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ALS raster data in forest planning 被引量:3
1
作者 Timo Pukkal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581-1593,共13页
Raster type of forest inventory data with site and growing stock variables interpreted for small squareshaped grid cells are increasingly available for forest planning.In Finland,there are two sources of this type of ... Raster type of forest inventory data with site and growing stock variables interpreted for small squareshaped grid cells are increasingly available for forest planning.In Finland,there are two sources of this type of lattice data:the multisource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the inventory that is based on airborne laser scanning(ALS).In both cases,stand variables are interpreted for 16 m×16 m cells.Both data sources cover all private forests of Finland and are freely available for forest planning.This study analyzed different ways to use the ALS raster data in forest planning.Th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for a grid of 375×375 cells(140,625 cells,of which 97,893 were productive forest).The basic alternatives were to use the cells as calculation units throughout the planning process,or aggregate the cells into segments before planning calculations.The use of cells made it necessary to use spatial optimization to aggregate cuttings and other treatments into blocks that were large enough for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In addition,allowing premature cuttings in a part of the cells was a prerequisite for compact treatment areas.The use of segments led to 5–9%higher growth predictions than calculations based on cells.In addition,the areas of the most common fertility classes were overestimated and the areas of rare site classes were underestimated when segments were used.The shape of the treatment blocks was more irregular in cell-based planning.Using cells as calculation units instead of segments led to 20 times longer computing time of the whole planning process than the use of segments when the number of grid cells was approximately 10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ter data ALS-based INVENTORY Spatial optimization Segmentation SIMULATED ANNEALING Cellular AUTOM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测绘中栅格图像数据矢量化方法研究
2
作者 丁页 张艺馨 王昕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3期29-32,共4页
栅格图像在放大或缩小时容易出现失真现象,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精度,而矢量图像在放大或缩小时不会失真,能够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精度,为此进行地理信息测绘中栅格图像数据矢量化方法研究。首先,对栅格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平... 栅格图像在放大或缩小时容易出现失真现象,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精度,而矢量图像在放大或缩小时不会失真,能够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精度,为此进行地理信息测绘中栅格图像数据矢量化方法研究。首先,对栅格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平滑图像并提高数据质量;其次,通过特定的算法提取图斑边界,确保边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利用图像位置拟合技术实现矢量化,将栅格图像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格式。实验结果表明:五个实验区域的Hausdorff距离平均降低了约70%,显示出该方法在处理不同地理场景时均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稳定性,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测绘 栅格图像数据 栅格图像 图像数据矢量化 图像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开通与城市雾霾污染: 来自上海栅格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帅 李嘉豪 杨莉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12,共13页
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气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地铁开通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潜在影响进行机理阐释的基础上,采用2000—2020年上海栅格层面的面板数据样本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地铁开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及... 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气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地铁开通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潜在影响进行机理阐释的基础上,采用2000—2020年上海栅格层面的面板数据样本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地铁开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铁开通存在显著的减霾效应,这一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转站点的开通会产生更强的减霾效应,在已有线路上扩建站点所产生的减霾效应相对较弱,同时地铁开通的减霾效应在雾霾污染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的栅格样本,以及处于非中心城区的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地铁开通会更为显著地增加地铁站点周边,特别是位于非中心城区站点周边的人口密度,从而通过交通替代(人口分流)效应而减少雾霾污染;地铁开通还会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站点周边区域商住用地的成交价格、降低工业用地的出让规模,从而吸引服务业企业进入、挤出制造业企业,促使站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向清洁化与集约化发展,进而有利于缓解雾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雾霾污染 栅格数据 双重差分模型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段多系统MR合并,预测频率重耕后5G多频组网覆盖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田超 戴廷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2期54-56,113,共4页
