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化学态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潘燕芳 李晓静 +3 位作者 杨文超 李东 廖华平 许燕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6-967,共12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处理表面化学态分析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科研的发展。然而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谱峰结构复杂,存在多重分裂和谱峰展宽,是化学态分析的难点。该文主要通过介绍数据库...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处理表面化学态分析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科研的发展。然而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谱峰结构复杂,存在多重分裂和谱峰展宽,是化学态分析的难点。该文主要通过介绍数据库或手册上的过渡族金属化合物以及稀土化合物的标准谱图,对化学态的分析方法—分峰拟合法、卫星峰特征法、俄歇谱峰或修正俄歇参数法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修正俄歇参数的计算方法。稀土化合物,可参考的数据库和标准窄谱少,很多单质态和化合态都存在独特的震激峰,谱峰极其复杂,分析困难,该文以La和Ce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混合价态的分析方面,着重介绍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LSF),该方法是一种是以真实的谱图函数构建预设峰形函数的方法,能量损失峰、卫星峰、多重分裂峰等均包含在谱图中,能够进行确切峰形拟合,处理混合化学态共存的谱图时简单可靠。Ni 2p和F KLL,Ni、Co、Mn和Fe几个元素间存在重叠区,可以通过更换阳极靶材,使俄歇谱峰发生移动进而从主光电子峰分离,便于后续数据解析。在数据解析前需查询数据库网站是否有可参照的标准谱图,对于没有标准窄谱参考的元素,需结合其他元素的窄谱、样品的定性半定量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自洽分析,切勿按照实验预期或臆想推断进行分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化学态分析 混合价态分析 修正俄歇参数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NLLSF) 过渡族金属化合物 稀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基中子及γ射线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子锋 王晨 张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24-3833,共10页
玻璃材料具备高化学稳定性和高辐照稳定性,同时还具备高折射率以及高透光性的光学特性,这使玻璃基中子及γ射线屏蔽材料有望成为同时实现辐射屏蔽以及视觉监控的独特材料。本文从中子辐射及γ射线辐射屏蔽机理入手,结合蒙特卡罗法介绍... 玻璃材料具备高化学稳定性和高辐照稳定性,同时还具备高折射率以及高透光性的光学特性,这使玻璃基中子及γ射线屏蔽材料有望成为同时实现辐射屏蔽以及视觉监控的独特材料。本文从中子辐射及γ射线辐射屏蔽机理入手,结合蒙特卡罗法介绍了屏蔽材料设计思路及手段,以及多种玻璃基屏蔽材料研究现状。铅玻璃由于高毒性正逐步被淘汰,而硅酸盐、硼酸盐、硼硅酸盐等无铅玻璃已成为工业市场的主流。通过向玻璃中掺入重金属化合物(如Bi_(2)O_(3)、BaO)和稀土元素(如La、Gd),可以有效增加质量衰减系数并降低半值层,从而显著提升其屏蔽效果,但是这种掺杂方式可能会对材料的机械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本文还比较了玻璃基屏蔽材料与其他类型屏蔽材料的优劣。进一步提升玻璃基屏蔽材料的综合性能,以及开发既环保又智能的新型屏蔽材料,对于推动屏蔽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玻璃 中子屏蔽 γ射线屏蔽 重金属化合物 稀土元素 玻璃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脚架结构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卢会杰 尹明彩 +2 位作者 樊耀亭 侯红卫 吴养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8-488,共11页
本文按三脚架结构化合物中心部分构成的不同,分四类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介绍。(1)以环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2)以氮原子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3)以碳原子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4)以硼原子及磷原子为中心... 本文按三脚架结构化合物中心部分构成的不同,分四类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介绍。(1)以环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2)以氮原子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3)以碳原子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4)以硼原子及磷原子为中心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脚架结构化合物 配合物 过渡金属 稀土 配位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AP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毅 刘宏英 +2 位作者 李凤生 张秀艳 刘建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组合。采用多种手段分析表征,发现不同的纳米... 为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组合。采用多种手段分析表征,发现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组合物有不同的催化活性,以纳米Co2O3和Y2O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其催化机理认为是纳米催化剂与AP的离解产物形成不同形式络合物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稀土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 催化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替代钴对DyCo_2合金的结构和磁热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庄应烘 徐艳 +1 位作者 邓健秋 陈湘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了D y(Co1-xSnx)2(x=0.025,0.040,0.050,0.075,0.080,0.100)合金的相结构和磁热性能.经分析可知Sn在D yCo2中的替代是有限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确定试样由D yCo2,D yCo3和D y5Sn3三相组成,D yCo2为主要相.随... 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了D y(Co1-xSnx)2(x=0.025,0.040,0.050,0.075,0.080,0.100)合金的相结构和磁热性能.经分析可知Sn在D yCo2中的替代是有限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确定试样由D yCo2,D yCo3和D y5Sn3三相组成,D yCo2为主要相.