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低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周勇 彭帅 周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3,19,共8页
[目的]为实现轨道交通的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特对绿色低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方法]深圳地铁6号线以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综合选线优化敷设方式(高架为主),创新应用高架线路综合减振降噪技术、预制装配式... [目的]为实现轨道交通的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特对绿色低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方法]深圳地铁6号线以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综合选线优化敷设方式(高架为主),创新应用高架线路综合减振降噪技术、预制装配式绿色建造(如U形梁、浮置板轨道)、分布式光伏发电、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生态海绵车辆段设计、智慧化云平台及TOD(公交引导发展)模式土地集约化利用等系统性技术,探索绿色低碳规划设计与实践路径。[结果及结论]深圳地铁6号线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成效显著:较全地下方案节省建设成本约45%(109亿元),减少建设期碳排放240万t;运营期能耗降低40%(年节电3360万kW·h),25年累计减排58万t;光伏与再生制动技术年发电节电678万kW·h;土地开发收益预期达300亿元。该案例为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集成方案,证明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可通过系统性创新协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低碳 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外经验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姬 凌晨 +1 位作者 苏靖棋 刘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方法]总结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典型国家在优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配置、新能源利用、数字信息化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从推广牵引供电系统创新成果应用,加大新能源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建立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管理平台等3个维度出发,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创新发展路径。[结果及结论]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创新发展路径,可推动实现牵引供电系统升级换代,进一步助力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智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发展路径 国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统计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福文 梁帅文 冯爱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34,I0005-I0014,共20页
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及里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有6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约为11949.7 km(若不含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则有58个城市,运营总里程11773.5 km),以地铁制式为主,低运量系... 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及里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有6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约为11949.7 km(若不含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则有58个城市,运营总里程11773.5 km),以地铁制式为主,低运量系统呈现多制式发展的局面。然后,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建设规划批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继续持审慎态度。最后,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特点,认为:1)更注重网络融合、既有线更新改造和低碳建设;2)贯彻落实新质生产力的理念,以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经济为技术发展指导原则;3)因地制宜开展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高投资效益;4)推动轨道交通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近期主要体现在利用无人机承担巡检巡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 数据统计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模式及启示
4
作者 候阿提·叶尔江 叶霞飞 +1 位作者 王镇波 成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针对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但通常各条线路独立运行导致换乘站压力大、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需借鉴国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经验,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东京... [目的]针对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但通常各条线路独立运行导致换乘站压力大、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需借鉴国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经验,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东京、巴黎、卡尔斯鲁厄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线路互联互通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模式,总结其基本特点。[结果及结论]上述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的产生背景不同,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互联互通模式;国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主要存在于同一客流通道上的线路之间,基本不存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层面的互联互通;实施互联互通时,除非改造成本低且影响小,否则一般不考虑改造既有运营线路,新建线路的技术标准应与既有线路保持一致;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中,为节约成本,仅在不同制式的既有轨道交通线路间才适宜使用双流制列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坤 王健 +1 位作者 刘勇 李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共4页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为了给行业内设备制造商提供标准化的指导和支持,有必要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研究。[方法]概述了当前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的现状及发...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为了给行业内设备制造商提供标准化的指导和支持,有必要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研究。[方法]概述了当前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及应用层面,提出了全面、科学的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阐述了该框架下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最后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实施及推广提出了建议。[结果及结论]该标准体系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加强供应链协同、深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措施,可以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智能制造 标准体系 关键技术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6
