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infall-runoff modeling for storm events in a coastal forest catchmen t using neural networks
1
作者 WANG Yi HE Bin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3,共6页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rainfall into runoff over a catchment is very complex and highly nonlinear and exhibits both tempor 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ies. In this article, a rainfall-runoff model using th e ar...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rainfall into runoff over a catchment is very complex and highly nonlinear and exhibits both tempor 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ies. In this article, a rainfall-runoff model using th 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is proposed for simula ting the runoff in storm events. The study uses the data from a coa stal forest catchment located in Seto Inland Sea, Japan.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accuracy of the short-term rainfall forecast obta ined by ANN time-series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using antecedent rainfa ll depths and stream flow as the input information.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indicate that the approach of ANN rai nfall-runoff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ws a reasonable agreement in rainfall-runoff modeling with high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型 暴风雨 沿海林 集水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对干湿条件变化响应的模拟分析
2
作者 陈靖凯 张志才 +3 位作者 陈喜 谢永玉 彭韬 陈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明晰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规律及其受干湿条件的影响机制,基于V2Karst模型框架,给出了植被蒸腾消耗表层岩溶带水分以及地下管道汇流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半分布式计算模型,并利用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流域(阳长流域... 为明晰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规律及其受干湿条件的影响机制,基于V2Karst模型框架,给出了植被蒸腾消耗表层岩溶带水分以及地下管道汇流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半分布式计算模型,并利用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流域(阳长流域)对模型精确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喀斯特流域水文模型可较好地刻画阳长流域出口流量、蒸散发和陆地水储量动态过程;阳长流域旱季径流主要来自细小裂隙和基质中的分散入渗(82.1%);雨季,大裂隙水文连通性增强,对径流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植被根系雨季倾向消耗浅表土壤水(占总蒸腾量的82.8%),旱季表层岩溶带水分对植被蒸腾贡献增加,比例增加至35.9%;干湿条件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连通性与各介质层蓄量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水流路径与植被蒸腾耗水的水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降雨-径流响应 干湿条件 半分布式模型 阳长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AN-Pyraformer-LSS模型在永定河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祥瑜 王超 +4 位作者 杨一旸 张利娜 蔡思宇 康龙熙 王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3-374,共12页
为应对径流预测中多尺度性和模型复杂性对实时预测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径流预测模型CEEMDANPyraformer-LSS,以确保模型的鲁棒性。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 为应对径流预测中多尺度性和模型复杂性对实时预测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径流预测模型CEEMDANPyraformer-LSS,以确保模型的鲁棒性。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技术将复杂径流序列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有效去除噪声并提高数据平稳性。利用金字塔注意力模型(Pyraformer)的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对这些分解后的数据进行高效特征提取和预测。为增强模型在处理噪声和突发事件时的鲁棒性和适应性,结合局部随机敏感性(localized stochastic sensitivity,LSS)函数,动态调整对最新数据点和异常值的敏感度。针对永定河4个关键断面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CEEMDAN-Pyraformer-LSS模型在径流预测中精度达到95%。与LSTM、BP模型相比,基于Pyraformer的预测模型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预警等实际应用场景实现了高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实时预测 机器学习 金字塔注意力模型 局部随机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降雨-径流模型对城市淹没过程的模拟
4
作者 崔志美 黄维 +1 位作者 黄志都 邬蓉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9,43,共5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径流模型无法随时应用于复杂的城市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CA的新型降雨-径流模型(RRCA)来模拟洪水淹没。该模型考虑了12种城市情景而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精细径流生成过程,通过水资源供需的新过渡规则(WS-... 针对现有的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径流模型无法随时应用于复杂的城市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CA的新型降雨-径流模型(RRCA)来模拟洪水淹没。该模型考虑了12种城市情景而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精细径流生成过程,通过水资源供需的新过渡规则(WS-WD)模拟汇流过程。将RRCA与基于CA的洪水模型(E2DC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RCA和E2DCA与基准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2)大于0.9,且RRCA在模拟效率和准确性上表现更好。因此,在城市内涝管理中,可通过精准模拟有效识别排水困难区域,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模拟 元胞自动机 降雨—径流模型 淹没分析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和EnKF在农业土壤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5
作者 林琳 高肇天 +2 位作者 丁一家 胡小龙 张中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0-79,共10页
