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I-NaGdF_(4):Yb^(3+),Tm^(3+)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赵伟馨 彭孔浩 +6 位作者 武玥 郭文 高鹤然 张凌燕 彭微 李淑荣 孟佩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9,共7页
本工作采用溶剂热法制备NaGdF_(4):Yb^(3+),Tm^(3+),优化稀土离子掺杂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OA∶ODE体积比例、NH_(4)F添加量等条件,利用XRD、TEM、FTIR、荧光光谱和Zeta电位等方法探究其对材料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 本工作采用溶剂热法制备NaGdF_(4):Yb^(3+),Tm^(3+),优化稀土离子掺杂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OA∶ODE体积比例、NH_(4)F添加量等条件,利用XRD、TEM、FTIR、荧光光谱和Zeta电位等方法探究其对材料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稀土离子掺杂比为Gd69%∶Yb30%∶Tm1%(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300℃,OA∶ODE体积比例为5∶15,NH_(4)F添加量为4 mmol。然后利用配体交换法制备PEI-NaGdF_(4):Yb^(3+),Tm^(3+),表征分析表明,与修饰前相比,PEI修饰后的纳米材料晶型形貌未改变,尺寸均一,粒径为(26.48±1.03)nm,分散性和水溶性良好,荧光强度略有降低,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发蓝色上转换荧光。Zeta电位分析表明,PEI-NaGdF_(4):Yb^(3+),Tm^(3+)表面具有正电荷,利于细胞靶向摄取,为精准医疗造影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 溶剂热法 配体交换法 聚乙烯亚胺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助剂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B4801
2
作者 何海科 杨廷杰 +4 位作者 苟荣恒 杜振国 程敏 吴波 舒成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9,24,共6页
利用稀土改性剂WOT处理α增刚成核剂,并对无规共聚聚丙烯B4801进行改性。试验表明,采用稀土改性剂对成核剂进行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核剂的分散性,增加体系的结晶位点,从而提高成核效率。在成核剂和其他助剂含量固定的无规共聚聚丙烯... 利用稀土改性剂WOT处理α增刚成核剂,并对无规共聚聚丙烯B4801进行改性。试验表明,采用稀土改性剂对成核剂进行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核剂的分散性,增加体系的结晶位点,从而提高成核效率。在成核剂和其他助剂含量固定的无规共聚聚丙烯B4801中,稀土改性剂WOT可以将氧化诱导期由3 min提高到7 min,透明度由39.5%提升到45.2%,α晶含量由66.59%提升到73.4%,同时进一步改善其耐热性和力学性能。利用莫志深法对各配方体系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通过曲线拟合和计算发现,达到80%相对结晶度所需时间的F(T)值由1.39下降到1.35,这表明,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稀土改性剂WOT处理后的成核剂能有效地提高结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成核剂 稀土改性剂 无规共聚聚丙烯 结晶性 透明性 非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和硫酸铵浸矿对离子吸附型稀土与重金属的释放与影响机理
3
作者 文琪 宋勇 +5 位作者 黄旭娟 蒋涛 刘媛媛 高柏 李思思 吴琳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182,共9页
传统的硫酸铵与新型的硫酸镁是目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位浸矿主要的浸矿剂,除了关注稀土的浸取效率,稀土浸取过程中是否会引起伴生重金属的释出而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以江西龙南稀土矿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硫酸... 传统的硫酸铵与新型的硫酸镁是目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位浸矿主要的浸矿剂,除了关注稀土的浸取效率,稀土浸取过程中是否会引起伴生重金属的释出而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以江西龙南稀土矿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硫酸镁和硫酸铵浸矿剂条件下,pH、固液比及浸矿剂浓度对稀土及Pb、Mn、Cd等金属离子释放与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浸出率和重金属受pH影响较大,其次是固液比和浸矿剂浓度。pH对浸出液中金属释放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Pb>Mn>Cd。根据微观表征,浸出前后稀土矿中的主要矿物相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高岭石、钾长石等矿相表面的Mn、Fe等重金属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浸出液。整体上,硫酸铵较硫酸镁对RE 3+的释放迁移影响更显著,可能加剧重金属离子的释放,造成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浸矿剂 地下水 重金属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聚丙烯成核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史建公 蒋绍洋 +5 位作者 张敏宏 赵桂良 刘志坚 石勤智 杨万泰 赵丽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4-860,共7页
