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gots 被引量:3
1
作者 林高用 彭大暑 张 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9-82,共4页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s ingo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Mass loss method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alloys and the data were...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s ingo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Mass loss method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alloys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is alloy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Al, Zn and Mn in a certain degree, and will drop with increasing Si and heavy metals (Fe, Cu, Ni). It is found that ingots received from company F should be listed into unusable materials in terms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while among the five suppliers, the only local company E supplied excellent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gots with the b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 magnesium alloy chemical composition property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corros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铁壳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穗发芽抗性鉴定
2
作者 周国雁 程莎 +5 位作者 隆文杰 刘圆圆 胡海瑞 孙梓菁 蔡青 陈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4,73,共12页
小麦穗发芽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筛选穗发芽抗性种质和利用功能分子标记,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或避免小麦穗发芽的危害。以298份早期鉴定为高抗穗发芽的临沧铁壳麦及高感的云麦53为亲本的高代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整穗发芽和籽粒发... 小麦穗发芽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筛选穗发芽抗性种质和利用功能分子标记,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或避免小麦穗发芽的危害。以298份早期鉴定为高抗穗发芽的临沧铁壳麦及高感的云麦53为亲本的高代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整穗发芽和籽粒发芽两种方法鉴定和评价其穗发芽抗性;利用分子标记对主要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MKK3-A、TaSdr-2B、Tamyb10-D1、TaMFT-A2、GS34-7B、TaMFT-A1、TaDFR-3B、Tamyb10-B1、TaSdr-2A、Tamyb10-A1)进行检测,并结合其表型分析不同抗性基因的效应。结果表明,298份材料的整穗发芽率(SGR)均值为86.79%,变化范围为0.13%~100.00%;发芽指数均值为56.85%,变化范围为0.43%~100.00%;其中有7份材料的整穗发芽率和32份籽粒发芽率值达到了高抗水平;有7份材料的整穗发芽率和27份籽粒发芽率值达到了抗水平;2份材料的整穗相对发芽指数和14份籽粒相对发芽指数较云麦53达到抗水平;以相对发芽指数为分级标准时,2份材料的整穗相对发芽指数和14份籽粒相对发芽指数较云麦53达到高抗等级,可以作为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利用。在10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基因中,TaDFR-3Bb分布频率最高,达到68.71%,其余基因依次为TaMFT-A1b(63.85%)、TaMFT-A2b(61.96%)、Tamyb10-B1b(57.50%)、Tamyb10-B1a(43.33%)、TaMFT-A2a(38.65%)、TaMFT-A1a(37.09%)、TaDFR-3Ba(32.52%)、GS34-7B(0)。结合表型分析发现,TaMFT-A2、TaMFT-A1、TaDFR-3Ba、Tamyb10-B1与表型不相关;TaMKK3-A、TaSdr-2B、Tamyb10-D1、TaSdr-2A、Tamyb10-A1与表型显著相关。GS34-7B无条带说明材料中不含该抗性基因。因此,TaMKK3-A、TaSdr-2B、Tamyb10-D1、TaSdr-2A、Tamyb10-A1的分子标记可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穗发芽抗性 整穗发芽率 籽粒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黑胚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华 张珂 +3 位作者 欧行奇 王紫娟 欧阳娟 张帅垒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小麦品种黑胚率在6.17%~63.17%之间。‘百农607’、‘百农207’、‘山农17’、‘山农116’、‘伟隆169’和‘新麦45’的籽粒黑胚率低,病情指数轻,均为小麦黑胚病轻感类型;‘周麦36’、‘周麦28’、‘高麦6号’、‘囤麦127’、‘安科1602’和‘矮抗58’籽粒黑胚率高,病情指数重,均为小麦黑胚病高感类型。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小麦种植提供了关于品种选择和病害管理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减少黑胚病的发生,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黄淮麦区 黑胚率 病情指数 抗性分级 抗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气流特性通用数字化表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孙东亮 李倩 +6 位作者 张金钢 杜荣杰 彭发仕 黄麒 马洪明 齐萌 丁碧军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目的】了解卷烟气流特性的内在演进规律,提高卷烟质量设计与维护的数字化水平。【方法】分析卷烟物理结构的多重固定床串联属性,讨论不同类型固定床的气流特性的数字模型及其主要应用场景。【结果】(1)卷烟是封闭床、直漏床和渗漏床... 