安保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讨... 本文综述了生物安保在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对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生物安保作为一种基于风险分析的战略性综合方法,其核心目标在于防控疫病风险,保障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生物安保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讨论了这一概念与生物安全、疫病防控和健康养殖、动物卫生等概念的联系与差别,并提出生物安保、动物卫福和生态干预构成动物卫生三要素,探讨了生物安保体系构建的六大要素和生物安保计划的实施流程。随后,概述了生物安保概念所涉及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科技和政策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接下来,文章讨论了全球和区域性组织在推动水产养殖生物安保战略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水产养殖生物安保法规体系构建方面的实践,特别介绍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等国际组织重视运用生物安保理念来推动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进一步讨论了水产养殖企业生物安保分级及其技术内容,以无特定病原(SPF)虾苗培育为例介绍了国外企业生物安保的发展,描述了水产养殖企业生物安保体系构建方法和在对虾育苗场的实践。最后,文章重点指出了中国在水产养殖生物安保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生物安保战略的发展方向,包括构建国家生物安保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路线图、强化生物安保相关的研究与教育普及,优先发展种业生物安保,构建高标准生物安保水平上的种业体系,以保障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保 水产养殖 疫病防控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RFID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研究——基于智慧农业区块链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淑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首先,介绍了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应用的概念;然后,基于结构、温度传感器、RSSI定位和天线等多个模块实现了对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的设计;最后,为了验证该RFID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的性能,设计了一套放养羊群的养殖信息监测系统,对每... 首先,介绍了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应用的概念;然后,基于结构、温度传感器、RSSI定位和天线等多个模块实现了对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的设计;最后,为了验证该RFID测温定位电子耳标的性能,设计了一套放养羊群的养殖信息监测系统,对每只羊的实际位置和体温进行监测。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山羊的体温和位置,响应快,稳定性高,符合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测温定位 电子耳标 RFID 智慧农业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OF/壳聚气凝胶去除Cu(Ⅱ)及环丙沙星 被引量:1
8
作者 狄军贞 高梦晴 +1 位作者 姜洋洋 阮浈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去除水体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高效吸附材料。以壳聚糖气凝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Fe/ZIF-8的双金属MOFs凝胶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与组成。实验表明,...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去除水体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高效吸附材料。以壳聚糖气凝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Fe/ZIF-8的双金属MOFs凝胶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与组成。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在pH值为6时对Cu(Ⅱ)和环丙沙星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95.86 mg/g和96.98 mg/g,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机制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主要通过离子交换、静电吸引、氢键、表面络合作用以及π-π相互作用实现。此外,该复合材料在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仍能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MOFs 壳聚糖 养殖废水 抗生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饲料价格波动对养殖成本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稳定水产饲料价格是提升水产品自给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渔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更是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基于2015年1月——2023年1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法探析水产饲料价格波动对养... 稳定水产饲料价格是提升水产品自给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渔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更是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基于2015年1月——2023年1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法探析水产饲料价格波动对养殖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产饲料价格波动与养殖成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水产饲料价格波动是影响养殖成本的重要因素,且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长期存在。水产饲料价格对养殖成本冲击的响应期约为2年,且水产饲料价格在24个月后对养殖成本仍有6.8849%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水产饲料价格对水产养殖成本的贡献较高,证明水产饲料价格波动是影响养殖成本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饲料价格波动 养殖成本 价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10
