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VT通过肠-脑轴改善孕哺期氧化钕暴露诱导的子代血脑屏障损伤
1
作者 杜晓燕 高晓诚 +6 位作者 曹静 赵鑫 霍郅 赵少卿 梁青青 高磊 邓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目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暴露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但其通过肠-脑轴对子代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亲代暴露于氧化钕(neodymium oxide,Nd_(2)O_(3))的子代大鼠组织进行检测,以... 目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暴露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但其通过肠-脑轴对子代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亲代暴露于氧化钕(neodymium oxide,Nd_(2)O_(3))的子代大鼠组织进行检测,以探究亲代Nd_(2)O_(3)暴露对子代BBB完整性的影响,并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ifidobacterium tetrad viable tablet,BTVT)对Nd_(2)O_(3)所致子代肠道及BBB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按雌雄1꞉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清晨检查是否出现阴栓,发现阴栓的当天标记为妊娠第0天。将60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50 mg/(kg·d)Nd_(2)O_(3)组、100 mg/(kg·d)Nd_(2)O_(3)组、200 mg/(kg·d)Nd_(2)O_(3)组及200 mg/(kg·d)Nd_(2)O_(3)+BTVT组,分别给予10 mL/(kg·d)的0.9%NaCl溶液、50 mg/(kg·d)Nd_(2)O_(3)、100 mg/(kg·d)Nd_(2)O_(3)、200 mg/(kg·d)Nd_(2)O_(3)及200 mg/(kg·d)Nd_(2)O_(3)+BTVT灌胃。所有组别均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每日灌胃1次。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断乳期)取其粪便、脑组织和结肠组织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脑组织和肠黏膜结构的改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子代大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s)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的变化。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后进行心内灌注,取灌注后的脑组织检测BBB通透性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紧密连接相关基因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occludin、ZO-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子代大鼠脑组织中钕元素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亲代母鼠Nd_(2)O_(3)暴露后,子代大鼠结肠黏膜下间隙增大、水肿,并伴有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脑组织出现空泡,神经元大量变性;BTVT干预后,子代大鼠肠黏膜结构接近正常,炎症细胞浸润和神经元变性得到改善。GC-MS检测结果显示:亲代母鼠暴露于Nd_(2)O_(3)后,子代大鼠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和异丁酸含量均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戊酸和异戊酸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BTVT干预后,粪便中乙酸、丙酸和异丁酸的含量均较200 mg/(kg·d)Nd_(2)O_(3)组显著上升(均P<0.05),戊酸含量下降(P<0.05),均接近Control组含量。EB染色结果显示:亲代母鼠暴露于Nd_(2)O_(3)后,子代大鼠脑组织内EB渗透量显著增加(P<0.05);BTVT干预后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内EB渗透量较200 mg/(kg·d)Nd_(2)O_(3)组显著减少(P<0.05)。RT-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亲代母鼠暴露于Nd_(2)O_(3)后,子代大鼠脑组织的occludin和ZO-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Control组显著下降(均P<0.05);BTVT干预后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内occludin和ZO-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200 mg/(kg·d)Nd_(2)O_(3)组显著升高(均P<0.05)。ICP-MS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亲代母鼠Nd_(2)O_(3)暴露均可显著增加子代大鼠脑组织内钕含量(均P<0.05);BTVT干预后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内钕含量显著低于200 mg/(kg·d)Nd_(2)O_(3)组(P<0.05)。结论:亲代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Nd_(2)O_(3)改变了子代肠黏膜的健康状态,增加了BBB通透性和脑中钕元素含量,导致神经元大量变性,BTVT共处理能够缓解Nd_(2)O_(3)所造成的子代肠道及BBB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氧化钕 肠道菌群 血脑屏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露雪 董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综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评价REEs对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REEs的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拓宽思路。细菌与REEs接触后细胞膜完整性和酶活性受到破坏,转录和... 综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为评价REEs对水生生物以及水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REEs的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拓宽思路。