【目的】了解卷烟气流特性的内在演进规律,提高卷烟质量设计与维护的数字化水平。【方法】分析卷烟物理结构的多重固定床串联属性,讨论不同类型固定床的气流特性的数字模型及其主要应用场景。【结果】(1)卷烟是封闭床、直漏床和渗漏床的组合,“阻流”是建立通风流量与沿程流量关联的中介参数;(2)流量配比(m)是影响卷烟气流分配的直接参数,并间接影响压降的沿程分布,是渗漏床流配指数(e^(-m),记作“Ψ”)的核心;(3)渗漏床(裸烟区)是卷烟气流特性(沿程气流量、渗漏流量、沿程压降、段压差)数字化表征的关键,具有沿程二阶递归的演进规律(斐波那契数列),气流特性的分布与黄金比(≈0.618,记作“Ф”)有关;(4)基于直漏床流量配比(m)、渗漏床流配指数(Ψ)的构建,搭建了以17个条件参数为支撑的卷烟气流特性数字化通用表征模型。【结论】可在设计变更、质量维护和市场评估等应用场景中实现基于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卷烟气流特性的系统性分析、定量化预测和即时性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气流特性 数字化 表征 模型 吸阻 通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种质基腐病抗性鉴定和分析
5
作者 刘也楠 黄立飞 +1 位作者 何贤彪 刘伟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探索甘薯基腐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抗病种质,该研究对经过1~3 a试验筛选的81份甘薯(Ipomoea batatas)抗性或其他性状优良的种质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并分析甘薯不同生育时期的病情变化,以及不同抗性等级对鲜薯产量损失率的影响。... 为探索甘薯基腐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抗病种质,该研究对经过1~3 a试验筛选的81份甘薯(Ipomoea batatas)抗性或其他性状优良的种质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并分析甘薯不同生育时期的病情变化,以及不同抗性等级对鲜薯产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1份种质中,表现为高抗和抗的种质分别有24和11份。生长期从90到120 d的病情变化明显,尤其是感病种质的4级病级比例迅速提高。鲜薯产量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781^(**)),每下降1个抗性等级,鲜薯平均产量损失率将增加19.35%。生长期120 d时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25^(**)),除病情指数外,发病率也可作为甘薯基腐病抗性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基腐病 种质 抗性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对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影响
6
作者 章艳菊 周小娣 +3 位作者 张海峰 陈红 焦碧鸯 顾李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进前)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2月(改进后)的住院患者为改进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样本送检率、临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和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改进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32.18%vs 32.93%,P=0.003;39.99限定日剂量(DDD)/100人天vs 44.19 DDD/100人天],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和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52.01%vs 23.64%、87.74%vs 77.71%,均P<0.001),临床微生物样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8.77%vs 80.11%,P<0.001),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40.45%vs 48.42%、29.65%vs 43.17%,均P<0.001)。结论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实施能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降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通过不断循环逐步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持续改进 病原学样本送检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尘抑制剂抗风性能评价指标及应用
7
作者 韩方伟 许满萍 +4 位作者 李伟 朱霖玲 马亮 王佳 范思萌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为准确有效评估矿尘抑制剂的抗风性能,采用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风损率、平均抑尘率及临界有效质量3个评价参数,通过控制风速、吹蚀时间、吹蚀角度以及抑尘剂喷洒质量开展煤样风蚀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纯水和抑尘剂的单位... 为准确有效评估矿尘抑制剂的抗风性能,采用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风损率、平均抑尘率及临界有效质量3个评价参数,通过控制风速、吹蚀时间、吹蚀角度以及抑尘剂喷洒质量开展煤样风蚀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纯水和抑尘剂的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风损率呈上升趋势,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抑尘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随吹蚀时间延长,纯水和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风损率呈上升趋势,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抑尘率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吹蚀角度的增加,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风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60°时达到最低,单位质量抑尘剂平均抑尘率先上升后下降;当抑尘剂喷洒质量达到临界有效质量时,抑尘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尘剂 抗风性能 平均风损率 平均抑尘率 临界有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晓琴 张世明 +1 位作者 周群 何雄凯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推动磨料行业碳化硅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将碳化硅作为细骨料取代河砂应用于混凝土领域。