传统MR覆盖评估方法只能评估现网单系统网络的覆盖效果,无法评估频率重耕后的多频段网络覆盖效果,而且存在“幸存者偏差”问题,导致评估数据不完整。随着5G网络普及,4G网络频率重耕提上日程,需要探索有效方法提前评估并预测频率重耕后5... 传统MR覆盖评估方法只能评估现网单系统网络的覆盖效果,无法评估频率重耕后的多频段网络覆盖效果,而且存在“幸存者偏差”问题,导致评估数据不完整。随着5G网络普及,4G网络频率重耕提上日程,需要探索有效方法提前评估并预测频率重耕后5G多频组网的覆盖效果。文章通过合并多频段多系统的MR数据进行网络覆盖还原,改进了传统MR覆盖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了网络覆盖评估的准确性,并能预测频率重耕后5G多频组网覆盖效果,支撑网络规划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覆盖还原 栅格数据合并 频率重耕 5G多频组网覆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Builder在可再生能源规划设计平台的应用
5
作者 付佳珂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0期83-85,共3页
文章在风能资源规划设计平台中,基于ArcGISDesktop中的ModelBuilder(模型构建器)将单一多样的地理处理工具组合成复杂的空间数据处理工作流,并以GP服务提供给前端进行调用,实现了栅格数据按风资源规划选址的优选区域进行实时裁剪并进行... 文章在风能资源规划设计平台中,基于ArcGISDesktop中的ModelBuilder(模型构建器)将单一多样的地理处理工具组合成复杂的空间数据处理工作流,并以GP服务提供给前端进行调用,实现了栅格数据按风资源规划选址的优选区域进行实时裁剪并进行Web端渲染可视化。同时,按范围批量提取了风资源相关栅格数据(如WeibullA、风功率密度),用于风机布置优化迭代接口进行运算。此方法便于修改、复用和扩展,验证了模型构建器作为一种用于建立地理处理流程的图形编程语言在能源规划设计平台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Model Builder 栅格数据 裁剪 能源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9.0中基于DEM的水文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超 郑钧 +1 位作者 张尚弘 王兴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文中详细介绍了ArcG is 9.0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DEM数据的快速裁剪,不同精度DEM数据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ARCGIS 9.0 DEM 栅格数据 河网 水文信息 数据提取 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数据处理中邻域型算法的并行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果 景宁 +2 位作者 陈荦 熊伟 欧阳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随着并行计算的成熟,众多数据密集型的栅格处理算法亟需利用并行计算来缩减执行时间。针对其中一类邻域型算法,构建了用于估计是时间代价的串行/并行时域模型,分析了各个组成的代价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数据I/O代价的并行I/O方法和降低... 随着并行计算的成熟,众多数据密集型的栅格处理算法亟需利用并行计算来缩减执行时间。针对其中一类邻域型算法,构建了用于估计是时间代价的串行/并行时域模型,分析了各个组成的代价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数据I/O代价的并行I/O方法和降低数据通信代价的光圈预测方法。实验证明,所提的两个优化方法可以使邻域型栅格处理算法的并行程序更加充分地利用并行计算资源,进而在一般并行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并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处理 邻域型 并行I/O 光圈预测 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路径分析的线路初始平面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韩春华 易思蓉 杨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8,共7页
为使铁路线路初始平面更经济合理并满足设计规范,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最优路径分析及知识推理生成线路初始平面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采用16单元的骑士邻域模式,在桥梁和隧道施工费用中考虑线路坡度的影响,以及在与线路长度相关的施工费用... 为使铁路线路初始平面更经济合理并满足设计规范,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最优路径分析及知识推理生成线路初始平面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采用16单元的骑士邻域模式,在桥梁和隧道施工费用中考虑线路坡度的影响,以及在与线路长度相关的施工费用中考虑速度目标值,改进了Dijkstra算法.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在多个指定控制点之间生成最优路径.通过二分渐进和平面曲线自动配置,将矢量化的最优路径转换为满足设计规范的初始平面.在基于GIS的铁路选线系统智能环境中的应用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生成令人满意的初始方案,与常规方法相比,对局部方案可节约90%以上的线路平面设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初始线路平面 最优路径分析 知识推理 栅格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舒帮荣 曲艺 +2 位作者 李永乐 雍新琴 梅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从空间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栅格尺度的确定是其重要前提。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太仓市浏河镇为例,基于GIS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栅格尺度对其农... 从空间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栅格尺度的确定是其重要前提。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太仓市浏河镇为例,基于GIS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栅格尺度对其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分析的影响及具体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栅格尺度为10m×10m时驱动力模型的精度、解释能力及拟合度最佳,农村居民点变化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可推动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调整,公路的吸引力可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交通方便的地区调整,而人口密度、地均农业产值、人均耕地面积、基本农田及到水系的距离仅对农村居民点增加有影响,地均工业产值、人均居民点面积及到城镇的距离仅对农村居民点减少有影响。研究表明栅格尺度对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模型的精度、解释能力及拟合度存在影响,进而影响驱动因素及其重要性的识别,相关研究应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最佳栅格尺度;为推进农村居民点优化,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乡村公路、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及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村居民点 驱动力 栅格尺度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多边形并行栅格化数据划分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琛 李满春 +2 位作者 陈振杰 姜朋辉 陈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8,共8页
