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he head cavity and submerged nozzle on corner vortices and pressure oscillations in a solid rocket motor with a backward- facing step
1
作者 Hongbo Xu Jie Hu +2 位作者 Chao Huo Yifang He Peijin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405-416,共12页
Taking a C1x motor with a backward-facing step which can generate a typical corner vortex as a reference,a numerical methodology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the ... Taking a C1x motor with a backward-facing step which can generate a typical corner vortex as a reference,a numerical methodology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the position of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of the motor was computed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a basic configuration.Two key geometrical parameters,the head cavity angle and submerged nozzle cavity height,were subsequently introduced.Their effects on the corner vortex mo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acoustic pressure downstream of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were analyzed.The phenomena of vortex acoustic coupl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oscillations were further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rror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dominant frequency of pressure oscillations is 5.23%,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numerical methodology built in this study is highly accurate.When the step is located at less than 5/8 of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vortex acoustic coupling occurs,which can increase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s in the motor.Both the vorticity and the scale of vortices in the downstream step increase when the head cavity angle is greater than 24°,which increases the amplitude of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by maximum 63.0%.The submerged nozzle cavity mainly affects the vortices in the cavity itself rather than those in the downstream step.When the height of the cavity increases from 10 to 20 mm,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amplitude under the main frequency increases by 39.1%.As this height continues to increase,the amplitude of pressure oscillations increases but the primary frequency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rocket motor Backward-facing step Head cavity Submerged nozzle Large eddy simulation Pressure oscil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stepped solar still modified by sponge layer
2
作者 Mahtab TARAHOMI Saman RASHIDI +1 位作者 Faramarz HORMOZI Shahabeddin ASHTI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73-1982,共10页
In this paper,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conventional stepped solar still is conducted.The steps are covered by the porous materia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 In this paper,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conventional stepped solar still is conducted.The steps are covered by the porous materia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device and increase the evaporation rate.All the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on the glass surface,the water temperature inside the evaporation zone,and the amount of water produced in both conventional and modified stepped solar stills are measured and compared.The efficiency of two devices and their exergy efficiency have been calculated.Finally,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both devices has been done to check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the modified device.The amount of freshwater generated during one day was 2244.4 and 3076.2 mL/m^(2),respectively for the conventional and modified stepped solar stills.As a result,the amount of water produced in one day by modified stepped solar still is 35.5% more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Also,the costs for the conventional and modified stepped solar stills have been calculated as 0.0359 and 0.029$/(L·m^(-2)),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ped solar still black sponge EFFICIENCY EXERGY econo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驱动系统Back-stepping滑模控制研究