制备了碳化硅砂取代率为5%、10%、30%、50%、70%、100%的碳化硅砂改性混凝土,研究了碳化硅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碳化硅砂改性... 为推动磨料行业碳化硅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将碳化硅作为细骨料取代河砂应用于混凝土领域。制备了碳化硅砂取代率为5%、10%、30%、50%、70%、100%的碳化硅砂改性混凝土,研究了碳化硅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碳化硅砂改性混凝土进行了高温试验(200℃、400℃、600℃、800℃),研究了碳化硅砂对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碳化硅砂取代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不断增大。当碳化硅砂取代率大于30%时,混凝土力学性能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拉伸强度的增幅均大于10%。碳化硅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随着碳化硅砂取代率的增大,混凝土高温后的质量损失率不断减小,高温后的抗压强度、劈裂拉伸强度、抗压强度保持率和劈裂拉伸强度保持率不断增大。温度越大,碳化硅砂对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的提高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硅砂 力学性能 耐高温性能 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旋转热管传热性能
9
作者 金志浩 牟嘉辉 陈艺帆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实验研究加热功率、充液率、转速和GO(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等参数对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充液率选择5%、15%、20%、25%,GO质量分数选取0.5%、0.2%、0.1%、0.05%、0.03%。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对热阻有显著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以... 实验研究加热功率、充液率、转速和GO(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等参数对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充液率选择5%、15%、20%、25%,GO质量分数选取0.5%、0.2%、0.1%、0.05%、0.03%。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对热阻有显著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实现最佳传热效果。5%充液率时热管启动较快,但加热功率在30 W时热管发生失效现象。10%充液率热管热阻最低,25%充液率热管热阻最高。添加GO纳米流体的旋转热管在高加热功率下与纯水热管相比显著提升了传热性能,其中GO质量分数0.5%的热管热阻对功率变化敏感度最高,当热功率为25 W时,热管在5%、10%、15%3种充液率下热阻较纯水热管分别降低54.04%、25.99%、40.19%。同时,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转速可以增强冷凝液回流、减小液膜厚度,从而降低热管整体热阻,充液率为10%,GO质量分数0.05%时降幅最大,当转速从300 r/min增至1200 r/min时其热阻降低了3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旋转热管 充液率 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瑶 李志宇 +4 位作者 缪丰诚 肖英平 杨华 党亚丽 马剑钢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0-659,共10页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艰难梭菌等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了多种万古霉素耐药菌。基于“One health”理念,本文统计了近15年国内外40个地区的人源...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艰难梭菌等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了多种万古霉素耐药菌。基于“One health”理念,本文统计了近15年国内外40个地区的人源、动物源、环境来源及食品来源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流行率。统计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耐药菌主要集中于医院及周围环境。南非部分医院废水中的检出率高达96.77%;其次是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医院患者,检出率分别是56.5%和29.02%;国内人源细菌万古霉素平均耐药率(1.41%)要高于国外人源(0.47%);各地区儿童患者中耐药菌的检出率较低(<1%)。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万古霉素禁止在畜禽养殖中使用,但是其耐药菌在畜禽、畜禽产品以及相关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检出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对万古霉素耐药菌的耐药及传播机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耐药菌在“人-动物-食品-环境”流行率差异,以期解析万古霉素耐药菌在全球不同宿主中的分布和传播风险,为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耐药率 肠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茺蔚子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子林 杨旭 +3 位作者 周建波 尹晓蛟 徐华丽 彭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研究茺蔚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茺蔚子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茺蔚子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 研究茺蔚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茺蔚子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茺蔚子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法来测定茺蔚子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浓度60%的乙醇在60℃下,用25∶1(mL/g)的液料比提取110 min,此时,总黄酮提取率为4.08%。