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雨对3类不同抗性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Ⅵ——酸雨胁迫对3类种子萌发P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丽红 蔡丽单 +2 位作者 曾庆玲 王军才 周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2-445,共4页
试验采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3类不同抗性种子,测定了酸雨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膜脂过氧化及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7d时,3类种子POD活性随胁迫强度增加而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且处理组高于CK;3类种子对酸雨胁迫的抵抗... 试验采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3类不同抗性种子,测定了酸雨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膜脂过氧化及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7d时,3类种子POD活性随胁迫强度增加而先升后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且处理组高于CK;3类种子对酸雨胁迫的抵抗能力为水稻>小麦>油菜。考察3 ̄7d的动态变化时发现,不同种子,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不尽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MDA含量变化也表现相应的增加趋势,同时也反映出相应的剂量效应和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水稻 小麦 油菜 萌发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空压裂法的油菜角果抗裂角力测试试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耀明 朱俊奇 +1 位作者 徐立章 赵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115,共5页
为寻求出油菜角果不易炸裂的优良品种,在分析已有油菜角果抗裂角力测试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悬空压裂法在WDW-300型万能试验机上对不同品种油菜角果的抗裂角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油菜品种、角果大小、角果含水率、角果成熟度等因素... 为寻求出油菜角果不易炸裂的优良品种,在分析已有油菜角果抗裂角力测试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悬空压裂法在WDW-300型万能试验机上对不同品种油菜角果的抗裂角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油菜品种、角果大小、角果含水率、角果成熟度等因素对油菜角果抗裂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速度为10 mm/min时,载荷随位移的增加先迅速上升,在得到一个峰值力后瞬间下降,呈曲线变化状态,峰值即为角果的抗裂角力。试验测得了28个品种油菜角果抗裂角力范围为0.898~3.035 N,同一品种的油菜角果含水率越高,角果尺寸越小时抗裂角力越小。油菜角果大小差异明显时,同一品种角果尺寸大其抗裂角力大;品种相同含水率不同时,含水率大的角果抗裂角力大。该试验也为研究油菜角果抗裂角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测试 油菜角果 悬空压裂法 抗裂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结角层模式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Ⅰ.春油菜种植密度对结角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冷锁虎 朱耕如 +2 位作者 李仁杰 董俊英 朱芝珍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通过三年的密度试验得出:呼盟的春油菜单株结角层模式在低密度下呈伞形;适宜密度下呈华盖式;高密度下呈梭形。在华盖式结角层中,高效分枝所占的比例大,各枝序的结角起点高度和终点高度都较一致。华盖式结角层的生产力较高,是春油菜... 本文通过三年的密度试验得出:呼盟的春油菜单株结角层模式在低密度下呈伞形;适宜密度下呈华盖式;高密度下呈梭形。在华盖式结角层中,高效分枝所占的比例大,各枝序的结角起点高度和终点高度都较一致。华盖式结角层的生产力较高,是春油菜一种合理的结角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结角层 栽培 密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熟期油菜果荚不同脱粒方式的脱粒效果 被引量:27
4
作者 宗望远 廖庆喜 +2 位作者 陈立 李海同 黄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4,共6页
在油菜果荚脱粒过程中,脱粒方式及其功耗是影响脱净率、破损率等指标的重要因素,是设计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关键。该文采用搓擦、碾压和冲击等不同脱粒方式,对完熟期油菜果荚进行了脱粒试验,研究了油菜果荚脱净率和脱粒功耗之间的... 在油菜果荚脱粒过程中,脱粒方式及其功耗是影响脱净率、破损率等指标的重要因素,是设计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关键。该文采用搓擦、碾压和冲击等不同脱粒方式,对完熟期油菜果荚进行了脱粒试验,研究了油菜果荚脱净率和脱粒功耗之间的关系,并对3种脱粒方式的脱粒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果荚脱净率和功耗之间呈对数关系;在单位脱粒量功耗大于0.5J/g后,相同脱粒功耗下,揉搓脱粒的脱净率高于碾压脱粒和冲击脱粒。结果表明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宜设计为冲击脱粒和搓擦脱粒组合的脱粒方式。该研究可为油菜脱粒方式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械 试验 功耗 脱粒方式 果荚脱粒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结角层模式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Ⅱ.施肥与春油菜结角层构型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冷锁虎 朱耕如 +2 位作者 李仁杰 董俊英 朱芝珍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24,共5页
本文通过两年肥料试验得出:适量施肥可使群体中各枝序的结角起点高度和终点高度趋向一致,结角层呈华盖式;群体中中间状态分枝的生产力提高而转化为高效分枝,从而使结角层结构更趋合理。呼盟春油菜群体的适宜茎枝数为25—28万/亩左右。
关键词 油菜 栽培 结角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油菜高光效结角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东进 冷锁虎 +2 位作者 朱耕如 李仁杰 董俊英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5-50,共6页
通过对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春油菜结角层的研究,分析了结角层中角果组成,分布及其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春油菜结角层较薄,PAI较小,提高产量主要是控制下位分枝的生长,改善结角层内部的光照条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结角层结构。群体直立不... 通过对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春油菜结角层的研究,分析了结角层中角果组成,分布及其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春油菜结角层较薄,PAI较小,提高产量主要是控制下位分枝的生长,改善结角层内部的光照条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结角层结构。群体直立不倒,各枝序排列有序。2、提高结角层生产力的关键是在结角层的纵向上提高千粒重、横向上增加角粒数。3、各枝序的生产力与它们的结角起止高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光效 结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鉴定及品种筛选 被引量:29