3
作者 宋港 陈满意 +3 位作者 邱临风 张杰 杨燃 张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65,共7页
针对谐波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存在的柔性变形、摩擦和运动误差等非线性因素。为了提高系统的传动精度,针对系统非线性刚度和静态误差因素进行了建模,并提出了一种Back-stepping滑模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 针对谐波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存在的柔性变形、摩擦和运动误差等非线性因素。为了提高系统的传动精度,针对系统非线性刚度和静态误差因素进行了建模,并提出了一种Back-stepping滑模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误差是一致有界的。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采用Back-stepping滑模控制,系统传动误差曲线峰峰值减小66.63%;负载端角速率误差曲线峰峰值减小77.35%。Back-stepping滑模控制能有效地补偿系统传动误差,抑制其负载端的速度波动,提高了系统的传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驱动系统 静态误差 Back-stepping滑模控制 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固态变压器大步长仿真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勇 徐晋 +3 位作者 李子润 汪可友 李国杰 邢法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3-1073,I0021,共12页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SST大步长仿真方法。首先,建立小步长建模、小步长仿真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根据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特点,采用小步迭代合成法构建离散状态空间大步长仿真模型,从而实现小步长建模、大步长仿真;最后,给出大步长仿真模型的二次等效方法,减少系统整体建模的系数矩阵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减少数值积分误差和电力电子开关动作误差,实现100 k Hz开关频率下SST换流系统的精确仿真,还能显著提升SST的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固态变压器 小步迭代合成 大步长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的逻辑、障碍与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伟华 袁超伦 黄艳娇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5,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健全安全制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的逻辑、障碍与路径,可以为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产业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健全安全制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的逻辑、障碍与路径,可以为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的逻辑,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需要确保主体要素和结构要素的安全。通过对大宗原料、规模化制造、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四大重点产业的八家典型企业的多案例研究,基于主体要素和结构要素的安全逻辑,识别我国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障碍。进而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的路径,包括维护路径和阶跃路径两个维度。维护路径强调从主体要素和结构要素两个视角展开。阶跃路径强调以社会引领、技术驱动、制度辅助为核心要素。为实现维护路径和阶跃路径的有效实施,对于维护路径,需要启动我国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战略设计和完善本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机制;对于阶跃路径,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和搭建产业信息服务体系支持本土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通过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加快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增加需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供应链 安全发展 典型障碍 维护路径 阶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步解除有机沉积及无机垢的单相酸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波 荣新明 +3 位作者 冯浦涌 姚二冬 周福建 王顺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2,共9页
近井地带有机垢和无机垢的沉积严重影响了油气正常生产,常规解堵体系无法同时解除有机、无机及其混合垢。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解堵体系—单相酸体系,该体系由2种不相溶的液体(溶有机垢的芳烃溶剂和溶无机垢的酸液)、表面... 近井地带有机垢和无机垢的沉积严重影响了油气正常生产,常规解堵体系无法同时解除有机、无机及其混合垢。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解堵体系—单相酸体系,该体系由2种不相溶的液体(溶有机垢的芳烃溶剂和溶无机垢的酸液)、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功能型添加剂组成。采用电导率仪、粒度分析仪、旋转岩盘仪、界面张力仪、润湿角测定仪、摩阻仪、岩心流动仪、CT扫描等实验仪器对单相酸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单相酸体系是一种外相为油、内相为酸的纳米均相分散体系,粒径分布为7~50 nm;界面张力为0;具有解除储层乳化(破乳率大于90%)、水锁、润湿改性的性能(油湿改性为水湿);可同时溶解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溶解率100%),岩心伤害渗透率恢复率大于100%;具有低摩阻性能(降阻率大于80%),可实现大排量解堵作业;具有高缓速率性能(缓速率大于99%),可实现储层深部解堵。单相酸体系利用油、酸互溶原理,实现了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单步同时溶解,对油气井及转注井近井地带混合垢污染物的高效解除具有重要意义。单相酸体系在伊拉克米桑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酸 有机沉积 无机垢 纳米分散体系 单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失稳动态演化过程的同调网络重构策略
7