综述了稀土单核及多核β晶型成核剂的制备方法、组成,全面评述了以La为代表的稀土成核剂在均聚PP、各种共聚PP及再生PP中的应用,介绍了稀土成核剂与α成核剂、稀土成核剂与稀土偶联剂复合应用的进展。对不同种类的PP,稀土成核剂具有很... 综述了稀土单核及多核β晶型成核剂的制备方法、组成,全面评述了以La为代表的稀土成核剂在均聚PP、各种共聚PP及再生PP中的应用,介绍了稀土成核剂与α成核剂、稀土成核剂与稀土偶联剂复合应用的进展。对不同种类的PP,稀土成核剂具有很高的β晶型成核能力,成核PP具有热变形温度高、冲击强度大、耐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指出应重点加强稀土成核剂结构、成核机理及与其它助剂复合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成核剂 聚丙烯 稀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秦亚伟 冯嘉春 +3 位作者 郭绍辉 郑德 黄锐 钱玉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8,76,共4页
研究了稀土类β晶成核剂(WBG)在不同添加量下,对聚丙烯(PP)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测试方法对其成核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β晶相对含量随之单调增加,体系... 研究了稀土类β晶成核剂(WBG)在不同添加量下,对聚丙烯(PP)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测试方法对其成核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β晶相对含量随之单调增加,体系的冲击强度也随之提高;添加量为0.1%时,β晶相对含量>90%,诱导生成的β晶PP(β-PP)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比纯PP(-αPP)提高了近2倍;当成核剂用量>0.1%时,虽然体系中β晶相对含量保持稳定值,但热变形温度随着成核剂浓度的增加而持续逐渐增大。同时,经历多次热处理后,β晶的相对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显示出该成核剂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Β晶型 成核剂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β成核剂及其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嘉春 陈鸣才 +2 位作者 张秀菊 郑德 焦瑛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5-37,79,共4页
研究了一种稀土类新型β成核剂WBG对等规聚丙烯(iPP)结晶性能的影响。WAXD研究发现,WBG加入后可大大提高PP中β晶型的含量,当其加入量超过0 3%时,β晶型的含量可达90%;利用DSC考查了130℃时PP在加入WBG前后的等温结晶过程,发现WBG显著... 研究了一种稀土类新型β成核剂WBG对等规聚丙烯(iPP)结晶性能的影响。WAXD研究发现,WBG加入后可大大提高PP中β晶型的含量,当其加入量超过0 3%时,β晶型的含量可达90%;利用DSC考查了130℃时PP在加入WBG前后的等温结晶过程,发现WBG显著提高了PP的成核速率。从结构上看,WBG不同于目前常见的任何一种β成核剂,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成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成核剂 聚丙烯 结晶性能 稀土 结晶半时间 结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对高抗冲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柴振中 郭绍辉 +3 位作者 冯嘉春 郑德 钱玉英 黄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0-685,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β成核剂(W BG)对高抗冲聚丙烯(H 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W BG可使H 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 BG添加量(质量...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β成核剂(W BG)对高抗冲聚丙烯(H 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W BG可使H 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 BG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5%时,试样中β晶的相对含量达到90%以上。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加入W BG导致H IPP体系在非等温结晶条件下结晶速率减慢,但W BG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当W BG添加量为0.10%时,可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10℃以上。含W BG的H IPP体系经多次加热-冷却处理后β晶的相对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W BG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丙烯 稀土Β成核剂 晶型 力学性能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快速合成纳米NaY分子筛 被引量:25
8
作者 程志林 晁自胜 万惠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7-491,共5页
报导了一种在常压回流微波加热条件下,可使合成的NaY分子筛晶粒尺寸减小至100nm以下的方法.添加柠檬酸的晶化速率接近添加稀土离子的晶化速率,合成60min后两者得到的NaY分子筛的晶粒度和硅铝比接近,约为40nm和5.2,晶粒度小且硅铝比高于... 报导了一种在常压回流微波加热条件下,可使合成的NaY分子筛晶粒尺寸减小至100nm以下的方法.添加柠檬酸的晶化速率接近添加稀土离子的晶化速率,合成60min后两者得到的NaY分子筛的晶粒度和硅铝比接近,约为40nm和5.2,晶粒度小且硅铝比高于在相同条件下没有添加合成得到的NaY分子筛.微波合成的NaY分子筛的晶粒度明显小于常规相同配比所得样品的晶粒度且晶化时间明显缩短,充分证明了微波加热快速均匀且能够得到较小晶粒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诱导 合成 纳米NaY分子筛 稀土 络合剂 炼油 催化剂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与镍共沉积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淑兰 覃奇贤 +1 位作者 成旦红 郭鹤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110-1113,共4页