降雨量与径流的关系对农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及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流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过程难以预测。基于LSTM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EnKF技术,探讨数据驱动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径流过... 降雨量与径流的关系对农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及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流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过程难以预测。基于LSTM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EnKF技术,探讨数据驱动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效果,并与SWAT水文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研究EnKF对新安江模型不同水文参数集合的估计效果和滤波估计参数的规律,并基于率定的参数对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径流在土面坡度略小时的高径流情况以及在土面坡度较大时的低径流过程更易被学习到;SWAT模型模拟精度及稳定性比LSTM模型差,但其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当地土壤水文条件,便于进行成因分析;EnKF技术具有参数更新和参数估计功能,能够优化新安江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数据驱动 数据同化 LSTM ENKF 新安江模型 土地利用方式 优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的SCS模型及其在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6
作者 刘贤赵 康绍忠 +1 位作者 刘德林 张晓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7,共5页
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应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研制的小流域设计洪水模型-SCS模型对王东沟流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按照集水区自然分水线划分流域子单元,并提出了适合该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表。结果... 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应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研制的小流域设计洪水模型-SCS模型对王东沟流域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按照集水区自然分水线划分流域子单元,并提出了适合该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表。结果表明,模型所模拟的径流过程与实测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精度在75%以上,说明模型在参数的确定上较为合理,可以应用于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为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进行生态水文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关系 SCS模型 地理信息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数值法(SCS模型)在北京温榆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周翠宁 任树梅 闫美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90,共4页
为研究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在温榆河流域应用SCS模型,对该流域部分实测次降雨-径流过程及不同频率年降雨-径流进行模拟,得出SCS模型在温榆河流域预测径流是可行的,无论哪种前期土壤湿润条件,不同频率降雨的年径流量随着... 为研究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在温榆河流域应用SCS模型,对该流域部分实测次降雨-径流过程及不同频率年降雨-径流进行模拟,得出SCS模型在温榆河流域预测径流是可行的,无论哪种前期土壤湿润条件,不同频率降雨的年径流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大的趋势,相同前期土壤湿润情况下年径流量绝对增量顺序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而相对增量是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相同前期土壤湿润程度及相同频率降雨条件下,城市化水平越高,径流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温榆河流域 降雨-径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对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SCS模型在深圳市的应用 被引量:65
8
作者 袁艺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以深圳市为例 ,应用SCS流域水文模型对该市部分流域进行降雨 径流过程的模拟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降雨 径流关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径流量趋于增大 ;降雨强度越大 ,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越大 ... 以深圳市为例 ,应用SCS流域水文模型对该市部分流域进行降雨 径流过程的模拟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降雨 径流关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径流量趋于增大 ;降雨强度越大 ,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越大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就越小 .降雨 径流的空间分布随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而发生变化 ,CN值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用地和水体 ,低值区主要出现在林地、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降雨-径流关系 SCS模型 深圳市 径流量 土壤湿润程度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常斌 李文艳 +2 位作者 杨文瑾 杨林山 杨致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6,32,共8页
以陇西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集成SCS模型和Clark方法,就区域尺度日降水-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SCS模型参数空间化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和前期水文条件等实现,Clark单位线的计算基于最大汇流时间和流域... 以陇西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集成SCS模型和Clark方法,就区域尺度日降水-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SCS模型参数空间化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和前期水文条件等实现,Clark单位线的计算基于最大汇流时间和流域滞时两个关键参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SCS模型能够实现黄土高原净雨的分布式模拟,产流总量误差为2.61%;净雨经Clark方法调蓄后,模拟的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精度在0.80以上(Nash系数和复相关系数).较好的模拟精度表明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于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日降雨一径流过程的分布式模拟是可行的.研究可为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文循环时空动态量化工作提供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Clark方法 区域尺度 降雨—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径流过程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范丽丽 沈珍瑶 刘瑞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共4页
