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系杂交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文宾 庄杰云 +2 位作者 彭应财 王侯聪 郑康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选用9个随机引物对31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测到60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地区分。在9个随机引物中,有8个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能力。以这8个引物为基础,选用任两个引物... 选用9个随机引物对31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测到60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地区分。在9个随机引物中,有8个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能力。以这8个引物为基础,选用任两个引物即可在任一对材料中检测出多态性的频率在9613%以上,而选用任3个引物则该频率在9921%以上。这显示了运用RAPD鉴定稻种具有简便、灵敏、高效的优点,在鉴定杂交稻种的实践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rapd 多态性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基因组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初步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孙传清 毛龙 +2 位作者 王振山 朱立煌 王象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用35个随机引物对5个籼稻品种、5个粳稻品种和2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进行了RAPD分析。60%以上的引物能在籼稻和粳稻基因组间显示差异;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籼稻的不同,绝大部分供试野生稻的RAPD带... 用35个随机引物对5个籼稻品种、5个粳稻品种和2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进行了RAPD分析。60%以上的引物能在籼稻和粳稻基因组间显示差异;中国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籼稻的不同,绝大部分供试野生稻的RAPD带型与粳稻的相同。这说明多数中国普通野生稻偏粳,但也存在偏籼的普通野生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普遍野生稻 基因组 多态性 水稻 野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野百合DNA提取和RAPD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永芳 杨懋勋 +1 位作者 柳军 周锦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1-255,共5页
以野百合(Lilium brownii)新鲜叶片、硅胶干燥叶片及鳞片为材料,研究了DNA的提取方法,并对影响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野百合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程序,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20 ng模板DNA,2.0 mmol/L M... 以野百合(Lilium brownii)新鲜叶片、硅胶干燥叶片及鳞片为材料,研究了DNA的提取方法,并对影响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野百合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程序,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20 ng模板DNA,2.0 mmol/L Mg2+、0.2 mmol/L dNTPs、1.5 U Taq DNA聚合酶、0.3μmol/L随机引物S1519;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94℃30 s,38℃50 s,72℃1 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 dna提取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述彬 罗向东 +3 位作者 戴亮芳 陈劲枫 刘金兵 潘宝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试材,从苗龄10~15d的黄化苗中分离纯化线粒体并提取线粒体DNA。线粒体负染后电镜观察发现,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形态完整,呈椭球形,杂质较少。电泳检测提取的线粒体DNA的琼脂糖,结果...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1B为试材,从苗龄10~15d的黄化苗中分离纯化线粒体并提取线粒体DNA。线粒体负染后电镜观察发现,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形态完整,呈椭球形,杂质较少。电泳检测提取的线粒体DNA的琼脂糖,结果表明,线粒体DNA纯度较高,无降解现象,浓度为20~50ng/山,可用作RAPD分析。经初步筛选,100个RAPD随机引物中有8个引物表现出多态性,经再次重复筛选,获得了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线粒体DNA与雄性不育性相关的RAPD标记CMSAG3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黄化苗 线粒体dna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类蔬菜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云鹏 曹家树 +1 位作者 缪颖 叶纨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DNA( RAPD)技术 ,对芸薹类 ( 2 n=2 0 )蔬菜作物的 3 3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从 70个引物中筛选出 3 7个引物 ,共扩增出 3 53带 .其中 ,多态带有 2 60条 ,扩增片段长度大多数集中在 0 .9~ 1 .6kb之间 ....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DNA( RAPD)技术 ,对芸薹类 ( 2 n=2 0 )蔬菜作物的 3 3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从 70个引物中筛选出 3 7个引物 ,共扩增出 3 53带 .其中 ,多态带有 2 60条 ,扩增片段长度大多数集中在 0 .9~ 1 .6kb之间 .不同引物的检测效率相差很大 .运用 5个引物扩增的 1 0条RAPD特征带 ,可以作为一组 DNA指纹 ,区分所有供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类蔬菜 遗传多样性 rapd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不同群体间形态学差异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8-586,共9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相距较远。判别分析亦可将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分开,准确率达100%。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0个引物对丁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和捷克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引物S440在捷克群体扩增出的450bp片段为该群体特有的标记片段。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捷克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4%、22.67%和18.42%;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967、0.9035和0.9309;遗传多态度(π)分别为0.1539、0.1489和0.1142。表明朱家湖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变异。三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868—0.9496,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8—0.238,分子方差分析发现群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83.96%,群体间的方差只占16.04%,由此推断三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 遗传多样性 形态学 多态位点比例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诺杆菌的随机多态性扩增DNA(RAPD)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海荣 赵贵明 +4 位作者 王娉 赵勇胜 袁飞 胡玥 陈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0,共5页