作者 王婧 张健 许文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0,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增加,如何通过站城一体化布局提升客流效益是当前各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需对城市轨道交通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产业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增加,如何通过站城一体化布局提升客流效益是当前各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需对城市轨道交通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产业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详细梳理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现状及其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轨道交通客流与周边用地进行比较分析,挖掘不同产业对轨道交通依赖程度的差异,探索线路廊道客流与沿线产业布局的关联性。以北京地铁16号线、7号线为例,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客流不足的原因,对北京市轨道交通与产业的融合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结果及结论]北京市轨道交通与不同产业的互动关系呈现显著差异:金融、商务、科技研发等高端产业高度依赖轨道交通,而工业园区、高教园区等需根据需求量级提供差异化服务。基于北京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建议采取强化区域功能耦合、平衡就业与居住关系、优化轨道交通站点与产业布局等发展策略,以实现轨道交通与产业空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有力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产业发展 职住平衡 廊道 通勤客流 融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殷成钰 黄际政 +1 位作者 黄胜 吴和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累积,并有数据量大及多源异构的特点,需要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解决轨道交通项目中数据融合及管理痛点。[方法]依托深圳地铁...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累积,并有数据量大及多源异构的特点,需要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解决轨道交通项目中数据融合及管理痛点。[方法]依托深圳地铁项目,对该技术路径应用进行应用分析。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进行整理,分析不同的数据结构特征,使用Super Map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并基于二次开发技术实现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自动化处理,并从数据格式、坐标系统、渲染性能3个方面实现BIM与GIS数据融合。[结果及结论]技术应用至深圳全域地铁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中,形成了BIM+GIS可视化数据平台,为深圳地铁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数据的融合及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建筑信息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二次开发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段选址与上盖物业匹配性技术理念研究
8
作者 蒋志华 朱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17,223,共5页
[目的]在建设“上盖”的大量车辆段中,其上并未建设相关物业建筑,导致“上盖”工程闲置率极高,成为“城市伤疤”。需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优化改进建议。[方法]介绍了相关规范中对车辆段选址的技术性要求,并分... [目的]在建设“上盖”的大量车辆段中,其上并未建设相关物业建筑,导致“上盖”工程闲置率极高,成为“城市伤疤”。需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优化改进建议。[方法]介绍了相关规范中对车辆段选址的技术性要求,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车辆段选址于不同的接轨站,对列车运输组织、乘客乘降便利性、运营效益等的影响;分析了“上盖”对车辆段自身和车辆段所在的城市土地开发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果及结论]建议在相关设计规范中应补充明确性的车辆段选址在运输需求方面的功能性原则,即建议在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中增加“车辆段应优先在列车始发终到对数较多的车站或折返站接轨”,以及车辆段选址应“科学选址”、“上盖”应“谨慎上盖”的技术理念;对已建成但闲置的“上盖”宜进行活化路径研究和整治,实现既开源增效又美化城市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选址 上盖物业 折返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费用效益多维度研究
9
作者 刘丽琴 邢燕婷 +2 位作者 于松伟 李明阳 刘巍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决定了在判断项目经济性时应开展全面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为响应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最新要求,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费用效益的多维度研究。首先,从政府、企业和民众3个维度识别经济费用和效益,建立3级... 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决定了在判断项目经济性时应开展全面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为响应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最新要求,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费用效益的多维度研究。首先,从政府、企业和民众3个维度识别经济费用和效益,建立3级定量+定性指标体系,将定量指标由5项扩展至13项,新增14项定性指标;其次,开展关键指标分析方法研究,提出拉动GDP、促进财政收入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量化方法,突破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对宏观经济贡献评价难点,并改进节约时间效益、减少疲劳效益和减少交通事故效益的计算方法;最后,明确可纳入和不纳入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流量表的指标分别为9项和4项,并结合案例全面评价项目经济费用效益,为项目前期决策提供支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经济费用效益 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 多维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的MBD(基于模型的定义)一体化研发技术
10
作者 韩寒 王锐 +8 位作者 毕凯 李晓文 张祎 耿明 孙维有 周健 王晓虹 李超 刘虹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MBD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有必要基于MBD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阐述了MBD技术的定义,以及在飞... [目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MBD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有必要基于MBD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阐述了MBD技术的定义,以及在飞机制造领域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选取车辆的制动管路作为一体化研发(含设计、工艺、制造全过程)的对象,以Winchill系统为数据管理平台,以Creo为三维设计、标注工具,开发了制动管路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MBD的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设计、工艺、制造、服务一体化研发平台,实现了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基于三维模型的发布与系统间传递。组建了一条自动化、无人化、基于MBD的制动管路生产线,形成了产品的一套规范、标准及流程。[结果及结论]基于MBD的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路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研发技术,可在单一数据源的产品数据管理条件下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在系统平台协同工作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制动管路 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 一体化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调性评估及针对性发展策略研究
11
