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D算法的星载SAR斜视成像 被引量:8
1
作者 雷万明 刘光炎 黄顺吉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2期172-176,140,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距离一多普勒(RD)算法来实现星载 SAR的斜视成像处理。给出了星载 SAR斜视时的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地球自转和斜视产生的多普勒质心所引起的距离走动差异,及时域和频域校正对成像的影响,并... 本文研究了用距离一多普勒(RD)算法来实现星载 SAR的斜视成像处理。给出了星载 SAR斜视时的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地球自转和斜视产生的多普勒质心所引起的距离走动差异,及时域和频域校正对成像的影响,并研究了一种改进的RD算法进行距离走动的校正,此算法能适应大的斜视距离走动和地球自转距离走动。针对不同的距离走动校正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RD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算法 星载SAR 斜视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补偿与U WB SAR中RD成像算法结合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微光 刘光平 +1 位作者 董臻 梁甸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载机运动误差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指出在运动补偿处理中可以将距离向误差分解为空不变项和空变项,在此基础上采用一阶和二阶运动补偿的方法来对两个误差项进行补偿。为了将测量的运动误差数据应用到高分辨... 分析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载机运动误差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指出在运动补偿处理中可以将距离向误差分解为空不变项和空变项,在此基础上采用一阶和二阶运动补偿的方法来对两个误差项进行补偿。为了将测量的运动误差数据应用到高分辨率成像中,提出了一种与距离多普勒(RD)成像算法相结合的运动补偿方案。通过对仿真数据的测试,本文方法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UWB SAR rd成像算法 高分辨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分块RDS-LMS算法的机载外辐射源雷达杂波对消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鹏程 吕晓德 +3 位作者 柴致海 张丹 岳琦 杨璟茂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02-2310,共9页
针对机载外辐射源雷达多普勒展宽的杂波对消问题,该文提出频域分块距离-多普勒-空间LMS(RDS-LMS)算法。该算法利用杂波的空时依赖性,沿杂波脊进行对消,避免对杂波多普勒带内目标的对消。通过频域分块处理,减小了迭代次数并可以利用FFT... 针对机载外辐射源雷达多普勒展宽的杂波对消问题,该文提出频域分块距离-多普勒-空间LMS(RDS-LMS)算法。该算法利用杂波的空时依赖性,沿杂波脊进行对消,避免对杂波多普勒带内目标的对消。通过频域分块处理,减小了迭代次数并可以利用FFT快速实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量。基于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对消杂波,且对杂波带内的目标影响很小,对径向速度大于10 m/s的目标,信噪比损失在1 d B以内。计算复杂度分析表明:频域分块实现使算法计算量降低了42倍,根据在地基外辐射源雷达中已实时实现的FBLMS算法估算,结合GPU并行处理,该文算法处理1 s数据用时为771 ms,能够满足实时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外辐射源雷达 杂波对消 多普勒展宽 rdS-LMS 频域分块 杂波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距离徙动情况下距离多普勒(RD)算法与后向投影(BP)算法的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林翊青 李景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6期349-354,共6页
距离多普勒 (Range Doppler,RD)算法是传统窄带 /窄波束SAR的经典成像算法 ,它借助菲涅耳近似 ,只保留了斜距R(t)的线性部分和二次项。但是当距离徙动严重时 ,方位向二次以上的高次相位项不能忽略 ,这会大大降低聚焦精度。后向投影 (Bac... 距离多普勒 (Range Doppler,RD)算法是传统窄带 /窄波束SAR的经典成像算法 ,它借助菲涅耳近似 ,只保留了斜距R(t)的线性部分和二次项。但是当距离徙动严重时 ,方位向二次以上的高次相位项不能忽略 ,这会大大降低聚焦精度。后向投影 (Back Projection ,BP)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成像算法 ,通过计算双程延时将对应信号进行相干累加 ,获得高分辨率SAR图像。BP算法由于用时延代替了相位的概念 ,故与频率无关 ,不存在距离徙动校正的问题。本文介绍了RD算法和BP算法的原理及算法实现 ,并且利用距离向插值改进了BP算法。最后 ,结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详细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若干性能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徙动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S改进SAR大斜视角RD成像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勇 宋红军 黄小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43-2947,共5页