研究了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和样品中分离菌株的分子特征,为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提供一种有效手段。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对38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1条随机引物,每一菌株可扩增出1~7条DNA片段,片段在400-3500... 研究了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和样品中分离菌株的分子特征,为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提供一种有效手段。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对38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1条随机引物,每一菌株可扩增出1~7条DNA片段,片段在400-3500bp,可将8株标准菌株的种间区分开来。以相似性50%为标准,38株克罗诺杆菌按照其遗传差异可以分为8个基因型类群。所建立的RAPD技术可用于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诺杆菌 随机多态性扩增dna(rapd)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 被引量:12
8
作者 向平安 洪亚辉 董延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对以密穗型高粱DNA为供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水稻所获得的水稻后代进行了RAPD分子验证.结果表明:从122个引物中找到9个引物检测出DNA的多态性。
关键词 高梁 脱氧核糖核型 水稻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青海田鼠鼠疫菌株亲缘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崔百忠 金丽霞 +7 位作者 李敏 戴瑞霞 赵海红 祁芝珍 马英 席亚芳 冯建萍 金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有不同外 ,其余 2 5株均相同。TreeView[Win32 ]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青海省称多县和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遗传学上属同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青海田鼠 鼠疫耶尔森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二倍体与四倍体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志敏 牛义 +1 位作者 汤青林 宋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生姜二倍体和四倍体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1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对生姜二倍体和四倍体都扩增出了条带,其中有25个RAPD引物和7个ISSR引物在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扩增出了差异带,并且86%的ISSR引物序列为(...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生姜二倍体和四倍体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1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对生姜二倍体和四倍体都扩增出了条带,其中有25个RAPD引物和7个ISSR引物在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扩增出了差异带,并且86%的ISSR引物序列为(GA)或(AG)的简单重复序列.表明在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生姜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过程中,会引起基因组DNA的核苷酸碱基序列的改变,并以腺嘌呤和鸟嘌呤组合的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易形成新的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四倍体 rapd ISSR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简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婉琪 黄亚红 +6 位作者 潘爱虎 曾令珂 张大兵 袁勤 全立勇 曹黎明 倪林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选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其中 10种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在这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中共扩增得到 153条条带 ,其中的86条为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区分... 选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其中 10种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在这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中共扩增得到 153条条带 ,其中的86条为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15个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 ,对田间育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rapd分析 亲本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不同菌株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立钦 林新春 毛胜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采用RAPD PCR技术分析了 4个绿僵菌菌株的DNA遗传多态性。从 1 60条引物中筛选出 2 7条引物 ,对各菌株进行PCR扩增 ,结果 4个绿僵菌菌株共扩增出 334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2 99个 ,占 89 5 % ,表明各菌株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菌... 采用RAPD PCR技术分析了 4个绿僵菌菌株的DNA遗传多态性。从 1 60条引物中筛选出 2 7条引物 ,对各菌株进行PCR扩增 ,结果 4个绿僵菌菌株共扩增出 334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2 99个 ,占 89 5 % ,表明各菌株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DNA多态性与原寄主和孢子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但与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间未表现出相关性。图2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分子标记 松墨天牛 菌株 DND 多态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不同鸭种基因组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瑛 刘楚吾 +4 位作者 叶昌辉 刘丽 张梅芳 张锦 蔡笛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rapd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述彬 刘金兵 潘宝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利用RAPD技术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与其相应保持系21B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使用了380个随机引物,其中有213个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不育系21A与相应保持系21B基因组DNA用213个引物扩增后有6条主差异带,主要表现为条... 利用RAPD技术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与其相应保持系21B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使用了380个随机引物,其中有213个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不育系21A与相应保持系21B基因组DNA用213个引物扩增后有6条主差异带,主要表现为条带数目、条带位置和条带强弱的差异。找到了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基因组DNA特异的RAPD片段CMS Y15500、CMS BE5850和CMS BG1900,并对这些特异片段的来源及其在细胞质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组dna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RAPD分析的三种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英 陶刚 刘作易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通过对3种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得出,DNA提取时采用一次氯仿/异戊醇抽提方法,得到的DNA质和量都较为理想,并且能够达到RAPD实验的要求。
关键词 玉米 基因组dna dna提取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斌 孟庆勇 +1 位作者 刘传雪 王广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6-138,150,共4页
对高光效C4植物玉米DNA为供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水稻所获得的水稻后代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60个引物中找到12个引物检测出DNA的多态性,证明外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后代基因组的显著变异.