7
作者 彭鹏飞 李云昌 +4 位作者 胡琼 刘凤兰 李英德 徐育松 梅德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3-226,共4页
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有赖于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而机械化收获要求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裂角性。为明确我国最新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品系)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以改进后的随机碰撞法对2008年参加湖北省和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试的50... 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有赖于机械化进程的推进,而机械化收获要求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裂角性。为明确我国最新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品系)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以改进后的随机碰撞法对2008年参加湖北省和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试的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了抗裂角性鉴定。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为0.020-0.470,对照品种中油杂2号的抗裂角指数为0.218,大致处于中间值。将抗裂角指数范围分为:〉0.4,0.3-0.4,0.2-0.3,0.1-0.2及〈0.1五个区域,被鉴定的50份甘蓝型油菜在这5个区域的分布频数分别为5,5,10,17和13个,表明我国最近育成的油菜杂交种(或新品系)的抗裂角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望通过筛选获得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对抗裂角指数较高的10份材料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一步分析,筛选出了三北98、中油112等2个通过了区试并获得审定、具有适合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油菜新品种,可以直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品种筛选 抗裂角指数 机械化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裂角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崔嘉成 刘佳 +5 位作者 梅德圣 李云昌 付丽 彭鹏飞 王军 胡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1-1798,共8页
抗裂角性是非常重要的油菜性状,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1个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品系及由其配制的3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2个环境下的抗裂角指数及其他7个角果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遗传变异显著,遗传上... 抗裂角性是非常重要的油菜性状,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1个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品系及由其配制的3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2个环境下的抗裂角指数及其他7个角果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遗传变异显著,遗传上受少数主效基因控制,效应以加性为主,显性效应和环境效应影响较小。大部分杂交组合的抗裂角指数杂种优势不显著。抗裂角指数与角果长、果皮重、千粒重和种子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角密度和角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抗裂角性相关性状中,角果长、千粒重、结角密度和种子直径变异主要由加性方差解释;果皮重和每角粒数主要由显性方差解释。亲本评价分析指出,作为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保持系的ZS11B和恢复系的R11其抗裂角性的一般配合力高,是培育抗裂角杂交油菜品种的首选直接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遗传效应 抗裂角指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份油菜的抗氧化酶特性及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史鹏辉 刘自刚 +4 位作者 张亚宏 孙万仓 孔德晶 鲁美宏 杨宁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对23份油菜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POD)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MDA)进行测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明确酶谱的特征及分布,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和的环境中,白菜型... 对23份油菜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POD)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MDA)进行测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明确酶谱的特征及分布,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和的环境中,白菜型油菜相比甘蓝型油菜有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更低的脂质过氧化水平,说明白菜型油菜的抗逆性强于甘蓝型油菜,特别是白菜型油菜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平均值比甘蓝型油菜的10倍还高。POD同工酶分析共发现67条酶带,白菜型和甘蓝型油菜都存在其特征谱带,不同品种在带型分布及显色强度上存在差异。白菜型油菜Largo、Prisma-B和Prisma-Y的p4酶带和甘蓝型油菜类似,表明这3个材料和甘蓝型油菜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表明,在类平均距离4.98处可将23份油菜分为2大类: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在类平均距离1.32处,可进一步分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氧化酶 pod同工酶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油2号角果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冷锁虎 单玉华 +2 位作者 沈建兴 钟金彩 嵇仁兰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18,共4页