SAR在大斜视时距离向和方位向存在着严重的耦合,为了消除这种耦合,分析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调频变标NCS的改进RD算法。它充分利用大斜视角回波信号的大距离走动、小距离弯曲的特点,首先在距离向校正距离走动,然后采用非线性调频变标NCS来... SAR在大斜视时距离向和方位向存在着严重的耦合,为了消除这种耦合,分析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调频变标NCS的改进RD算法。它充分利用大斜视角回波信号的大距离走动、小距离弯曲的特点,首先在距离向校正距离走动,然后采用非线性调频变标NCS来补偿方位向调频率的空变性,最后通过几何校正完成目标成像。同时仿真模拟场景的原始回波信号并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补偿方位向调频率的空变性,具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大斜视角下的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调频变标(NCS) 合成孔径雷达(SAR) 大斜视角 rd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域分块的改进距离徙动成像算法
6
作者 徐海胜 宋红军 +1 位作者 华斌 袁志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8-504,共7页
研究了二维频域成像算法,提出一种基于RD域分块的改进距离徙动成像算法,并将该算法与近似算法和一般逆变标算法进行了点阵目标仿真和运算效率比较.当测绘带较宽且距离徙动较大时,该算法聚焦性能优于近似算法和一般逆变标算法.通过比较... 研究了二维频域成像算法,提出一种基于RD域分块的改进距离徙动成像算法,并将该算法与近似算法和一般逆变标算法进行了点阵目标仿真和运算效率比较.当测绘带较宽且距离徙动较大时,该算法聚焦性能优于近似算法和一般逆变标算法.通过比较还可看出该算法运算效率高于逆变标算法.最后用实测数据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多普勒 距离徙动 分块 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移不变SAR成像的一种通用等效单站RD算法
7
作者 武拥军 吴先良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7,共4页
根据双站移不变SAR的空间几何模型,论文推导了一个精确的双站SAR斜距公式,它由一个等效单站斜距和斜距补偿量之和构成,能够精确描述双站SAR的距离历程.从该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双站SAR的等效单站RD算法,在无需推导双站SAR信号二维频域表... 根据双站移不变SAR的空间几何模型,论文推导了一个精确的双站SAR斜距公式,它由一个等效单站斜距和斜距补偿量之和构成,能够精确描述双站SAR的距离历程.从该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双站SAR的等效单站RD算法,在无需推导双站SAR信号二维频域表达式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斜距补偿,就能够利用该算法对双站SAR数据进行有效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双站SAR成像的等效单站RD算法对于聚焦串行和并行双站SAR数据都是非常有效的,适合于X波段双站移不变SAR的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SAR 移不变结构 斜距公式 等效单站 r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运动补偿的RD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波浪 宋红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3,56,共4页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重要的遥感手段。对于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来说,由于载机不可能完全理想地沿着直线进行匀速运动,高精度的运动补偿是至关重要的。载机的平台运动误差通常可以由运动传感器得到,分为地速误差和视线方向误差...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重要的遥感手段。对于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来说,由于载机不可能完全理想地沿着直线进行匀速运动,高精度的运动补偿是至关重要的。载机的平台运动误差通常可以由运动传感器得到,分为地速误差和视线方向误差。文中对存在运动误差情况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分析,结合RD算法提出一种对运动误差进行有效补偿的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距离-多普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展开的SAR大斜视RD成像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鹭伟 罗迎 +1 位作者 倪嘉成 熊世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0,共8页
大斜视角条件下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具有方位向和距离向严重耦合、大距离徙动等特点,采用常规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成像,会引起方位向的散焦以及空变等问题。为了改善大斜视SAR在成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 大斜视角条件下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具有方位向和距离向严重耦合、大距离徙动等特点,采用常规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成像,会引起方位向的散焦以及空变等问题。为了改善大斜视SAR在成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SAR大斜视可学习距离多普勒成像方法。该方法将RD成像方法与深度学习结合,利用RD成像的步骤构建了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RD学习成像网络结构,将回波数据作为网络输入来学习回波数据到大斜视SAR图像的成像过程。首先,在分析大斜视SAR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网络成像过程中的可学习参数;其次,根据成像过程设计大斜视SAR成像网络;最后,通过非监督训练的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最终输出学习成像结果。点目标和面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旁瓣,提高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满足SAR在大斜视角下的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可学习距离多普勒算法 大斜视 深度展开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值的RFrFT-RD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振力 韩彦明 +2 位作者 兰浩良 马如坡 钱汉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3,共5页