Co-electrodeposition of lanthanum with nickel from aqueous solution withEDTA as complexing agent was studied. Ni-La alloy coating containing La up to 22.58wt%was obtained. Flom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t was be... Co-electrodeposition of lanthanum with nickel from aqueous solution withEDTA as complexing agent was studied. Ni-La alloy coating containing La up to 22.58wt%was obtained. Flom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codepositionof La with Ni belongs to the inductive codeposition mechanism. By XPS analysis thevalences of both La and Ni in the obtained alloy coatings were to be zero. It was provedtbIough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XRD data that all the Ni-La alloy coatingsin which La content was equal to or less than 22.58wt% were in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displacement solid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偶联剂对PP/云母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秀菊 陈鸣才 +1 位作者 冯嘉春 贾德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7,43,共3页
研究了稀土偶联剂 (REC)对PP/云母体系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影响。未经处理的云母在填充量为 5 0 %时 ,冲击强度为PP的 70 %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低于 0 5g/10min ;而云母用质量分数为 2 5 %的REC处理后 ,填充量为 5 ... 研究了稀土偶联剂 (REC)对PP/云母体系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影响。未经处理的云母在填充量为 5 0 %时 ,冲击强度为PP的 70 %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低于 0 5g/10min ;而云母用质量分数为 2 5 %的REC处理后 ,填充量为 5 0 %的体系冲击强度接近PP ,MFR达 1 18g/10min。研究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偶联剂 PP/云母体系 影响 聚丙烯 流动性能 力学性能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偶联剂(REC)对PP/Mg(OH)_2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冯嘉春 陈鸣才 +1 位作者 张秀菊 白宝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7-61,共5页
研究了稀土偶联剂 (REC)处理对PP/氢氧化镁 (Mg(OH) 2 )体系的燃烧性能、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影响。未经处理的Mg(OH) 2 在填充量超过 5 0 %时 ,PP/Mg(OH) 2 体系的OI≥ 2 8.5 ,但这时冲击强度不足纯PP的 30 % ,熔体流动速... 研究了稀土偶联剂 (REC)处理对PP/氢氧化镁 (Mg(OH) 2 )体系的燃烧性能、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影响。未经处理的Mg(OH) 2 在填充量超过 5 0 %时 ,PP/Mg(OH) 2 体系的OI≥ 2 8.5 ,但这时冲击强度不足纯PP的 30 % ,熔体流动速率低于 0 .6g/1 0min ;而填料用 2 .5 % (重量 )REC处理后 ,填充量为 5 0 %的体系冲击强度接近纯PP ,MFR达 2 .8g/1 0min ;REC对Mg(OH) 2 有明显改性作用。Mg(OH) 2 对体系光氧老化过程有加速作用 ,而对热氧老化过程有阻滞作用 ;稀土偶联剂对体系光氧老化过程有轻微的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偶联剂 聚丙烯 氢氧化镁 燃烧性能 流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开发面临的问题与绿色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郭钟群 赵奎 +2 位作者 金解放 袁伟 梁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25-3433,共9页
离子型稀土开采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目前主要采用硫酸铵原地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稀土,这种方式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土壤盐碱化、氨氮超标、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生态的可... 离子型稀土开采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目前主要采用硫酸铵原地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稀土,这种方式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土壤盐碱化、氨氮超标、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离子型稀土开采涉及的环保政策,分析了原地浸矿收液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以致稀土资源利用率低,一般在50%~75%,阐述了浸矿过程中布设注液井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注液过度饱和引起山体滑坡以及水土中氨氮超标等“三废”问题。综述了离子型稀土新型浸矿剂、原地浸矿人工防渗技术、原矿浸萃一体化工艺、矿山修复新工艺等绿色开发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表明,突破离子型稀土开发中环境污染的瓶颈,须进一步改变提取工艺、改进生产装备,并提出了离子型稀土绿色提取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浸取剂 氨氮污染 绿色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偶联剂在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丙烯体系中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鸣才 冯嘉春 +2 位作者 张秀菊 王琳 焦瑛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28,69,共7页
