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P507树脂对La(Ⅲ)和Zn(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1
作者 刘帅峰 刘培 +5 位作者 来鹏飞 黄龙 郭浩然 冯伟航 聂华平 张小林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2+)和La^(3+)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探讨了Zn^(2+)和La^(3+)在吸附过程的分离迁移规律。结果表明:CL-P507树脂的磷酸功能基中的H^(+)会参与吸附反应,当料液pH=4.0、La^(3+)和Zn^(2+)吸附时间分别为8、15 min时均可达到吸附平衡,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0.0989、0.1534 mmol/g;CL-P507树脂对La^(3+)、Zn^(2+)的吸附反应均为吸热过程,且均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稀土与非稀土杂质的深度分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P507树脂 吸附 稀土 la()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W-Ni-Fe-La合金力学行为及高速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雅文 陈才 +4 位作者 韩冬生 赵金库 王名川 杜成鑫 杜忠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对热静液挤压制备的2种弹芯材料93W-5.4Ni-1.6Fe和93W-5.5Ni-1.1Fe-0.4La进行显微组织表征,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形貌分析,以及高速侵彻后弹芯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合金的W颗粒尺寸及WW界面连接度降低,力学性能增... 对热静液挤压制备的2种弹芯材料93W-5.4Ni-1.6Fe和93W-5.5Ni-1.1Fe-0.4La进行显微组织表征,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形貌分析,以及高速侵彻后弹芯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合金的W颗粒尺寸及WW界面连接度降低,力学性能增强,在高速侵彻实验中93W-5.5Ni-1.1Fe-0.4La弹芯的侵彻穿深更高,形成“自锐”效果;93W-5.4Ni-1.6Fe合金的主要断裂模式为W-基体界面分离,93W-5.5Ni-1.1Fe-0.4La合金的主要断裂模式为W颗粒解理,其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裂纹扩展模式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稀土la元素 裂纹扩展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对6082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奎 李慧琴 +4 位作者 杨帆 宫美娜 刘永珍 陈重毅 麻永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通过SEM、EDS和XRD,研究了稀土La添加量(0.1wt%、0.2wt%、0.4wt%、0.8wt%)对6082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可以明显细化合金晶粒、有效调控第二相并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合金中稀土La含量的增加,合金晶粒尺... 通过SEM、EDS和XRD,研究了稀土La添加量(0.1wt%、0.2wt%、0.4wt%、0.8wt%)对6082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可以明显细化合金晶粒、有效调控第二相并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合金中稀土La含量的增加,合金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加,当稀土La含量为0.2wt%时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最好,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81 MPa、167 MPa和5.43%,明显优于未添加稀土La的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128 MPa、87 MPa和4.68%)。稀土La的添加能将细长条状的β-Al Fe Si相调控成π状α-Al Si Fe相,大大降低了应力集中,从而有效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la 6082铝合金 铸态组织 晶粒细化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和脉冲磁场对ZL205A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郝天 王军 +3 位作者 刘永珍 邢淑清 陈重毅 麻永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于铝合金在实际生产大规模铸件时会出现质量不稳定、晶粒粗化、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高铝合金的适用性,通过OM、XRD、SEM-EDS、硬度计以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稀土La和脉冲磁场对ZL205A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 基于铝合金在实际生产大规模铸件时会出现质量不稳定、晶粒粗化、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高铝合金的适用性,通过OM、XRD、SEM-EDS、硬度计以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稀土La和脉冲磁场对ZL205A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La并施加脉冲磁场后,ZL205A铝合金中会生成新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β-LaAlCu,且初生α-Al枝晶、θ(Al_(2)Cu)相骨骼状结构均得以细化,其分布也更加均匀。随着施加脉冲磁场的时间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也更小。添加0.1%稀土La并施加脉冲磁场90 s时,ZL205A铝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硬度分别为138 MPa、214 MPa、9.5%和74 HV,比原始ZL205A铝合金分别提高了22.1%、26.6%、6.0%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la 脉冲磁场 ZL205A铝合金 晶粒细化 铸态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钐渣焙烧变质协同熔盐电化学法分离稀土La/Sm研究