针对多边形并行栅格化中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划分方法,主要包括:迭代计算划分线的位置,在每次迭代中保证分块间的计算量大致均衡,完成数据划分、实现负载均衡;提出基于二叉树的划分结果融合策略,以解决跨边界多边形的融合... 针对多边形并行栅格化中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划分方法,主要包括:迭代计算划分线的位置,在每次迭代中保证分块间的计算量大致均衡,完成数据划分、实现负载均衡;提出基于二叉树的划分结果融合策略,以解决跨边界多边形的融合问题。在多核CPU环境下实现并行算法,选用多个典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类型多边形数据集,所提方法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更高的并行加速比和更好的负载均衡;针对大数据量数据集,以多边形节点数为度量标准可更精确地估算分块计算量,从而更好地实现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并行计算 多边形栅格化 数据划分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acle 10g Spatial的栅格数据存储、管理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登山 陈大克 +1 位作者 葛峰 李全杰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在Oracle 10g Spatial可以存储管理矢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栅格图像的存储与管理,分析了栅格数据、元数据、波段、图层、坐标系、物理存储结构等几个相关概念,探讨了存储管理中分块、索引、影像金字塔、地理参照等关键技术,最后用实验证... 在Oracle 10g Spatial可以存储管理矢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栅格图像的存储与管理,分析了栅格数据、元数据、波段、图层、坐标系、物理存储结构等几个相关概念,探讨了存储管理中分块、索引、影像金字塔、地理参照等关键技术,最后用实验证明,采用Oracle 10gSpatial选件可以进行栅格图像的有效存储与管理.并设计了空间数据表结构,将空间对象的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及属性数据存储到同一数据库,实现了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 ORACLE SPATIAL 数据库 影像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中栅格数据存储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剑波 刘丹 吴信才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围绕G IS中栅格数据存储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对国内外栅格数据存储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栅格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别针对本地文件方式和商用数据库方式提出了各自有效的存储实现方案,为海量栅格数据... 围绕G IS中栅格数据存储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对国内外栅格数据存储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栅格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别针对本地文件方式和商用数据库方式提出了各自有效的存储实现方案,为海量栅格数据的存储管理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库 栅格数据目录 栅格数据集 存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复杂地理空间栅格数据处理算法并行化的任务调度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果 陈荦 +1 位作者 吴秋云 景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5,共5页
随着并行计算技术的成熟,地理空间栅格数据处理算法的并行化研究成为新的热点。聚焦于处理流程包含多个计算步骤的复杂地理空间栅格数据处理算法,基于空间计算域理论,提出了一个随着算法处理流程而动态变化的任务调度方法。实验证明,该... 随着并行计算技术的成熟,地理空间栅格数据处理算法的并行化研究成为新的热点。聚焦于处理流程包含多个计算步骤的复杂地理空间栅格数据处理算法,基于空间计算域理论,提出了一个随着算法处理流程而动态变化的任务调度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在算法流程的每一个计算步都会调整任务分组方案,因此相比于传统任务调度方法,任务调度的负载均衡效果更好,并行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栅格数据处理 并行化 任务调度 负载均衡 空间计算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栅格数据存储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剑波 夏灯城 +3 位作者 赵加奥 李谢清 崔永键 袁国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针对传统的栅格数据存储策略不能满足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粗粒度数据访问需求,应对海量栅格数据计算时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存储特点,同时考虑地图代数算子在Map/Reduce阶段以栅格瓦片为单位的计算特点,提出一种基于Hadoop... 针对传统的栅格数据存储策略不能满足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粗粒度数据访问需求,应对海量栅格数据计算时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存储特点,同时考虑地图代数算子在Map/Reduce阶段以栅格瓦片为单位的计算特点,提出一种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栅格瓦片存储策略。围绕栅格数据瓦片分割、压缩瓦片数据组织与存储、分布式文件输入输出接口改进等方面对该存储策略加以实现,并使用基于该存储策略的地图代数局部算子的分布式计算流程加以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空间分析算子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 栅格数据 存储策略 地图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GIS开发中数据的处理与集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峰 程效军 童小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年第3期397-400,共4页
