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ADSORP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BY FERRIC OXIDE GEL
1
作者 Zhang Ping (Department of Mineral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sha 410083,China)Chi Ruan Lu Shouci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2201,China)(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2期96-99,共4页
A new secondary ore of rare earth was discover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It is a kind of product of the weathered mineral.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in it exist probably as ionic characteristic adsorption state... A new secondary ore of rare earth was discover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It is a kind of product of the weathered mineral.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in it exist probably as ionic characteristic adsorption state in manganesian and ferric oxide colloid mineral, and one bearer of REE is amorphous ferric oxide gel. It is neessary to study the binding state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manganesian and ferric oxide in order to utilize comprehensively the rare earth resources and avoid latent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from the fact that highcontent rare earth elements are carried into soil by the mineral efflorescence. A simulating adsorption test of rare earth ions in weak acid media is carried out with ferric oxide gel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isotherm correspond well with the Flory-Huggins equation, but deviated from the Langmuir equation. The standard molar adsorption Gibbs function, standard molar adsorption entropy and standard molar adsorption enthaply are calculated.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oint of zero charge and isoelectric point show occurr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 adsorption.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OH group on the skeleton of ferric oxide gel is the innate 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ad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ic OXIDE GEL rare earth elements characteristIC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urce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Late Permian mudstones,Southwest China
2
作者 肖明国 庄新国 +1 位作者 易炜 毛婉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741-1752,共12页
The material source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rare earth elemems (REEs) for 25 borehole bulk samples from the Late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in Mount Huaying (borehole number: ZK10-6), Sichuan Province, South China... The material source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rare earth elemems (REEs) for 25 borehole bulk samples from the Late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in Mount Huaying (borehole number: ZK10-6), Sichuan Province, South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l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udstone samples are uniform. All samples belong to the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LREE)-rich type and are enriched in LREEs relative to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s). The distribution curves of REEs in mudstone are highly similar to Mount Emei basalt and the three periods of REEs enrichment correspond to three Mount Emei basalt eruption cycles in Longtan peri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E patterns are not controlled by materials from the seawater or land plants. The predominant sources of REEs are from terrigenous material as indicated by negative Eu anomaly. So, the sources of REEs are controlled by terrigenous material, and the Mount Emei basalt is the predominant source of terrigenous material. Thus,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is another control factor of REEs enri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control factors material sources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Mount Emei basalt LatePermi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测定稀土矿石中稀土元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进力 陈润莎 +3 位作者 陈卫明 张鹏鹏 杜雪苗 白金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4-651,共8页