细菌与REEs接触后细胞膜完整性和酶活性受到破坏,转录和翻译过程受到抑制,因而会影响细菌生长;REEs会降低水生植物的光合效率、破坏细胞超微结构及降低酶活性,从而抑制植物生长;REEs还会诱发水生动物急性毒性、氧化应激、神经毒性、胚胎毒性以及遗传毒性,进而导致水生生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建议未来更加注重REEs及其化合物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毒性效应与机理、典型矿区(如赣南离子型稀土矿)水生生物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REEs的水生生态毒性和稀土矿区周边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累积 水生生物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园园 傅浩洋 +2 位作者 朱建喜 何宏平 梁晓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稀土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 稀土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有利于增强对稀土元素的全面认识,对评估稀土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稀土元素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生物毒害效应及其机制;稀土元素的不同暴露方式及其健康影响;稀土元素的安全临界剂量研究进展。当前由于人们对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效应认识不足,因此,未来应加强对稀土不同暴露方式下的人体健康效应的关注。尤其需要注意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大面积出露的华南地区,自然区的暴露作用不容忽视,特别要警惕人群的摄食量和与稀土元素可能有关的病症;基于现有对稀土暴露方式的认识,优化作业流程并加强管理,减少甚至切断相关稀土暴露源;加快建立并推行稀土安全临界剂量标准,为稀土污染评价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毒害性 暴露作用 安全临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改性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军 梁丽烨 +3 位作者 李华 徐彩玲 吴剑峰 丑凌军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共11页
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CO_(2)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负面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大气中CO_(2)浓度,还提供了高附加值化学品。非贵金属(Cu)基、贵金属(Pd)基和双金属氧化物等一系列催化剂已经被运用于C... 化石燃料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CO_(2)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产生了负面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大气中CO_(2)浓度,还提供了高附加值化学品。非贵金属(Cu)基、贵金属(Pd)基和双金属氧化物等一系列催化剂已经被运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然而传统Cu基催化剂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活性位点易烧结和团聚的问题,Pd基催化剂抗烧结性能较好且在低温下有优异的反应活性,但贵金属对CO_(2)的吸附较弱,CO_(2)在低温下很难被活化。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ln_(2)O_(3)基和ZrO_(2)基催化剂为主)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单独的In2O3自身稳定性较差,且In_(2)O_(3)基催化剂的活性相In_(2)O_(3)-x容易被过度还原形成金属In而失活,需要掺杂其他改性元素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单独的ZrO_(2)催化性能不理想,需要通过与其他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提升其催化性能。稀土元素(La、Ce和Y)作为改性元素或其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载体,能有效调节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活性相分散度和比表面积以及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从而改善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和活化性能,增大产物选择性,并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综述了La、Ce和Y对Cu基、Pd基和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改性作用,以期为稀土元素改性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稀土元素 改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典型矿区烧变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俭 王海 +6 位作者 杨帆 姬中奎 张池 韩强 任智智 薛小渊 陈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37-9745,共9页
烧变岩的基础研究对烧变岩水害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掌握烧变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以陕北榆神矿区张家峁井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钻孔岩心取样及分析测试,对该区烧变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详细的测定... 烧变岩的基础研究对烧变岩水害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掌握烧变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以陕北榆神矿区张家峁井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钻孔岩心取样及分析测试,对该区烧变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详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岩体上部、下部、邻近岩层分别属于板状烧烤岩、烧熔岩、层状烧烤岩,不同类型的烧变岩岩性、颜色、孔隙发育等特征随烧烤程度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岩石地区化学结果表明:烧变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_(2),其次为Al_(2)O_(3)。岩样主要为硅铝质,镁铁组分含量相对较少,TFe_(2)O_(3)+MgO质量百分比平均值为4.76%,而原岩与烧变岩差异性小,与烧熔岩样亦相差不大。烧变岩亲石元素Rb、Ba含量高于原岩,Sr含量低,Cs、E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中Zr含量在所有样品中普遍较高,不同类型岩样均具有Y、Zr、Pb富集的特征,高场强元素在烧变作用下变化不显著。样品的稀土元素丰度趋势曲线出现差异化分布,标准沉积岩与上地壳平均值相较球粒陨石相似性更高。研究结果将为研究烧变岩的成因及形成环境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 烧变作用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能源关键元素暴露的神经效应研究进展
6