利用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等性能的测定等方法考察了一种稀土偶联剂(WOT)对CaCO3、BaSO4、Mg(OH)2、Mica和Talc等无机粒子的表面处理作用。发现经WOT处理的CaCO3与聚丙烯(PP)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纯PP的2倍、断裂... 利用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等性能的测定等方法考察了一种稀土偶联剂(WOT)对CaCO3、BaSO4、Mg(OH)2、Mica和Talc等无机粒子的表面处理作用。发现经WOT处理的CaCO3与聚丙烯(PP)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纯PP的2倍、断裂伸长率可达纯PP的3倍左右,表现出显著的无机粒子增韧效果;利用FTIR、SEM等考察了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结构形态及增韧机理,表明WOT在处理过程中与CaCO3之间除了物理吸附作用外,还发生了化学作用,在CaCO3表面形成了牢固的包覆层,改变了无机粒子的表面性能;并且经WOT处理的CaCO3还具有β晶型成核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聚丙烯 表面改性剂 力学性能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对PP-g-MAH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连超 唐功本 +2 位作者 石强 蔡传伦 殷敬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5-721,共7页
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PPgMAH,采用DSC、PLM和WAX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纯PP、PPgMAH及添加稀土氧化物Nd2O3和CeO2的PPgMAH等4种样品的结晶行为。DSC结果表明,PPgMAH的结晶速率比纯PP的大,而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则使其进一步增大,当加入CeO2... 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PPgMAH,采用DSC、PLM和WAX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纯PP、PPgMAH及添加稀土氧化物Nd2O3和CeO2的PPgMAH等4种样品的结晶行为。DSC结果表明,PPgMAH的结晶速率比纯PP的大,而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则使其进一步增大,当加入CeO2时样品的的结晶速率最大;PPgMAH的结晶活化能比纯PP的低,而且加入CeO2后下降更多;加入稀土氧化物粉体后,PPgMAH的Avrami指数n变化不大,即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并没有显著改变PP的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计算发现,加入稀土氧化物提高了PP的平衡熔点和熔融热焓。DSC实验和PLM观察结果均表明,稀土氧化物是PP的有效成核剂。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稀土氧化物后,异相成核成为PPgMAH结晶过程的控制因素,它降低了结晶活化能,使接枝产物的结晶速率增大。WAXD测试发现,与PP相比,PPgMAH的微晶尺寸增大,晶胞参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立构聚丙烯 稀土氧化物 结晶行为 异相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稀土选矿厂稀土浮选药剂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介良 曹钊 +3 位作者 李解 李保卫 程建忠 刘占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4-76,80,共4页
白云鄂博包钢稀土选矿厂的脉石矿物由于受到金属离子的活化,使1粗2精浮稀土流程不能形成闭路(中矿返回会影响浮选系统的稳定),生产指标不理想。为解决生产流程稳定性差、生产指标不理想的问题,对现场浮稀土给矿进行了药剂优化试验。结... 白云鄂博包钢稀土选矿厂的脉石矿物由于受到金属离子的活化,使1粗2精浮稀土流程不能形成闭路(中矿返回会影响浮选系统的稳定),生产指标不理想。为解决生产流程稳定性差、生产指标不理想的问题,对现场浮稀土给矿进行了药剂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水玻璃为脉石矿物的组合抑制剂,可有效消除金属离子对脉石矿物的活化;在柠檬酸+水玻璃用量为200+1 500 g/t情况下,采用1粗2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试样,可获得ReO品位为51.32%、回收率为70.94%的稀土精矿,比现场稀土精矿ReO品位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5.9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抑制剂 络合剂 水玻璃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其阻燃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滕谋勇 徐保良 +3 位作者 秦明臣 王艳芳 张星 邓爱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6,共5页