所提取的茺蔚子总黄酮对ABTS、DPPH、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58、0.62、0.57 mg/mL。采用响应面试验得到的茺蔚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简便可行,所提取的茺蔚子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茺蔚子 总黄酮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层减阻技术对超大型油船阻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伟民 苏玉民 +2 位作者 赵大刚 高适 钟祥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2-1089,共8页
为探究多排气孔的气层减阻技术对空气层特性及减阻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某超大型油船的缩尺模型进行气层减阻挖孔处理,基于RANS方法,采用SST k-ω模型、VOF模型对该模型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喷气速率... 为探究多排气孔的气层减阻技术对空气层特性及减阻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某超大型油船的缩尺模型进行气层减阻挖孔处理,基于RANS方法,采用SST k-ω模型、VOF模型对该模型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喷气速率、航速和吃水对该模型的静水阻力、气层厚度、气层形态的影响规律,得出减阻率与气层覆盖面积和吃水深度有直接关系的结论;模型在设计吃水和结构吃水获得了35%~50%的减阻率,压载航行获得了11%~32%的减阻率。数值结果表明:该气层减阻模型在设计吃水时低速航行应选择低速喷气,中高速航行应选择高速喷气;结构吃水时应保持低速喷气;压载吃水时低速航行可不喷气,中高速航行应低速喷气,即可达到较佳的减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层减阻 超大型油船 静水阻力 减阻率 气层厚度 气层覆盖面积 协同喷气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陈美玲 汤芳 +1 位作者 何涛 王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1,共11页
沙门菌(Salmonella spp.)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在全球范围内可导致人类和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其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且其可通过食物链或食品贸易链进行传播,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总结我国动物... 沙门菌(Salmonella spp.)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在全球范围内可导致人类和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其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且其可通过食物链或食品贸易链进行传播,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总结我国动物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包括检出率、主要流行血清型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本调查通过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等进行系统检索,纳入了2003—2023年发表的264篇符合条件的关于我国动物源沙门菌的独立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研究中,我国养殖场沙门菌的合并检出率为18.6%(95%CI:16.1%~21.1%),不同地区、动物源和时间段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养殖场流行的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24.9%)、鸡白痢(23.9%)、鼠伤寒(16.6%)和德尔卑(10.5%)为主;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的氨苄西林(59.1%)、磺胺类的磺胺异噁唑(55.4%)和四环素类的四环素(55.0%)、多西环素(53.4%)耐药率较高。结果表明,我国动物源沙门菌检出率较高,血清型分布存在区域特征和动物源差异,且耐药性较为严重。本调查可为动物临床防治沙门菌的感染和减少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检出率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变迁
14
作者 葛春悦 胡云建 +87 位作者 艾效曼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李辉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国内不同地区52所医院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数量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52所医院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9 261株,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药敏试...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国内不同地区52所医院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数量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52所医院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9 261株,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机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2023年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9 261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各个年龄组均有分布,尤其是老年患者分离的菌株数量居多,儿童菌株中的分离率为11.1% (1 032株),低于成人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老年人菌株的分离率46.5%(4 310株)高于青壮年菌株的分离率42.3%(3 919株)。临床分离菌主要以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为主 (占71.1%),尿液标本为10.7%,血标本为8.