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0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elf-organization forma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assignment probability and collision detection
1
作者 SONG Wei WANG Tong +1 位作者 YANG Guangxin ZHANG 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The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multi-UAVs)has always been a research hotspot.Based on the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a multi-UAVs target poin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pro... The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multi-UAVs)has always been a research hotspot.Based on the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a multi-UAVs target poin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probability is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shortest overall formation path of multi-UAVs with low complexity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In order to avoid the collision between UAV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the concept of safety ball is introduced,and the collision detection based on continuous motion of two time slots and the lane occupation detection after motion is proposed to avoid collision between UAVs.Based on the idea of game theory,a method of UAV motion form setting based on the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is proposed,including the maximization of self-interest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formation interest is proposed,so that multi-UAVs can complete the formation task quickly and reasonably with the linear trajectory assigned in advance.Finally,through simulation verification,the multi-UAVs targe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probabilit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otal path length,and the UAV motion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aximization interests can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task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 assignment probability collision detection lane occupation detection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design and projectile echo power calculation in detection screen area 被引量:2
2
作者 Han-shan Li Xiao-qian Zhang +1 位作者 Xue-wei Zhang Quan-min G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405-1415,共11页
A line laser with high power as the background light source for the design of a new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photoelectric de... A line laser with high power as the background light source for the design of a new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under low background illumination. The laser emitted pulse waveform function and the laser echo pulse response function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eflected echo power of projectile in the detection area and derive the calculation function of minimum detectable echo power in the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of the line laser emitted power, incident angle of projectile, duration time and detection distance of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the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sign method of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and calculation model of laser echo power are reasonable, and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especially in low background illumin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ed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was used to combine a six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intersection test system, based on live ammunition for shooting. The test system is stable and able to obtain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flying projectile, verifying that the design of the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in new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can be suitable for shooting range test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 laser detection scre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receiver Echo power PROJECT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e spectrum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phase feature of target radiated noise 被引量:4