作者 刘丹 潘浩然 +6 位作者 倪红东 赵新延 许天浩 汪南壹 丁君 常亚青 田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简称RAS)的微生物组成,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月份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菌群特征。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分析结...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简称RAS)的微生物组成,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月份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菌群特征。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刺参循环水养殖池塘中水体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大于沉积物,且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发现,沉积物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水体(P<0.001),水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沉积物(P<0.05);沉积物中Lutibacter和假鲁杰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样本(P<0.05);不同月份水体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中蓝细菌门在5月(W517)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unidentified_Bacteria和绿弯菌门在7月(W075)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在属水平上存在差异,十八杆菌属和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在5月(W517)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弓形杆菌属在7月(W075)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海生杆菌属和冰居菌属在9月(W913)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不同月份沉积物微生物在门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其中蓝细菌门在9月(P913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在属水平上差异,冰居菌属、unidentified_Flavobacteriaceae和十八杆菌属在5月(P517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弓形杆菌属和噬琼胶菌属在7月(P075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在9月(P913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研究表明,不同月份间水体及沉积物中优势属均有不同,本试验结果可为刺参循环水养殖生产中微生物制剂合理利用及刺参健康养殖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微生物群落 循环水养殖系统 高通量测序 养殖水体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简式大口黑鲈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朱明 范豪 +3 位作者 万鹏 齐悦颖 雷翔 汪荣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为探索简洁、稳定、低成本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及应用发展价值,通过优化改良进水结构、增氧模式、精简系统组成等方法,构建了一套淡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了为期90 d的大口黑鲈养殖试验,验证系统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启动阶段,以... 为探索简洁、稳定、低成本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及应用发展价值,通过优化改良进水结构、增氧模式、精简系统组成等方法,构建了一套淡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了为期90 d的大口黑鲈养殖试验,验证系统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启动阶段,以成熟滤材、初始滤材比例为2∶3的模式混合培养,生物膜18 d即可挂膜成功;养殖过程中,温度、溶解氧质量浓度、pH值均值分别为(27.60±0.30)℃、(10.25±0.23)mg/L、7.10±0.31,氨氮、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0.27±0.14)mg/L、(0.10±0.03)mg/L,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7.41~35.89 mg/L,水体浊度为(0.25±0.01)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大口黑鲈平均质量从(61.25±3.06)g增长至(256.54±12.84)g,最大养殖密度达到42.54 kg/m3,饵料系数均值为1.16,成活率为98.85%~100%;肌肉质构特性分析发现大口黑鲈肌肉硬度适度增高、弹性增加,提升了鱼肉口感;运行成本大约为21.16元/kg,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本研究有利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推广,也为淡水鱼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质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铜鱼营养及风味品质分析
12
作者 贺刚 李梦露 +6 位作者 邓勇辉 袁嘉欣 陶志英 周辉明 王嘉伟 李珍 徐子佳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5-1986,共12页
【目的】探究野生与养殖铜鱼的营养和风味差异,为铜鱼养殖群体的营养学研究提供基本参数,并为铜鱼全营养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野生与养殖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 【目的】探究野生与养殖铜鱼的营养和风味差异,为铜鱼养殖群体的营养学研究提供基本参数,并为铜鱼全营养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野生与养殖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养殖铜鱼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P<0.05,下同)和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野生铜鱼,分别提高6.17%和19.73%;养殖铜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显著高于野生铜鱼,提高2.96%,除蛋氨酸和组氨酸外,其余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生铜鱼,必需氨基酸总量(∑EAA)较野生铜鱼提高4.04%;野生与养殖铜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养殖铜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2.92,略低于野生铜鱼(76.55);养殖铜鱼肌肉中脂肪酸总量(∑FA)、不饱和脂肪酸总量(∑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饱和脂肪酸总量比值(∑PUFA/∑SFA)均极显著高于野生铜鱼,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 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n-3 PUFA/∑n-6 PUFA均极显著低于野生铜鱼;野生与养殖铜鱼肌肉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醛类占比最高,以(E,E)-2,4-癸二烯醛对样品总体风味贡献最大,野生铜鱼肌肉中呈鱼腥味的正己醛、庚醛和1-辛烯-3-醇相对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养殖铜鱼,表明养殖铜鱼具有较好的风味。【结论】养殖铜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氨基酸比例均衡,且整体鱼腥味较淡;野生铜鱼则在EPA、DHA及n-3 PUFA含量和脂肪酸比例方面更具优势。在养殖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铜鱼人工配合饲料营养配比,提高养殖技术和水体质量,缩小野生与养殖铜鱼营养品质差异,使养殖铜鱼成为一种极具推广潜力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鱼 野生 养殖 营养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的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宣雄智 朱文婷 +4 位作者 李文嘉 徐先栋 李烨 何景晧 姬雯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74,共4页