通过测定秦油2号角果长、宽的增长及其亮、籽粒重量变化。角果长度在花后12—15天定型,宽度在花后21—28天定型。当长度达到最大值时,宽度的增长速度达最大值;当宽度达最大值时,果壳的鲜重、干重及籽粒的鲜重也达最大值。... 通过测定秦油2号角果长、宽的增长及其亮、籽粒重量变化。角果长度在花后12—15天定型,宽度在花后21—28天定型。当长度达到最大值时,宽度的增长速度达最大值;当宽度达最大值时,果壳的鲜重、干重及籽粒的鲜重也达最大值。秦油2号籽粒增重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角果 生长特性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期油菜角果角裂极限应力的试验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述光 陈赛 +3 位作者 吴明亮 谢方平 何顺舟 谢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9-564,共6页
利用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静态数字应变仪等测定油菜品种油利6号、早熟420、湘杂油1613成熟期角果切变模量及角裂极限应力。将油菜角果简化为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通过拉伸试验测定角果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得到其切变模... 利用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静态数字应变仪等测定油菜品种油利6号、早熟420、湘杂油1613成熟期角果切变模量及角裂极限应力。将油菜角果简化为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通过拉伸试验测定角果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得到其切变模量;通过角果的扭转结合电测应变试验,测量出角裂时的2个主应变,利用平面应变理论得到角裂时的极限切应变,分析计算得到角果角裂极限切应力。结果表明:成熟期油菜角果含水率8%~10%,成熟度95%~98%油利6号角果切变模量约为116 MPa,角裂极限应力为0.180 MPa;早熟420、湘杂油1613切变模量分别为137 MPa和142 MPa,角裂极限应力分别为0.213 MPa和0.22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角果 角裂 极限应力 弹性模量 切变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唐鸿寿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6年第6期261-263,共3页
在温室内进行的试验发现,pH≤4.0的模拟酸雨会引起油菜单株角果数少;pH3.5的模拟酸雨会使油菜叶片受到伤害,并会降低油菜叶片和角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和角果皮的光合速率、植株高度、每荚角果内的籽粒数和种子的千粒重。
关键词 模拟酸雨 油菜 角果皮 叶片 叶绿素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抗裂角性鉴定方法的改进及试验 被引量:20
13
作者 彭鹏飞 李云昌 +6 位作者 梅德圣 刘道敏 付丽 王会 桑世飞 陈玉峰 胡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9-25,共7页
为改进油菜抗裂角性鉴定技术,通过设计烘烤与不烘烤、烘烤后立即鉴定与密封保存隔夜后鉴定、不同摇床、震荡时间及钢珠数的单因素比较试验,分析了随机碰撞法鉴定油菜抗裂角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角果经80℃烘烤30 min并于室温封闭... 为改进油菜抗裂角性鉴定技术,通过设计烘烤与不烘烤、烘烤后立即鉴定与密封保存隔夜后鉴定、不同摇床、震荡时间及钢珠数的单因素比较试验,分析了随机碰撞法鉴定油菜抗裂角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角果经80℃烘烤30 min并于室温封闭保存过夜后再鉴定,每震荡2 min记录一次裂角数,采用8个钢珠代替10个钢珠在HQ45Z恒温摇床上随机碰撞共10 min进行鉴定,可以显著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鉴定效率。通过比较改进前后随机碰撞法的鉴定结果,发现46份鉴定材料利用2种方法鉴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844,相关性极为显著(P=3.705×10-16)。利用改进后方法鉴定的46份品种(系),其抗裂角指数变异幅度为0-0.820,明显大于利用改进前方法鉴定结果的变异幅度(0.032-0.767);且改进后方法鉴定结果的平均标准误差(0.0274)也明显小于改进前方法鉴定结果的平均标准误差(0.0348),说明改进后方法提高了油菜抗裂角性鉴定的分辨率和准确性。研究为油菜抗裂角品种的选育和遗传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优化 水分 裂角性 随机碰撞法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细胞壁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玉华 吴礼树 +1 位作者 王运华 曹享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1-346,共6页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选用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和硼低效品种,研究硼对细胞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缺硼均使油菜根系细胞壁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显著升高;上部叶片细胞壁POD 活性显著下降;下部叶片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同一生育...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选用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和硼低效品种,研究硼对细胞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缺硼均使油菜根系细胞壁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显著升高;上部叶片细胞壁POD 活性显著下降;下部叶片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同一生育期细胞壁POD 活性硼高效品种显著高于硼低效品种。油菜根系细胞壁IAA 氧化酶活性,缺硼时两品种薹期和花期显著升高,苗期差异不显著;上部叶片细胞壁IAA 氧化酶活性缺硼时显著降低,硼高效品种花期差异不显著;缺硼对下部叶片细胞壁IAA 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大,但低效品种花期该酶活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壁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杀雄剂对油菜叶片和花蕾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范宝磊 岳霞丽 +1 位作者 郑青 孟祥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共3页
