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数字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动态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堂林 张彦淑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7,共13页
基于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行业数据,采用首位度指数、Zipf位序—规模法则和标准差椭圆法,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引资能力三个层面,对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 基于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行业数据,采用首位度指数、Zipf位序—规模法则和标准差椭圆法,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引资能力三个层面,对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规模差异仍然较大,但规模分布日趋合理;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扩张趋势,但其分布在径向上的不均衡性较为突出。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且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创新能力呈“先扩张,后集中,再扩张”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创新活动主要聚集在北京。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引资能力逐年提高,但分散化的区域集聚特征逐步显现;数字经济服务业的引资能力主要聚集在北京,而数字产品制造业的引资能力则逐步向天津聚集。未来,应从共享共用数字产业创新资源平台、培强做优京津冀地区数字产业集群等方面促进京津冀数字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标准差椭圆法 位序—规模法则 京津冀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中阶煤孔结构的压汞—液氮联合表征及孔隙分形特征
2
作者 李奇 吴勇 乔磊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2,共13页
为研究深部中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孔隙分形规律,利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对沈阳红阳三矿、开滦林西矿、淮南新集二矿和平顶山平煤六矿等典型深部开采矿区的主采煤层煤样进行了孔径、孔容、比表面积等参数测试,基于Menger海绵模型和FHH... 为研究深部中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孔隙分形规律,利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对沈阳红阳三矿、开滦林西矿、淮南新集二矿和平顶山平煤六矿等典型深部开采矿区的主采煤层煤样进行了孔径、孔容、比表面积等参数测试,基于Menger海绵模型和FHH模型进行了孔隙分形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压汞法的孔隙结构参数测试中平均孔径31.10~34.70 nm,总孔容0.0483~0.0594 mL/g,总比表面积5.5909~7.6528 m^(2)/g,得出典型深部开采矿区的主采煤层孔隙发育比较接近;孔容分布以大孔孔容占主导,微孔与过渡孔孔容比重相当,中孔的孔容分布相对较小,表明大孔孔隙连通性较好,中孔较为闭塞;比表面积分布以微孔为主,占比达70%以上,而中孔和大孔的比重甚微,可见微孔吸附能力最强,不利于深部煤层瓦斯治理;Menger海绵模型分形维数介于2.6~3之间,表明孔隙形状很不规则,孔隙较为复杂,整体上孔隙表面较为粗糙。(2)基于液氮吸附法测试的有效孔径范围为3~177 nm,总孔容与比表面积不同的矿区差异明显,孔容分布以过渡孔和中孔为主,微孔分布较低,大孔为0,表明利用液氮吸附法对于中孔、过渡孔有很好的表征,而难以表征大孔结构,且微孔的孔隙连通性较差;比表面积分布中主要为过渡孔、微孔和中孔,大孔为0,其中以过渡孔为主,且其吸附能力也较强;FHH模型分形维数介于2.0~2.7,结构较为简单规则。(3)讨论了深部中阶煤孔隙结构差异性,其中压汞法和液氮法的孔隙结构参数(比表面积、孔容)随埋深的增加均呈非线性的凹曲线变化;Menger海绵模型与FHH模型分形维数则随埋深的增加呈凸曲线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中阶煤 压汞法 液氮吸附法 孔径结构 孔隙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分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强 刘巍 +2 位作者 刘东 李天霄 崔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153,共7页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09-2014年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维值D在5.26—6.25区间内,且呈现出由多分形向单分形逐步过渡的结构特点,表明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有逐渐趋于均衡分布的态势;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在均衡发展情况下的最大值分别为:大、中型灌区D1=4.58时,η1=44.44%,小型灌区D2=4.79时,η2=53.81%;纯井灌区D3=6.98时,η3=70.41%;全省灌区D=5.13时,η=57.03%;渠系衬砌率和灌区工程配套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小型灌区渠系衬砌率影响程度最大,蒸发蒸腾比影响程度最小;田间渗漏量对纯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率 黑龙江省 分形理论 位序-规模法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标准的商榷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4 位作者 李志芳 冯鸿杰 师勇强 张芸 朱荷琴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8,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黄萎病抗病鉴定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解决现有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新的田间棉花黄萎病分级标准和评价标准。【方法】以14个2014年国家主推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从接种量、可靠样本量、病...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黄萎病抗病鉴定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解决现有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新的田间棉花黄萎病分级标准和评价标准。【方法】以14个2014年国家主推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从接种量、可靠样本量、病情分级和评价方法 4个方面系统研究黄萎病抗性鉴定的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结果】确定了小区接种和行沟接种的最佳接菌量分别为60 g·m-2和10 g·m-1,小区调查最低样本量为50株;制定了新的分级标准为0级(0%)、1级(1%~33%)、2级(34%~66%)、3级(67%~99%)和4级(100%)。连续2年利用相对病程发病面积和发病高峰期的相对病情指数2种评价方法判定品种抗病性,前者作为抗病性评价的依据更为科学可靠,一致率达到100%。【结论】本试验为完善抗病鉴定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抗性评价方法,促进棉花抗病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接种技术 最低样本量 分级标准 抗性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中不同规范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廖炎平 刘莉 邢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1-875,880,共6页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属性值数据范围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采用排序一致性指标(RCI)定量地衡量了向量规范化法、极差变换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比重变换法和指数变换法这5种规范化方法对TOPSIS排序一致性的影响.排序一致性指标越大,对...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属性值数据范围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采用排序一致性指标(RCI)定量地衡量了向量规范化法、极差变换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比重变换法和指数变换法这5种规范化方法对TOPSIS排序一致性的影响.排序一致性指标越大,对应的规范化方法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向量规范化方法能有效处理不同规模、不同属性值数据范围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是TOPSIS排序中一种有效的规范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规范化方法 一致性权重 排序一致性指标 问题规模 数据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无桩共享单车车辆投放规模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翟永 刘津 +4 位作者 陈杰 邢绪超 杜娟 李恒 朱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6,共10页
为动态优化无桩共享单车投放规模,加强规范化管理,采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数学方法研究共享单车的投放问题.分析了无桩共享单车使用过程所具有的不可约、非周期和正常返等性质,为高效求解共享单车站点的稳态规模,通过构造转移概率随机... 为动态优化无桩共享单车投放规模,加强规范化管理,采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数学方法研究共享单车的投放问题.分析了无桩共享单车使用过程所具有的不可约、非周期和正常返等性质,为高效求解共享单车站点的稳态规模,通过构造转移概率随机素矩阵,使用向量迭代技术,提出“稀疏矩阵秩-修正算法”,并进一步讨论了稳态规模的依时间段动态求解问题.最后,结合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得出共享单车马尔可夫链“极限状态(稳态)概率唯一存在且独立于初始概率分布”的结论.可用于解决无桩共享单车投放和调度中的无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桩共享单车 马尔可夫链 稳态规模 转移概率随机素矩阵 秩一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彦光 况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566,共5页
基于城市地理系统的分数维思想,修正了Curry的最大熵模型,得到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M(i≤P)/n=1-exp[-(P/u)v],并论证了约束性参数与Zipf维数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新的角度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形性质及其数理特征.利用河南省... 基于城市地理系统的分数维思想,修正了Curry的最大熵模型,得到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M(i≤P)/n=1-exp[-(P/u)v],并论证了约束性参数与Zipf维数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新的角度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形性质及其数理特征.利用河南省多年(1990~1996)的城市人口数据对本文发展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位序-规模法则 最大熵原理 分形 空间复杂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