作者 崔佳璟 李希涵 +2 位作者 陈汉清 陈瑞 李晓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关键元素(Energy-critical elements, ECE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将显著增加,增加了人群暴露风险,但是其健康效应尚未明确。ECEs主要为金属元素,如锂、钴及稀土元素。为了解金属ECEs的潜在健康效应,重点关注其...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关键元素(Energy-critical elements, ECE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将显著增加,增加了人群暴露风险,但是其健康效应尚未明确。ECEs主要为金属元素,如锂、钴及稀土元素。为了解金属ECEs的潜在健康效应,重点关注其神经危害或风险,为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健康问题提出干预策略。回顾了与金属ECEs相关的毒理学、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献报道,主要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实验动物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对上述金属ECEs神经效应的综述。目前,金属ECEs健康效应的研究面临一些挑战:现有的人群研究数量有限,亟需更多的研究为建立有关健康、环境影响和安全的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为绿色能源行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安全和健康的职业环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能源关键元素 稀土元素 金属 神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51
7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2 位作者 赵军红 符亚洲 袁顺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REE)含量相对较高,为40.5~123.6μg/g;且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随矿区标高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与流体运移过程中流体的REE浓度不断降低有关。不同产状的白钨矿均以... 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REE)含量相对较高,为40.5~123.6μg/g;且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随矿区标高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与流体运移过程中流体的REE浓度不断降低有关。不同产状的白钨矿均以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中稀土元素(MREE)和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为特征;白钨矿样品的REE分布模式均存在着明显的M型四分组效应,暗示白钨矿的形成与流体作用或水/岩反应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沃溪白钨矿的沉淀过程中,成矿流体中的REE发生了明显分异,白钨矿对HREE,特别是MREE,具有明显的优先选择性;REE这种分配行为主要是受晶体化学因素的控制,与白钨矿晶体中Ca位置的大小密切相关,而与成矿流体中REE相对浓度、REE络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稀土元素 四分组效应 沃溪金锑钨矿床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隆子地区恰嘎流纹质次火山岩稀土元素类似四分组效应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古月 曾令森 +1 位作者 高利娥 谢克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94,共13页
恰嘎次火山岩侵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的东南部,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与藏南拆离系之间的地区。通过镜下鉴定和对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为流纹质次火山岩。该岩体以富SiO2、Al2O3、K2O、Na2O,贫MgO、CaO、T... 恰嘎次火山岩侵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的东南部,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与藏南拆离系之间的地区。通过镜下鉴定和对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为流纹质次火山岩。该岩体以富SiO2、Al2O3、K2O、Na2O,贫MgO、CaO、TFeO为特征,里特曼指数σ介于1.07-2.37之间,指示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其配分图上产生类似于四分组的"膝折"效应;富集LILE、亏损HFSE,K/Rb和Rb/Cs比值低于一般酸性岩浆侵入岩体,Y/Ho、Nb/Ta和Zr/Hf的比值均偏离球粒陨石值。结合前人对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的研究,认为富挥发分的流体作用于高度演化的酸性过铝质岩浆后,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也能形成类似四分组的"膝折"配分模式,元素Gd显示正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四分组”效应 熔体/流体作用 稀土元素 Gd正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金属间化合物(铝化物)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建亭 任维丽 周继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43,共5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对金属间化合物 (铝化物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金属间化合物 铝化物 组织 性能 作用机理 镍铝合金 钛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基体效应及多原子离子干扰的校正研究 被引量:94
10
作者 胡圣虹 林守麟 +1 位作者 刘勇胜 高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8-372,共5页
采用模拟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间天然组成比的基体匹配校正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校正 ,有效地抑制了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基体效应 ;以 1 1 5 In-1 0 3Rh双内标元素校正 ,监控和校正分析信号的短期和长期漂移 ;通过单个稀土元素及钡的氧化物、氢... 采用模拟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间天然组成比的基体匹配校正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校正 ,有效地抑制了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基体效应 ;以 1 1 5 In-1 0 3Rh双内标元素校正 ,监控和校正分析信号的短期和长期漂移 ;通过单个稀土元素及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测定计算出等效的干扰浓度 ,进而校正了稀土元素分析中多原子离子干扰 .建立了地质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测定中基体效应及多原子离子干扰的校正方法 ,通过对 5个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 ,定量测定限为 0 .0 0 9~ 0 .1 33μg· g- 1 ,RSD小于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效应 稀土元素 等离子体质谱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土壤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1
