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井稳定产能与试油产能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立军 李淑红 +2 位作者 贺凤云 于学志 王春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共3页
根据渗流力学原理 ,利用试油产量与压差之间的关系式 ,分析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几个开发区块的产能资料 ,建立了试油产能和油井稳定产能的定量关系 ,二者为线性 .并用所得到的关系式分别对葡萄花油层和扶杨油层油井的稳定产能进行了... 根据渗流力学原理 ,利用试油产量与压差之间的关系式 ,分析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几个开发区块的产能资料 ,建立了试油产能和油井稳定产能的定量关系 ,二者为线性 .并用所得到的关系式分别对葡萄花油层和扶杨油层油井的稳定产能进行了计算 .预测永乐油田葡萄花油层比采油指数为 0 .116,与实测比较 ,相对误差为 8.66% ,实例表明 ,此关系式可用于开发油田的产能评价和新区块的开发规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产能 稳定产能 初期产能 采油指数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芳屯油田芳17区块井网调整对开发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国亮 张承丽 +1 位作者 魏明国 韩福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针对大庆宋芳屯油田芳17区块目前井网的适应性差,应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芳17区块井网调整对主要开发指标的影响,推导出考虑有效驱动因数的水驱采收率与注采井距关系式.结果表明:考虑有效驱动因数的水驱采收率与注采井距关系式,可... 针对大庆宋芳屯油田芳17区块目前井网的适应性差,应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芳17区块井网调整对主要开发指标的影响,推导出考虑有效驱动因数的水驱采收率与注采井距关系式.结果表明:考虑有效驱动因数的水驱采收率与注采井距关系式,可快捷进行水驱采收率计算;反九点井网平均地层压力低于五点法井网的平均地层压力;井网加密后,采液指数提高;通过分析井网调整对地层压力、采油速度、递减率等开发指标的影响,表明五点法注水、对角线加密方式优于其他注水方式和加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芳屯油田 水驱控制程度 地层压力 采液指数 注采井距 有效动用因数 水驱采收率 采油速度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测井的多层试井解释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梁倚维 王东 +2 位作者 田发国 邱永利 贾永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4-58,共5页
致密砂岩气井为了获得工业产气量,常常采取多层分压合采措施,常规试井解释由于采用平均化的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容易造成解释结果无法反映各个产层的真实信息。为此,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田某井4个产层分层压裂后开展的268 h的压降... 致密砂岩气井为了获得工业产气量,常常采取多层分压合采措施,常规试井解释由于采用平均化的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容易造成解释结果无法反映各个产层的真实信息。为此,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田某井4个产层分层压裂后开展的268 h的压降测试、468 h的压力恢复测试和生产测井数据,采用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和多层试井解释模型分别对其进行解释,其中多层试井解释模型结合生产测井解释成果引入分层产量数据作为新增约束条件,对多层合采气井进行精细试井解释。结果表明:(1)3种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均等同于将该井4个层位的参数平均化,各项指标均拟合较好,反映了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具有多解性;(2)多层试井解释录入各层储层物性参数,并引入分层产量作为拟合约束条件,其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拟合、单对数曲线拟合、压力史拟合和分层产量拟合均较好,能够获得各层的表皮系数、裂缝半长、渗透率及边界等数据。结论认为,采用多层试井解释模型降低了合采气井试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定量评价了各储层的参数,为类似储层的针对性措施和动态描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井 分压合采 生产测井 分层产量 精细解释 试井 储层信息 动态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匡明 曲德斌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5期63-67,74,共6页
基于我国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总结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原油采收率、原油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评价方法与取得的效果,提出改进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 基于我国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总结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原油采收率、原油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评价方法与取得的效果,提出改进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根据油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评价,建议采用采收率、商品率、储量动用率3个指标作为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本指标,将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作为开发利用评价的备选指标,原油回收率难以准确计算,不作为开发利用评价指标。对于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工作,建议从规范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加强评价组织和管理、细化评价指标、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分类界限标准动态调整等方面合理化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资源 开发利用 评价指标 采收率 商品率 储量动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后期提高存水率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秀英 黄国忠 +3 位作者 王中华 罗前 黄瑞婕 任静 《河南石油》 2005年第3期24-26,i002,共4页
通过分析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压力、采液指数的关系,探讨油田开发后期提高存水率的途径,得出了提高油田或区块的存水率,需针对油田不同开发时期的开采特点、油层物性,认真分析区分对待,采取增注、整体调剖、封堵高含水层、关停高含水低... 通过分析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压力、采液指数的关系,探讨油田开发后期提高存水率的途径,得出了提高油田或区块的存水率,需针对油田不同开发时期的开采特点、油层物性,认真分析区分对待,采取增注、整体调剖、封堵高含水层、关停高含水低效井等措施,提高单元压力保持水平,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后期 存水率 地层压力 采出程度 采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