作者 周爱娇 杨静 +2 位作者 周浪雅 王月杏 侯宇晴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问题,已成为出行服务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节点-场所-客流模型和K-means算法量化评估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性,之后针对不同协调状态的...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问题,已成为出行服务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节点-场所-客流模型和K-means算法量化评估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性,之后针对不同协调状态的站点群,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车站客流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群提出协调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协调状态可分为客流压力型站点、综合发展型站点、节点失衡型站点、客流失衡型站点、潜力发展型站点和滞后发展型站点共6类;不同类型的站点受到建成环境指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协调状态的站点群进行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建议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客流模型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定量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智慧”协同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飞 李岩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0,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逐步进入存量阶段,前期大规模、高增速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贯彻“双碳目标”“智慧化发展”战略部署,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指...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逐步进入存量阶段,前期大规模、高增速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贯彻“双碳目标”“智慧化发展”战略部署,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指导,基于我国42个城市的社会经济、人口、财政收入、运营规模、客流强度、线网规模等指标,计算各指标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城市各指标发展的差异。结合现状发展及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构建基于“绿色+智慧”协同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框架,从城市发展、综合交通、建设运营、智慧轨道、“绿色+智慧”协同等方面,提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城轨 智慧城轨 高质量发展 “绿色+智慧”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盖开发对车辆基地建设运维影响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丽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为了解决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对盖下引起的建设和运维问题,需对其总平面布置、消防、交通、管线、减振降噪等各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和优化。通过分析车辆基地开发与不开发的差异性,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原则”的优化策略,即在... 为了解决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对盖下引起的建设和运维问题,需对其总平面布置、消防、交通、管线、减振降噪等各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和优化。通过分析车辆基地开发与不开发的差异性,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原则”的优化策略,即在保证盖下规模和功能的前提下,既为上盖开发创造良好条件,又确保盖下安全与环境,从选址、总平面布置、检修工艺、消防疏散、通风排烟、交通组织等各方面阐述优化设计思路,包括良好的站段关系、整合集约用地、采用新型检修设备、加强疏散和防排烟等,尽可能消解上盖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盖上盖下相互协调、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综合开发 优化设计 建设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数据统计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福文 梁帅文 冯爱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00,I0073-I0080,共16页
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及里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有61个,运营总里程约11 034 km(若不含“智轨”系统,则有54个城市,运营总里程10 866 km)。然后,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建设规划批... 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及里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有61个,运营总里程约11 034 km(若不含“智轨”系统,则有54个城市,运营总里程10 866 km)。然后,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建设规划批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或建设规划调整方案,新增运营线路长度最多的仍为地铁制式。最后,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发展特点,认为:1)高质量发展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主基调;2)优质工程及技术创新比往年有所增加;3)城市轨道交通仍保持较快速度发展,行业更关注已开通线路的运营和维保。可以预期,绿色低碳建造技术、智慧高效管控技术将是今后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 数据统计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发展及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贺鹏 刘鹏辉 +1 位作者 李松松 梁青槐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2,共12页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作为超大或特大城市地铁网络的加密和补充、大城市乃至中等城市的骨干线路,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65个国家496座城市的2 600余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世界中低运量轨道交通...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作为超大或特大城市地铁网络的加密和补充、大城市乃至中等城市的骨干线路,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65个国家496座城市的2 600余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世界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得到世界范围内运营的齿轨、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APM)、跨座式单轨、直线电机系统、中低速磁浮、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和导轨式胶轮系统9种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线路里程共18 744.84 km;并统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在各大洲、各国家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其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德国、俄罗斯等32个国家,线路里程达13 256.0 km,占比70.7%;统计各制式在不同国家/城市、不同城市特征、不同线路功能定位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主要服务于人口小于300万的城市,76.25%的有轨电车线路、47.82%的跨座式单轨线路和42.11%的直线电机系统线路作为骨干线,84.62%的齿轨线路作为旅游线,70.73%的APM线路作为机场专线。同时,梳理总结各制式的起源与发展,并对技术特点和参数、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运量 轨道交通制式 发展现状 技术特点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域建成环境与地铁客流量的非线性关系和协同效应——可解释机器学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雨菲 杨皓森 +2 位作者 喻冰洁 付飞 杨林川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量化站域建成环境与地铁客流量的复杂关联效应,运用公共交通刷卡、手机信令、POI(point of interest)等多源大数据,采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融合随机森林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对站域建成环境变量与成都地铁... 为了量化站域建成环境与地铁客流量的复杂关联效应,运用公共交通刷卡、手机信令、POI(point of interest)等多源大数据,采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融合随机森林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对站域建成环境变量与成都地铁客流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地铁客流量影响最大的3个建成环境变量是容积率、就业密度和道路密度。SHAP模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站域建成环境对地铁客流量的阈值效应以及建成环境变量之间的协同效应。上述发现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规划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OD 建成环境 协同效应 非线性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厦门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实施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豪 高悦尔 李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0,16,共7页