针对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值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信号能量聚焦性能的影响,文中首先确立距离向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域能量聚焦轴,然后推导分析距离向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能量聚焦轴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关系式,接着构建距离向FrFT域成... 针对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值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信号能量聚焦性能的影响,文中首先确立距离向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域能量聚焦轴,然后推导分析距离向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能量聚焦轴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关系式,接着构建距离向FrFT域成像算法(RFrFT-RD),最后利用星载SAR实测数据进行地物目标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当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值误差由0逐步增大到5%时,所提RFrFT-RD算法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稳定性。与传统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距离向分辨率绝对值平均提高约7.69 m,而距离向峰值旁瓣比(PSLR)平均降低约1.88 dB,距离向积分旁瓣比(ISLR)平均降低约2.8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合成孔径雷达 线性调频 距离多普勒算法 峰值旁瓣比 积分旁瓣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6阶方位空变运动补偿快速算法
11
作者 田振 钟何平 唐劲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0-2159,共10页
为解决6自由度运动误差存在情形下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快速运动补偿与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6阶方位空变运动补偿快速算法。在考虑6自由度运动误差随方位时间6阶空变特性的基础上,对双根号形式距离历程进行泰勒级数... 为解决6自由度运动误差存在情形下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快速运动补偿与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6阶方位空变运动补偿快速算法。在考虑6自由度运动误差随方位时间6阶空变特性的基础上,对双根号形式距离历程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并保留至6阶项,进而推导得到严格解析的点目标响应二维谱,通过对传统四阶模型的距离多普勒算法进行改进,同时实现了6自由度运动误差的快速补偿和图像重建。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成像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可为大场景宽测绘带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快速运动补偿和高分辨成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呐 多子阵 运动补偿 成像算法 运动误差 距离多普勒算法 方位空变 6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MP算法的多目标高速机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阳 张小宽 +3 位作者 马前阔 郑舒予 宗彬锋 徐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5-2271,共7页
针对多目标高速机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多目标检测方法。根据高速机动目标运动特性建立信号模型;利用改进OMP算法对脉冲压缩后的回波信号进行运动参数估计;构建相位补偿函数对距离徙动和多普勒徙动进... 针对多目标高速机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多目标检测方法。根据高速机动目标运动特性建立信号模型;利用改进OMP算法对脉冲压缩后的回波信号进行运动参数估计;构建相位补偿函数对距离徙动和多普勒徙动进行校正;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完成相参积累,实现对多目标的检测。改进算法适用于多目标高速机动检测场景,可有效避免盲速旁瓣现象及信号交叉项的影响,且具有参数估计精度高和抗噪声能力强等优点。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机动目标 改进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距离徙动 多普勒徙动 相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地基ARCSAR系统研究与设计
13