5
作者 黄浩添 王旭 +2 位作者 廖春发 钱勇辉 赖江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稀土金属镧热还原渣中La元素再生利用对稀土二次资源高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镧钐渣(LaSlag)焙烧变质和(LiF-LaF_(3))_(eut).氟化物熔盐载体中电化学还原分离La/Sm规律,探索阴极电流密度和温度对(LiF-LaF_(3))_(eut).-LaSla... 稀土金属镧热还原渣中La元素再生利用对稀土二次资源高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镧钐渣(LaSlag)焙烧变质和(LiF-LaF_(3))_(eut).氟化物熔盐载体中电化学还原分离La/Sm规律,探索阴极电流密度和温度对(LiF-LaF_(3))_(eut).-LaSlag电还原参数(槽电压、反电动势和过电位)的影响,为优化还原外部条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镧钐渣在不低于823 K条件下,经焙烧改性可全部脱氢转型为稳定的稀土镧/钐氧化物。在温度1 223~1 323 K范围内,当(LiF-LaF_(3))_(eut).-LaSlag体系电还原过程阴极电流密度在低于4.0 A/cm^(2)范围内递增时,体系的槽电压、过电位也逐渐增加,阳极效应周期则逐渐缩短;当电流密度高于4.0 A/cm^(2)后,体系的槽电压、过电位和阳极效应周期趋于稳定。当阴极电流密度一定时,阴极过电位和阳极效应周期影响较小,低于1 273 K时体系槽电压和反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小幅度降低,温度高于1 273 K时则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钐渣 稀土la/Sm 熔盐 反电动势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Fe_(3)O_(4)@PANI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Ho(Ⅲ)离子的吸附行为
6
作者 刘嘉铭 陈紫良 +4 位作者 王剑 昝苗苗 何世伟 康荏翔 肖燕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4,共9页
稀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国防以及新型稀土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但是稀土资源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稀土废水,在污染水体的同时造成稀土资源的浪费。针对此问题,将磁性纳米Fe_(3)O_... 稀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国防以及新型稀土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但是稀土资源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稀土废水,在污染水体的同时造成稀土资源的浪费。针对此问题,将磁性纳米Fe_(3)O_(4)与聚苯胺(PANI)相结合制备了磁性复合吸附剂Fe_(3)O_(4)@PANI,通过吸附法对低浓度稀土离子进行富集回收。研究结果表明,外层的聚苯胺有效包裹了内部Fe_(3)O_(4)磁芯,并为其在较低pH的环境下提供了有效保护,使得Fe_(3)O_(4)@PANI相较于Fe_(3)O_(4)对Ho(Ⅲ)离子吸附性能具有显著提升,Fe_(3)O_(4)@PANI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45.48 mg/g,并且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三次循环使用后吸附率仍达82.77%。该材料在富集稀土离子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吸附 Fe_(3)O_(4)@PANI 磁性复合吸附剂 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对ZL101铝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磨损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书维 牛子帆 +1 位作者 王琳 朱文轩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万能拉伸实验机、显微硬度计及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稀土La变质及热处理对ZL101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变质可以实现ZL101合金中的α-Al...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万能拉伸实验机、显微硬度计及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稀土La变质及热处理对ZL101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变质可以实现ZL101合金中的α-Al相及共晶Si相的细化,使合金组织形态得到有效改善;对ZL101-0.6%La合金进行T6热处理后,合金组织内的α-Al相及共晶Si相得到进一步细化,α-Al相向等轴晶转变,Si相向细小圆球颗粒状转变;T6态ZL101-0.6%La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维氏硬度分别为232.85 MPa,8.1%及115.7,与ZL101合金基体相比,分别提高了54%,88.37%及48.52%;ZL101合金基体的磨损形式主要包括严重的粘着磨损及磨粒磨损,而T6态ZL101-0.6%La合金的磨损形式主要是轻微的磨粒磨损,稀土La变质及热处理显著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与ZL101合金基体相比,磨损率降低了6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1铝合金 稀土la 力学性能 组织形貌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甲醇在碱性沸石上侧链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Ⅲ.X型沸石添加稀土元素La、Ce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宇红 张志新 周敬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添加稀土元素La、Ce均能提高甲苯和甲醇的侧链烷基化反应催化活性,但添加量有最佳值,La的质量分数为0.5%左右,Ce为1%左右。La的碱性比Ce强,因而它对活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添加La和Ce可以有效地抑制骨架脱铝... 添加稀土元素La、Ce均能提高甲苯和甲醇的侧链烷基化反应催化活性,但添加量有最佳值,La的质量分数为0.5%左右,Ce为1%左右。