随着Sn成分的增加,杂质相D yCo3和D y5Sn3的含量增加.试样D y(Co0.975Sn0.025)2保持一级磁相变,其他所有试样保持二级磁相变.Sn的替代使居里温度稍微有所提高,从142 K(x=0)到148 K(x=0.080).在外加磁场2 T的作用下,试样D y(Co1-xSnx)2(x=0.025,0.040,0.050)最大磁熵变值分别为5.46,4.10和3.96 J.kg-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合金 过渡金属合金 磁制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金刚石磨具用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青 尹育航 薛群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本文采用三元碱R2O-Al2O3-B2O3-SiO2系为基础陶瓷结合剂(编号1#),添加适量的碱土金属氧化物MgO、ZnO和氟化物CaF2(编号2#)以及在此基础上外加适量的稀土金属氧化物CeO2(编号3#),制备出1#、2#和3#三种陶瓷结合剂,研究添加剂对陶瓷结合剂... 本文采用三元碱R2O-Al2O3-B2O3-SiO2系为基础陶瓷结合剂(编号1#),添加适量的碱土金属氧化物MgO、ZnO和氟化物CaF2(编号2#)以及在此基础上外加适量的稀土金属氧化物CeO2(编号3#),制备出1#、2#和3#三种陶瓷结合剂,研究添加剂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40℃下烧结,2#陶瓷结合剂试样抗折强度达到87.69 MPa,较1#陶瓷结合剂试样提高了50.7%,熔融温度从840℃降到770℃;而3#陶瓷结合剂试样在该烧结温度下抗折强度达到92.05 MPa,较1#陶瓷结合剂试样提高了53.1%,熔融温度降到730℃,高温润湿性良好;2#陶瓷结合剂和3#陶瓷结合剂都有新晶相锂霞石生成,其热膨胀系数都明显低于1#陶瓷结合剂。将此三种陶瓷结合剂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成金刚石磨具,其中用3#陶瓷结合剂制备的金刚石磨具抗折强度和洛氏硬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陶瓷结合剂,分别达到59.34 MPa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磨具 陶瓷结合剂 碱土金属化合物 稀土氧化物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钙对PE薄膜可环境消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游瑞云 林琅 +1 位作者 肖荔人 陈庆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将氧化钙(CaO)母料、稀土光敏剂和聚乙烯(PE)共混吹制成薄膜,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自然曝晒实验,采用FT—IR、TG-IR及SEM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O/PE可环境消纳薄膜具有明显的光降解性能,同时在焚烧处理时,可减少有害... 将氧化钙(CaO)母料、稀土光敏剂和聚乙烯(PE)共混吹制成薄膜,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自然曝晒实验,采用FT—IR、TG-IR及SEM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O/PE可环境消纳薄膜具有明显的光降解性能,同时在焚烧处理时,可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具有热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 稀土光敏剂 聚乙烯 可环境消纳 光降解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5Nd2B4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勇 丁志杰 +3 位作者 李恺 易早 唐永建 罗江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1-736,共6页
采用LSDA(Local spin-density approximation)近似及LSDA+U(在位库伦势)近似模拟金属间化合物Ni_5Nd_2B_4的磁性能对于R—M—B合金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LSDA近似下,Ni_5Nd_2B_4具备金属导体性质,晶体结构中最紧邻Ni、B... 采用LSDA(Local spin-density approximation)近似及LSDA+U(在位库伦势)近似模拟金属间化合物Ni_5Nd_2B_4的磁性能对于R—M—B合金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LSDA近似下,Ni_5Nd_2B_4具备金属导体性质,晶体结构中最紧邻Ni、B原子间杂化成键,最紧邻Ni—Ni共价成键,Nd、B原子形成成键分子轨道作用,Ni原子间存在自旋消弱现象;LSDA+U近似下,Nd原子磁矩提供体系磁性来源,由于自旋排斥作用Ni原子电子与Nd原子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体系在U值约为6.35eV的作用下能较理想的处理体系电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键结构 磁性能 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Nd-B合金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高存梅 丁志杰 +2 位作者 唐永建 杜凯 易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9-233,共5页
采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Ni-Nd-B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法、静态磁性测试仪等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可以较成功制备系列直径6 mm的Ni-Nd-B大块非晶,且满足深... 采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Ni-Nd-B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法、静态磁性测试仪等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可以较成功制备系列直径6 mm的Ni-Nd-B大块非晶,且满足深度共晶成分试样表,表现出较理想的非晶形成能力。Ni4NdB材料具有约79.13℃的过冷度,Ni13Nd3B2材料具有约69.37℃的过冷度;Ni,Nd成分微量变化引起材料较明显的晶化趋向。此外,Ni,Nd成分微量变化导致材料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非晶 电弧熔炼 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 磁性材料 过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13)Pr_3B_2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10
作者 唐志强 齐砚勇 +1 位作者 易勇 丁志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0,共5页