作者 申文杰 吕文兴 +4 位作者 王彦平 林赟 李洋 白泽朝 蒋雯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9-1719,共11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圆弧式合成孔径雷达(Ar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RCSAR)系统已成为形变监测、滑坡抢险救援应用的重要手段。该系统通过杆臂带动雷达旋转完成扫描照射,可获取周围场景最大360°区域实现高精度成像,进而...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圆弧式合成孔径雷达(Ar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RCSAR)系统已成为形变监测、滑坡抢险救援应用的重要手段。该系统通过杆臂带动雷达旋转完成扫描照射,可获取周围场景最大360°区域实现高精度成像,进而利用重轨干涉技术完成形变信息的获取。现有ARCSAR系统多数采用Ku或更低的波段,其雷达系统硬件体积较大,同时低频段下为了实现更高的方位分辨率需较长的杆臂,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不够灵活和便携。因此,其通常应用于矿山、抢险救援等远距离场景,不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如隧道等近距离场景。毫米波雷达具有宽波束、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功耗低的优势,目前已经成熟应用于车载辅助系统、智能驾驶和交通监控等应用。将毫米波雷达与ARCSAR结合可以实现轻小型、高分辨的优势,更适用于城市应用场景,然而目前未见相关成熟系统报道。针对上述需求,本文研究设计实现了毫米波ARCSAR系统,采用毫米波雷达模组作为雷达收发单元,经由杆臂与转台单元连接实现扫描功能,转台部分带有高精度角度编码器实现等角度间隔采样,由此来降低成像处理难度,最后基于距离多普勒(Range Doppler,RD)算法实现成像。本文首先给出RD算法的点目标仿真结果,进一步采用室内角反实验以及室外场景实验证明本文所提系统的有效性。其中,在室内角反实验中,对比了使用和不使用角度编码器时成像结果,分析表明加入编码器后的角反的方位向峰值旁瓣比(Peak Sidelobe Ratio,PSLR)远远高于未使用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聚焦图像,在城市基础设施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圆弧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距离多普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旋电磁波新体制的雷达前视三维成像
14
作者 潘浩然 马晖 +1 位作者 胡敦法 刘宏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9-1122,共14页
涡旋电磁波具有独特的波前相位调制特性,其作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端分集模式,可实现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分集、提升信号与信息处理维度和性能,其探测与成像性能在多种雷达体制中得到了验证。该文针对前视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基于均匀圆... 涡旋电磁波具有独特的波前相位调制特性,其作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端分集模式,可实现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分集、提升信号与信息处理维度和性能,其探测与成像性能在多种雷达体制中得到了验证。该文针对前视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基于均匀圆阵发射与圆阵中心单天线接收的收发体制,在建立了电磁涡旋前视雷达信号模型与成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时多模态扫描的成像方法,利用多模态涡旋电磁波在不同俯仰角的幅度差异性和在不同方位角的相位差异性,以及雷达与目标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提出了改进的后向投影-距离多普勒算法,实现了目标三维成像。由于涡旋电磁波的能量发散特点,随着俯仰角增大,高模态方向图增益急剧下降,该文所提方法通过对多个模态在空域能量分布的有效利用,在较大视场角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基于点目标成像结果,验证了在多模态涡旋波覆盖的较大视场范围内,目标成像结果的归一化等效增益在低俯仰角与高俯仰角处基本相当。所提方法通过对飞机目标的实验验证,根据成像结果可较为准确地重构目标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雷达 前视三维成像 分时多模态 后向投影算法 距离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曲线轨迹下的弹载前斜视成像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高高 张林让 +3 位作者 易予生 刘楠 刘昕 王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针对弹载SAR存在前视盲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弹运动轨迹配合的前斜视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该算法要求导弹沿曲线轨迹飞行,这样雷达天线以一定的斜视角指向目标,前视转换为前斜视模式就能够对目标成像.考虑到曲线轨迹下距离方程复杂、成... 针对弹载SAR存在前视盲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弹运动轨迹配合的前斜视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该算法要求导弹沿曲线轨迹飞行,这样雷达天线以一定的斜视角指向目标,前视转换为前斜视模式就能够对目标成像.考虑到曲线轨迹下距离方程复杂、成像难度较大,首先获得距离方程的高阶近似表达式,并在时域作距离徙动校正;再利用级数反演法获得二维频率域表达式;最后通过二维匹配滤波获得成像结果.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 前斜视 级数反演法 合成孔径雷达 rd算法 曲线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CW SAR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耿淑敏 江志红 +1 位作者 程翥 皇甫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46-2349,共4页
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及分辨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详细推导了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下去调频FM-CW SAR信号模型,对FM-CW SAR的特有问题如RVP,斜置,距离走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 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及分辨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详细推导了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下去调频FM-CW SAR信号模型,对FM-CW SAR的特有问题如RVP,斜置,距离走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去调频FM-CW SAR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通过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FM—CW 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RVP 斜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进动锥裙目标瞬时微多普勒频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肖金国 杜兰 +2 位作者 韩勋 曹文杰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6,共7页