稀土元素(REE)是现代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稀土矿石中稀土成分的准确分析对于资源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两种稀土矿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体系碱熔法和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硫酸(五酸)敞开酸溶... 稀土元素(REE)是现代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稀土矿石中稀土成分的准确分析对于资源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两种稀土矿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体系碱熔法和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硫酸(五酸)敞开酸溶法,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实验表明,碱熔法在消解复杂基体的稀土矿石样品时具有更高的消解效率和更好的精密度(RSD≤4%),尽管其样品空白本底值略高于五酸消解法,基本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通过优化仪器工作参数,建立了准确度、精密度高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低(如Y为0.02μg/g,Lu为0.001μg/g),精密度良好(RSD小于3%),相对误差(RE)小于11%,适用于稀土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研究表明,碱熔法是稀土矿石样品前处理的优选方法,而五酸消解法可作为对比验证手段,可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ICP-MS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稀土元素分析的理想工具,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矿石 碱熔 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煤田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延河 武占辉 +3 位作者 李洁祥 于振子 张波 王心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目的为了探究华北型煤田深部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指示意义,方法以平顶山煤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再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和赋存形态模拟等手段,探究深层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 目的为了探究华北型煤田深部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指示意义,方法以平顶山煤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再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和赋存形态模拟等手段,探究深层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的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结果结果表明,寒武系灰岩含水层中REEs质量浓度较低(0.054~0.244μg/L),沿径流路径呈下降趋势;稀土元素(post-archean Australian shale,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MREEs和HREEs相对富集,LREEs相对亏损,并且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和程度不一的Ce负异常,且Ce负异常程度和Eu正异常程度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呈降低趋势;水化学平衡软件MINTEQ 3.1模拟结果表明,地热水中REEs以Ln(CO_(3))^(2-)和Ln CO_(3)^(+)络合态为主,随原子序数增大或p H升高,Ln(CO_(3))^(2-)摩尔分数明显增大,而Ln CO_(3)^(+)摩尔分数依次递减,另外,地热水中还存在少量Ln SO_(4)^(+),Ln_(3)^(+),Ln HCO3^(2+),Ln F^(2+)和Ln(SO_(4))^(2-),其摩尔分数随原子序数增大依次减小,同时受地热水p H和HCO_(3)^(-),SO_(4)^(2-),F^(-)浓度共同控制;此外,岩溶地热水中还表现出明显的Y正异常和高ρ(Y)/ρ(Ho),可能与地热水富集Ca^(2+)有关。结论研究结果拓展了稀土元素在煤田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为揭示矿区深部岩溶地热水补径排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山煤田 岩溶地热水 水化学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REE示踪法研究初报 被引量:62
5
作者 田均良 周佩华 +4 位作者 刘普灵 吴普特 郑世清 李雅琦 武春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7,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研究土壤侵蚀的新方法——稀土元素(REE)示踪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REE施加量计算、实验技术及应用前景。人工降雨小区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用于精确测定不同地形部位侵蚀量,其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5%,并... 文中提出了一种研究土壤侵蚀的新方法——稀土元素(REE)示踪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REE施加量计算、实验技术及应用前景。人工降雨小区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用于精确测定不同地形部位侵蚀量,其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5%,并可揭示降雨侵蚀过程不同地形部位侵蚀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示踪法 土壤侵蚀 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安化留茶坡硅质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9
6
作者 常华进 储雪蕾 +2 位作者 冯连君 黄晶 张启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79-887,共9页
湖南安化留茶坡硅质岩沉积在埃迪卡拉纪末期(551~542Ma)的深水盆地中,它们具有如下REE地球化学特征:和PAAS相比,∑REE含量很低(8.6×10-6~18×10-6,平均13.6×10-6),Y/Ho比值较高(33.6~43.9,平均37.4),接近现代海水的Y/H... 湖南安化留茶坡硅质岩沉积在埃迪卡拉纪末期(551~542Ma)的深水盆地中,它们具有如下REE地球化学特征:和PAAS相比,∑REE含量很低(8.6×10-6~18×10-6,平均13.6×10-6),Y/Ho比值较高(33.6~43.9,平均37.4),接近现代海水的Y/Ho比值(44);正的La异常(LaN/CeN平均为1.46),中等负的Ce异常(平均0.65),弱的正Eu异常(平均1.1),正的Gd异常(平均1.07),正的Y异常(平均1.22),LREE和MREE相对于HREE亏损(LaN/YbN平均为0.17,GdN/YbN平均为0.45),显示出和现代海水相似的REE特征,而与海底热液流体及与热液有关的碧玉的REE特征明显不同。这些表明留茶坡硅质岩受陆源碎屑及热液流体的影响很小。留茶坡硅质岩是由风化作用大量带入海洋的溶解的硅质化学沉积而成的。生物作用促进了海水中溶解硅质的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海水 热液 ree 埃迪卡拉纪 留茶坡组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4