后生元是一类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灭活微生物制剂,以传统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为主,包括胞内多糖、短链脂肪酸、氨基酸、有机酸、酶和其他代谢物。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抗氧化功能、抗炎症、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病... 后生元是一类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灭活微生物制剂,以传统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为主,包括胞内多糖、短链脂肪酸、氨基酸、有机酸、酶和其他代谢物。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抗氧化功能、抗炎症、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病毒等功能。后生元发挥这些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新陈代谢、信号通路和肠道内稳态等因素有关。文章主要介绍了后生元的成分、分类和来源,阐述了后生元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论述了其在鱼类、虾类和软体动物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生元在水产养殖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板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养殖环境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薛彬 张东旭 +5 位作者 刘长军 李铁军 李磊 高锋 何杰 苗增良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923,共12页
在全球能源需求上升和环保意识增强背景下,光伏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我国在光伏领域成绩斐然,不仅光伏装机容量和组件出货量位居世界首位,更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推动者。“渔光互补”模式创新性地将水... 在全球能源需求上升和环保意识增强背景下,光伏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我国在光伏领域成绩斐然,不仅光伏装机容量和组件出货量位居世界首位,更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推动者。“渔光互补”模式创新性地将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土地和水域的利用效率。然而,有关光伏板对海水养殖池塘环境及养殖生物的影响尚不明确。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10月和12月在浙江舟山登步岛渔光互补基地,对比了覆盖光伏板与非覆盖光伏板梭子蟹养殖塘中水质、沉积物质量及梭子蟹生长及营养成分间差异。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光伏板对梭子蟹养殖塘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总磷)有显著影响,但对水温和沉积物质量未发现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采样时间与养殖塘水温、活性磷酸盐和总磷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而与盐度、溶解氧、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梭子蟹的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与氨基酸组成主要受养殖时间变化影响,光伏板的存在对梭子蟹生长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有限。综上所述,“渔光互补”模式不会对梭子蟹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构成威胁,研究结果为光伏板在海洋水产养殖业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为光伏渔业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板 渔光互补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养殖环境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湖泊水生植被和藻类水华时空演变遥感长期监测:以太湖流域长荡湖为例(1985-2021年)
15
作者 黄林生 倪贵高 +2 位作者 王康 赵晋陵 罗菊花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8-377,I0001,共11页
水生植被和藻类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水生植被退化,藻类水华频发。开展湖泊水生植被群落和藻类水华的长期观测可为湖泊生态系统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和藻类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水生植被退化,藻类水华频发。开展湖泊水生植被群落和藻类水华的长期观测可为湖泊生态系统水生植被修复和藻类水华管控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浅水湖泊长荡湖为研究区,基于1985-2021年的Landsat 5和8卫星数据,利用VBI(vegetation and bloom indices)草藻分类算法,开展了浮叶/挺水植被、沉水植被和藻类水华长时序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36年来,长荡湖水生植被(包括浮叶/挺水植被和沉水植被)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沉水植被下降趋势尤为明显,沉水植被从湖中心向岸边逐步退化,其覆盖度从1985年的75%下降至2021年的不足21%;自2011年起,长荡湖水生植被优势生活型从沉水植被转变为浮叶/挺水植被;2010年首次监测到水华发生,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均监测到湖中心有大面积水华。基于湖泊围网面积和气象数据分析发现,围网拆除是水生植被退化和优势生活型转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长荡湖 水生植被 藻类水华 围网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微生物防治研发进展及在水产养殖中开发前景分析
16
作者 艾晓辉 李声平 董靖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共7页