微动目标散射点的微多普勒对目标运动、结构参数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表面光滑的锥裙目标,首先依据进动锥裙目标的等效散射点模型,推导出散射点的理论微多普勒曲线表达式。结合进动调制的锥裙目标微多普勒曲线为多阶正弦级数叠... 微动目标散射点的微多普勒对目标运动、结构参数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表面光滑的锥裙目标,首先依据进动锥裙目标的等效散射点模型,推导出散射点的理论微多普勒曲线表达式。结合进动调制的锥裙目标微多普勒曲线为多阶正弦级数叠加的先验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进动锥裙目标微多普勒曲线提取方法。针对多分量信号组成的锥裙目标回波,该方法利用相干信号单距离多普勒干涉(CSRDI)方法估计锥旋频率,进而利用参数化时频分析估计散射点的微多普勒曲线,之后利用带阻滤波器分离估计得到的散射点回波信号。基于电磁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裙目标 进动 微多普勒 参数化时频分析 相干信号单距离多普勒干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成像处理算法综述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春升 杨威 王鹏波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该文首先回顾了欧美等国家星载SAR卫星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各国在轨卫星及未来卫星发射计划等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像处理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论文具体分析了各主要成像算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其适... 该文首先回顾了欧美等国家星载SAR卫星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各国在轨卫星及未来卫星发射计划等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像处理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论文具体分析了各主要成像算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其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进而阐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算法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和基于新模式的成像处理算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时域算法 距离多普勒域算法 多变换域算法 2维频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多普勒方法中的几种插值算法比较 被引量:24
19
作者 禹卫东 吴淑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处理中,距离迁移校正是成像处理的关键步骤。距离-多普勒(R-D)方法在R-D域中通过插值处理来完成迁移校正。本文首先对距离迁移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研究R-D方法中常用的三种插值算法:最邻域近似、拉格朗日... 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处理中,距离迁移校正是成像处理的关键步骤。距离-多普勒(R-D)方法在R-D域中通过插值处理来完成迁移校正。本文首先对距离迁移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研究R-D方法中常用的三种插值算法:最邻域近似、拉格朗日插值和sinc插值,给出它们的一般表达式,比较其运算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以点目标为例,分析它们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多普勒方法 插值算法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全息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江舸 刘杰 +3 位作者 经文 成彬彬 周剑雄 张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75,共9页
全息雷达成像系统具有电离辐射小、穿透衣服等优点,在人体安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系统尚存在多运动目标补偿及快速成像能力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 全息雷达成像系统具有电离辐射小、穿透衣服等优点,在人体安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系统尚存在多运动目标补偿及快速成像能力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全息雷达成像方法,其优点是成像速度快、运动补偿方便,具有多运动目标快速成像的潜力.该方法利用了信号在时间采样和空间采样上的对称性,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常用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引入全息雷达成像.本文对距离多普勒全息雷达成像算法进行了推导,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该成像方法具有多目标运动补偿及快速成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成像 运动目标 距离多普勒算法 微波全息 太赫兹成像 毫米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