关键词 玉米 外源dna导入 水稻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凤仙花后DNA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永健 孙宁 +3 位作者 张乃楠 曹智攀 张磊 陈小强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将3种不同剂量的低能P+和N+注入来自同一纯系品种的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种子中后,采用RAPD技术研究凤仙花的变异。首先,建立了凤仙花的RAPD反应体系,然后,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反应结果稳定、重复性较好的3... 将3种不同剂量的低能P+和N+注入来自同一纯系品种的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种子中后,采用RAPD技术研究凤仙花的变异。首先,建立了凤仙花的RAPD反应体系,然后,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反应结果稳定、重复性较好的3个引物,共扩增出86条较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3条,分子量在350~2 000 bp之间。通过分析DNA的变异情况发现,注入低能离子可以使凤仙花发生DNA水平上的变异。这一研究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育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凤仙花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DNA的多态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大威 宋翠萍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75-277,共3页
本试验利用RAPD技术对临床上重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和铜绿假单胞菌21株,用10bp引物进行扩增,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带谱均出现了多态性;根据带谱的不同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8个型,金葡菌分成3个型:根据铜绿假... 本试验利用RAPD技术对临床上重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和铜绿假单胞菌21株,用10bp引物进行扩增,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带谱均出现了多态性;根据带谱的不同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8个型,金葡菌分成3个型:根据铜绿假单胞菌的带型计算各菌间的相似系数,依此系数绘制了系统树,从系统树中清晰可见各菌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dna 多态性 rapd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ax ginseng-specific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 marker for testing medicinal products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秋桃 刘丽 +6 位作者 肖炳燚 李文莉 罗晖明 聂平 丁野 李洁 李文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052-1062,共11页
To scr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anax ginseng, as well as those of Panax quinquefolium and Panax notoginseng, analysis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as performed using 120 random primers. Of the suc... To scr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anax ginseng, as well as those of Panax quinquefolium and Panax notoginseng, analysis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as performed using 120 random primers. Of the successful amplicons obtained, the Panax ginseng-specific RAPD marker C-12 was cloned into a TA vector and sequenced (Genl3ank access number KU553472).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results, a pair of primers specific to C-12 was designed. Finally, a SCAR marker-bas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Panax ginseng was developed 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Using this method, two positive bands were stably observed at 300 bp and 130 bp in 33 batches of Panax ginseng samples tested, while nega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another 101 batches of samples, including Panax quinquefolium, Panax notoginseng, adulterants, and other medicinal herbs. Thus, w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PCR-based method for rapid and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Panax ginseng,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s of Panax ginseng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ginseng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技术在绿脓杆菌DNA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大威 陈志茹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87-188,共2页
RAPD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克隆识别技术,以一条含17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10株绿脓杆菌的DNA进行PCR扩增,经电泳,得到了8种DNA指纹图谱,重复实验,结果稳定,证明该技术适用于 DNA多态性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关键词 rapd技术 绿脓杆菌 dna 多态性分析 流行病学 克隆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