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al of tin and extraction of indium from acid-dissolved solution of waste indium-tin targets
1
作者 李瑞迪 袁铁锤 +3 位作者 范文博 周立波 吴浩波 李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741-1746,共6页
The recovery of indium from waste indium tin oxide (ITO) targe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cid leaching technique,the present study foc... The recovery of indium from waste indium tin oxide (ITO) targe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cid leaching technique,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in removal via zinc substitution and indium recovery from a tin-free leach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mount of added zinc powder and reaction time increase,the tin removal effect can be improved.The optimal condition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additional content of zinc powder from 20 g/L to 25 g/L,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0 ℃,and reaction time from 3 h to 4 h.Under this condition,the tin removal rate exceeds 98%,and the tin content in the tin removal solution is lower than 0.05 g/L.After tin removal,the substitution time could be reduced from 3-5 d to 1-2 d by neutralizing the residual acid by using alkaline residue and maintaining the pH value less than 2.The indium recovery rate is also improved when this condition is used.The indium content in the tin residue is reduced to lower than 0.1% and the acid-insoluble β-SnO2 could be obtained via the strong nitric acid leaching of the indium-containing tin residue.Indium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ITO with a high purity of 99.995% via electroref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removal leaching ITO waste targets recovery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砷渣与高炉瓦斯灰协同处理分离提取锌和砷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邱文顺 陈萃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有色金属火法冶炼污酸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砷渣及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瓦斯灰,均属于危险废物,现有处理方法存在工艺流程长、资源化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固硫焙烧-选矿联合工艺处理硫化砷渣和瓦斯灰的方法,该方法将含As_(2)S_... 有色金属火法冶炼污酸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砷渣及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瓦斯灰,均属于危险废物,现有处理方法存在工艺流程长、资源化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固硫焙烧-选矿联合工艺处理硫化砷渣和瓦斯灰的方法,该方法将含As_(2)S_(3)的硫化砷渣和主要含ZnO的瓦斯灰低温还原固硫焙烧,可一步产出金属砷和硫化锌,后续通过重选和浮选得到金属砷和硫化锌精矿。本文先对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考察了焙烧温度、时间、瓦斯灰理论用量对砷生成和固硫效果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固硫焙烧-选矿协同处理硫化砷渣和瓦斯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600℃、反应时间2 h、瓦斯灰中ZnO用量为固硫所需理论量的1.4倍,此条件下固硫率为93.64%,金属砷生成率可达90.25%;该工艺实现了硫化砷渣和瓦斯灰的短流程协同高效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其中的金属砷和锌,并且硫化渣原料中的绝大部分硫被固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二次资源清洁利用和处置工艺,可在硫化砷危废减量化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砷渣 高炉瓦斯灰 协同处理 固硫焙烧-选矿 危废安全处置 危废资源化 砷、锌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修剪果树枝制备液体有机肥为例
3
作者 杨莉莉 李泽 +4 位作者 温生华 崔国林 韩璐 孟冉冉 马龙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6-36,共11页
本研究针对废弃果园枝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通过热水解法对枝条进行处理,探索枝条肥料化利用的可行性。设置40℃、60℃、80℃3个不同温度,每个温度设置4 h、8 h、12 h 3个不同时间,共计9个处理,对制备出的液体、残渣进行养分和提... 本研究针对废弃果园枝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通过热水解法对枝条进行处理,探索枝条肥料化利用的可行性。设置40℃、60℃、80℃3个不同温度,每个温度设置4 h、8 h、12 h 3个不同时间,共计9个处理,对制备出的液体、残渣进行养分和提取率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浸提液中氮、磷、钾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在低温条件下,有机碳含量随着浸提时间增加而增加,高温条件长时间浸提反而不利于浸提液中有机碳的增加。综合养分浓度,有机碳含量以及氮、磷、钾养分提取率、残留率和损失率,60℃-12 h为最佳处理条件,且该条件下氮、磷、钾养分提取率相对较高,分别达17.8%、11.7%、45.3%,损失率较低,分别为5.5%、13.5%、3.7%。