以GIS为基础平台,数据为主线,研究了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数据处理与数据的集成方法.采集并组织了矢量数据、属性数据和栅格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浏览、检索,解决了数据集成中的2个重要问题:空间对象及其属性信息、图像数据的一体化;矢... 以GIS为基础平台,数据为主线,研究了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数据处理与数据的集成方法.采集并组织了矢量数据、属性数据和栅格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浏览、检索,解决了数据集成中的2个重要问题:空间对象及其属性信息、图像数据的一体化;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无缝集成.系统通过提供乡镇、河流、路网等的分布情况,已建公路及拟建公路沿线的相关信息,为路网规划、管理以及拟建公路的选线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处理 数据集成 矢量数据 属性数据 栅格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数字化选线三维地质环境建模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吕希奎 陈进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97,共7页
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达到实用水平的关键是复杂地质区域的数字地质选线技术。本文采用插值n次Bézier曲线和三次参数样条曲线分别实现不同类型地质对象在三维地质环境中的矢量化表达;采用CDT构建方法建立地质对象约束TIN模型,基于纹... 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达到实用水平的关键是复杂地质区域的数字地质选线技术。本文采用插值n次Bézier曲线和三次参数样条曲线分别实现不同类型地质对象在三维地质环境中的矢量化表达;采用CDT构建方法建立地质对象约束TIN模型,基于纹理定位和影像纹理坐标计算方法,实现栅格解译影像的定位和表达;实现将铁路数字化三维选线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一体化的三维地质环境建模方法。根据直观地质遥感解译影像,建立OBB包围盒算法,自动判断线路与地质对象的空间冲突。在三维地形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超地图模型,实现三维地质环境和三维地理信息的统一集成和应用。实例表明,本文的三维地质环境模型能够较好满足复杂地质区域的数字选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选线 三维地质环境 地质建模 矢栅一体化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在喀斯特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贵州省开阳县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兰安军 文锡梅 吴保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7-830,共4页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以岩性、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和人口密度6项指标对贵州省开阳县石漠化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阳县石漠化敏感区以轻度和中度敏感区为主,对比2004年开阳县石...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以岩性、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和人口密度6项指标对贵州省开阳县石漠化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阳县石漠化敏感区以轻度和中度敏感区为主,对比2004年开阳县石漠化遥感解译图,具有一致性,表明该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为开阳县石漠化综合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 空间分析 喀斯特石漠化 敏感性评价 开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值栅格数据的边界矢量化和面信息生成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结臣 刘杰 钱晨晖 《科技通报》 2007年第6期778-784,共7页
分别针对简单行列结构和游程编码形式表示的栅格数据,研究了面的矢量化方法。在边界矢量化方面,提出一套确定初始追踪段、确定后续追踪点走向、避免边界线交叉、保持边界线光滑的有效方法;通过计算闭合边界曲线之间的嵌套关系,确定复杂... 分别针对简单行列结构和游程编码形式表示的栅格数据,研究了面的矢量化方法。在边界矢量化方面,提出一套确定初始追踪段、确定后续追踪点走向、避免边界线交叉、保持边界线光滑的有效方法;通过计算闭合边界曲线之间的嵌套关系,确定复杂面的外边界与内边界构成信息。该方法可应用于栅格型地理空间分析和遥感图像专题要素类型的边界提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且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 矢量化 矢量边界 二值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帅 李满春 +2 位作者 陈振杰 黄涛 姜晓慧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4,共6页
如今大规模地理数据正在社会各个部门和组织中迅速积累,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和历史沿袭等原因,大规模地理数据共享仍然极具挑战,相应共享技术需求仍然极其旺盛。作为地理数据共享的基础方式之一,传统单机地理数据格式转换技术,一方面受限... 如今大规模地理数据正在社会各个部门和组织中迅速积累,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和历史沿袭等原因,大规模地理数据共享仍然极具挑战,相应共享技术需求仍然极其旺盛。作为地理数据共享的基础方式之一,传统单机地理数据格式转换技术,一方面受限于磁盘读写及带宽瓶颈,另一方面面对日趋庞大的数据规模,已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针对栅格地理数据的并行格式转换引擎,采用高性能计算集群环境支持大规模栅格地理数据转换共享,大幅降低了大规模栅格地理数据转换过程的时间成本。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采用基于公共接口的设计理念,框架灵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地理数据格式的读写自定义以及新数据格式添加,能够实现接入数据格式间的任意两两转换。为验证引擎框架及其处理效率,在Lustre并行集群环境下以格网数据交换格式(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向常见栅格地理格式的转换为示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栅格地理数据并行格式转换引擎能够在8个节点Lustre集群中达到7.54的良好并行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格式转换 并行计算 高性能计算 地理计算 Lustre并行文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空间几何要素发布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春娥 王占昌 +1 位作者 赵洪菊 刘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08-513,共6页
本文以"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为例,通过不同应用实例分别对地质资料中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发布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及投影参数统一化、栅格影像数据的静态切片(四叉树切片原理)、图块拼合与编码格式转换等关键技术的引... 本文以"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为例,通过不同应用实例分别对地质资料中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发布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及投影参数统一化、栅格影像数据的静态切片(四叉树切片原理)、图块拼合与编码格式转换等关键技术的引用,解决栅格数据海量效应的同时实现了地质资料大数据的发布、快速缩放浏览、属性解析与空间百度,归纳出了针对不同数据源采取不同方法的特点与优势,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技术流程,为后期应用提出了可供参考使用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 静态切片 属性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