7
作者 梁婷 王登红 +4 位作者 屈文俊 蔡明海 韦可利 黄惠民 吴德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93-2503,共11页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矿石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对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方解石在不同类型矿体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同源不同阶段...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矿石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对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方解石在不同类型矿体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来源的特征,不排除地幔来源的可能;成矿环境表现为还原向氧化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方解石 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板其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REE、Fe、Mn元素特征及其对找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加昇 韩振春 +3 位作者 李超 高振华 杨毅 周国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4-504,共11页
板其金矿床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是其最主要的脉石矿物,按形成时间可分为成矿前、主成矿期、成矿晚期、成矿期后四种类型。各类型方解石无论野外产状、物性标型特征还是微... 板其金矿床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是其最主要的脉石矿物,按形成时间可分为成矿前、主成矿期、成矿晚期、成矿期后四种类型。各类型方解石无论野外产状、物性标型特征还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不一致。四种类型方解石相比较,成矿前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最高(ΣREE=29.70~40.10μg/g),最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1.96~3.03),具有最大正Eu异常(δEu=3.83~5.02),无明显Ce异常(δCe=1.02~1.05);主成矿期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ΣREE=10.76~15.53μg/g),最富集重稀土元素(LREE/HREE=0.11~0.23),Eu异常(δEu=0.73~1.20)与Ce异常(δCe=0.88~1.25)均不明显;成矿晚期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最低(ΣREE=2.82~4.34μg/g),与主成矿期方解石相似,具有重稀土元素富集特征(LREE/HREE=0.26~0.86),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0.67~0.83)及负Ce异常(δCe=0.55~0.81);成矿期后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ΣREE=6.92~10.91μg/g),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1.83~2.34),弱负Eu异常(δEu=0.72~0.74)与中等负Ce异常(δCe=0.41~0.50)。此外,成矿期方解石Fe、Mn元素含量明显高于非成矿期方解石,而且方解石Fe+Mn含量与LREE/HREE比值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说明板其金矿床方解石富集重稀土元素与其所含的Fe、Mn元素有关。对方解石各种标型特征的研究,将为滇黔桂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其 卡林型金矿床 方解石 稀土元素 Fe、Mn元素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 HP-UHP变质岩中磷灰石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汤倩 孙晓明 +3 位作者 梁金龙 徐莉 翟伟 梁业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55-3266,共12页
磷灰石是一种能在UHP变质峰期稳定存在并富含稀土元素(REE)的常见副矿物,其REE组成变化可以对变质过程进行地球化学示踪。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光谱仪(LA-ICP-MS)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钻井中及其附近出露的不同变质程度的HP-UHP... 磷灰石是一种能在UHP变质峰期稳定存在并富含稀土元素(REE)的常见副矿物,其REE组成变化可以对变质过程进行地球化学示踪。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光谱仪(LA-ICP-MS)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钻井中及其附近出露的不同变质程度的HP-UHP变质岩(榴辉岩、角闪(片)岩和片麻岩)中的磷灰石进行了REE组成原位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围岩中磷灰石的REE组成特征及其相关系数变化很大,其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可以分为3大类:Ⅰ.轻稀土(LREE)富集型,其REE总量(∑REE)很高,可达n×1000×10^(-6);Ⅱ.中稀土(MREE)富集型,其(La/Sm)_N<1,Eu异常变化较大;Ⅲ.重稀土(HREE)富集型,其配分曲线呈明显的左倾形式,∑REE总量很低,仅为9.228×10^(-6),且具明显的Eu负异常。磷灰石颗粒原位分析显示从边部到中心∑LREE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表明了在俯冲折返的过程发生过短时增温作用,并极有可能发生过部分熔融。部分熔融过程中磷灰石中的LREE将与其它大离子半径元素一起优先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稀土元素 磷灰石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稀土元素(REE)组成原位LA-ICPMS测定 被引量:17
10
作者 薛婷 孙晓明 +4 位作者 张美 刘珊珊 何高文 王生伟 陆红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23-2432,共10页