3
作者 Enming Zheng Huabing Yu +1 位作者 Xinhua Chen Changyu S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72-80,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ne spectrum detection,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that the underwater target radiated noise containing stable line spectrum,the differences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line sp...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ne spectrum detection,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that the underwater target radiated noise containing stable line spectrum,the differences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line spectrum and background noise,a weighted line spectrum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phase variance is proposed in frequency domain.After phase difference alignment,the phase variance of line spectrum and the phase of background noise,respectively,are small and big in frequency domain,this method utilizes the weighted statistical algorithm to cumulate the frequency spectrum based on the phase variance,which can restrain the background noise disturbance,and enhance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The theory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both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well enhance the energy of line spectrum,restrain the energy of background noise,and have better detection performance under lower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derwater target detection line spectrum detection phase vari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istics Modeling of Shallow Sea Ambient Nois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Low-frequency Line Spectrum Detection
4
作者 杨秀庭 赵晓哲 李刚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The noise's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ignal detection.In this paper,the ambient nois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recorded noise data in sea trials first,and... The noise's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ignal detection.In this paper,the ambient nois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recorded noise data in sea trials first,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ized Gaussian distribution is a suitable model for the ambient noise modeling.Thereafter,the optimal detector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ratio can be deduced,and the asymptotic detector is also derived under weak signal assumption.The detector's performance is verified by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and 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optimal and asymptotic detectors outperform the conventional correlation-integration system due to accuracy modeling of ambient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generalized Gaussian distribution line spectrum detection ambient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enterNet的输电线路异物目标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 宋公飞 +1 位作者 王瑞绅 张子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会存在异物影响线路正常运行,提出一种改进CenterNet的高压输电线路巡检异物的检测方法,对常见的输电线路异物小目标进行检测。该方法基于空洞卷积设计宽型残差模块,加宽残差模块的特征提取面,并且分别采用通道注意力...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会存在异物影响线路正常运行,提出一种改进CenterNet的高压输电线路巡检异物的检测方法,对常见的输电线路异物小目标进行检测。