以60℃-12 h热水解法将果园废弃枝条初步制备成液体有机肥,是实现新疆地区废弃果园枝条资源化利用的一项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枝条 资源化利用 液体有机肥 养分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婷婷 周萧超 +3 位作者 刘章韬 许嘉钰 任慕华 郝吉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固废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循环利用、节能减碳的优势,对于推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 固废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循环利用、节能减碳的优势,对于推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在产业化进程、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推动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赋能;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夯实金融保障基础;打造科创资源高地,强化项目示范引领;集聚人才优势,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 资源化 产业化 减碳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华林 滕泽栋 +2 位作者 江晓亮 杨幼明 李庭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8-1791,共14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近年来,“以废治废”模式成为了工业废弃物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污泥改性煤矸石在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方面的进展,为后期煤矸石和污泥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工业废物 污泥 资源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TiO_(2)资源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卫红 宋浩 +4 位作者 孙红娟 王立 宋思慧 柳江涛 高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经高温碱浸和酸洗处理后,Al、Ca、Na等杂质的最高浸出率均可达98%以上,回收TiO_(2)的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新催化剂。高温碱浸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有利于后续HCl处理对杂质的去除,除杂效果优于直接酸洗处理。高温碱浸过程中会生成Na_(2)TiO_(3),经HCl反应并水解后会形成新的TiO_(2)颗粒,形成更多的小孔,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 TiO_(2) 高温碱浸 酸洗 资源化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提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涛涛 荣嵘 +2 位作者 洪亚军 朱美庆 彭昌盛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3,共12页
我国赤泥堆存量已超过10亿t,主要类型为拜耳法赤泥,该赤泥中含铁量高达30%以上,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铁资源。目前回收赤泥中铁资源的方法主要是高温还原焙烧-磁选,还原剂以固态碳基还原剂和气基还原剂为主,需大量能耗和成本。我国是农业大... 我国赤泥堆存量已超过10亿t,主要类型为拜耳法赤泥,该赤泥中含铁量高达30%以上,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铁资源。目前回收赤泥中铁资源的方法主要是高温还原焙烧-磁选,还原剂以固态碳基还原剂和气基还原剂为主,需大量能耗和成本。我国是农业大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在7亿t以上,这些生物质具有碳中性、反应活性高、灰分含量低、储量高、可再生等优点,而且热解温度远远低于固态碳质还原剂,其还原三价铁的温度仅为300~800℃,属于低温热解,采用生物质还原焙烧赤泥可大幅降低能耗和成本。本文重点对固态碳质还原剂、气基还原剂和生物质还原剂还原三价铁的参数进行对比,并详细阐述了生物质热解过程及还原赤泥中Fe_(2)O_(3)的机理,认为生物质还原焙烧-磁选技术可以实现赤泥和农业秸秆等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高值化利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最后对未来研究赤泥中铁资源回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探究技术耦合实现赤泥产业化处置;回收利用生物质热解产气及热量;探究尾渣综合利用途径;增强对铁铝矿物的分离研究,以实现铁精矿的连续动态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生物质 低温热解 低温还原 高值化利用 铁资源回收 农业秸秆 固废协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98/77 K循环处理回收PCB中非金属组分
8
作者 李蓬勃 张林楠 +3 位作者 张啸 李宣延 李赫 高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09,共6页
为解决废印制电路板(PCB)中非金属组分回收难且二次污染率大的问题,引入298/77 K循环处理技术,首先分析温度改变对PCB内部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及PCB内部力学性能的变化,测试静电分选和离心分选对PCB非金属组分回收率的实际影响,之后引入CaF... 为解决废印制电路板(PCB)中非金属组分回收难且二次污染率大的问题,引入298/77 K循环处理技术,首先分析温度改变对PCB内部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及PCB内部力学性能的变化,测试静电分选和离心分选对PCB非金属组分回收率的实际影响,之后引入CaF_(2)作为精炼过程中的强氧化剂,测试PCB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后的硅组分回收率,最后测定回收后硅元素的实际纯度。结果表明:PCB在经过298/77 K循环处理后,内部结构受温度循环影响发生明显变化;各项力学性能均实现明显下降;PCB非金属组分实际产出量和硅组分回收率,相比于传统处理方式实现了明显提升,且对原PCB中各项杂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硅元素占比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印制电路板 内部结构 非金属组分 循环处理 回收率 硅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 及问题分析
9
作者 刘春 曹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5,共6页