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海山具完整三层结构的富钴结壳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REE)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虽然均产于西太平洋海山且均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富钴结壳化学组成受地理位置和... 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海山具完整三层结构的富钴结壳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REE)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虽然均产于西太平洋海山且均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富钴结壳化学组成受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具有高∑REE、高LREE/HREE、δCe正异常和δEu基本无异常或微弱正异常的特点,显示它们主要由正常海水沉积形成。结壳不同层圈之间REE组成有较大的区别,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形成环境和矿物组成不同。样品0327稀土元素总量(∑REE)由亮煤层到疏松层到外层逐渐升高,且亮煤层δCe和Y/Ho变化非常大,最大值分别为38.61和105.5,显示该层生长环境较为氧化且相对动荡,而样品0346中三层结构的∑REE都非常高,且变化趋势与0327正好相反,从亮煤层到致密层∑REE有降低的趋势。亮煤层形成时海水相对较氧化的环境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的形成和Ce^(4+)等稀土元素的吸附,导致其中∑REE较疏松层和外层为高,而后期磷酸盐化导致REE元素的迁移和亏损。在结壳生长剖面上,由最外层到疏松层和亮煤层,δCe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变化范围趋大,说明该结壳所处的海水环境在由老至新的生长过程中由相对动荡和氧化变为相对平静和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稀土元素(ree) 原位分析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J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成矿特征与潜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香建 覃英 +7 位作者 龚大兴 卢树藩 陈武 黄庆 王彪 田恩源 符宏斌 盘应娟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_(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_(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分的陆相山前湖泊相环境。矿体主要产于含矿岩系中部高岭石伊利石层段,矿体厚0.55~2.83 m,平均厚1.42 m;稀土含量一般在0.19%~0.50%之间,平均在0.37%以上,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且富含高价值关键稀土元素镨、钕、铽、镝。稀土资源主要经历了峨眉山玄武岩喷溢物源形成阶段、风化淋滤初始富集阶段、搬运沉积成矿阶段、间歇性暴露淋滤再富集阶段4个成矿阶段过程。矿床形成受古地理、沉积环境、物源补给等条件复合限制,古陆湖沼相是稀土元素富集成矿的优势相区,是下一步该类型稀土找矿潜力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 古陆相 沉积型稀土 成矿规律 成矿特征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汶煤田保安煤矿3号煤层煤中关键金属富集特征与成因机制
12
作者 陈文韬 刘建勋 +9 位作者 梁太涛 张志敏 朱明新 郑雪 王志明 吕大炜 禚传源 王东东 张之辉 贾海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全球对关键金属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装备、半导体器件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关键金属如锂(Li)、钴(Co)和稀土元素(REY)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传统金属矿床的开发已面临资源枯竭与环境约束的双重挑战,因此,探究非传统赋存状态... 随着全球对关键金属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装备、半导体器件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关键金属如锂(Li)、钴(Co)和稀土元素(REY)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传统金属矿床的开发已面临资源枯竭与环境约束的双重挑战,因此,探究非传统赋存状态下的金属富集成因显得尤为重要,这对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宁汶煤田保安煤矿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评估该煤矿煤系关键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分析技术,对煤及其顶底板的主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并与世界煤中元素含量的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安煤矿煤系中主量元素二氧化硅(SiO_(2))和氧化铝(Al_(2)O_(3))的含量较高,而微量元素Li和Co则呈现轻度富集特征。具体而言,3_(上)煤层中Li的含量均值达到41.8μg/g,最高值可达72.3μg/g,远超世界煤中Li元素含量的均值;3_下煤层中Co的含量均值为11.8μg/g,同样显著高于世界煤均值。此外,顶底板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达到283μg/g,显示出煤灰可能具备稀土元素提取的潜力。保安煤矿煤系中关键金属的富集受到物源和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Al_(2)O_(3)/TiO_(2)比值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判断,研究指出陆源物质主要来源于长英质和中性岩浆岩,且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为主,海侵影响微弱。这些地质因素共同作用于煤系中关键金属的富集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保安煤矿煤系中关键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为鲁西地区资源评价与煤炭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类似地质背景下的煤系关键金属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 富集特征 煤系 稀土元素 宁汶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东矿带方解石REE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彩霞 毕献武 +2 位作者 武丽艳 邹志超 唐永永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97-1406,共10页
方解石是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东矿带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3个矿段成矿期方解石具有2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前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 方解石是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东矿带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3个矿段成矿期方解石具有2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前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热液继承了前期成矿热液的特征,而后者表明成矿过程中有LREE带出。不同类型矿体方解石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为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方解石为热液成因方解石,结合其他同位素的资料和矿区的地质背景,得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与围岩反应形成的热卤水为主、深部流体参与其成矿作用的观点。成矿过程中,由早到晚,成矿环境表现为还原向氧化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 地球化学 方解石 白秧坪东矿带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近3万年来的沉积序列及其环境特征—WP92-3柱样的REE记录 被引量:8
