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偏移量对ORC向心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旭 李奇 +2 位作者 杨依栋 刘树华 李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9,共11页
利用分流叶片能有效改善叶片通道内的流动阻塞问题,降低流动损失。针对某带分流叶片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向心透平,研究了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偏移量对透平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叶片布置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内部流动状况、叶片载荷... 利用分流叶片能有效改善叶片通道内的流动阻塞问题,降低流动损失。针对某带分流叶片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向心透平,研究了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偏移量对透平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叶片布置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内部流动状况、叶片载荷和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分流叶片能有效削弱通道中的涡流,改善流动状况,使通道内部的压力分布合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主叶片的载荷。与分流叶片长度系数相比,周向偏移量对熵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长度系数和周向偏移量的增加,高熵产率范围和总压损失系数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等熵效率的变化则相反,当l=0.5、d=0.5时等熵效率最大,为91.26%,而功率与叶片长度大体呈正相关;将长度系数和周向偏移量分别控制在0.5~0.6时,能保持较为理想的流动状况及叶片载荷分布,高熵产率范围较小,有利于透平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透平 分流叶片 熵产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工质向心透平气动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
2
作者 卢绪祥 宋增 +2 位作者 刘瑞 丁海霞 李逸轩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1188,共8页
为提升有机工质向心透平的效率与性能,对400 kW有机工质向心透平进行了一维气动设计。在一维气动设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建模,并结合三维数值模拟预测了有机工质向心透平在设计工况下的性能。以向心透平等熵效率为目标,采用均匀试验法对... 为提升有机工质向心透平的效率与性能,对400 kW有机工质向心透平进行了一维气动设计。在一维气动设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建模,并结合三维数值模拟预测了有机工质向心透平在设计工况下的性能。以向心透平等熵效率为目标,采用均匀试验法对动叶轮的子午流道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原始向心透平相比,优化后的向心透平流场压力分布层次更加分明,整体熵增减小,产生的摩擦损失、尾迹损失明显减小,叶片做功能力增大,向心透平内部的流动情况得到了改善,等熵效率由原来的82.33%提高到85.92%,输出功率也增大了18.04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透平 子午流道 性能优化 均匀试验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带有交替径向风道的转子流体与传热耦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伟力 乔田怀 +3 位作者 李亚磊 李程昊 刘明洋 李志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针对汽轮发电机带有交替径向通风道的转子发热冷却问题,以一台350 MW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建立计及旋转的电机全域通风网络模型,采用逐次迭代法计算得到各支路流量和节点压力。其次,建立... 针对汽轮发电机带有交替径向通风道的转子发热冷却问题,以一台350 MW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建立计及旋转的电机全域通风网络模型,采用逐次迭代法计算得到各支路流量和节点压力。其次,建立了带有交替径向风道的发电机转子流体-传热三维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给出了基本假设和相应的边界条件,同时将通风网络计算得到的风速和压力作为转子求解域的耦合边界,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然后分析了交替径向风道内流量分配和氢气流动情况,研究了转子内部氢气温度分布和槽楔出风口风温变化规律,探明了转子绕组和铁心轴向温度分布特性,讨论了副槽入口流量和槽楔出口直径对转子流体和温度的影响。得出副槽入口流量应控制在0.1~0.16 m^(3)/s范围内,且选择较小的槽楔出口直径,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与风量分配均匀性,降低转子轴向热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 交替径向风道 通风网络 流体流动与传热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声学层析成像测量方法仿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孔倩 赵义豪 +2 位作者 姜根山 王哲 李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4,共12页