为了掌握安徽省煤炭资源“三率”情况和综合利用水平,协助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以2023年度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试点工作为基础,梳理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并对当前煤矿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 为了掌握安徽省煤炭资源“三率”情况和综合利用水平,协助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以2023年度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试点工作为基础,梳理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并对当前煤矿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三率”考核指标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二是煤炭采出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三是煤矿资源储量不够明确,管理存在欠缺;四是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技术力量有待加强;五是煤矿综合利用率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开发利用 “三率”指标 采区回采率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渣资源化利用综述 被引量:22
10
作者 高海洋 梁龙 +1 位作者 靳开宇 谭佳琨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208,共17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社会对煤气化渣处理的关注与需求日渐紧迫。综合过往研究,介绍了煤气化渣的主要来源与排渣方式,并分别对比了粗渣与细渣在形貌、粒度组成、矿物物相、化学组成等方面的性质特点,为实现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社会对煤气化渣处理的关注与需求日渐紧迫。综合过往研究,介绍了煤气化渣的主要来源与排渣方式,并分别对比了粗渣与细渣在形貌、粒度组成、矿物物相、化学组成等方面的性质特点,为实现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气流床煤气化粗渣、细渣显著的性质差异,探索了两者不同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并分析了当下利用途径存在的局限性。粗渣具有优秀的水化活性与火山灰活性,在矿井回填、路基填筑、水泥与混凝土骨料、陶粒材料以及墙体材料等中低值利用领域应用广泛,但存在重金属浸出风险、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细渣中残炭含量丰富,主要采用重选法与浮选法进行可燃体回收与灰渣分离。但其较高的细粒级含量降低了重选分选精度,复杂的炭-灰结合形态提高了浮选回收难度。同时细渣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高达258.29 m^(2)/g,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在土壤改良、催化剂载体、化工原料、陶瓷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高值化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工业应用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需基于煤气化渣的物化性质,探索大规模消纳与高值化利用相结合的途径,实现对煤气化渣分类分级的资源化利用。此外,需结合现场生产实践,探索煤气化渣就地解决的处理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以及在其产生工艺过程中进行物化性质的诱导改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煤气化渣 气流床工艺 可燃体回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固废填埋场开挖筛分再利用碳排放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宇凡 徐文杰 +4 位作者 彭毅 陈云敏 柯瀚 詹良通 余霖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44-5052,共9页
本文评估了填埋场开挖筛分再利用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效益,该研究有利于健全我国在城市固废处理领域的碳排放计算体系.首先从流程角度分析,分类整理了每个过程的排放因子和减排因子等参数.其次,选取我国东部某大型城市固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 本文评估了填埋场开挖筛分再利用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效益,该研究有利于健全我国在城市固废处理领域的碳排放计算体系.首先从流程角度分析,分类整理了每个过程的排放因子和减排因子等参数.其次,选取我国东部某大型城市固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运用蒙特卡罗模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填埋场的开挖减排量超过排放量,陈腐垃圾净排放平均值为-235.22kgCO_(2)-eq/t.此外,分析了排放与减排的主要来源,发现轻质物焚烧是排放的主要贡献者,而焚烧产生的电能和热力的回收是减排的主要来源.最后通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能量转化效率和净减排因子对减排结果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腐垃圾 填埋场开挖 碳排放 碳减排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含镍高酸硫酸铜结晶母液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钊荣 戴贞洧 +1 位作者 张飞 谢太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
针对硫酸铜结晶母液含砷、含镍、高酸的特点,根据正交试验法,采用pH调控法依次进行中和、沉铜、沉镍工业试验,探究了反应时间和终点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碱调控母液pH能有效回收铜、砷、镍元素。中和反应最佳参数为:终点... 针对硫酸铜结晶母液含砷、含镍、高酸的特点,根据正交试验法,采用pH调控法依次进行中和、沉铜、沉镍工业试验,探究了反应时间和终点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碱调控母液pH能有效回收铜、砷、镍元素。中和反应最佳参数为:终点pH=2.5~3.0、反应时间1.5 h、反应自然升温,能够以铜砷渣形式回收98%以上的砷,并与镍成功分离;沉铜反应终点pH=6.0~6.5、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80~90℃,能实现铜沉淀率>93%;沉镍反应终点pH=10.0~10.5、反应时间2.0 h,在室温下压滤,镍沉淀率>98%。母液经处理后得到的沉镍后液含铜<50 mg/L,含砷<5 mg/L,含镍<100 mg/L,母液得到有效处理,实现铜回收率>96%,砷回收率>98%,镍回收率>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结晶母液 含砷废水 含镍废水 镍回收 废水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淬冷粒化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凯 王殿新 +3 位作者 甄常亮 张巧荣 陈伟 张玉柱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全国每年新增钢渣排放量在1亿t以上,利用率仅为10%~20%,转炉液态钢渣中有“渣、铁、热”等丰富资源,简单堆存或者填埋造成了极大浪费。