作者 翁汉琍 江毅 +2 位作者 林湘宁 魏繁荣 李振兴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2,170,共9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征影响了传统电力系统的失稳特性,导致现有失步解列策略难以精确实施。在明晰新能源功率变化对振荡中心迁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同调区间重构策略。以解列后子系统的源荷平衡率及负荷损失...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征影响了传统电力系统的失稳特性,导致现有失步解列策略难以精确实施。在明晰新能源功率变化对振荡中心迁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同调区间重构策略。以解列后子系统的源荷平衡率及负荷损失比例为优化目标,利用潮流控制器的无功调节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重构后的解列断面减小了失稳状态下新能源设备脱网的可能性,同时兼顾了分割失步振荡中心所带来的良好同调性。PSCAD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失步解列 同调区间重构 失步振荡中心 负荷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掉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佑发 黄振宇 陈铵旭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118,共10页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提出了梁荷载系数、各层梁端轴力、各层梁端弯矩随失效节点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和柱底轴力、弯矩变化的影响范围,揭示了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中的抗力机制差异;(2)采用动力非线性分析逼近两种结构的倒塌极限状态,得到了两种掉层框架在倒塌破坏模式上的差异;(3)装配式掉层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不如现浇掉层框架,并且由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差异,装配式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过程中的悬链线机制与现浇掉层框架不同,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柱失效后产生主要抗倒塌承载力的楼层位置不同;(4)本研究成果可为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框架结构 装配式 抗连续倒塌性能 拆除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模型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算例筛选
9
作者 彭慧敏 薛禹胜 +2 位作者 刘庆龙 黄天罡 薛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53,共9页
为在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及混合输电等复杂因素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强壮性的前提下,提高算例筛选算法的加速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在简单模型下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准定量的分类法与在复杂模型下精确的定量分析法相集成... 为在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及混合输电等复杂因素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强壮性的前提下,提高算例筛选算法的加速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在简单模型下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准定量的分类法与在复杂模型下精确的定量分析法相集成。首先,在多步泰勒展开所得轨迹中提取能表征复杂因素影响敏感性及多摆稳定可信度的机理特征指标,预判复杂模型的影响程度并自适应调整分类阈值。然后,通过在数值积分和多步泰勒展开之间的自适应切换,近似计及复杂模型的影响,并引入自适应的变步长来减少计算量,实现双层的分类筛选。在4个工程系统中的近2万个算例中考核了该算法框架的有效性和强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模型 暂态稳定性 人工智能 算例筛选 敏感性分析 多步泰勒展开 自适应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障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道迹 张艳兵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针对大规模、密集的障碍物分布,高效地搜索最佳路径是一个挑战,为规划出更短的巡检路线,并实现多障碍环境下的灵活避障,文中提出一种多障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优化方法。使用二维矩阵构建巡检环境模型,应用D*算法在巡检环境模型... 针对大规模、密集的障碍物分布,高效地搜索最佳路径是一个挑战,为规划出更短的巡检路线,并实现多障碍环境下的灵活避障,文中提出一种多障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优化方法。使用二维矩阵构建巡检环境模型,应用D*算法在巡检环境模型中进行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并将传统D*算法中的扩展步长方式改变为自适应扩展步长,使机器人在面积较大的巡检场地能够更快地完成巡检;将代价函数由欧氏距离替换为切比雪夫诺距离和曼哈顿距离融合的代价函数,并引入了平滑度函数优化线路规划结果,使规划的路径更为平滑,在遇到由于多种原因产生的新障碍物时可以重新规划路径。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无论是静态地图还是动态地图,该方法均可以快速准确地规划出一条最佳路线,并且在多种环境中应用该方法能够高效获取路径规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障碍 巡检机器人 路径规划 D*算法 动态环境 扩展节点 代价函数 扩展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VMD-P-BOXGBoost的阶跃式滑坡位移预测
11
作者 周伟 李景娟 +3 位作者 李炎隆 蔡咏东 郑州 温立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3-714,共12页
为精准预测阶跃式滑坡位移,建立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多项式(polynomial,P)的滑坡位移预测混合模型BOVMD-P... 为精准预测阶跃式滑坡位移,建立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多项式(polynomial,P)的滑坡位移预测混合模型BOVMD-P-BOXGBoost。采用BO优化VMD和K-means分解并重构监测位移为趋势位移和周期位移,轮廓系数用于确定K-means最佳簇数。考虑趋势位移和周期位移各自变化特性,利用多项式和BO优化XGBoost分别预测趋势位移和周期位移,将二者预测值的和作为最终预测值并进行精度评价。周期位移预测考虑了库水位、累积降雨、前期位移影响,并通过相关性矩阵和构造动态输入特征获得BOXGBoost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白水河滑坡实例,验证BOVMD-P-BOXGBoost预测阶跃式滑坡位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BOVMD-P-BOXGBoost预测值和滑坡位移真实值相似度较高,表现出较高准确性和优异的泛化性能。因此,采用BOVMD-P-BOXGBoost能够精准预测阶跃式滑坡潜在位移,为滑坡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跃式滑坡 位移预测 贝叶斯优化 XGBoost V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RT^(*)算法的机械臂轨迹规划研究
12
作者 杨瑞刚 王宇琦 +2 位作者 苗琦 史易烜 王南山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3,共6页