14
作者 颜文 陈木宏 +3 位作者 李春娣 汤贤赞 陈忠 郑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8,共7页
WP92-3柱样采自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利用稀土元素(REE)特征参数研究了该柱样的沉积物来源和地层序列划分,并对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样品的REE分布模式揭示了该海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相自生沉积;基于REE指标的... WP92-3柱样采自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利用稀土元素(REE)特征参数研究了该柱样的沉积物来源和地层序列划分,并对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样品的REE分布模式揭示了该海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相自生沉积;基于REE指标的垂向深度变化特征可将该柱样划分为3个地层序列;∑REE,LREE/HREE和δCe几个指标对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地磁场的极性变换均有良好的响应,∑REE高值段基本对应于δ18O和SST所揭示的暖池低温期,而地磁场极性转变的时间正好对应着稀土指标(∑REE,LREE/HREE和δCe)快速大幅波动的层位。REE特征参数较好地记录了暖池区近3万年来的沉积和环境变化信息,是一组对气候环境演化具有潜在良好指示作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序列 环境特征 稀土元索 西太平洋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阵列辅助电火花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定液相样品中的稀土元素
15
作者 沈新建 罗兹循 +3 位作者 吴建 李斌 刘燕德 陈楠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快速测定液相样品中的稀土元素(REEs)对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勘探与开发、萃取过程质量控制、稀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核工业废水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液体样品中REEs的检出限,本研究采用超疏水阵列辅... 快速测定液相样品中的稀土元素(REEs)对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勘探与开发、萃取过程质量控制、稀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核工业废水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液体样品中REEs的检出限,本研究采用超疏水阵列辅助电火花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SHA-SD-LIBS)测定液相样品中的REEs。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以La Ⅱ 394.91 nm、Er 402.051 nm、Ce Ⅱ 418.66 nm、Nd Ⅱ 424.738 nm、Gd Ⅱ 443.063 nm和Pr 492.46 nm作为特征谱线,对6种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La、Er、Ce、Nd、Gd、Pr)溶液建立标定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标定曲线拟合系数R2均达到0.99以上,相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007μg/mL、0.045μg/mL、0.011μg/mL、0.019μg/mL、0.041μg/mL和0.008μg/mL。与常规LIBS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制样简单、低成本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液相样品REEs的检出限。本文研究为快速、准确测出液相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种类、含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稀土元素(rees) 电火花 超疏水 液相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野外现场测定离子吸附型稀土
16
作者 张磊 周伟 +4 位作者 杨斌 王晶晶 王祎亚 屈文俊 樊兴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19,共9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目前主要采用的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现场滴定法”,但其受风化壳中杂质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指示离子相稀土元素且对离子相稀土单元素缺乏指示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单元素野外现... 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目前主要采用的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现场滴定法”,但其受风化壳中杂质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指示离子相稀土元素且对离子相稀土单元素缺乏指示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单元素野外现场分析方法十分必要。用硫酸铵溶液淋滤浸取离子相稀土元素,以采用高灵敏度双曲面弯晶全聚焦技术的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试,建立了离子相稀土单元素野外现场分析新方法。将6件监控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室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含量高于检出限的10种元素的决定系数R2为0.9966~0.8386,说明两者测定数据吻合度较高,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检出限为0.41~5.4μg/g。通过对6件实际样品的独立处理并测定10次,计算RSD均<10%,表明方法的精密度满足实验要求。对南岭离子吸附型稀土靶区风化壳样品进行野外现场分析,找到可达成矿品位的异常点位,发现重稀土含量202.07µg/g的离子吸附型重稀土样品,说明方法适用于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现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 离子相稀土 单元素 野外现场 弯晶X射线荧光光谱仪 双曲面弯晶全聚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残余氧化物超显微组构及REE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兵 石学法 +3 位作者 叶俊 方习生 张迎秋 高晶晶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8-396,共9页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是由中国科研人员于2009年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本区硫化物后期蚀变过程,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质谱仪(ICP-MS)等方法,对14°S热液区原生热液产物蚀变风化所形成...