作者 丁士明 梁涛 +1 位作者 张自立 孙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稀土对土壤的生态效应直接影响到土壤生产力和生态平衡,是农用稀土环境效应评价的基础和前沿之一。本文从稀土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稀土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评价等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出发,就稀土对土壤的... 稀土对土壤的生态效应直接影响到土壤生产力和生态平衡,是农用稀土环境效应评价的基础和前沿之一。本文从稀土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稀土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评价等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出发,就稀土对土壤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应注意和加强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土壤 生态效应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凌云 胡文月 +2 位作者 赵继贞 邵宏翔 张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83-788,共6页
对稀土元素镧 (La)对满江红鱼腥藻 (Anabaenaazollae)的生理影响和满江红鱼腥藻对镧的富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 ,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的叶绿素a的合成、光合放氧活... 对稀土元素镧 (La)对满江红鱼腥藻 (Anabaenaazollae)的生理影响和满江红鱼腥藻对镧的富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 ,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的叶绿素a的合成、光合放氧活性也有影响 ,同样表现为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满江红鱼腥藻对镧的富集作用可能与其光合作用电子传递和能量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理影响 富集作用 满江红鱼腥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勇 秦樊鑫 +4 位作者 廖莉玲 李秋华 吴迪 张明时 李存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综述了稀土在植物中的富集规律、在土壤-植物迁移中的分异机制,以及稀土在植物抗重金属、病虫害、农药等环境胁迫中的表现;并就稀土对植物生理的促进作用如促进淀粉酶活性、根系增长、营养元素吸收、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增强光合作用等进... 综述了稀土在植物中的富集规律、在土壤-植物迁移中的分异机制,以及稀土在植物抗重金属、病虫害、农药等环境胁迫中的表现;并就稀土对植物生理的促进作用如促进淀粉酶活性、根系增长、营养元素吸收、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增强光合作用等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其负面效应如Hormesis效应、对植物体内Ca2+的影响、致突变性等方面加以归纳。为稀土在植物学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分异机制 环境胁迫 Hormesis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与混合稀土对油菜中重金属富积量的缓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建军 朱京涛 +2 位作者 陈芳 吴贺平 邹德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油菜为试材 ,研究在镉胁迫条件下 ,单一稀土 (La、Ce、Nd、Pr)和混合稀土 (常乐 )浸种处理对油菜中重金属元素Cd、Cu、Zn、Pb、Ni、Co富积量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 ,单一稀土La或Ce对 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积量缓解作用最大 ,同时Nd、Pr... 以油菜为试材 ,研究在镉胁迫条件下 ,单一稀土 (La、Ce、Nd、Pr)和混合稀土 (常乐 )浸种处理对油菜中重金属元素Cd、Cu、Zn、Pb、Ni、Co富积量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 ,单一稀土La或Ce对 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积量缓解作用最大 ,同时Nd、Pr也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随镉胁迫加重 ,对Cd、Cu元素缓解作用加强 ,对Zn、Pb、Ni、Co缓解作用减弱。混合稀土对 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积量表现促进作用 (除Pb外 )。降低重金属元素累积能力大体以Ce处理最佳 ,且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油菜干物质的产量 ,表明单一稀土对重金属元素富积量的缓解作用优于混合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油菜 重金属 富积量 缓解效应 浸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的骨蓄积性、毒性及其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 被引量:101
15
作者 陈祖义 朱旭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综合论述了稀土元素在机体内的蓄积性及其毒性效应,分析了稀土农业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群骨系统健康的潜在危害。稀土元素被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在骨组织中蓄积,导致骨组织结构变化,骨髓微核率增高,产生遗传毒性。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效应 骨骼 骨髓 蓄积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俊 李韬 +5 位作者 沈宏 郑振华 周培疆 宋立荣 沈银武 刘永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对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当La3+的添加浓度小于 2mg·l- 1 时 ,对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当La3+的添加浓度大于 2mg·l- 1 时 ,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 .