La的碱性比Ce强,因而它对活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添加La和Ce可以有效地抑制骨架脱铝作用,增大电负性,使相应的[AlO4-]的分电荷值增大,给电子能力减小,则沸石的碱性减弱,较好地维持了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甲苯 侧链烷基化 甲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池用La-Mg-Ni基储氢合金的元素替代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飞 李丽君 +1 位作者 梅琼珍 李振坤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_(0.7)R_(0.1)Mg_(0.2)Ni_(3.35)Al_(0.15)(R=La/Nd/Sm)储氢合金,研究了稀土元素Nd/Sm替代La对储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d或Sm替代La时,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未发生改变,仍由LaNi_(5)、(La...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_(0.7)R_(0.1)Mg_(0.2)Ni_(3.35)Al_(0.15)(R=La/Nd/Sm)储氢合金,研究了稀土元素Nd/Sm替代La对储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d或Sm替代La时,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未发生改变,仍由LaNi_(5)、(LaMg)_(2)Ni_(7)和(LaMg)_(5)Ni_(19)相组成,但储氢合金中LaNi_(5)相和(LaMg)_(5)Ni_(19)相丰度会增加、(LaMg)_(2)Ni_(7)相丰度减小。R为La、Nd和Sm时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均在第2次充放电循环时获得,分别为377 mAh/g、382 mAh/g和376 mAh/g;采用Nd或Sm替代La,储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24 h荷电保持率和充放电循环100次时的容量保持率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且R为Nd时储氢合金的相应值最大。采用Nd或Sm替代La会使得储氢合金的交换电流密度、氢扩散系数增加,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与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稀土掺杂 la Nd Sm 元素替代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汽车电池 la-Mg-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与稀土La(Ⅲ)对大豆幼苗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复合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日杰 周青 +1 位作者 燕国梁 梁婵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3-926,共4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酸雨与稀土La(Ⅲ)对大豆幼苗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酸雨(pH3.0、4.0、4.5)与镧(60、100、300 mg.l-1)处理均抑制大豆幼苗根系生长,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复合处理表现为协同作用.根系活力较单一处理降...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酸雨与稀土La(Ⅲ)对大豆幼苗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酸雨(pH3.0、4.0、4.5)与镧(60、100、300 mg.l-1)处理均抑制大豆幼苗根系生长,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复合处理表现为协同作用.根系活力较单一处理降幅明显增大,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说明复合处理诱导产生过量活性氧,POD活性升高却无法完全清除过量自由基,膜质过氧化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稀土la() 根系 复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对42CrMo钢碳化物析出特征及摩擦学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吉宏斌 王建梅 +2 位作者 程先华 王震宇 王强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2-1042,共11页
使用真空熔炼技术制备了稀土42CrMo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材料微观组织、拉伸断口、磨损表面和亚表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La对42CrMo钢碳化物析出特征及摩擦学性能增强机理.结果表明:La减小了晶界张... 使用真空熔炼技术制备了稀土42CrMo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材料微观组织、拉伸断口、磨损表面和亚表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La对42CrMo钢碳化物析出特征及摩擦学性能增强机理.结果表明:La减小了晶界张力和界面能,降低了碳化物沉淀所需成核势垒,提供了形核点,使42CrMo钢具有更小的原奥氏体晶粒和碳化物,原奥氏体和碳化物尺寸减少约46.5%和19.4%.添加La后,42CrMo钢具有更优良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比普通钢提升了9.29%、9.48%和25.01%,磨损率降低了36.71%.稀土钢强塑性的提高得益于La对晶粒和碳化物的细化以及碳化物和基体界面柔韧性的提高.摩擦磨损性能的提升是由于碳化物和基体的柔性界面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起到协调变形作用,减少了微裂纹的形成和碳化物的剥离,使摩擦表面形成的自润滑膜更加致密、完整,不易破坏.此外,La减少了钢中夹杂物,也提高了稀土钢的塑性和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la 42CRMO钢 碳化物 摩擦学性能 柔性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茂海 邱东东 +4 位作者 罗天纵 熊爱虎 吕晶 李杰 代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以纯镁及镁基中间合金为原材料制备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采用维氏硬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测试试验机等设备对试样进行测试。研究了Mg-Gd-Y-Sm-X-Zr(X=La、Ce、Sr... 以纯镁及镁基中间合金为原材料制备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采用维氏硬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测试试验机等设备对试样进行测试。