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应用SWAT模型进行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模拟计算。利用巫溪水文站2000~2004年的实测日径流和泥沙数据进行模型的调参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适用于大宁河流域。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径流条件... 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应用SWAT模型进行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模拟计算。利用巫溪水文站2000~2004年的实测日径流和泥沙数据进行模型的调参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适用于大宁河流域。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径流条件下非点源污染的产输出特性。结果表明:降雨量对径流污染负荷有较大的影响,年内丰水段,非点源污染物浓度峰值和径流峰值同步出现;年内平水段,泥沙浓度、有机氮浓度和径流峰值同步出现,硝酸盐浓度峰值滞后于径流峰值出现时间;年内枯水段,非点源污染物浓度滞后于径流峰值度出现时间;降雨—径流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河流域 SWAT模型 农业非点源 降雨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TOKASIDE-D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玉环 刘志雨 +2 位作者 李致家 张珂 刘开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探究我国华北地区由于下垫面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和产流机制混合多变(蓄满与超渗产流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交替主导)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TOKASIDE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判... 为探究我国华北地区由于下垫面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和产流机制混合多变(蓄满与超渗产流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交替主导)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TOKASIDE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判定关系,动态识别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网格,构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模型(TOKASIDE-D),并选择华北地区的北辛店流域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TOKASIDE-D模型在北辛店流域的洪水模拟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径流深误差合格率由44%提升至56%,洪峰误差合格率由44%提升至78%;TOKASIDE-D模型能够准确捕捉降雨、土壤含水量等动态因子对产流模式的控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降雨径流 TOKASIDE模型 蓄满产流 混合径流 空间动态组合 北辛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模型模糊多目标SCE-UA参数优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向阳 程春田 +1 位作者 武新宇 林剑艺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3期52-57,共6页
在SCE-UA算法的基础上,结合Pareto排序和模糊多目标优选的优点,提出了水文模型模糊多目标SCE-UA(FMOSCE-UA)参数率定方法。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了洪峰流量、水量平衡、峰现时间以及流量过程均方差等水文过程的不同要素,使得优选的参数更能... 在SCE-UA算法的基础上,结合Pareto排序和模糊多目标优选的优点,提出了水文模型模糊多目标SCE-UA(FMOSCE-UA)参数率定方法。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了洪峰流量、水量平衡、峰现时间以及流量过程均方差等水文过程的不同要素,使得优选的参数更能反映流域水文特征。双牌水库实例研究结果表明FMOSCE-UA优于标准SCE-UA算法,优选参数完全可以用于实际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参数率定 多目标模糊优选 SCE—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改进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致家 霍文博 张珂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91,共7页
将基于土壤及降雨资料计算得出的具有物理基础的下渗能力分布曲线引入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选择中国和美国2个半干旱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改进后的格林-安普特模型与原模型及新安江模型进行模拟对比,研究改进后模型的应用效果及其在... 将基于土壤及降雨资料计算得出的具有物理基础的下渗能力分布曲线引入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选择中国和美国2个半干旱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改进后的格林-安普特模型与原模型及新安江模型进行模拟对比,研究改进后模型的应用效果及其在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2个半干旱流域,改进格林-安普特模型模拟结果均好于原始格林-安普特模型及新安江模型;增加的具有物理基础的下渗能力分布曲线能够更好地反映流域内各位置下渗能力随降雨和时间变化的特点,更加精确地计算出流域内下渗量及产流量;半干旱地区洪水多由短时强降雨引起,产流主要以超渗地面径流为主,降雨观测精度和降雨强度对模型模拟精度影响较大;改进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能够在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安普特模型 降雨径流 下渗能力分布曲线 新安江模型 半干旱流域 超渗产流模型 洪水预报 志丹流域 Walnut Gulch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张家冲小流域降雨-径流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楚 孙自永 周爱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以三峡库区的张家冲小流域为例,对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以期为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控制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保障库区的水资源安全,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提供科学支撑。首先以研究区... 以三峡库区的张家冲小流域为例,对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以期为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控制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保障库区的水资源安全,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提供科学支撑。首先以研究区的水文、气温观测资料以及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模型对日径流进行模拟,选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相关系数r作为目标函数。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径流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丰水期的模拟精度和拟合效果都优于枯水期,且差异较大;依据《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确定该区丰水期的模拟精度为丙级,枯水期在丙级以下。研究发现,TOPMODEL比较适用研究区丰水期的日径流模拟,不适用于枯水期的日径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水文模型 小流域 TOP mod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C-HMS模型推求西江流域巨型水库群区间入流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利敏 廖卫红 +3 位作者 殷兆凯 唐姗姗 雷晓辉 王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9,73,共6页
