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梅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6,共11页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回族文学概念的界定偏向于血统,致使研究疏离了文化;新世纪才出现了不以民族性遮盖宗教叙事的专题研究。《回族文学》期刊在新世纪彰显"文化性"的办刊理念,开始突出对宗教内涵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研究 民族性 宗教描写 文学史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适新诗倡导中的话语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朝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现代白话新诗取代古典诗歌取得诗歌正宗的地位,不是一个自然的、渐变的过程,而是通过一场有计划、有目的运动来实现的。胡适是策划、推动这场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对于胡适在这场新诗运动中的创作和理论实绩,历来毁誉参半。其实如果我... 现代白话新诗取代古典诗歌取得诗歌正宗的地位,不是一个自然的、渐变的过程,而是通过一场有计划、有目的运动来实现的。胡适是策划、推动这场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对于胡适在这场新诗运动中的创作和理论实绩,历来毁誉参半。其实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就事论事,而是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来考察胡适的新诗理论与实践,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价胡适的新诗运动,而且对于我们更贴切地理解文学史、探究新诗的发展历程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诗传播 “矫枉过正” 重述文学史 “戏台内喝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