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CLSI M100 33rd 2023年版推荐的5种抗菌药物均较敏感,细菌耐药率均较低;相比较该菌对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2.4%和18.7%;而对头孢他啶、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低于8.1%。三个年龄组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是最高的,且以其中≥60岁年龄组菌株的耐药率最高,为20.6%,<18岁年龄组的菌株耐药率最低,为12.4%。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临床重要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遵循CLSI的原则,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和准确报告结果以及做好耐药监测工作,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同时也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耐药率 头孢他啶 美罗培南 米诺环素 左氧氟沙星 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基因分析
15
作者 邓嫦姿 孙毓锴 +3 位作者 黄晓春 万玉香 林佳 马炜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1-888,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基因型,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基因型,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连续不重复CRPA菌株(共94株),统计分析CRPA的科室分布、样本来源等。采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扩增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采用基于k-mer算法的kSNP3软件对筛选菌株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基于PubMLST数据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方案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94株CR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92.6%,87株)、美罗培南(87.2%,82株)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10.6%,10株)、庆大霉素(20.2%,19株)、妥布霉素(20.2%,19株)的耐药率较低。科室分布排名前3位的是急救监护室(9.6%,9株)、脑血管外科(8.5%,8株)和呼吸科(8.5%,8株)。PCR检出外膜蛋白D2(OprD2)基因缺失菌株47株(50.0%),13株(13.8%)blaKPC阳性菌,4株(4.3%)blaVIM阳性菌,2株(2.1%)blaIMP阳性菌,1株(1.1%)blaNDM阳性菌,12株(12.8%)blaTEM阳性菌,4株(4.3%)blaPER阳性菌,2株(2.1%)blaGES阳性菌,blaOXA-48、blaBIC、blaSIM、blaVEB、blaSHV等基因未检出。MLST分析鉴定出36种不同的序列类型(ST),其中最常见的是ST463和ST274,并首次发现了2种新的ST(ST4023和ST4024)。结论 临床分离的CRPA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同时耐药,其耐药主要与细菌携带blaKPC、blaVIM、blaTEM基因和缺失OprD2基因有关。临床应加强对CRPA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其在院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基因 耐药率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的研制与性能调控
16
作者 薛新房 徐国瑞 +3 位作者 范海明 李玲玉 杨航 王业飞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油田开发中后期出现的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产油量下降。为提高凝胶类调剖剂在高温高盐苛刻型油藏中的稳定性,从低浓度聚合物和酚醛交联剂组成的基础交联体系在高温高盐情况下易降解脱水的现象入手,以凝胶强度和脱水率为主... 油田开发中后期出现的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产油量下降。为提高凝胶类调剖剂在高温高盐苛刻型油藏中的稳定性,从低浓度聚合物和酚醛交联剂组成的基础交联体系在高温高盐情况下易降解脱水的现象入手,以凝胶强度和脱水率为主要指标,采取半定量的分析方法优选能够提高稳定性的助剂以改善凝胶性能,并评价了所得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和耐温耐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凝胶体系中加入抗氧化剂1#(含氮有机物)和络合剂2#(有机膦酸盐)可明显增强体系的稳定性,在矿化度为45 550 mg/L(其中钙离子含量3120 mg/L)下,配方为0.4%聚合物+0.4%交联剂+1.8%络合剂2#+0.5%抗氧化剂1#的凝胶体系,在125℃内凝胶强度均为H级,相较于基础交联体系,凝胶强度得到提升,稳定性更强;在140℃环境中凝胶强度仍可达到E级,老化180 d后凝胶脱水率仅为5.2%,耐温抗盐性能优异。该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封堵性(封堵率大于98%),适用于90~140℃的油藏,为复杂苛刻油藏的稳油控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抗盐 聚合物凝胶 凝胶强度 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筛查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内CRE监测的多中心研究
17
作者 吕贻雨 戚少云 +13 位作者 沈诗华 刘璐 田真 徐志伟 方涛 郭翠英 李志萍 丁韧 孟凡祥 李若洁 胡小骞 王雪萍 吴德全 吴贻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6-911,共6页