考虑电子自旋极化作用,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全电子投影缀加平面波赝势法理论,采用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对Ni_(13)Pr_3B_2金属间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计算体系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i_(13)Pr_3 B_2为带隙很小的金属导... 考虑电子自旋极化作用,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全电子投影缀加平面波赝势法理论,采用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对Ni_(13)Pr_3B_2金属间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计算体系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i_(13)Pr_3 B_2为带隙很小的金属导体.LSDA近似下体系原子间存在复杂作用类型,Pr原子与近邻Ni、B原子以离子键作用为主,Ni原子与近邻Ni原子间表现共价作用情形.体系存在Pr-Ni铁磁耦合,总磁矩约2.80212_(μB),主要由Pr原子磁矩提供,自旋极化引起体系Pr-4f、Ni-3p、Pr-5p电子自旋劈裂为体系表现磁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键结构 磁性能 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杂稀土锰氧化物La_(2/3)(Ca(1/3)Sr(2/3))(1/3)MnO_3薄膜的输运特性
11
作者 金克新 陈长乐 +4 位作者 王永仓 赵省贵 任韧 袁孝 宋宙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 Ca、Sr双掺杂La2/3(Ca1/3 Sr2/3)1/3 MnO3 (LCSMO)薄膜。电阻率 温度特性表明,薄膜在 387K时发生铁磁金属相 顺磁非导体相相变。同时测试了薄膜在 180,230 和 280K温度下的伏安特性,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负阻...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 Ca、Sr双掺杂La2/3(Ca1/3 Sr2/3)1/3 MnO3 (LCSMO)薄膜。电阻率 温度特性表明,薄膜在 387K时发生铁磁金属相 顺磁非导体相相变。同时测试了薄膜在 180,230 和 280K温度下的伏安特性,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负阻效应,并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负阻效应 双交换作用 小极化子 Jahn Tell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水杨酰基二茂铁乙酮腙的部分稀土金属(Ⅲ)配合物的研究
12
作者 张洪云 陈东立 +2 位作者 石冰 车得基 杜宝石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工作合成了N—水杨酰基二茂铁乙酮腙的La(Ⅲ)等六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和摩尔电导研究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配体在配合物中是以“酮式”存在,以酰胺基的氧原子和亚胺基的氮原子与稀土金属(Ⅲ)配位。组成有M(H... 本工作合成了N—水杨酰基二茂铁乙酮腙的La(Ⅲ)等六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和摩尔电导研究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配体在配合物中是以“酮式”存在,以酰胺基的氧原子和亚胺基的氮原子与稀土金属(Ⅲ)配位。组成有M(HL)_3(M=La和Nd)和M(HL)_2(M=Y.Th,Gd和Pr)两种形式。Th(HL)_2·(NO_3)_3是1:2型电解质,其余配合物属于1: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配合物 水杨酰腙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酸锂派生物LiNi_(1-y)RE_yO_2的制备和性能
13
作者 李辉 谢宏伟 +1 位作者 翟玉春 田彦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219-221,237,共4页
首次报道了稀土金属(RE)氧化物添加到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O2中合成派生物的新方法,为LiNiO2的性能改善开辟了新的领域。采用增加系统氧气压力的方法,研究了派生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首次报道了稀土金属(RE)氧化物添加到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O2中合成派生物的新方法,为LiNiO2的性能改善开辟了新的领域。采用增加系统氧气压力的方法,研究了派生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铈部分取代镍很好地改善了活性正极材料的层状结构,使晶型结构更加完整有序。派生物LiNi1-xREyO2的放电比容量高达170mAh/g以上,可用于锂离子蓄电池作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镍酸锂 派生物 LiNi1-yREy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检测性质 被引量:5
14
作者 鲁聪 李振华 +4 位作者 刘金露 华佳 李光华 施展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4,共9页
利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种以Tb^(3+)离子为中心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Tb_(2)(bpt)_(2)(H_(2)O)_(2)]·(DMA)_(4.5),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XRD)、粉末X射线衍射(PXRD)、元素分析(EA)、热重分析(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荧... 利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种以Tb^(3+)离子为中心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Tb_(2)(bpt)_(2)(H_(2)O)_(2)]·(DMA)_(4.5),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SXRD)、粉末X射线衍射(PXRD)、元素分析(EA)、热重分析(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荧光光谱技术(FS)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与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单晶衍射分析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包含一维直孔道的三维结构,结构中孔道窗口尺寸约为1.23 nm×1.10 nm.荧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对Cr^(3+)离子有荧光响应,离子检测限低至0.22 mg/L,同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Cr^(3+)离子的荧光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合成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稀土化合物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仁里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型 被引量:50
15
作者 周芳春 刘翔 +9 位作者 李建康 黄志飚 肖国强 李鹏 周厚祥 石威科 谭黎明 苏俊男 陈虎 汪宣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91,共15页