研究了Mg-Gd-Y-Sm-X-Zr(X=La、Ce、Sr、Sb)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维氏硬度,稀土元素Gd、Y含量对Mg-Gd-Y-Sm-La-Zr合金时效态维氏硬度的影响,以及铸态、固溶时效态Mg-8Gd-3Y-2Sm-0.15La-0.5Zr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时效硬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a为最佳强化元素;Gd/Y质量比为8/3的合金维氏硬度优于Gd/Y质量比为6/4和9/2的合金;铸态Mg-8Gd-3Y-2Sm-0.15La-0.5Zr合金的晶粒尺寸主要集中在20~45μm,时效16h时其硬度达到峰值132.87HV;该合金时效态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了259.02MPa和240.31MPa,相对于铸态分别提升了42.32%和5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Mg-Gd-Y-Sm-la-Zr 显微组织 固溶 时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慧慧 黄利 +2 位作者 袁晓鸣 高雪云 王海燕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0021%稀土元素镧的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镧的Q355B钢组织均为铁素体... 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了含质量分数0.0021%稀土元素镧的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镧的Q355B钢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镧的加入降低了组织的元素偏析程度,减少了带状组织,并提高了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未添加镧的试验钢中存在尺寸约为267μm的棱角分明的串状Al_(2)O_(3) 夹杂物,而添加镧后夹杂物为球状稀土复合硫氧化物,尺寸显著减小,约为10μm。镧的添加对试验钢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其冲击性能,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相比,添加镧后的冲击吸收能量提高了5.2%。与未添加镧的试验钢相比,添加镧后试验钢的腐蚀质量损失率降低了5.5%,腐蚀产物层更致密,耐腐蚀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镧 低合金高强度钢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镧对Fe-Ni-Al马氏体时效钢中碳化物析出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桐 王海燕(导师) +4 位作者 华连庚 曹悦 邢磊 姚柯 于大威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熔炼制备了未添加和添加质量分数0.02%镧的Fe-Ni-Al马氏体时效钢,并进行了900℃×0.5 h的固溶处理以及500℃不同时间(0,0.25,0.50,1.00,2.00,3.00,4.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研究了稀土镧对试验钢的马氏体组织和析出相演变以及拉伸性... 熔炼制备了未添加和添加质量分数0.02%镧的Fe-Ni-Al马氏体时效钢,并进行了900℃×0.5 h的固溶处理以及500℃不同时间(0,0.25,0.50,1.00,2.00,3.00,4.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研究了稀土镧对试验钢的马氏体组织和析出相演变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试验钢中马氏体组织出现了回复现象,(Nb,Mo)C析出相长大并聚集;镧的添加可以促进马氏体组织回复和碳化物析出,细化碳化物尺寸并抑制其在晶界处聚集;延长时效时间后,未添加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减小,而添加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增大,而这归因于(Nb,Mo)C的大量析出起到的强化作用以及镧的添加对马氏体组织回复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镧 马氏体时效钢 等温时效 (Nb Mo)C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稀土La和Ce对几种淡水微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葛新华 储昭升 +3 位作者 金相灿 赵承易 胡小贞 张淑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6-69,共4页
通过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稀土元素La3+和Ce3+对2种产地的微囊藻以及月牙藻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La3+和Ce3+对2种微囊藻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对月牙藻的刺激作用,说明稀土元素La3+和Ce3+在湖泊中的富集可能改... 通过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稀土元素La3+和Ce3+对2种产地的微囊藻以及月牙藻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La3+和Ce3+对2种微囊藻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对月牙藻的刺激作用,说明稀土元素La3+和Ce3+在湖泊中的富集可能改变湖泊种群结构,有利于微囊藻在湖泊中形成优势种;高质量浓度的La3+和Ce3+对3种藻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当La3+和Ce3+的质量浓度为50 0mg L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完全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la CE 微囊藻 月牙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变质处理对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苏 杨钢 +2 位作者 吴云峰 闫洪 赵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69-72,共4页
