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地龙提取液的促成骨作用及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丁佩惠
唐琪
+1 位作者
陈莉丽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4-689,共6页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钙素检测和Vonkossa基质矿化染色法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增殖、分化、基质矿化作用.以实验牙位龈正中注射脂多糖建立的SD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作为体内药效试验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形态学骨密度观察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价上述药物对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疗效.结果发现:1mg.L-1水提液,0.01mg.L-1和1mg.L-1醇提液能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各浓度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使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0.01mg.L-1水提液和1mg.L-1醇提液作用于细胞的第1~3d内、100mg·L-1醇提液作用第7~9d内、100mg·L-1水提液作用第10~12d内可显著提高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0.01mg·L-1水提液和醇提液,1mg·L-1水提液可显著促进细胞体外基质矿化.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组的骨密度均有显著增高,破骨细胞数显著降低.阴性对照组至第30d时牙槽骨仍可见大量破骨细胞.结果表明:地龙水相和醇相提取物中均存在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物质,且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抑制其牙槽骨吸收,促进成骨活动使其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地龙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基质矿化
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哲
孙宏晨
+3 位作者
车彦海
吴健
王瑜
姜海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摄片测量大鼠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保存率,组织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对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磨除牙冠后的不同时期牙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牙槽嵴长度:4、8、12周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明显降低(P<0.05);拔牙4周后牙槽嵴保存率明显降低。组织形态学:拔牙后2周,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残存的血凝块减少;拔牙后4周骨改建活跃;拔牙后8周,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拔牙后12周,新生骨和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牙冠磨除后,牙周组织出现水肿,主纤维束断裂,丧失功能排列,血窦增加,随时间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可以采用拔除大鼠切牙的方法建立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13
3
作者
徐燕
魏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由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组成3个实验组:1组是模型组:仅诱导牙周炎;2组是治疗组:诱导牙周炎且用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3组是阴性对照组:假手术(仅腹腔麻醉)。...
目的:初步观察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由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组成3个实验组:1组是模型组:仅诱导牙周炎;2组是治疗组:诱导牙周炎且用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3组是阴性对照组:假手术(仅腹腔麻醉)。牙周炎的诱导采用丝线结扎法并辅以100g/L蔗糖水为饮料。动物于实验的28d和58d处死,观察指标为:(1)视觉指标:牙松动度(MT),牙龈指数(GI)和牙槽骨丧失(ABL);(2)组织学指标:牙周组织中单核细胞的渗出数、破骨细胞数和牙周组织胶原的含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8d和56d指标均显示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能显著抑制GI,MT,ABL和破骨细胞的形成,56d指标表明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能显著抑制牙周组织中单核细胞的渗出和胶原组织的降解。结论: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能有效抑制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胶原纤维的降解,减缓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牙周炎
亚抗菌剂量米诺环素
胶原纤维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的建立及破骨细胞的鉴定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子杰
戴永雨
+1 位作者
栾文民
于世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并对破骨细胞(OCs)进行鉴定。方法用3-0丝线结扎大鼠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并喂以高糖软食,行H-E切片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扎后牙周组织的变化;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结果大鼠后牙结扎后第3...
目的建立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并对破骨细胞(OCs)进行鉴定。方法用3-0丝线结扎大鼠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并喂以高糖软食,行H-E切片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扎后牙周组织的变化;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结果大鼠后牙结扎后第3天,结扎部位上皮糜烂,结缔组织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牙槽骨表面出现蚕食状吸收陷窝,第7天以后,结扎部位牙槽骨高度降低。在牙槽骨表面形成的骨吸收陷窝内及附近组织,可见CTR阳性的多核和单核细胞。结论丝线结扎和高糖软食的局部刺激成功地诱导了大鼠牙槽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可用于探讨牙槽骨吸收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破骨细胞
降钙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牙龈退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小珩
孟柳燕
边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在大鼠上颌磨牙区建立牙龈退缩模型。方法:使用牙科涡轮机和慢速手机,磨除大鼠右侧(实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端牙槽骨,缝合牙龈及黏膜组织。2月后处死大鼠,取其上颌双侧磨牙及牙周组织,分别测量从第一磨牙牙合平面远中边缘到第一...
目的:在大鼠上颌磨牙区建立牙龈退缩模型。方法:使用牙科涡轮机和慢速手机,磨除大鼠右侧(实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端牙槽骨,缝合牙龈及黏膜组织。2月后处死大鼠,取其上颌双侧磨牙及牙周组织,分别测量从第一磨牙牙合平面远中边缘到第一磨牙近中牙龈上端距离。结果:实验侧牙龈相对对照侧牙龈有明显退缩(P<0.01)。结论:牙龈退缩是临床常见症状,牙龈退缩的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为进一步治疗牙龈退缩提供了更好的动物实验模型。较既往实验中所用的大型动物,节约了实验室空间、实验费用,便于大量实验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大鼠模型
牙槽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地龙提取液的促成骨作用及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丁佩惠
唐琪
陈莉丽
严杰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
杭州口腔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4-68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5C23034)
文摘
探讨了中药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作用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疗效进行了研究.制备地龙的水相及醇相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钙素检测和Vonkossa基质矿化染色法观察上述药物的促细胞增殖、分化、基质矿化作用.以实验牙位龈正中注射脂多糖建立的SD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作为体内药效试验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形态学骨密度观察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价上述药物对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疗效.结果发现:1mg.L-1水提液,0.01mg.L-1和1mg.L-1醇提液能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各浓度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使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0.01mg.L-1水提液和1mg.L-1醇提液作用于细胞的第1~3d内、100mg·L-1醇提液作用第7~9d内、100mg·L-1水提液作用第10~12d内可显著提高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0.01mg·L-1水提液和醇提液,1mg·L-1水提液可显著促进细胞体外基质矿化.地龙水提液和醇提液组的骨密度均有显著增高,破骨细胞数显著降低.阴性对照组至第30d时牙槽骨仍可见大量破骨细胞.结果表明:地龙水相和醇相提取物中均存在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矿化的物质,且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抑制其牙槽骨吸收,促进成骨活动使其修复重建.