采用稀土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及钛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偶联剂用量、处理温度、时间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黏度、表面活化度等指标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较其... 采用稀土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及钛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偶联剂用量、处理温度、时间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黏度、表面活化度等指标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较其他二者要好,并确定了稀土偶联剂的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进行了填充聚乙烯研究,结果表明:当稀土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的填充量为140份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达到了UL94 V-0标准,力学性能较好;通过SEM观察表明:稀土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LLDPE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性明显优于未改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稀土 钛酸酯 硅烷 表面改性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氯化法回收重选尾矿中的稀土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繁武 于秀兰 +3 位作者 刘嘉 张纪谦 张鉴 王之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95-1200,共6页
采用摇床重选实验方法使尾矿中的稀土元素得到预富集,获得稀土氧化物(REO)品位为18.02%,粒径小于74μm稀土精矿和稀土氧化物品位为9.19%,粒径大于74μm稀土精矿,稀土总回收率为37.26%。采用碳热氯化法分解,粒径小于74μm的稀土精矿,得... 采用摇床重选实验方法使尾矿中的稀土元素得到预富集,获得稀土氧化物(REO)品位为18.02%,粒径小于74μm稀土精矿和稀土氧化物品位为9.19%,粒径大于74μm稀土精矿,稀土总回收率为37.26%。采用碳热氯化法分解,粒径小于74μm的稀土精矿,得到氯化稀土。以SiCl4为脱氟剂,C为还原剂,Cl2为氯化剂,750℃时氯化反应2 h,氯化率高达91.0%。750℃氯化产物的酸不溶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酸不溶物的主要物相为SiO2及少量没有完全反应的独居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稀土 重选 碳热氯化 脱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抗菌塑料的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旭 丁会利 +3 位作者 肖山 张梅 聂鑫 郑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8,45,共5页
讨论了无机金属离子/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和有机季铵盐抗菌剂对加入WBGⅡ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复合材料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剂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PPR的抗菌能力,且无机抗菌剂的作用效果要优于所选取的有... 讨论了无机金属离子/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和有机季铵盐抗菌剂对加入WBGⅡ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复合材料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剂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PPR的抗菌能力,且无机抗菌剂的作用效果要优于所选取的有机季铵盐抗菌剂,但其对于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也较大。无机抗菌剂用量在6~10份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3.8%~99.2%、91.7%~98.2%;有机季铵盐抗菌剂用量在2.5份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1.0%、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聚丙烯 抗菌剂 稀土 Β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玻璃中的澄清和脱色作用的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梅 王丽 +1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8-572,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稀土作为玻璃澄清剂、脱色剂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尤其是对复合澄清剂做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稀土 氧化铈 玻璃 澄清剂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氯化法分解包钢选矿厂尾矿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秀兰 王之昌 +2 位作者 韩跃新 阚洪敏 刘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3-115,130,共4页
以SiCl4为脱氟剂,对包钢选矿厂尾矿进行碳热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脱氟剂对尾矿中稀土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氟剂存在下,700~800℃时氯化反应2h,氯化率高达95%以上。氯化产物的酸不溶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450... 以SiCl4为脱氟剂,对包钢选矿厂尾矿进行碳热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脱氟剂对尾矿中稀土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氟剂存在下,700~800℃时氯化反应2h,氯化率高达95%以上。氯化产物的酸不溶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450~500℃时,酸不溶物为稀土氟化物和SiO2、Fe2O3及独居石;700℃时为SiO2和少量的独居石;900℃时为SiO2及少量的独居石和稀土氟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稀土 碳热氯化 脱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