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搅拌时间对稀土La变质的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90 min时,大部分共晶硅已变为细小的颗粒状,α(Al)相晶粒细小,变质效果达到最佳;添加搅拌后,保温时间大幅度缩短,其中当搅拌3 min,保温10 min时,其变... 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搅拌时间对稀土La变质的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90 min时,大部分共晶硅已变为细小的颗粒状,α(Al)相晶粒细小,变质效果达到最佳;添加搅拌后,保温时间大幅度缩短,其中当搅拌3 min,保温10 min时,其变质效果与保温90 min的相当,缩短变质保温时间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合金 稀土la 变质 保温时间 搅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科军 温和瑞 +1 位作者 刘芳 贾德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7-1280,共4页
以低聚壳聚糖(L-CTS)为配位体,稀土铈(Ⅲ)为配位离子,在pH值1~2的酸性条件下制备了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L-CTS-Ce),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 以低聚壳聚糖(L-CTS)为配位体,稀土铈(Ⅲ)为配位离子,在pH值1~2的酸性条件下制备了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L-CTS-Ce),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L-CTS与Ce(Ⅲ)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羟基而不是氨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稀土铈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配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荚醚萃取铀(Ⅵ)和稀土(Ⅲ)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颂东 陈文浚 +7 位作者 肖成建 路强 罗红英 刘峻峰 叶国安 朱志瑄 唐洪彬 罗方祥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研究了不对称荚醚N,N' 二甲基二己基 3 氧戊二酰胺(DMDHGA)、N,N' 二甲基二辛基 3 氧戊二酰胺(DMDOGA)、N,N' 二甲基二月桂基 3 氧戊二酰胺(DMDLGA)和N,N' 二甲基二己基 3,6 二氧辛二酰胺(DMDHOA)在HNO3介质中对铀(Ⅵ)... 研究了不对称荚醚N,N' 二甲基二己基 3 氧戊二酰胺(DMDHGA)、N,N' 二甲基二辛基 3 氧戊二酰胺(DMDOGA)、N,N' 二甲基二月桂基 3 氧戊二酰胺(DMDLGA)和N,N' 二甲基二己基 3,6 二氧辛二酰胺(DMDHOA)在HNO3介质中对铀(Ⅵ)、稀土(Ⅲ)和锶(Ⅱ)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酰胺官能团氮原子上烷基链增大,不对称荚醚萃取性能下降,与铀(Ⅵ)形成的萃合物在烷烃稀释剂中的溶解性增加。分别使用正十二烷、异辛烷和煤油作稀释剂时,DMDOGA萃取铀(Ⅵ)均出现第三相,而DMDHGA,DMDHOA和DMDL GA萃取时均不出现第三相。DMDHGA萃取铀(Ⅵ)和锶(Ⅱ)的分配比及铀(Ⅵ)与锶(Ⅱ)之间的分离系数均比对称荚醚N,N,N',N' 四丁基 3 氧戊二酰胺(TBGA)的大,有利于铀(Ⅵ)与锶(Ⅱ)的分离。DMDLGA与铀(Ⅵ)生成1∶1型萃合物;而DMDLGA和DMDOGA与混合稀土(Ⅲ)(组成以氧化物计为27%La2O3,51%CeO2,6%Pr6O11,16%Nd2O3)生成1∶2型萃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荚醚 萃取剂 铀(Ⅵ) 稀土() 分离 稀释剂 Sr(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TMPTP与伯胺N1923对稀土元素(Ⅲ)的协同萃取 被引量:7
19
作者 孔薇 王春 +2 位作者 李德谦 张秀英 王朝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HBTMPTP,HL)和伯胺N1923的正己烷溶液从硫酸介质中对稀土元素(Ⅲ)的协同萃取.并以La(Ⅲ)为例,用斜率法、恒摩尔法和饱和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RNH3)3L2La(SO4)2,计算了...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HBTMPTP,HL)和伯胺N1923的正己烷溶液从硫酸介质中对稀土元素(Ⅲ)的协同萃取.并以La(Ⅲ)为例,用斜率法、恒摩尔法和饱和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RNH3)3L2La(SO4)2,计算了协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及热力学函数,观测了协萃配合物的IR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TMPTP 伯胺N1923 稀土() 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La_2O_3/Y_2O_3增韧补强ZTA陶瓷材料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后明 曾国章 +2 位作者 刘景文 张高峰 周友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针对单一相ZrO_2增韧Al_2O_3(ZTA)陶瓷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不能合理兼顾其耐磨性能,利用稀土氧化物能促进复合陶瓷材料热压烧结的工艺特点,将La_2O_3/Y_2O_3添加到ZTA陶瓷材料中,XRD衍射图谱表明:La_2O_3/Y_2O_3的添加可以有效阻碍ZrO_2不... 针对单一相ZrO_2增韧Al_2O_3(ZTA)陶瓷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不能合理兼顾其耐磨性能,利用稀土氧化物能促进复合陶瓷材料热压烧结的工艺特点,将La_2O_3/Y_2O_3添加到ZTA陶瓷材料中,XRD衍射图谱表明:La_2O_3/Y_2O_3的添加可以有效阻碍ZrO_2不稳态晶型相变,促进介稳态t-ZrO_2的形成。当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时,烧结后晶粒分布最为均匀,致密程度高,其维氏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比相应未添加稀土氧化物的ZTA材料提高了8%、21%、33%,且La_2O_3与Al_2O_3会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片状LaAl_(11)O_(18),这种片晶不仅可以阻碍Al_2O_3、ZrO_2颗粒长大,还可通过晶粒拔出等增韧机制提高材料韧性。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的添加能提高ZTA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添加量为4%时其磨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 氧化镧 氧化钇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 增韧补强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