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真丝织物经纬密优化设计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肖康情 周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9,共12页
针对仿真丝织物开发常用的参照法和试织法不能高效设计实际织物上机经纬密的问题,建立了一套经纬密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Galuszynski的紧度模型,推导出了丝织物的紧密系数方程,并剖析了原直径交叉理论公式存在的不足,推理... 针对仿真丝织物开发常用的参照法和试织法不能高效设计实际织物上机经纬密的问题,建立了一套经纬密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Galuszynski的紧度模型,推导出了丝织物的紧密系数方程,并剖析了原直径交叉理论公式存在的不足,推理和修正了新的组织密度换算系数,最后通过真丝织物实例及仿真丝织物上机经纬密的优化设计实践,对模型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精确设计不同原料、不同纱线细度、不同组织结构的仿真丝织物上机经纬密度,能应用于涤纶、锦纶及各种人造丝的仿真丝织物开发,提高了仿真丝织物的开发效率,为仿真丝织物全数字化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丝织物 经纬密度 优化设计 紧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特征点提取的素色机织物密度识别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庆涛 马崇启 +2 位作者 高雨田 吕汉明 买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
针对人工测量机织物密度效率低下和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将织物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并采用对比度拉伸、高斯低通滤波等图像预处理手段来增强图像质量,然后使用阈... 针对人工测量机织物密度效率低下和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将织物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并采用对比度拉伸、高斯低通滤波等图像预处理手段来增强图像质量,然后使用阈值处理技术对织物频谱图进行处理,得到包含织物密度信息的特征点坐标。通过频谱图上特征点坐标和空间域周期的对应关系,经计算最终得到织物经纬密度。结果表明,织物密度识别最高误差为2.8%,这种方法可实现三原组织素色织物的经纬密度自动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织物图像 傅里叶变换 阈值处理 织物经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织物密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慧 王跃存 +1 位作者 刘丽杰 杜业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31-33,37,共4页
提出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织物密度分析的新方法.通过自适应的选择结构元素对织物图像进行形态变换,分别得到经、纬纱分割图像;并对经、纬纱分割图像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得到织物密度.这种分析方法对织物组织及参数等的自动识别具... 提出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织物密度分析的新方法.通过自适应的选择结构元素对织物图像进行形态变换,分别得到经、纬纱分割图像;并对经、纬纱分割图像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得到织物密度.这种分析方法对织物组织及参数等的自动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结构元素 经密 纬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介电常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海燕 赵晓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织物介电常数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织物介电常数的测试,织物组织结构、经密和纬密、纱线细度对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频率较低时,织物的组织结构、经密和纬密、纱线细度对织物的介电常数有较大的影响,介电常数值差别较大;... 对织物介电常数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织物介电常数的测试,织物组织结构、经密和纬密、纱线细度对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频率较低时,织物的组织结构、经密和纬密、纱线细度对织物的介电常数有较大的影响,介电常数值差别较大;当频率较高时,织物的介电常数值减小,其极化能力和损耗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介电常数 组织结构 经密 纬密 纱线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经纬密度自动测量实用技术:1.测量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谢莉青 于伟东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克服单一图像处理技术在检测高紧密、歪斜变形、绒面和结构不均匀等织物的结构参数时存在的困难和低精度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测量机织物经纬密度的新方法。运用力学拉伸矫正和清晰化与图像处理的组合技术快速测定机织物的经纬密度。研... 为克服单一图像处理技术在检测高紧密、歪斜变形、绒面和结构不均匀等织物的结构参数时存在的困难和低精度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测量机织物经纬密度的新方法。运用力学拉伸矫正和清晰化与图像处理的组合技术快速测定机织物的经纬密度。研究证实,基于组合技术的纱线排列密度图像测量算法易实现,且对织物结构的图像识别具有普适性,可标准化和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经纬密度 力学拉伸 图像处理 组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经纬密度自动测量实用技术:2.测量精度及标准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谢莉青 于伟东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获得更为理想和客观的机织物经纬密度测量和评价方法,用数据检验所设计的织物构成要素综合分析系统(FaCFAS)可能达到的测量精度,通过与人工测量作对比实验,确定达到基本测量精度的标准化测试方案,即每个试样在不同位置测量14幅图像,... 为获得更为理想和客观的机织物经纬密度测量和评价方法,用数据检验所设计的织物构成要素综合分析系统(FaCFAS)可能达到的测量精度,通过与人工测量作对比实验,确定达到基本测量精度的标准化测试方案,即每个试样在不同位置测量14幅图像,以平均值作为结果能够达到的精度要求。最后,用大样本对2种测试方法的测量数据进行稳定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自动测量机织物经纬密度具有可靠性和优越性,可以成为新的实用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经纬密度 图像处理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金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以锦纶6为原料,通过不同的组织设计、加工方法和工艺,得到不同的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研究了锦纶纱线单丝数、经纬密比值、染色加工方式、后整理加工工艺等对面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加工方式和工艺条件,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 以锦纶6为原料,通过不同的组织设计、加工方法和工艺,得到不同的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研究了锦纶纱线单丝数、经纬密比值、染色加工方式、后整理加工工艺等对面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加工方式和工艺条件,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细锦纶面料纱线单丝数的增加,羽绒面料撕裂强力和防钻绒性能随之增加;同规格的面料,经纬密度比越接近1∶1,撕裂强力越大,滑移越小,防钻绒性能也越好;染色加工中,采用溢流染色机绳状染色较经轴染色机平幅染色面料的防钻绒效果较好、滑移较小,撕裂强力也较好;采用相同细度的纱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水性PU胶整理较其他的后整理加工方式,面料的防钻绒效果和撕裂强力较好、滑移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锦纶 单丝数 经纬密比值 撕裂强力 防钻绒性 缝线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经纬密芳纶1313机织物撕破强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鑫陵 黄齐 +1 位作者 郑智毓 周小红 《现代纺织技术》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等经纬密平纹机织物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基布。