目前的钢渣粒化主流技术主要有热闷法、风淬粒化法、滚筒法等,其均基于钢渣粒化和游离氧化钙(f-CaO)... 全国每年新增钢渣排放量在1亿t以上,利用率仅为10%~20%,转炉液态钢渣中有“渣、铁、热”等丰富资源,简单堆存或者填埋造成了极大浪费。目前的钢渣粒化主流技术主要有热闷法、风淬粒化法、滚筒法等,其均基于钢渣粒化和游离氧化钙(f-CaO)的消解开发,便于后续的破碎筛分磁选,以得到渣钢、磁选粉和尾渣。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他方法存在的投资大、占地多、污染重等问题,但依然存在钢渣资源利用不完全、体积安定性风险、磨矿成本高、铁含量高等问题,笔者提出采用改质重构与气水两相混合流体淬冷粒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钢渣,该方法向液态钢渣中加入酸性熔剂和还原剂进行改质,利用气体的高运动速度和水的高导热性将液态钢渣迅速冷却成固体状颗粒,降低了钢渣纤维化的情况,兼顾重构渣的粒化与余热回收效率。提铁后的尾渣在粒度分级后可用于建材制备、土壤改质及微晶玻璃、陶瓷材料领域,但目前该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够成熟,后期还需在高性能钢渣粒化材料制备、环保利用与资源化、钢渣深度加工发展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双介质淬冷粒化 改质重构 铁回收 余热回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及处理模式研究——以柳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飞婷 何喜林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05-209,共5页
分析了柳州市2012-2022年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数据,采用灰色模型中单序列一阶段线性微分方程模型GM(1,1)来预测未来5年柳州市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并提出了就地-集中资源化处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柳州的建筑垃圾具有产生量巨大、... 分析了柳州市2012-2022年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数据,采用灰色模型中单序列一阶段线性微分方程模型GM(1,1)来预测未来5年柳州市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并提出了就地-集中资源化处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柳州的建筑垃圾具有产生量巨大、增长快、以建筑拆除垃圾为主、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2)灰色动态GM(1,1)产量预测模型的后验差比C值0.076≤0.35,相对误差值最大值0.058<0.1,可见模型拟合效果达到较高要求;(3)预测5年后柳州市建筑垃圾产量为53210.83万m^(3)建筑垃圾产量约2022年的40倍,处置费189670.60万元约2022年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产量预测 灰色模型 处理模式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残炭分选技术及其产物特性研究
15
作者 葛家君 江润平 +4 位作者 张光伟 王治帅 李学娟 马运广 王书礼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12,共9页
煤气化细渣(CGFS)作为煤气化工艺产生的副产品,富含残炭和多种无机元素,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炭灰组分分离是其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的前提,然而残炭回收率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其资源化利用。采用水力旋流器对其进行分级,联合螺旋分选机... 煤气化细渣(CGFS)作为煤气化工艺产生的副产品,富含残炭和多种无机元素,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炭灰组分分离是其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的前提,然而残炭回收率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其资源化利用。采用水力旋流器对其进行分级,联合螺旋分选机对CGFS进行重力分选,采用XRD、TG、SEM对各产品性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水力旋流器的矿浆入料浓度为7.5%、给料压力为0.06 MPa时,可燃体回收率高达59.07%,底流灰分为40.17%,产率为36.50%;当螺旋分选机的入料矿浆流量为0.6 m^(3)/s时,精矿、中矿与尾矿的灰分分别为44.00%、39.49%与85.28%,产率分别为28.78%、21.45%与49.76%。通过优化联合分选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炭灰高效分离,在最佳分离条件下得到的精矿、中矿与尾矿灰分分别为22.83%、51.37%和88.04%。CGFS中的矿物相分别富集到不同产品中,精矿中富集了柏林石、蓝晶石与赤铁矿;中矿中矿物相最少,主要为石英与赤铁矿;尾矿中富集了球形玻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螺旋分选机 可燃体回收率 理化特性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 被引量:75
16
作者 史晟 戴晋明 +2 位作者 牛梅 蔡智锋 侯文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7-152,共6页
从废旧纺织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现有的技术手段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废旧纺织品的4种循环再利用方法:即机械法、化学法、物理法和热能法,阐述了各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目前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中所存在的... 从废旧纺织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现有的技术手段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废旧纺织品的4种循环再利用方法:即机械法、化学法、物理法和热能法,阐述了各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目前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中所存在的意识薄弱、技术落后、政策导向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意识、加快研发、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纺织品的循环利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资源 污染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7