为了解决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算法在搜索过程中速度低下和冗余节点过多,路径代价等问题,在RR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A-RRT^(*)算法,A-RRT^(*)算法通过融合A^(*)算法中的代价函数和使用了动态步长策略有效缩... 为了解决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算法在搜索过程中速度低下和冗余节点过多,路径代价等问题,在RR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A-RRT^(*)算法,A-RRT^(*)算法通过融合A^(*)算法中的代价函数和使用了动态步长策略有效缩短了路径长度提升路径质量,改进剪枝策略减少了树搜索的冗余节点。根据算法在简单、复杂和密集环境下的仿真结果显示,在密集环境下A-RRT^(*)算法的无效冗余节点剪除94.29%、内存缩减了94.29%、搜索时间提高了96.28%、迭代次数缩减了91.49%、路径距离缩短了10.18%。为了防止生成的路径不平整而使机械臂在运行中造成损伤,利用了三次B样条对路径进行了优化,通过三维机械臂仿真也可得出优化后的路径更加平滑,减少了机械臂在运行过程中的关节波动,更有利于机械臂的运行,进一步验证了算法在机械臂运行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规划 RRT^(*) 动态步长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维可观动态步长约束的单兵双足惯性定位方法
13
作者 赵辉 陈文彬 +1 位作者 刘宁 苏中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3-750,共8页
针对单兵双足惯性定位系统中存在的状态可观测度低及双足约束距离不可调问题,提出一种全维可观动态步长约束的单兵双足惯性定位方法。通过引入零速状态下相邻时刻状态差分作为伪量测,实现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的全维可观;同时... 针对单兵双足惯性定位系统中存在的状态可观测度低及双足约束距离不可调问题,提出一种全维可观动态步长约束的单兵双足惯性定位方法。通过引入零速状态下相邻时刻状态差分作为伪量测,实现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的全维可观;同时建立基于非零速运动加速度模值的双足最大约束距离估计模型,实现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动态阈值调整。利用消费级低精度惯性传感器开展多组双足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双足慢走定位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定位误差为总行程的0.39%,相较于传统双足惯性定位方法,定位精度提升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兵定位 惯性定位 双足约束 动态步长 全维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
14
作者 严飞 文杰 +2 位作者 路长秋 肖雨倩 刘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3,共8页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细化相位编码条纹,再通过相位解码获取细化的阶梯级次,然后利用上下舍入解码对细化的阶梯级次进行错位取整,获取两组错位半个条纹周期的正常阶梯级次,最后通过两组码字在相位截断处错位互补,从而消除相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影幅数情况下,文章拟合标准球半径均方根误差为0.1465 mm,相较于传统相位编码降低82.2%;同时,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文相位展开的时间成本为0.5215 s,相比于附加二值条纹的相位编码降低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互补光栅 相位误差 阶梯级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数在增材制造成型方向优化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文明 杨来侠 +1 位作者 宗学文 高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57,共4页
成型方向是增材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台阶效应及制件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优化成型方向以降低增材制造加工误差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在成型方向优化方面多以理论研究为主,计算过程较复杂,缺乏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基于台阶效应... 成型方向是增材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台阶效应及制件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优化成型方向以降低增材制造加工误差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在成型方向优化方面多以理论研究为主,计算过程较复杂,缺乏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基于台阶效应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轮廓及实体的复杂系数表达方法,分析了几种平面轮廓、简单实体及复杂实体的复杂程度,探究了复杂系数在确定成型方向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平面轮廓中,矩形的面复杂系数最小;平面轮廓中孔洞越多,面复杂系数越大;简单实体结构中,长方体的复杂系数最小;球体的复杂系数较大,可作为评价增材制造工艺加工质量的测试样件。复杂系数是优化成型方向的一种简单可行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成型方向 台阶效应 几何精度 复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协同促进CaO–Al_(2)O_(3)–SiO_(2)–Fe_(2)O_(3)微晶玻璃一步晶化
16
作者 缪燕平 陈鑫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7,共6页
针对CaO–Al_(2)O_(3)–SiO_(2)–Fe_(2)O_(3)(CASF)微晶玻璃晶核周围形成致密的硅氧、铝氧四面体网络结构,阻碍晶核连续长大的问题,利用XRD、NMR、FESEM分析了晶核长大过程,研究了CASF微晶玻璃晶核长大过程晶核周围玻璃网络结构演变机... 针对CaO–Al_(2)O_(3)–SiO_(2)–Fe_(2)O_(3)(CASF)微晶玻璃晶核周围形成致密的硅氧、铝氧四面体网络结构,阻碍晶核连续长大的问题,利用XRD、NMR、FESEM分析了晶核长大过程,研究了CASF微晶玻璃晶核长大过程晶核周围玻璃网络结构演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网络修饰体Na^(+)/F^(-)协同破坏[SiO_(4)]/[AlO_(4)]玻璃网络结构,其中Na^(+)离子主要与[SiO_(4)]四面体网络结构发生解聚反应,Na^(+)离子剪切Si—O—Si的Si—O键,形成了Si—O—Na^(+)。F^(-)离子主要与[AlO_(4)]四面体网络结构发生解聚反应,F^(-)离子剪切Al—O—Al的Al—O键,形成了Al—F键。透辉石晶体可以生长到预期的尺寸,约为2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协同作用 一步晶化 晶体连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软岩泥化巷道梯级强化控制原理与技术
17
作者 李桂臣 郝浩然 +4 位作者 孙元田 李菁华 杨森 邵泽宇 沃小芳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0-823,共14页