抗生素以其廉价和一定有效性,依然是全球疾病治疗的首选。如今,我国抗生素使用量占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使用量的50%以上,其中在水产养殖的用量不容忽视,耐药性问题已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治疗替代策略在学术界一直颇... 抗生素以其廉价和一定有效性,依然是全球疾病治疗的首选。如今,我国抗生素使用量占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使用量的50%以上,其中在水产养殖的用量不容忽视,耐药性问题已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抗生素治疗替代策略在学术界一直颇受关注,然而,天然药物在体内的治疗过程存在稳定性差、特异性低、给药剂量难以把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天然药物开发失败或优化后成本过高。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逐步揭示了微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执行机制和合成途径,促进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开发。目前,已报道大量工程化微生物被赋予有效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性能,本综述回顾了工程微生物在诊断和治疗炎症、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工程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开发前景和安全性,为水产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水产养殖 工程微生物 疾病治疗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水贝类养殖高质量发展探究
17
作者 李楠 戚佳妮 +4 位作者 成丽娜 吴金浩 胡超魁 赫健 王昆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9-81,共3页
基于调研结果,文中从养殖规划布局、养殖容量和养殖结构等角度,结合海域承载力水平对养殖海域的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资政建议和技术对策,以期为辽宁省海水贝类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水贝类养殖 养殖容量 海域承载力 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8
作者 李爱华 林茂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6-171,共16页
文章综述了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旨在探讨减少抗生素使用、保障水产品安全的策略。通过分析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滥用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耐药性病原体的产生与传播,文章揭示了抗生素替代品研发的紧迫性。在对现有文... 文章综述了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旨在探讨减少抗生素使用、保障水产品安全的策略。通过分析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滥用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耐药性病原体的产生与传播,文章揭示了抗生素替代品研发的紧迫性。在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疫苗、益生菌、噬菌体、卵黄抗体、植物源替代品、抗菌肽、群体感应抑制剂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替代品的研究现状、作用机制及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多靶点联合技术、纳米技术与智能载药系统、绿色合成生物学等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应加强作用机制解析、生物利用度提升及规模化应用研究,为水产养殖业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前瞻性的参考,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抗生素 抗生素替代品 抗菌药物耐药性 抗菌药物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土著菌共培养模式处理养殖尾水效果研究
19
作者 凌云 李淼鑫 +1 位作者 周英娴 孙诤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7,共10页
研究微藻与土著菌在处理养殖尾水中的净化效果与相互作用,为微藻处理水产养殖尾水提供参考。2022年10月从养殖尾水中分离鉴定1株产油栅藻(Scenedesmus sp.),研究其与土著菌共培养模式下养殖尾水中氮磷降解率、胞内外有机物质和土著菌群... 研究微藻与土著菌在处理养殖尾水中的净化效果与相互作用,为微藻处理水产养殖尾水提供参考。2022年10月从养殖尾水中分离鉴定1株产油栅藻(Scenedesmus sp.),研究其与土著菌共培养模式下养殖尾水中氮磷降解率、胞内外有机物质和土著菌群的变化状况,探讨产油栅藻与土著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生物反应器(PBR)系统中藻株和土著菌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71.37%、对总磷和氨氮去除率达到100%,均达到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利用养殖尾水代替BG11培养基时,栅藻的脂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藻菌组合比单一藻株的脂质含量增加了8.11%;栅藻在生长过程中会改变土著菌群的组成,降低土著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抑制原污水中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47.55%)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14.69%),选择利于自身生长的Porphyrobacter(相对丰度57.11%)成为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栅藻 养殖尾水 胞外聚合物 土著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轨道式精准饲料投喂系统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朱明 孙勇健 +3 位作者 雷翔 牛鹏基 赵振鹏 万鹏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劳动强度大、投喂不均匀、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地轨的轨道式精准饲料投喂系统,整套系统集机械结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上位机监视投喂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通过对系统的行走装置、料仓、下料装置、... 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劳动强度大、投喂不均匀、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地轨的轨道式精准饲料投喂系统,整套系统集机械结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上位机监视投喂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通过对系统的行走装置、料仓、下料装置、称重装置等主要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理论分析,确定了系统的结构参数,基于SIEMENS S7-200 SMART PLC开发了自动控制系统,并以行驶速度、定位精度、投喂速度、投喂精度、饲料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饲料投喂试验。结果显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顺利自动启停,行驶速度为12.7 m/min,定位精度误差范围在39~58 mm,投喂速度为3.31 kg/min,投喂精度误差<0.63%,饲料破碎率低于1%。整个投喂全程自动化运行,上位机能够实时监视系统的行驶过程和投喂过程。研究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和投饲成本,同时一体化的投饲设备能更好管理使用,为水产养殖自动化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式投饲系统 水产养殖 定位 定时定量 PLC 精准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