基于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了降雨-径流模型来推求西江流域水库群的区间入流,由于无法得到水库区间入流,故利用研究区7个水文站2006-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并通过参数移植模拟了全流域水库的区间入流。研... 基于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了降雨-径流模型来推求西江流域水库群的区间入流,由于无法得到水库区间入流,故利用研究区7个水文站2006-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并通过参数移植模拟了全流域水库的区间入流。研究得出:模型在西江流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用于该流域水库群的区间入流预报,为水库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降雨-径流 水库 区间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宫兴龙 付强 +2 位作者 王斌 邢贞相 王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针对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地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较少、而已构建的模型对水文要素空间分布和湿地区水流运动又反映不足,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法和有限元法构建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将复合区分为地势起伏较... 针对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地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较少、而已构建的模型对水文要素空间分布和湿地区水流运动又反映不足,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法和有限元法构建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将复合区分为地势起伏较大的上游丘陵区和下游地势变化较小的平原湿地区。上游丘陵区降雨采用距离平方倒数法计算降雨空间分布、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法建立非饱和区土壤水运动模型、利用达西公式建立饱和区水流运动模型、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法构建汇流数值模型,进而构建了上游区的降雨径流数值模型。平原湿地区采用基于有限元四边形单元构建了水流运动数值模型。平原湿地区入口边界采用上游区降雨径流数值输出的流量过程,平原湿地区出口边界采用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法的汇流模型计算的水位过程。四边形单元有限元求解水流运动方程实现了上、下游区的无缝连接,模型使用比较方便。以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降雨径流和平坦区水流运动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良好,说明模型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区 降雨径流数值模型 格子玻尔兹曼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作用下河道水环境容量计算
17
作者 邢召鹏 华国芬 +2 位作者 刘尚清 杨校礼 吴龙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2,100,共6页
目前非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水环境容量计算主要采用定常流量计算方法,传统的集总式美国土壤保持局曲线数模型(SCS-CN模型)未能准确反映区域产流产污的时空异质性,针对此问题,对SCS-CN模型进行降雨量差值改进,实现研究区域的网格化计算,并... 目前非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水环境容量计算主要采用定常流量计算方法,传统的集总式美国土壤保持局曲线数模型(SCS-CN模型)未能准确反映区域产流产污的时空异质性,针对此问题,对SCS-CN模型进行降雨量差值改进,实现研究区域的网格化计算,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计算氨氮的污染负荷。在选定研究区域内的特定河段后,基于控制单元设定,采用试错法确定其汇水区域,结合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运用响应系数法计算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将计算得出的氨氮容纳量重新输入水环境容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1—9月,控制断面的氨氮浓度在90%的时间内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这表明,基于降雨径流面源污染特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降雨径流 水动力过程 水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HMS模型在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力 赵红莉 蒋云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61,共4页
介绍了HEC-HMS水文模型系统,利用HEC-Geo HMS模块,由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及东平湖上游数字流域,并对每个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模型考虑了流域内水利工程及河道取水的影响。结果表明:HEC-HMS模型应用方便,对南... 介绍了HEC-HMS水文模型系统,利用HEC-Geo HMS模块,由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及东平湖上游数字流域,并对每个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模型考虑了流域内水利工程及河道取水的影响。结果表明:HEC-HMS模型应用方便,对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计算结果和观测入湖流量有较好的拟合,能为东线工程的水资源调度决策提供区间来水模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HEC-HMS DEM 水文模型 降雨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
19
作者 刘柏佑 仲崇军 +2 位作者 曹勇锋 叶晓妍 荣宏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解决,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广州市猎德涌流域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降雨...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解决,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广州市猎德涌流域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降雨强度达到50 mm/h时,初雨径流污染达到峰值;当汇水面积小于100 hm^(2)时,管渠排放具有明显初雨效应,当汇水面积超过100 hm^(2)后,初雨效应会逐渐削弱。通过定量化表征降雨强度、汇水面积与降雨径流污染的关系,为城市雨水处理设施布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污染 汇水面积 降雨强度 水力水质模型 Infoworks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EM-UA算法和全局敏感性分析的水文模型参数优选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飞凤 张世强 +1 位作者 许月萍 楼章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针对复杂非线性水文模型参数识别及不确定性分析问题,引入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思想的SCEM-UA算法,以岷江流域为研究实例,对降雨径流模型的参数优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算法在推求参数后验分布的搜索性能和效率。结果发现,SCEM... 针对复杂非线性水文模型参数识别及不确定性分析问题,引入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思想的SCEM-UA算法,以岷江流域为研究实例,对降雨径流模型的参数优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算法在推求参数后验分布的搜索性能和效率。结果发现,SCEM-UA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推求出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同时,开展基于SCEM-UA算法取样的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对比参数敏感性和后验分布,表明两者密切相关,敏感性强的参数其边缘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存在明显峰值,相反,敏感性弱的参数其后验概率分布较为平坦且无规律可循,从而导致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链蒙特卡罗法 参数优选 SCEM-UA 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降雨径流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