作者 王丽英 吴硕 +2 位作者 张彦才 李若楠 陈丽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2,共7页
蔬菜废弃物利用率低及不合理处置已成为限制蔬菜清洁生产的瓶颈,堆肥化处理是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主要蔬菜废弃物的特点和性质,从堆肥方式、初始原料配制、接种技术、堆肥过程参数与调控、以及... 蔬菜废弃物利用率低及不合理处置已成为限制蔬菜清洁生产的瓶颈,堆肥化处理是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主要蔬菜废弃物的特点和性质,从堆肥方式、初始原料配制、接种技术、堆肥过程参数与调控、以及堆肥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堆肥化 资源化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徐滨士 刘世参 +2 位作者 李仁涵 姚巨坤 向永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是以废旧机电产品为对象,通过现代技术与工艺加工,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其中蕴含的材料、能源及经济附加值等财富,使其成为有较高品位可以使用的资源,以达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等目的,从而支持社... 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是以废旧机电产品为对象,通过现代技术与工艺加工,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其中蕴含的材料、能源及经济附加值等财富,使其成为有较高品位可以使用的资源,以达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等目的,从而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是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目标是使再利用、再制造的部分最大化,使再循环的部分最小化,使安全处理的部分趋零化。参考发达国家开展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成效并结合我国国情,可预测我国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到2020年将达到年产值640亿美元,并提供200多万人就业;将通过质优价廉的再制造产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消除工业及电子垃圾的污染及危害,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十分显著。推动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关键是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规范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企业行为及市场运作,确立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制造商责任制,对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企业实施认证制度,并加强包括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在内的各项资源化关键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机电产品 资源化 再制造 再循环 表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与勘查方向的思考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佟 刘峰 +5 位作者 赵欣 邓小利 袁同兴 任世华 孔庆虎 张建强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共8页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能源仍然处在需求量大、资源高强度开发阶段,有必要认真审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通过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保存问题,基本摸清了煤炭资源状况。认为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能源仍然处在需求量大、资源高强度开发阶段,有必要认真审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通过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保存问题,基本摸清了煤炭资源状况。认为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主要受东西向、南北向“两横”和“两纵”构造带控制,在“九宫”分布不同区域资源赋存与开发程度不均衡,中东部地区开发强度大,西部资源丰富但勘查开发程度低。同时,对我国主要煤炭矿区典型矿井的煤炭资源采出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计算,研究了煤炭资源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得出目前技术条件下多数矿井的煤炭资源回采率在24.3%~59.8%,直接反映了目前开采技术条件下我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实际采出情况。我国目前查明煤炭资源、储量20 a后大多将被开采和占用,保障能力不足,需要引起全社会对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视,提前谋划合理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现在开始勘查工作:一是加强中东部老矿区煤炭储量增储勘查力度;二是加快煤炭勘查开发战略西移,建设煤炭基地“双子座”;三是开展深部和复杂地区的地质条件精细勘查评价,助力煤炭资源、储量的储备能力提升,实现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煤炭开发 地质勘查 煤炭资源回采率 煤炭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酸洗废液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 被引量:21
20
作者 汤兵 朱又春 +2 位作者 刘奕玲 潘南明 叶书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9-32,共4页
钢材酸洗废液是国内产量较大的危险废物之一。作者对近年来国内酸洗废液综合利用及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与分析,根据生产实践反映出来的问题,指出开发具有资源化与无害化酸洗废液处理新技术是必要的,同时提出深化研究及开发新技... 钢材酸洗废液是国内产量较大的危险废物之一。作者对近年来国内酸洗废液综合利用及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与分析,根据生产实践反映出来的问题,指出开发具有资源化与无害化酸洗废液处理新技术是必要的,同时提出深化研究及开发新技术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得到更多的经济及环境效益,尤其是在工艺的灵活性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废液 资源化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