本文以芳纶1313短纤维为原料,试织了一组等经纬密平纹机织物,并采用单舌撕裂测试方法,实验研究了机织物撕破强力与织物经、纬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高密织物,织物的撕破强力与织物经纬... 等经纬密平纹机织物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基布。本文以芳纶1313短纤维为原料,试织了一组等经纬密平纹机织物,并采用单舌撕裂测试方法,实验研究了机织物撕破强力与织物经、纬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高密织物,织物的撕破强力与织物经纬密度成正比;对中低密织物,织物的撕破强力与织物经纬密度成反比。该结论对复合材料选用基布、优化复合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1313 撕破强力 等经纬密机织物 单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织机技术改造开发新型织物的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永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介绍了开发新产品的一种思路,通过对织机的技术改造来开发新产品。织机技术改造包括:使织机的卷取机构具有微机控制卷取速度的功能,引纬机构具有临时不引纬的功能,钢筘具有上下移动的功能。织机经过技术改造后,可以生产出可变化经纬密... 介绍了开发新产品的一种思路,通过对织机的技术改造来开发新产品。织机技术改造包括:使织机的卷取机构具有微机控制卷取速度的功能,引纬机构具有临时不引纬的功能,钢筘具有上下移动的功能。织机经过技术改造后,可以生产出可变化经纬密的织物,例如开发生产出具有曲线效果的变化斜纹织物、透孔织物、波形织物等新型织物,可以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布机 改造 变化密度 织物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织物经纬密度检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颜柯 徐岚 陆雅婷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1期179-183,共5页
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纺织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对织物经纬密度的高精度自动检测,以ARM架构处理器为核心硬件平台,配合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一套小型化、高精度的嵌入式织物经纬密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微型光学镜头采... 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纺织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对织物经纬密度的高精度自动检测,以ARM架构处理器为核心硬件平台,配合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一套小型化、高精度的嵌入式织物经纬密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微型光学镜头采集织物图像,结合直方图均衡、频域滤波等多种图像检测算法,实现对织物经纬密度的高精度检测。硬件设计部分详细介绍了检测系统的系统框架与硬件结构;软件设计部分介绍了基于FIQ中断系统的高速CCD图像传感器驱动设计方案、综合多种图像处理算法的纱线密度检测算法等模块。实验表明,对于经典斜纹机织牛仔布,手动检测与自动检测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检测效果令人满意,设备可以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纬密度 ARM架构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行振动胶塞用芳纶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
11
作者 于洋 景卜卜 +3 位作者 杨广元 徐桂鹏 原晨康 李争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针对石油钻井中使用的随行振动胶塞与套管、岩石摩擦磨损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芳纶纤维布复合材料来增强随行振动胶塞的耐磨性。根据Bnierley经验公式法试织出6种不同经纬密度的试样织品,借助万能磨耗机试验研究织物不同经纬密度和不同... 针对石油钻井中使用的随行振动胶塞与套管、岩石摩擦磨损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芳纶纤维布复合材料来增强随行振动胶塞的耐磨性。根据Bnierley经验公式法试织出6种不同经纬密度的试样织品,借助万能磨耗机试验研究织物不同经纬密度和不同摩擦转速对芳纶纤维布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转速一定的条件下,织物经纬密度越大,芳纶纤维布耐磨性越好;织物经纬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摩擦转速范围内,芳纶纤维布耐磨性随着摩擦转速的提高而增强,但当摩擦转速过高时芳纶纤维布的耐磨性会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胶塞 摩擦磨损 芳纶纤维布 经纬密度 摩擦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织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时芳 肖长发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1-83,共3页
利用冻胶纺丝——超拉伸技术制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工成高强度织物,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适宜的织物或其它纺织品,对充分发挥这种纤维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经向密度 纬向密度 聚乙烯纤维 织物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针织技术研究及产品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秀玲 宋晓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可广泛投入生产应用的负泊松比针织物,阐述负泊松比针织技术及产品发展情况。目前负泊松比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将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纤维或纱线织造成负泊松比织物;二是采用常见纤维或纱线通过具有负泊松比效... 为了进一步开发可广泛投入生产应用的负泊松比针织物,阐述负泊松比针织技术及产品发展情况。目前负泊松比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将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纤维或纱线织造成负泊松比织物;二是采用常见纤维或纱线通过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几何结构模型来实现。在针织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后者,使用针织技术生产负泊松比针织结构包括二维经编结构、三维经编结构、二维纬编结构和三维纬编结构。本文通过分析负泊松比针织产品在服用领域、产业用领域和医疗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指出目前负泊松比针织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材料组合、工艺结合和领域拓宽是负泊松比针织产品的发展前景,为今后开发负泊松比针织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针织技术 产品创新 经编结构 纬编结构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