该方法基于空洞卷积设计宽型残差模块,加宽残差模块的特征提取面,并且分别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对特征信息进行二次处理,优化检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平均精度从88.59%提升到93.09%,整体提升了4.5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CenterNet 输电线路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振兵 韩钰 唐辰康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为第二阶段绝缘子缺陷检测提供准确的输入,摒除冗余背景信息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利用ConvNeXt V2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不规则形态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特征融合过程中加入边缘知识融合模块,精准提取缺陷边缘信息;设计自适应形状IoU增强方法,采用自适应训练样本选择策略优化正负样本比例,并使用充分考虑边界框回归样本自身形状和尺度等固有属性的Shape-IoU损失函数,使模型聚焦目标本质特征,改善模型漏检误检情况,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经实验证明,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比基线模型平均精确率提高了17.3%,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准确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绝缘子缺陷检测 YOLOv8 ConvNeXt V2 边缘知识融合 自适应形状IoU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E-YOLO:全局感知增强的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目标检测方法
7
作者 刘敏 陈明 +1 位作者 武明虎 叶永钢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但常面临建筑施工、山火等外力因素引发的事故。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经济,影响电网稳定性,还对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为检测外破隐患提供了新方案,但现有方...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但常面临建筑施工、山火等外力因素引发的事故。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经济,影响电网稳定性,还对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为检测外破隐患提供了新方案,但现有方法往往依赖局部邻域信息执行采样操作,限制了感知范围和表达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10的实时全局感知增强方法GAE-YOLO,旨在提高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目标的检测精度。针对传统方法中局部感知的局限,设计了2个新的上下采样模块:全局感知下采样模块(GADM)和全局感知上采样模块(GAUM)。GADM通过学习特征图的全局空间信息生成全局感知权重,优化下采样过程的感知性能;GAUM则通过利用深层特征图的通道信息生成全局感知权重,动态增强采样点的隶属关系,有效突出目标边界。为验证GAE-YOLO的有效性,构建了一个针对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的大规模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上取得了93.05%的平均精度均值(mAP),相较于基线模型mAP提升了5.13%。实验结果表明,GAE-YOLO能够显著提高外破隐患目标的检测精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全局感知 下采样 上采样 外破隐患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下智能反射面辅助雷达非视距检测
8
作者 杨鹏 周宇 +2 位作者 张宇佳 张哲昊 张世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雷达非视距目标探测是城市环境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物等障碍在雷达与目标之间形成遮挡导致雷达检测性能受限,传统方法是利用电磁波在墙体等介质表面的反射来实现对盲区内目标的有效探测,然而电磁波在墙体处和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限制了... 雷达非视距目标探测是城市环境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物等障碍在雷达与目标之间形成遮挡导致雷达检测性能受限,传统方法是利用电磁波在墙体等介质表面的反射来实现对盲区内目标的有效探测,然而电磁波在墙体处和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限制了探测范围。可重构智能表面是一种在空域能够将电磁波反射并实现能量聚焦的平面阵列,由低功耗的电子电路控制,通过调控元件反射系数可将信号聚焦于不同位置,智能反射面凭借其低成本、易部署、低功耗的优势能够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境中。受到智能反射面调控信号能力的启发,提出利用智能反射面辅助雷达非视距探测的方法,将信号转发至目标处从而绕过遮挡,并采用交替优化算法求解反射系数,旨在提高雷达在非视距场景下的目标检测性能,拓宽雷达在城市环境下的应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智能反射面辅助雷达非视距目标探测范围得到提升,并且智能反射面增加元件数,位置布置靠近雷达端或目标处时检测性能能够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 目标探测 可重构智能表面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基于机器视觉的车位线检测方法
9
作者 方遒 黄智渊 +1 位作者 郭星浩 李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3,共8页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很多车辆都开始配备了自动泊车系统。车位线检测作为自动泊车的基础,成为当前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针对目前深度学习方法检测车位线需要依赖高算力芯片且需要采集大量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辅助...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很多车辆都开始配备了自动泊车系统。车位线检测作为自动泊车的基础,成为当前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针对目前深度学习方法检测车位线需要依赖高算力芯片且需要采集大量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辅助、基于RGB值来分辨车位线的方法。首先,通过形态学运算、Canny边缘检测和Hough直线检测提取出光条,接着通过打光的方法突出RGB值来分辨车位线。最后,在沥青路面、红绿砖车位线、大理石路面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基于Hough的车位线检测方法,本方法的车位线检测效果更佳,检测正确率达到了96.91%,平均检测时间为29.5 ms,基本满足了车位线检测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位线检测 二值化 CANNY边缘检测 Hough直线检测 RGB值 激光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H-DETR轻量化绝缘子缺陷检测算法
10
作者 周景 刘心 +1 位作者 唐振洋 董晖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8-104,共17页