流速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和精准化控制的重要依据。为准确测得流场分布,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结合均衡优化(RBF-EO)算法的流场声学层析成像方法。采用径向基函数逼近建立声学流场重建模型,利用均衡优化算法求解重建问题中的不适... 流速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和精准化控制的重要依据。为准确测得流场分布,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结合均衡优化(RBF-EO)算法的流场声学层析成像方法。采用径向基函数逼近建立声学流场重建模型,利用均衡优化算法求解重建问题中的不适定方程。对典型的四角切圆速度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算法的抗噪性检验,并将本算法与传统的重建方法:Tikhonov算法、SVD分解法和灰狼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的反演出流场分布,具有较高的重建性能和良好的抗噪性。最后,在实验室进行了1.05 m×1.05 m的测量区域内的流场声学测量实验,并与飘带流场显示和风速仪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RBF-EO算法与风速仪测量结果在8个测点的平均误差为9.77%,验证了本文声波流场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法 流场测量 声学层析成像 均衡优化算法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体偏心沉割槽对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红 董小倩 +2 位作者 钱锦远 金志江 林振浩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6-1414,共9页
滑阀流道呈现一种非对称且变化的复杂流道,阀内形成湍流流动,致使阀芯表面受到不均匀压力作用,形成不平衡力,导致阀芯出现倾斜,增加阀芯卡滞的风险,影响滑阀正常工作。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阀体偏心沉割槽对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 滑阀流道呈现一种非对称且变化的复杂流道,阀内形成湍流流动,致使阀芯表面受到不均匀压力作用,形成不平衡力,导致阀芯出现倾斜,增加阀芯卡滞的风险,影响滑阀正常工作。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阀体偏心沉割槽对滑阀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首先,简化了滑阀流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滑阀瞬态流动分析模型;然后,基于伯努利效应,分析了不同偏心沉割槽时阀芯表面不均匀压力分布规律;最后,获取了不平衡力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沉割槽偏心距对阀内流动特性、阀芯表面受力及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偏心沉割槽结构减缓了出口段阀芯下表面区域的湍流程度,有效降低了阀芯径向不平衡力的大小;沉割槽偏心距为1.92 mm时,阀芯受到的不平衡力最小,相对于无偏心沉割槽,径向不平衡力在开度为0.5 mm时减小了77.63%,开度为1.5 mm时减小了50.18%,有效减缓了阀芯的倾斜程度。该研究结果对阀体沉割槽设计及阀芯不平衡力抑制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阀芯 滑阀流道模型 数值模拟方法 偏心沉割槽 径向不平衡力 阀内流动特性 沉割槽偏心距 阀芯表面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优化和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光发 陈建 +1 位作者 石必明 陈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用以考察保护层开采效果和设计瓦斯抽采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钻孔径向流量法是求取该系数最常用的算法。利用理论推导和图形分析方法,探讨流量准数、时间准数、煤层透气性系数与参数A,B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科研工...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用以考察保护层开采效果和设计瓦斯抽采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钻孔径向流量法是求取该系数最常用的算法。利用理论推导和图形分析方法,探讨流量准数、时间准数、煤层透气性系数与参数A,B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科研工作和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求解透气性系数的2种新算法及其算法流程,并对时间准数-参数A,B函数关系中的间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解决此区间内求解透气性系数相应计算公式等问题。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算法1在不更改最终计算公式和结果的前提下,省去了繁琐的试算过程,既保证了可靠性也优化了计算流程;算法2以稍减精度的代价对计算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其结果仍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防治 透气性系数 径向流量法 渗透率 优化算法 简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优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38
7
作者 刘明举 何学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和径向流动法的基础上,对透气性系数计算公式组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径向流量法需要多次试算才能找到合适的计算公式,而且计算时还存在着无法找到合适计算公式或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计算公式等问题.并给出了不需要试算即... 在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和径向流动法的基础上,对透气性系数计算公式组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径向流量法需要多次试算才能找到合适的计算公式,而且计算时还存在着无法找到合适计算公式或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计算公式等问题.并给出了不需要试算即可直接计算透气性系数的优化算法,简化了透气性系数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性系数 径向流量法 渗透率 煤层瓦斯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TM工艺中多层玻纤织物渗透规律研究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彦涛 李炜 罗永康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径向法测量VARTM工艺中不同铺层厚度玻纤单向织物的渗透率,研究分析了VARTM成型工艺中厚铺层织物的渗透规律以及在多层织物中顶层与底层及其在三维方向流动的特性,并对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了优化设... 本文主要通过径向法测量VARTM工艺中不同铺层厚度玻纤单向织物的渗透率,研究分析了VARTM成型工艺中厚铺层织物的渗透规律以及在多层织物中顶层与底层及其在三维方向流动的特性,并对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了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对于制造厚铺度构件提供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TM 径向法 渗透率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径向热流法测定松散煤体变导热系数 被引量:8