对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中双9号等油菜品种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中POD、CAT和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体内这3种氧化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说明活性氧代谢出现了异常,活性氧代谢失调可能是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油菜雄性... 对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中双9号等油菜品种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中POD、CAT和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体内这3种氧化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说明活性氧代谢出现了异常,活性氧代谢失调可能是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重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雄剂 油菜 雄性不育 pod CAT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春油菜果喙生长与其生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秀琦 丁润昕 李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不同品种(系)的田间小区试验及剪喙处理,研究白菜型春油菜果喙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果喙长度在开花后14d基本定型,平均果喙长度占果身长度的38.9%。叶绿素含量为叶片大于果喙,果喙大于果壳,果喙叶绿素... 通过不同品种(系)的田间小区试验及剪喙处理,研究白菜型春油菜果喙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果喙长度在开花后14d基本定型,平均果喙长度占果身长度的38.9%。叶绿素含量为叶片大于果喙,果喙大于果壳,果喙叶绿素含量平均为果壳叶绿素含量的2.7倍以上。剪喙后,角果长度、宽度、果壳干重、角粒数、千粒重和角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剪喙时间愈早,对角果生长及其生产力的影响程度愈大。开花后14d剪喙处理的角粒重下降率为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春油菜 果喙 生长特性 生产特性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后角果和种子形成与充实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国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5期9-13,共5页
通过对不同花序部位开花后的油菜角果分期取样考查及其统计分析表明:油菜角果和种子的增长与开花后时间的关系适合用S型生长曲线Y=C/1+e^(a-bx)来表示.角果和种子大小(体积)的直线生长期在开花后3~28天,其生长高峰期在开花后12~17天,... 通过对不同花序部位开花后的油菜角果分期取样考查及其统计分析表明:油菜角果和种子的增长与开花后时间的关系适合用S型生长曲线Y=C/1+e^(a-bx)来表示.角果和种子大小(体积)的直线生长期在开花后3~28天,其生长高峰期在开花后12~17天,约1月左右就基本完成其生长过程;而干物质的直线生长期在开花后20~50天,其生长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后32~38天,约52~60天生长量才基本接近最大值,其中角果干重的增长从时间上较种子靠前且角壳干重后期还出现下降趋势。从不同发育天数种子的发芽试验表明:开花后40~45天的种子其发芽已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角果 种子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双低油菜分枝生产力和结角层结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隗溟 刘启鑫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9-62,共4页
双低油菜中双5号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分枝产量的比例则上升。(2)随施氮水平的提高,高效分枝群有下移的趋势。(3)氮肥对分枝角果数影响最大。(4)不同施氮水平... 双低油菜中双5号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分枝产量的比例则上升。(2)随施氮水平的提高,高效分枝群有下移的趋势。(3)氮肥对分枝角果数影响最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结角层结构、分枝的经济系数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肥 分枝 生产 结角层结构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角果外表面浸润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徐立章 马征 李耀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油菜脱出物的浸润特性研究有助于解决其粘筛堵孔难题。本文以油菜脱出物中主要成分之一的油菜角果为研究对象,以两种典型液体为液相,采用CAM101型接触角测量仪对6个品种的油菜角果外表面接触角进行测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油菜脱出物的浸润特性研究有助于解决其粘筛堵孔难题。本文以油菜脱出物中主要成分之一的油菜角果为研究对象,以两种典型液体为液相,采用CAM101型接触角测量仪对6个品种的油菜角果外表面接触角进行测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角果外表面普遍显示出亲水亲油特性,油菜品种对油菜角果外表面的浸润性无直接影响,但油菜品种会因对其成熟度的影响而间接地对其角果外表面浸润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角果 浸润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荚初期饲料油菜茎秆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30
20
作者 廖宜涛 王在腾 +3 位作者 廖庆喜 万星宇 周宇 梁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6-243,共8页
针对饲料油菜与不同材料的接触参数实测难度大、机械化收获离散元仿真模拟缺乏接触模型参数的问题,以果荚初期饲料油菜为对象,基于EDEM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标定。测定了果荚初期饲用油菜茎秆本征参数,茎秆平均直径... 针对饲料油菜与不同材料的接触参数实测难度大、机械化收获离散元仿真模拟缺乏接触模型参数的问题,以果荚初期饲料油菜为对象,基于EDEM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参数标定。测定了果荚初期饲用油菜茎秆本征参数,茎秆平均直径为20.4 mm,密度为809 kg/m^3,茎秆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平均值分别为115.73 MPa、47.04 MPa和0.23;以休止角为评价指标,应用HertzMindlin基本模型和圆筒提升堆积法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堆积的虚拟二水平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油菜茎秆与钢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和滚动摩擦因数以及茎秆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对休止角的影响较小,其值分别为0.60、0.10和0.60;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间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饲料油菜茎秆钢静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建立了颗粒休止角的回归模型,以实测休止角与仿真试验休止角之间相对误差最小进行响应面分析和优化求解,确定其参数值分别为0.36、0.03和0.23。在接触参数最优组合条件下,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出的休止角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15%,仿真试验得出休止角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为1.83%,表明标定方法正确,标定参数准确。研究可为饲料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基本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离散元 参数标定 休止角 果荚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