关键词
中药
地龙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基质矿化
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eretima guillelmi
osteoblast
prolife
rat
ion
differentiation
matrix mineralization
rat experimental model of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therapeutic effect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哲
孙宏晨
车彦海
吴健
王瑜
姜海燕
机构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口腔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天磨除1次,共3次,最后磨除后3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摄片测量大鼠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保存率,组织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对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磨除牙冠后的不同时期牙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牙槽嵴长度:4、8、12周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明显降低(P<0.05);拔牙4周后牙槽嵴保存率明显降低。组织形态学:拔牙后2周,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残存的血凝块减少;拔牙后4周骨改建活跃;拔牙后8周,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拔牙后12周,新生骨和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牙冠磨除后,牙周组织出现水肿,主纤维束断裂,丧失功能排列,血窦增加,随时间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可以采用拔除大鼠切牙的方法建立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动物模型
Keywords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Animal
model
s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13
3
作者
徐燕
魏伟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1-83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30271606)
+1 种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02kj146)
安徽省卫生厅科研基金(2002B009)
文摘
目的:初步观察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由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组成3个实验组:1组是模型组:仅诱导牙周炎;2组是治疗组:诱导牙周炎且用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3组是阴性对照组:假手术(仅腹腔麻醉)。牙周炎的诱导采用丝线结扎法并辅以100g/L蔗糖水为饮料。动物于实验的28d和58d处死,观察指标为:(1)视觉指标:牙松动度(MT),牙龈指数(GI)和牙槽骨丧失(ABL);(2)组织学指标:牙周组织中单核细胞的渗出数、破骨细胞数和牙周组织胶原的含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8d和56d指标均显示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能显著抑制GI,MT,ABL和破骨细胞的形成,56d指标表明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能显著抑制牙周组织中单核细胞的渗出和胶原组织的降解。结论: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能有效抑制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胶原纤维的降解,减缓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牙周炎
亚抗菌剂量米诺环素
胶原纤维
牙槽骨
Keywords
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in
rat
s
Subantimicrobial dose minocycline
Collagen destruction
alveolar
bone
loss
分类号
R781.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的建立及破骨细胞的鉴定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子杰
戴永雨
栾文民
于世凤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口腔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并对破骨细胞(OCs)进行鉴定。方法用3-0丝线结扎大鼠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并喂以高糖软食,行H-E切片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扎后牙周组织的变化;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结果大鼠后牙结扎后第3天,结扎部位上皮糜烂,结缔组织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牙槽骨表面出现蚕食状吸收陷窝,第7天以后,结扎部位牙槽骨高度降低。在牙槽骨表面形成的骨吸收陷窝内及附近组织,可见CTR阳性的多核和单核细胞。结论丝线结扎和高糖软食的局部刺激成功地诱导了大鼠牙槽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可用于探讨牙槽骨吸收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破骨细胞
降钙素受体
大鼠
Keywords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Osteoelasts
Caleitonin receptor
rat
s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牙龈退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小珩
孟柳燕
边专
机构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4-56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210700104)
文摘
目的:在大鼠上颌磨牙区建立牙龈退缩模型。方法:使用牙科涡轮机和慢速手机,磨除大鼠右侧(实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端牙槽骨,缝合牙龈及黏膜组织。2月后处死大鼠,取其上颌双侧磨牙及牙周组织,分别测量从第一磨牙牙合平面远中边缘到第一磨牙近中牙龈上端距离。结果:实验侧牙龈相对对照侧牙龈有明显退缩(P<0.01)。结论:牙龈退缩是临床常见症状,牙龈退缩的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为进一步治疗牙龈退缩提供了更好的动物实验模型。较既往实验中所用的大型动物,节约了实验室空间、实验费用,便于大量实验的开展。
关键词
牙龈退缩
大鼠模型
牙槽骨缺损
Keywords
Gingival recession Animal
model
on
rat
s Defects on
alveolar
bone
分类号
R781.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地龙提取液的促成骨作用及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疗效的研究
丁佩惠
唐琪
陈莉丽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吴哲
孙宏晨
车彦海
吴健
王瑜
姜海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亚抗菌剂量的米诺环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
徐燕
魏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的建立及破骨细胞的鉴定
郭子杰
戴永雨
栾文民
于世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鼠牙龈退缩模型的建立
赵小珩
孟柳燕
边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