目的评估主动筛查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率的效果。方法于2023年7月—2024年6月对10所医院ICU患者进行直肠拭子CRE主动筛查。将2023年7月—2024年6月实施主动筛查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2022年7月... 目的评估主动筛查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率的效果。方法于2023年7月—2024年6月对10所医院ICU患者进行直肠拭子CRE主动筛查。将2023年7月—2024年6月实施主动筛查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2022年7月—2023年6月未实施主动筛查的ICU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RE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纳入ICU患者7803例,检出CRE 744株,检出率为9.53%;其中常规检测检出CRE 304株(检出率3.90%),主动筛查患者3707例,检出CRE 440株(检出率11.87%)。对照组纳入ICU患者7561例,常规检测检出CRE 250株,检出率为3.31%。两组患者CRE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8,P<0.001)。研究组主动筛查的CRE检出率(11.87%)高于常规检测的CRE检出率(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26,P<0.001)。研究组共检出CRE菌株17种,常规检测组中肺炎克雷伯菌(80.92%VS 73.41%)和黏质沙雷菌(2.30%VS 0.23%)占比高于主动筛查组,而常规检测组中大肠埃希菌占比低于主动筛查组(8.22%VS 1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内CRE流行率较高,细菌种类广泛,主动筛查可提高CRE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主动筛查 重症监护病房 检出率 定植 C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47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18
作者 胡琼雅 彭皎 +2 位作者 杨创杰 孙景勇 肖淑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甲医院送检临床标本培养出的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药物敏感性,为该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临床分离的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甲医院送检临床标本培养出的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药物敏感性,为该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临床分离的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况。结果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主要分布在血液科(40株,85.1%)和重症医学科(2株,4.3%);47例培养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患者中,血液病患者占83.0%、住院时间≥28 d者占85.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周占63.8%,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类占76.6%。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达到100%,对美罗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4.6%、83.3%、70.4%、69.6%,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8.7%、55.8%、52.2%、42.2%,氨曲南耐药率最高。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88.1%、83.3%、82.9%、67.4%、60.5%,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最高。结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的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临床应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速率锻造的纯W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石业政 王英敏 +9 位作者 羌建兵 魏明玉 赵婉彤 王子杰 赵晨曦 任颂家 练友运 封范 王建豹 刘翔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纯钨(W)的低温脆性限制了其加工和使用。报道一种高能量速率锻造(HERF)的纯W,该材料兼具低温拉伸塑性与高强度。通过高能球磨制备纯W粉末,采用热压烧结制备烧结块体,随后在1550℃下对烧结坯进行HERF加工,制造了两批样品,其塑性变形量分... 纯钨(W)的低温脆性限制了其加工和使用。报道一种高能量速率锻造(HERF)的纯W,该材料兼具低温拉伸塑性与高强度。通过高能球磨制备纯W粉末,采用热压烧结制备烧结块体,随后在1550℃下对烧结坯进行HERF加工,制造了两批样品,其塑性变形量分别为57%和84%。分析测试了HERF-W的微观组织、密度、硬度、力学性能和热冲击性能。经HERF处理后,烧结W致密度由96%升至接近全致密(>99%),样品晶粒呈薄饼状,沿锻造方向形成强的(111)织构。烧结W和HERF-W样品硬度分别为314 HV和480 HV。HERF-W在150°C时出现11%~14%的拉伸塑变;200℃时抗拉强度>1 GPa,拉伸塑变>12.5%,显著优于工业纯W和部分弥散强化W合金。利用60 k W电子束材料测试平台(EMS-60)在室温下对烧结W和HERF-W进行了瞬态热冲击性能的实验评估,高热负荷加载参数为加速电压120 k V,扫描面积4 mm×4 mm,脉冲宽度1 ms和100次脉冲循环。烧结W的裂纹阈值为220 MW·m^(-2),而HERF-W(84%)裂纹阈值达到330 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W 热压烧结 高能量速率锻造 拉伸性能 抗热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0
作者 周晋筑 赵鹏鹏 +4 位作者 黄靓 肖志颖 王维 孙志豪 邱良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7,153,共8页
在高寒地区,抗冻性是混凝土使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再生混凝土作为替代天然砂石的绿色建材,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和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防冻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凝土防冻性能的研究成果... 在高寒地区,抗冻性是混凝土使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再生混凝土作为替代天然砂石的绿色建材,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和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防冻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凝土防冻性能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再生骨料类型、替代率、水灰比、来源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抗冻性能 取代率 水灰比 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