[目的]厦门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用地的综合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涉及城市更新地区的综合开发项目难以突破传统土地开发机制的框架约束,有必要对涉及城市更新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模式及其实施机制进行优化。[方法]介绍了城市轨道... [目的]厦门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用地的综合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涉及城市更新地区的综合开发项目难以突破传统土地开发机制的框架约束,有必要对涉及城市更新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模式及其实施机制进行优化。[方法]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土地溢价捕获机制,分析了综合开发与城市更新协同的现实基础,阐述了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常规实施路径。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综合开发为例,阐述了厦门市构建综合开发实施机制的实践探索,分析了站点周边城市更新地区进行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实施困境。从统筹推进站点区域城市更新和综合开发建设的角度,提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实施机制的优化建议。[结果及结论]城市更新地区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利益分配模式与权责匹配方式时,要统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更新的目标。在存量发展背景下,可通过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探索协同规划路径、创新土地整备和出让方式、确立轨道建设主体参与地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更新 综合开发 土地溢价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方案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庆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8,267,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设计非常复杂,需增加较多的柱网,且上盖物业开发后,综合楼楼顶架设全向天线将无法覆盖停车场地面区域。为了有效解决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需对带上盖物业开发停车场的无线通信...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设计非常复杂,需增加较多的柱网,且上盖物业开发后,综合楼楼顶架设全向天线将无法覆盖停车场地面区域。为了有效解决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需对带上盖物业开发停车场的无线通信覆盖方案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西安地铁6号线带上盖物业开发的纺织城停车场TETRA(泛欧集群无线电)通信系统工程设计为依托,鉴于无线通信覆盖工程的难点,提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分配方案;针对该停车场的运用库、道岔区、出入段线以及场内非盖下区域道路,提出了无线通信覆盖方案。[结果及结论]纺织城停车场采用FA频组进行无线覆盖时,保证了频率间隔,避免了同频干扰;纺织城停车场引入公安无线通信系统,采用与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合路覆盖方案;盖下停车场区域采用定向天线替代楼顶全向天线覆盖方式,其中运用库采用天线对射,咽喉区采用天线补强,U型槽采用天线覆盖解决越区切换,周边道路利用建筑物侧墙或立柱采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提出的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方案,降低了系统干扰以及对既有运营的影响,有效解决了盖下停车场的无线通信覆盖,节约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上盖物业开发 停车场 无线通信覆盖方案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促进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娟 欧心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252,260,共5页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正面临“十字路口”,既要寻求良策逐步缓解已建城市的建设和运营财务压力,又要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有效支撑的需求。因此,亟需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方法]介...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正面临“十字路口”,既要寻求良策逐步缓解已建城市的建设和运营财务压力,又要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有效支撑的需求。因此,亟需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方法]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土地红利反哺轨道交通建设难以为继、“轨道交通+综合开发”不达预期等五大突出问题,分析了新时期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两大转变;提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五点建议。[结果及结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需适当靠前发力,有必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其步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康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16,共6页
[目的]随着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日益深入,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出行压力、整合区域资源,需要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上海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此,提出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方法]从当... [目的]随着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日益深入,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出行压力、整合区域资源,需要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上海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此,提出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方法]从当前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发展历程与远期规划出发,结合上海都市圈和市域范围通勤的需要,剖析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寻求各种运输方式最优配置的内涵,并从“统一规划、运营协同、机制联合”等层面提出融合策略。[结果及结论]上海轨道交通存在的网络结构功能尚不完善,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之间衔接程度不充分,运营管理多层次主体缺乏联动性等问题。上海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策略为:优化既有网络,完善结构功能;规划网络融合,建立多层次区域线网;分线建立市域线运营公司管理模式和调度中心;规划与产业联盟,建运主体联动制度;制定区域融合法制保障。融合策略以“规划一张网、运营一体化、乘客一张票”为标志,能实现“点—线—面”统筹,确保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衔接有序、运行顺畅,为乘客提供高质量运输服务,进而实现上海轨道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融合发展策略 长三角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