为解决无人机在输电线路绝缘子巡检中目标检测算法面临的模型复杂度高、小目标缺陷检测精度不足和上下采样过程中容易造成特征丢失等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改进的RT-DETR绝缘子缺陷检测算法(SDH-DETR)。首先,以RT-DETR作为基线... 为解决无人机在输电线路绝缘子巡检中目标检测算法面临的模型复杂度高、小目标缺陷检测精度不足和上下采样过程中容易造成特征丢失等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改进的RT-DETR绝缘子缺陷检测算法(SDH-DETR)。首先,以RT-DETR作为基线算法,降低优化难度并提高鲁棒性;其次,采用轻量级StarNet作为主干网络,在显著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提升特征提取能力;接着,引入DySample动态上采样模块,通过基于采样点的自适应上采样方法,有效减少细节丢失与图像失真;最后,利用Harr小波变换下采样模块(HWD),实现低频与高频信息的高效融合,抑制复杂背景干扰并增强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在复杂背景数据集上的验证实验表明,SDH-DETR的平均精度达98.5%,较基线算法提升0.9%,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43%和46.1%,检测速度达78.6 fps。这表明该算法在保证高准确性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满足了输电线路巡检对效率和性能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目标检测 绝缘子缺陷检测 复杂背景 轻量化 RT-DET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艇螺旋桨线谱特性分析及检测
11
作者 陈新华 李嶷 +2 位作者 郑恩明 方华 杨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66,共7页
为了获得目标声纹特征,本文对快艇的湖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低频分析记录图研究实际工作中目标线谱在图中的表现,同时针对快艇工况稳定和转向时的2种情况,研究快艇螺旋桨各时刻的线谱特性。采用长时间数据和短时间数据做快速傅里叶... 为了获得目标声纹特征,本文对快艇的湖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低频分析记录图研究实际工作中目标线谱在图中的表现,同时针对快艇工况稳定和转向时的2种情况,研究快艇螺旋桨各时刻的线谱特性。采用长时间数据和短时间数据做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线谱进行检测,验证不同试验场景下这2种方法检测线谱的性能优劣,提出对长时间数据做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工程实现方法。研究表明:目标线谱会随着目标工况的变化而发生漂移;低频分析记录图中线谱的基频和谐波信号强度具有随机性;在目标工况稳定或变化剧烈时宜分别采用长时间或短时间傅里叶变换进行线谱检测。本文为目标检测和识别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频谱分析 信号检测 水下声信号 螺旋桨 舰船噪声 线谱 低频分析记录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盾构隧道预应力双层衬砌力学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亚 王士民 +2 位作者 马晓斌 刘畅 廖少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8,共11页
由于在承受高内水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年来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在输水盾构隧道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揭示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盾构隧道为原型,创新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声发射探测技... 由于在承受高内水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年来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在输水盾构隧道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揭示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盾构隧道为原型,创新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声发射探测技术,对预应力双层衬砌结构在施工和运行全过程的内力、接触压力、位移以及损伤破坏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拼装阶段,管片衬砌结构能够单独承担外水土压力,在预应力张拉阶段,管片衬砌和预应力衬砌均全环受压,而随着内水压的逐级施加,结构的轴压力逐渐减小,但在1.5 MPa内水压下,结构仍保持大部分区域受压;在预应力张拉阶段,管片衬砌和预应力衬砌脱开,不考虑其相互作用,在运行阶段,脱开区域闭合,两结构协调承载;随着预应力的逐级张拉,双层衬砌结构的位移线性增加,在张拉完成时,位移值和截面椭圆率分别达到1.37 mm和0.012‰,施加1.5 MPa内水压后,位移值减小至1.30 mm,截面椭圆率增加到0.20‰;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双层衬砌结构的渐进性损伤经历了初始弹性阶段和细观损伤阶段,结构内部从缺陷压密到逐渐出现损伤,但并未出现宏观裂纹,故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盾构隧道 预应力双层衬砌 力学特性研究 相似模型试验 声发射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的玉米大豆间套复种作物行导航线提取方法
13
作者 朱惠斌 李仕 +3 位作者 白丽珍 王明鹏 贾宇轩 兰冀贤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7,共13页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复种场景下导航线提取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精度低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的作物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以提升自主移动底盘在田间作业中的导航精度。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行间专项分割任务,以YOLO v8为基...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复种场景下导航线提取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精度低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的作物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以提升自主移动底盘在田间作业中的导航精度。针对玉米大豆作物行间专项分割任务,以YOLO v8为基础融合StarNet网络,并优化检测头构建了StarNet-YOLO主干网络。通过自主设计的ASPPFE模块、深度可分离卷积和CSE结构等策略优化,同时利用LAMP剪枝算法对其轻量化。此外,引入Douglas-Peucker算法获取逼近作物行间轮廓,并提出评分机制确定轮廓的起始线段和终点线段中点,进而实现作物行导航线的精确拟合。消融试验结果表明,ASPPFE的mAP50seg(交并比为0.5时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9.5%,其mAP50-95seg(交并比为0.5~0.95时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均值)比SPPELAN、SPPF和ASPPF分别提升1.0、1.0、0.4个百分点。经剪枝率25%优化后的StarNet-YOLO网络,mAP50-95seg仅降低0.02个百分点,而推理速度从390 f/s提升至563 f/s,浮点运算量从7.2×10^(9)降至4.7×10^(9)。在同一数据集下对YOLO v5、YOLO v7、YOLO v8和改进YOLO v8进行对比发现,StarNet-YOLO网络mAP50-95seg比其他3种算法分别提升5.5、4.8、2.8个百分点。作物行间导航线拟合验证结果表明,平均角度误差和距离误差分别为2.01°和23.17像素。在复杂农田环境下本文导航线提取算法表现出优异性能,实现检测速度与精度平衡,为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田间作业自主机器人视觉导航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套复种 作物行间检测 导航线提取 改进YOLO v8 多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查询-位置关系的输电线路多金具检测方法