关键词 稀土元素La^3+ 微囊藻 富集 生长效应 表面配位模型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及金属氧化物掺杂对BaTiO_3系统耐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浩波 李玲霞 +2 位作者 吴霞宛 王洪儒 张志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Er2O3掺杂对细晶BaTiO3系统介电及耐压性能的影响。其在BaTiO3晶粒中可抑制晶粒生长,使尺寸变小,体密度增高,呈现细晶效应,ε峰在整个温区范围内弥散,提高室温下介电常数,减小容量变化率。ZnO的加入使瓷料形成致密的细晶... 研究了稀土元素Er2O3掺杂对细晶BaTiO3系统介电及耐压性能的影响。其在BaTiO3晶粒中可抑制晶粒生长,使尺寸变小,体密度增高,呈现细晶效应,ε峰在整个温区范围内弥散,提高室温下介电常数,减小容量变化率。ZnO的加入使瓷料形成致密的细晶结构,有效地阻止了晶粒过度长大,改善了微观结构,减小了因气孔而造成的击穿,提高了耐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金属氧化物 掺杂 BaTiO3系统 耐压性能 细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铈对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如松 柴瑞娟 王玉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93-1597,共5页
以选择萌发、生长和生理3个方面的8个变量作为响应指标,采用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 ,利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秦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镧、铈及钙调蛋白抑制剂氯丙嗪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DNA的荧光变化特征。... 以选择萌发、生长和生理3个方面的8个变量作为响应指标,采用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 ,利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秦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镧、铈及钙调蛋白抑制剂氯丙嗪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DNA的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镧(30~40 mg/mL)和铈(30~40 mg/mL)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明显促进了幼苗的株高、苗重、侧根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降低了幼苗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对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镧和铈在低浓度下对油菜生长的促进作用与胞内钙调蛋白有关,氯丙嗪可以不同程度逆转镧和铈的促生作用;镧和铈处理后,油菜幼苗DNA荧光有所增加,对DNA的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钙调蛋白抑制剂 DNA 萌发与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研究ICP-MS中基体效应的逐级稀释法 被引量:36
19
作者 何蔓 胡斌 江祖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32-2237,共6页
用逐级稀释法研究了 ICP-MS测定痕量稀土时的基体效应 ,并将该法对高纯稀土、土壤和生物等样品的实验结果与常用的加入基体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基体最大允许浓度值相近 .与常规的基体效应研究方法相比 ,逐... 用逐级稀释法研究了 ICP-MS测定痕量稀土时的基体效应 ,并将该法对高纯稀土、土壤和生物等样品的实验结果与常用的加入基体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基体最大允许浓度值相近 .与常规的基体效应研究方法相比 ,逐级稀释法操作简便、易行 ,无须使用任何高纯物质作基体 ,且适用于任何化学组成复杂的试样体系 ,在实际分析中具有应用价值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对含不同基体的标准试样中的痕量稀土进行了测定 ,所得实验数据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基体效应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主产区土壤和果实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齐国亮 苏雪玲 +3 位作者 王俊 郑国琦 王彩艳 张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探讨宁夏枸杞6主产区(宁夏、内蒙古、新疆、河北、甘肃、青海)土壤和枸杞果实中稀土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宁夏枸杞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ICP-MS)检测法对宁夏枸杞6主产区土壤和枸... 【目的】探讨宁夏枸杞6主产区(宁夏、内蒙古、新疆、河北、甘肃、青海)土壤和枸杞果实中稀土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宁夏枸杞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ICP-MS)检测法对宁夏枸杞6主产区土壤和枸杞果实中13种稀土元素(Ce、Dy、Er、Eu、Gd、Ho、Lu、Pr、Sc、Sm、Tb、Tm、Y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宁夏枸杞6主产区土壤中稀土元素总体含量符合我国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值范围,宁夏产区土壤中Ce、Eu、Gd、Ho、Pr、Sm、Tb和新疆产区土壤中Lu、Er、Dy、Sc、Tm、Yb含量较高。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呈宁夏>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的变化趋势势。果实中未检出Eu、Ho、Sm、Tm等元素,且枸杞果实中稀土元素总含量均未超标(GB 2762-2005)。青海产区Ce、Dy、Er、Yb、Pr和甘肃产区Gd以及河北和内蒙古产区的Sc在果实中含量较高。果实稀土元素含量呈青海>甘肃>河北>内蒙古>新疆>宁夏的变化趋势。果实中稀土元素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枸杞果实对Ce和Sc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各产区土壤和枸杞果实中轻稀土元素(Ce、Eu、Pr和Sm)总含量高于重稀土元素(Dy、Er、Gd、Ho、Lu、Sc、Tb、Tm和Yb)总含量。【结论】宁夏枸杞各主产区土壤和果实中稀土元素含量之间具有较好协同作用,果实中稀土元素含量均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稀土元素 果实 土壤 产地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