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管理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仓库管理存在盘点工作量巨大、库存数量不准确等问题,结合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和非接触识别、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提出在服装企业...在分析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管理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仓库管理存在盘点工作量巨大、库存数量不准确等问题,结合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和非接触识别、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提出在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实施RFID的应用方案。该应用方案由3个部分组成,描述应用系统信息需求的信息方案,说明如何使用标签的方法与过程的标签方案和结合具体业务过程的应用方案。该方案可以给服装企业构建RFID应用系统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展开更多
在分析现有基于(EPC Class 1Gen,2EPCGen2)标准的轻量级RFID相互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EPCGen2标准的基于射频指纹的RFID认证协议。协议融合了RFID设备的物理层信息,实现了RFID标签的跨层融合认证,具有增强RFID系统安全强度...在分析现有基于(EPC Class 1Gen,2EPCGen2)标准的轻量级RFID相互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EPCGen2标准的基于射频指纹的RFID认证协议。协议融合了RFID设备的物理层信息,实现了RFID标签的跨层融合认证,具有增强RFID系统安全强度的特点。分析显示,提出协议具有相互认证、私密性、防止重放攻击、防止去同步攻击等安全性能,尤其能有效对抗RFID标签的克隆攻击。展开更多
提出一种基于2.5维小型化设计的高性能超材料吸波体,其吸波频带覆盖全球范围内超高频射频识别(Ultrahigh-frequency radio frequeny identification,UHF-RFID)系统工作频段。该吸波体结构借助多个金属化过孔增加回路电长度进行小型化并...提出一种基于2.5维小型化设计的高性能超材料吸波体,其吸波频带覆盖全球范围内超高频射频识别(Ultrahigh-frequency radio frequeny identification,UHF-RFID)系统工作频段。该吸波体结构借助多个金属化过孔增加回路电长度进行小型化并拓展吸波带宽,通过单独调节上下表面衰减电阻阻值缩小此过程中介质板厚度带来的极化差异。单元尺寸被缩小至13.6 mm×13.6 mm,约为中心频率波长的1/60。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2.5维小型化高性能超材料吸波体在840~960 MHz的频带范围内平均吸收率超过99%,相比已公开文献,95%吸波带宽提高45%以上,可用于改善受限空间中RFID系统的可靠性。展开更多
传统的基于密码机制和安全协议的无线网络安全存在隐患,新的基于物理层的射频指纹(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RFF)方法利用发射机射频信号的细微差异来区分不同个体,具有难以克隆、伪造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讨论了...传统的基于密码机制和安全协议的无线网络安全存在隐患,新的基于物理层的射频指纹(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RFF)方法利用发射机射频信号的细微差异来区分不同个体,具有难以克隆、伪造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讨论了理想RFF应具备的四种基本特性,即唯一性、时不变性、独立性和稳健性,分析了在四种基本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然后按照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三个部分,对RFF识别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射频独特原生属性(RF-distinct native attribute,RF-DNA)、调制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RFF识别方法.最后,对RFF识别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信号类型/调制方式及对应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展示了RFF识别的广阔应用前景,并对RFF识别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展开更多
文摘在分析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管理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仓库管理存在盘点工作量巨大、库存数量不准确等问题,结合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和非接触识别、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提出在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实施RFID的应用方案。该应用方案由3个部分组成,描述应用系统信息需求的信息方案,说明如何使用标签的方法与过程的标签方案和结合具体业务过程的应用方案。该方案可以给服装企业构建RFID应用系统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文摘在分析现有基于(EPC Class 1Gen,2EPCGen2)标准的轻量级RFID相互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EPCGen2标准的基于射频指纹的RFID认证协议。协议融合了RFID设备的物理层信息,实现了RFID标签的跨层融合认证,具有增强RFID系统安全强度的特点。分析显示,提出协议具有相互认证、私密性、防止重放攻击、防止去同步攻击等安全性能,尤其能有效对抗RFID标签的克隆攻击。
文摘传统的基于密码机制和安全协议的无线网络安全存在隐患,新的基于物理层的射频指纹(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RFF)方法利用发射机射频信号的细微差异来区分不同个体,具有难以克隆、伪造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讨论了理想RFF应具备的四种基本特性,即唯一性、时不变性、独立性和稳健性,分析了在四种基本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然后按照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三个部分,对RFF识别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射频独特原生属性(RF-distinct native attribute,RF-DNA)、调制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RFF识别方法.最后,对RFF识别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信号类型/调制方式及对应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展示了RFF识别的广阔应用前景,并对RFF识别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