14
作者 翟永杰 王璐瑶 +3 位作者 赵晓瑜 胡哲东 王乾铭 王亚茹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针对输电线路航拍图像的金具目标尺寸小与密集遮挡问题,提出了基于级联查询-位置关系的输电线路多金具检测方法(CQPR)。首先提出了级联稀疏查询模块,通过小尺度特征图上小目标的粗略位置来查询大尺度特征图中的小目标精确位置,提高小目... 针对输电线路航拍图像的金具目标尺寸小与密集遮挡问题,提出了基于级联查询-位置关系的输电线路多金具检测方法(CQPR)。首先提出了级联稀疏查询模块,通过小尺度特征图上小目标的粗略位置来查询大尺度特征图中的小目标精确位置,提高小目标金具检测的准确性。接着,提出了位置特征关系模块(PRM),通过利用图像中不同金具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PRM,提取金具位置关系,丰富遮挡区域的特征,进而优化了密集遮挡下的金具检测效果。多个基线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将CQPR应用到基线检测框架时,Faster R-CNN,Cascade R-CNN,Libra R-CNN和Dynamic R-CNN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2.9%,82.4%,83.7%和77.3%,优于其他先进目标检测模型,对其中小目标金具和存在遮挡情况的金具检测准确率的提高较为明显,推理速度也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兼顾定位精度与检测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金具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小目标 密集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15
作者 岳永恒 赵志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0,共9页
针对智能车辆在复杂场景下的车道线检测准确性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空间注意力机制和路径聚合网络(PANet)的车道线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行锚框UFLD车道线检测模型,并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特征金字塔增强模块PANet,以实现... 针对智能车辆在复杂场景下的车道线检测准确性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空间注意力机制和路径聚合网络(PANet)的车道线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行锚框UFLD车道线检测模型,并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特征金字塔增强模块PANet,以实现图像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接着,网络框架中设计多尺度空间注意力模块,且引入SimAM轻量级注意力机制,以增强对目标特征的聚焦能力;然后,设计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通过智能调整不同尺度特征图的融合权重,对PANet输出的特征图进行跨尺度融合,以提升网络对复杂特征的提取能力。在TuSimpl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检测精度为96.84%,较原算法提升了1.02个百分点,优于传统的主流算法;在CULa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F_(1)值为72.74%,优于传统的主流算法,较原算法提升了4.34个百分点,尤其在强光和阴影等极端场景下的检测性能提升显著,说明所提算法在复杂场景下具有优异的检测能力;实时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推理速度达118.0 f/s,满足智能车辆的实时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深度学习 多尺度空间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
16
作者 秦学斌 许爱珍 周毓凡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8,共8页
由于矿山道路没有路肩且道路边界线十分模糊,因此区分道路边界线之内的可行驶区域与边界线以外的非可行驶区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露天矿车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首先利用kd-t... 由于矿山道路没有路肩且道路边界线十分模糊,因此区分道路边界线之内的可行驶区域与边界线以外的非可行驶区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露天矿车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首先利用kd-tree算法和基于体素化的八叉树滤波算法构成的复合索引结构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和滤波,剔除点云数据中的异常点和高噪声点;再通过基于K-means聚类对精简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图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提取出地面点,非地面点通过聚类方法寻找邻域构成三角面,利用三角面的法向量拟合非地面即得到曲面;最后计算拟合最优地面和非地面的交线即为所求的道路边界线。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道路边界检测算法能很好地检测出边界线,为矿山道路无人驾驶提供安全范围,有助于提升无人运行矿车驾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滤波 kd-tree算法 K-MEANS聚类 图卷积网络 边界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CDBW模型的列车接触网异物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翔羽 石天怡 +2 位作者 陈燕楠 南新元 蔡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接触网是为列车行驶提供电力的输电线路,附着在接触网的塑料袋等异物会对列车运行造成安全隐患。针对目前人工检查效率低下、劳动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接触网异物检测模型YOLO-CDBW。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构建一种... 接触网是为列车行驶提供电力的输电线路,附着在接触网的塑料袋等异物会对列车运行造成安全隐患。针对目前人工检查效率低下、劳动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接触网异物检测模型YOLO-CDBW。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构建一种使用残差瓶颈结构和深度分离卷积层的特征提取模块,避免因网络深度增加造成的小目标特征丢失问题,并降低网络运算量;其次,颈部改用BiFPN结构,捕捉多尺度信息,改善细节特征丢失问题,同时嵌入BiFormer注意力机制,重新分配融合后特征图的权重,提高网络对异物的关注度;最后,使用WIoU损失函数优化模型,通过动态聚焦机制,将注意力聚集在普通质量锚框上,提高预测精准度。经实验,YOLO-CDBW模型平均精度均值mAP 0.5达到87.1%,检测速度FPS达到66.5 frame/s,较YOLOv7模型分别提高5.0和10.8个百分点,满足接触网异物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异物检测 YOLO 目标检测 损失函数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育种高代品系耐盐优质性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强 张思娅 +5 位作者 张娜 金开拓 高国庆 吴崇宁 田纪春 邓志英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3-575,共13页