湖南仁里铌钽矿床位于燕山期幕阜山复式岩体西南缘,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伟晶岩脉产在花岗岩内部裂隙或灌入冷家溪群片岩中。矿区伟晶岩可分为微斜长石型、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钠长石型和钠长石锂辉石型四个... 湖南仁里铌钽矿床位于燕山期幕阜山复式岩体西南缘,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伟晶岩脉产在花岗岩内部裂隙或灌入冷家溪群片岩中。矿区伟晶岩可分为微斜长石型、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钠长石型和钠长石锂辉石型四个类型分带,且脉体呈NE-SW向分布。相对于北东部的伟晶岩,南西部的伟晶岩具有较高的分异度,铌钽矿化程度高,仁里矿区为幕阜山地区铌钽矿化浓集中心,是幕阜山地区铌钽等稀有金属主要产地。较大规模伟晶岩脉具有较完善的分带,铌钽矿化主要产在伟晶岩内部的中-粗粒白云母钠长石带和锂云母石英带。各伟晶岩脉总体上具有地表品位低,深部品位升高的特点,在标高411 m时,品位达到最高值(Ta_2O_5品位0.438%),说明仁里矿区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本文在总结仁里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周边及深部的找矿方向,建立了复式岩体"体中体"成矿模型。区域找矿需要重视浅部低品位伟晶岩脉的深部评价,按照"北找钽铌、南找锂"的原则开展外围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床 花岗伟晶岩 成矿特征 "体中体"成矿模型 仁里 幕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成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小静 赵世成 辛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2-667,共6页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过程中的结晶温度,当HPALa添加量(W(HPALa),占iPP的质量分数)为0.20%时适宜的结晶温度为135℃,当W(HPALa)=0.05%时适宜的冷却速率为20~40℃/min。HPALa卢晶成核剂可同时改善iPP的刚性和韧性,当W(HPALa)=0.50%时,成核iPP在室温(25℃)下冷却结晶,与空白iPP相比,常温(23℃)抗冲强度提高了220%,弯曲模量提高了15%,拉伸强度提高了3%;当W(HPALa)增至1.0%时,成核iPP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 稀土β晶成核剂 等规聚丙烯 成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纳米管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豪 马新国 +2 位作者 乐伶聪 刘应菊 孙炜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
钛酸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为了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和提高量子产率,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介绍了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及复合半导体对钛酸纳米管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分... 钛酸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为了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和提高量子产率,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介绍了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及复合半导体对钛酸纳米管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分别从实验制备及掺杂后的光催化特性入手,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最后指出了钛酸纳米管改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纳米管 光催化剂 离子掺杂 贵金属沉积 复合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卫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娇娇 孟佩俊 +6 位作者 彭微 张凌燕 靳敏 李淑荣 梁青青 张丽萍 罗利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58,共7页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REEs-UCNPs)作为新兴一代的荧光纳米探针,具备反斯托克斯发光的独特转换性质,具有光学/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激发光生物组织穿透深度大,且对组织损伤小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卫生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REEs-UCNPs)作为新兴一代的荧光纳米探针,具备反斯托克斯发光的独特转换性质,具有光学/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激发光生物组织穿透深度大,且对组织损伤小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卫生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REEs-UCNPs对卫生样品中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激素、生物毒素、活性氧自由基和生物大分子等分析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展望了REEs-UCNPs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 卫生分析 金属离子 有机化合物 活性氧自由基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MA和MgO-MA材料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顾强 文钰斌 +2 位作者 陈晓雨 刘新红 贾全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64-3671,3696,共9页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以及复合添加剂对镁铝尖晶石(MA)和方镁石-镁铝尖晶石(MgO-MA)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引入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能与镁铝尖晶石形成固溶体,或可提高镁铝尖晶石晶体空位浓度,活化晶格,或与材料中某些...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以及复合添加剂对镁铝尖晶石(MA)和方镁石-镁铝尖晶石(MgO-MA)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引入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能与镁铝尖晶石形成固溶体,或可提高镁铝尖晶石晶体空位浓度,活化晶格,或与材料中某些杂质反应生成低熔点物相,促进了试样的烧结,从而使常温力学性能提高。有些添加剂的引入还能与材料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高熔点相,堵塞气孔,阻挡了熔渣的渗透,增加材料抗侵蚀性能等。本文期望能为从事MA与MgO-MA材料性能、结构设计以及合理选择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方镁石-镁铝尖晶石 添加剂 金属氧化物 稀土氧化物 复合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