煤系沉积岩层普遍泥性显著、富水性强、岩性软弱,软岩泥化巷道围岩稳定控制难题日益突显。以淮北矿区典型软岩泥化巷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调研与实测,分析了黏土矿物成分与宏细观破坏特征,明确了富水环境和应力环境是诱发泥质... 煤系沉积岩层普遍泥性显著、富水性强、岩性软弱,软岩泥化巷道围岩稳定控制难题日益突显。以淮北矿区典型软岩泥化巷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调研与实测,分析了黏土矿物成分与宏细观破坏特征,明确了富水环境和应力环境是诱发泥质巷道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围岩泥化失稳体现为泥质岩体水化作用、锚固结构承载失效、围岩泥态垮冒渐进破坏模式,实现应力−渗水耦合作用下巷道围岩承载结构稳定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岩泥化巷道梯级强化控制原理,即在保障“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中高预紧力、高刚度、高强度锚杆(索)支护承载闭环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泥岩水化程度判断工程失稳控制方法,形成了锚注一体泥质围岩性质改良、旋喷注浆浅表桩群结构强化、逐层锚喷泥化岩体强力置换3项重要技术路径;于芦岭煤矿西轨大巷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矿用新型多钢绞线组合中空注浆锚索束进行底鼓治理,首次在涡北煤矿8204机巷开展了井下高压旋喷注浆工程实践,采用了人工构筑岩体强力置换泥态围岩的方式解决了朱仙庄矿Ⅱ水平第二皮带大巷泥化围岩失稳难题,巷道围岩变形量、支护围岩成型情况与钻孔窥视结果表明,研究成果较好地解决了软岩泥化巷道控制问题,多层次强化了泥质巷道围岩承载能力,保障了围岩长期安全稳定,为软岩泥化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控制理念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泥化 梯级强化 围岩控制 煤矿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真空蒸馏制备4N5高纯锰研究
18
作者 孙院军 赵永喆 +2 位作者 杨双平 丁向东 孙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随着高新领域的发展,金属锰高纯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工作以电解锰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蒸馏炉,结合分区冷凝,采用在冷凝区设置恒温冷凝段的方式,延长主金属冷凝区长度,达到提高金属收得率的目的,并一步制备出纯度4N5以上... 随着高新领域的发展,金属锰高纯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工作以电解锰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蒸馏炉,结合分区冷凝,采用在冷凝区设置恒温冷凝段的方式,延长主金属冷凝区长度,达到提高金属收得率的目的,并一步制备出纯度4N5以上的高纯锰。通过对电解锰真空蒸馏理论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蒸馏温度、时间对挥发率和恒温冷凝段温度(冷凝温度)对金属收得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不同蒸馏温度下冷凝锰中的杂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蒸馏温度下主金属Mn易与杂质金属分离,但温度越高分离能力越弱。随蒸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挥发率均呈上升趋势。设置主金属恒温冷凝段可大幅度提升金属收得率,随冷凝温度的升高,金属收得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蒸馏温度的上升,冷凝锰中Cd、K、Na、Zn的含量基本不变,Mg、Ca、Pb、Cu、Cr、Ni、Fe、Co的含量整体呈增大趋势。综合考虑,在体系压强10^(-3)~10^(-2)Pa、冷凝温度1100℃、保温时间90 min、蒸馏温度1400℃条件下,可得纯度4N5的高纯锰,此时挥发率为86.94%,收得率可达9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锰 真空蒸馏 电解锰 一步法 分区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倍压单元的有源开关电感高增益变换器及其磁集成
19
作者 李洪珠 陈星星 +2 位作者 李超 包雨林 李洪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1-2202,共12页
有源开关电感结构将两条支路并联,可以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然而,两个有源开关的交错导通会导致控制电路变得复杂。此外,仅采用有源开关电感结构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电压增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带倍压单元... 有源开关电感结构将两条支路并联,可以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然而,两个有源开关的交错导通会导致控制电路变得复杂。此外,仅采用有源开关电感结构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电压增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带倍压单元的有源开关电感高增益变换器结构。通过引入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单元,提高电压增益。两个开关管同时开断的设计降低了控制电路的复杂度和成本。耦合电感的设计采用EIE型磁心,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实现两个耦合电感的解耦集成。最后,通过搭建一台输入电压为24V、输出电压为400V、满载功率为360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开关电感 耦合电感 开关电容 高增益 磁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影响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多步短时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之红 郄堃 +2 位作者 王健宇 许晗 陈金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块,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挖掘轨道交通线路站点间的高阶连通关系和相邻同类建成区域站点的集群关系,时间序列模块用于表征历史客流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同时,以建成环境和线路作为变量构造新的损失函数,旨在剖析建成环境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以武汉轨道交通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建成环境和轨道站点高阶连通关系对客流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本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52.04和29.32,比基线模型降低了22%以上,性能显著优于基线模型;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融合轨道高阶联通关系和建成环境对模型性能的贡献,其中,单步预测任务中,考虑这两种因素使模型性能分别提升了6%和9%,多步预测任务中,分别提升了4%和12%;构造的融合建成环境因素的可解释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好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和列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客流多步预测 超图时空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影响 可解释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