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是由中国科研人员于2009年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本区硫化物后期蚀变过程,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质谱仪(ICP-MS)等方法,对14°S热液区原生热液产物蚀变风化所形成的残余氧化物进行了超显微组构及稀土元素(REE)研究。结果显示,残余氧化物主要由无定形硅组成,结晶矿物种类少,结晶程度较差。热液成因的无定形硅在海水蚀变过程中,表现出溶解再沉淀的特征,易形成硅质盖层,有助于深部硫化物矿床的保存。原生热液产物遭受海水蚀变是一个富集REE的过程,表明表生环境下热液产物中稀土可较好地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S热液区 残余氧化物 硅质结壳 超显微组构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窑子草场透闪石玉的谱学特征及产地特征研究
18
作者 于璇 刘继富 杨明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979,共9页
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于2014年被发掘调查,出土有陶片、石器和玉料等,具有重要的宝石学和考古价值。为了丰富中国透闪石玉数据库,为以后出土玉器的溯源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寒窑子草场实地采集的38件透闪石玉料为研究对象,采用... 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于2014年被发掘调查,出土有陶片、石器和玉料等,具有重要的宝石学和考古价值。为了丰富中国透闪石玉数据库,为以后出土玉器的溯源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寒窑子草场实地采集的38件透闪石玉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对样品进行测试,其中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可以快速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以及杂质矿物,结果显示样品基质为标准透闪石,杂质矿物有榍石、无定形碳。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样品的主量及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已报道的球粒陨石数据对样品的稀土元素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系列参数,其中∑REE值为0.40~14.28,均值3.46,稀土元素总丰度整体偏低;LREE/HREE值为0.21~17.91,均值2.69,有轻微的富轻稀土现象,REE配分图呈走势较为平缓的“海鸥状”;δEu值为0~3.3,均值0.58,Eu为负异常;Ce无明显异常,寒窑子透闪石玉与其他产地在REE配分模式上有特征性差异。结合西北矿区新疆、青海、甘肃马衔山透闪石玉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可进一步区分,寒窑子透闪石玉U的富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地。最后,利用SPSS软件中的判别分析方法,对西北矿区透闪石玉的微量元素进行投点,结果显示判别正确率均达到100%,交叉正确率分别为99.4%、98.3%,证明寒窑子草场透闪石玉与其他地区透闪石玉区分明显,建立的产地判别模型可用于后续出土玉器的溯源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闪石玉 寒窑子草场 谱学特征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中巴西金-矽卡岩矿床成矿热液系统演化的(REE、Sr、O)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宏兵 王世杰 +1 位作者 李朝阳 文锦明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巴西典型金-矽卡岩矿床的解剖,探讨了成矿流体来源、组成演化,以及流体和岩石之间的质量转移程度和机理的信息,揭示金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演化的规律。研究认为,成矿作用两阶段的成矿流体分别为变质流体和大气降水,它们... 本文通过对巴西典型金-矽卡岩矿床的解剖,探讨了成矿流体来源、组成演化,以及流体和岩石之间的质量转移程度和机理的信息,揭示金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演化的规律。研究认为,成矿作用两阶段的成矿流体分别为变质流体和大气降水,它们在开放系统中水岩质量比分别为0.02,2.11,并且获得矽卡岩可能是由围岩转向岩体方向的变质流体交代形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矽卡岩矿床 矿床成矿 热液成矿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南段不同气候条件下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20
作者 夏顶洪 赵忠强 +5 位作者 张佳琳 李振阳 曾丽源 何洪鸣 宋垠先 陈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5,共13页
高黎贡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两侧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干热河谷气候,水热条件差异大。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两侧5个风化剖面的研究,利用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对比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高黎贡山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两侧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干热河谷气候,水热条件差异大。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东西两侧5个风化剖面的研究,利用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对比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侧矿物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与高岭石等,西侧还出现了白云母、蒙脱石与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等,表明西侧风化更强。总体上,西侧风化剖面稀土元素(REE)含量高于东侧,分异程度也更大,随着海拔的降低,稀土元素逐渐富集;东侧REE含量相对较低,存在一定波动,可能与遭受一定程度的淋滤作用和较强的蒸发作用有关。东西两侧都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西侧负异常更大,西侧Ce均为正异常而东侧为弱负异常。随着pH的升高,两侧均出现轻重稀土富集的现象,而西侧富集更加显著。稀土元素与矿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轻稀土(LREE)与碳酸盐和黏土矿物相关性强,重稀土(HREE)与碳酸盐和长石矿物联系密切。风化壳中Eu/Sm和Ce/Eu比值对母岩具有较好的指示,西侧母岩来自于花岗质岩石,东侧为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矿物组成 怒江干热河谷 高黎贡山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