培育优质耐盐小麦新品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以德抗961为对照,对156份小麦育种品系和3份亲本材料,在苗期利用水培法进行不同浓度(0、75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 培育优质耐盐小麦新品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以德抗961为对照,对156份小麦育种品系和3份亲本材料,在苗期利用水培法进行不同浓度(0、75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同时,利用优质特异分子标记进行辅助筛选,结合品质性状检测分析,以期获得苗期耐盐性强且品质性状佳的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通过对耐盐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高耐盐材料7份,耐盐材料42份,中度耐盐材料51份,盐敏感材料24份和高盐敏感材料35份;优质分子标记鉴定发现,Sec-1位点缺失且含有5+10亚基的材料有109份,Sec-1位点与Gli-D2位点均缺失的材料有5份,Gli-D2位点缺失且含有5+10亚基的材料有3份,Sec-1位点和Gli-D2位点同时缺失且含有5+10亚基的小麦材料有3份。综合分析筛选出高耐盐且3个优质基因位点聚合的品系1份,高耐盐且2个优质基因位点聚合的品系3份,高耐盐且Sec-1位点缺失的品系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高代品系 耐盐性鉴定 分子标记检测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双编码与元学习的小样本输电线异物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哲煊 高雪莲 +1 位作者 宋佳宇 刘毅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输电线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设施,其异物检测是电网巡检维护的重要环节。然而,受限于输电线巡检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输电线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复杂背景下的小样本数据集输电线异物检测依然是一个挑战。就此提出一种由主编码Swin Transformer... 输电线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设施,其异物检测是电网巡检维护的重要环节。然而,受限于输电线巡检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输电线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复杂背景下的小样本数据集输电线异物检测依然是一个挑战。就此提出一种由主编码Swin Transformer网络和次编码卷积神经网络(CNN)构成的基于两阶段元学习训练策略的双编码目标检测网络(ML-DCTDN),该网络的创新点在于:一方面主编码Swin Transformer网络通过2个阶段的元学习训练获得泛化特征提取能力,即第1阶段学习输电线特征,第2阶段学习异物特征,提高其在小样本数据集的目标检测任务中的表现;另一方面该双编码网络分别采用红绿蓝图像和灰度图像的输入方式,通过分层融合模块(LFM)和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模块实现红绿蓝图像和灰度图像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既利用了红绿蓝图像丰富的色彩和纹理信息,又借鉴了灰度图像对光线和细节纹理的鲁棒特性,强化了模型在复杂背景下的抗干扰能力与检测能力。消融实验表明,元学习训练策略明显提高了模型平均准确率(mAP),灰度图像输入方法将mAP提高了至少4%;与SSD、Faster RCNN、YOLOv5以及YOLOv8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小样本数据集的输电线异物检测任务中借鉴元学习策略和双编码网络结构,能明显提高复杂背景下模型的目标检测精度,mAP50和mAP75值分别提高到98.6%和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异物检测 元学习 双编码 小样本数据集 Swin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非视距人体生命体征感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羽 张静远 +4 位作者 蔡子轩 秦世龙 马骞 游检卫 崔铁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提出非视距场景下的无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法,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与人体无线感知技术相结合,利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有障碍物遮挡情况下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本文首先通过视觉辅助机制,利用Yolo-v7深... 本文提出非视距场景下的无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法,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与人体无线感知技术相结合,利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有障碍物遮挡情况下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本文首先通过视觉辅助机制,利用Yolo-v7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人体目标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根据人体位置估计结果进行编码优化,进而改变感知信号传播路径,实现非视距场景下的人体感知;同时,本文针对传统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在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实现人体呼吸、心跳速率的精准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视觉辅助模块可以准确定位人体胸腔所在位置,从而使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能够精准调控电磁波束,使感知信号聚焦于人体.所提出的基于滤波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可以实现人体生命体征精准估计,其呼吸和心跳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0.6 RPM和5.3 BPM.与此同时,进一步分析与讨论也证明了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感知方案在非视距场景下进行人体生命体征感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非视距感知 人体无线感知 生命体征探测 变态模式分解 视觉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