9
作者 孙越 李增华 +2 位作者 高思源 杨永良 彭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松散煤体的导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梯度作用下,松散煤体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表征了松散煤体导热性能的强弱,是研究煤自燃的重要参数。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热线法,测试结果易受电阻升温变化影响。针对当前测试方法的不足,本文在二维... 松散煤体的导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梯度作用下,松散煤体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表征了松散煤体导热性能的强弱,是研究煤自燃的重要参数。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热线法,测试结果易受电阻升温变化影响。针对当前测试方法的不足,本文在二维径向导热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瞬态径向热流法测定松散煤体变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并建立了相应的导热系数解算模型。通过测定不同煤样随温度变化的变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松散煤体的导热系数不断上升,两者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测试结果符合松散煤体的导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煤体 变导热系数 径向热流法 瞬态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中纤维渗透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晓琴 吴晓青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9,共6页
本文从渗透率测量方法、实验仪器、预制件结构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纤维渗透率的几个因素,介绍了几种不同测试方法的特点,针对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提高渗透率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测量纺织结构增强体渗透率的方法。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渗透率 单向法 径向法 预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志亮 杨仁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深入分析瓦斯在煤层内流动的阻力特性,根据煤层瓦斯径向不稳定流动理论,探讨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本质内涵及物理意义,指出其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无因次流量准数Y和时间准数F0之间的关系,对系数a,b值进行修正,提出透气性系数... 为深入分析瓦斯在煤层内流动的阻力特性,根据煤层瓦斯径向不稳定流动理论,探讨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本质内涵及物理意义,指出其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无因次流量准数Y和时间准数F0之间的关系,对系数a,b值进行修正,提出透气性系数公式的优化计算方法。给出对比2种计算方法的现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法的计算过程不必采用试算,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2%,可满足现场应用的实际要求。依据现场测定值可计算出AB的区间范围,据此可直接选择相应公式计算煤层透气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性系数 径向流动 计算方法 优化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间隙及叶片型线对液环泵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人会 严龙钢 +1 位作者 杨军虎 李仁年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25,共5页
采用欧拉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对液环真空泵内部三维非稳态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叶轮与壳体间的径向间隙及叶片型线对液环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液环泵内液相能量转换的规律,分析了前弯、后弯及直叶片不同叶片型线液环... 采用欧拉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对液环真空泵内部三维非稳态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叶轮与壳体间的径向间隙及叶片型线对液环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液环泵内液相能量转换的规律,分析了前弯、后弯及直叶片不同叶片型线液环泵性能曲线,分析了叶轮径向间隙对液环泵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后弯叶片、径向直叶片和前弯叶片下液环泵的极限真空度和最大流量依次递增;随着叶轮径向间隙的减小,液环泵的极限真空度和最大流量逐渐增大。为液环泵的性能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环泵 气液两相流 欧拉模型 径向间隙 叶片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毛白杨渗透率在径向的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睿 吴从华 张春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1-223,共3页
依据木材并联毛细管模型的假设和Darcy渗透定律,通过气流法对普通气干处理的三倍体毛白杨的心材和边材流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的边材总体平均渗透性比心材渗透性高,心材为140.802 cm/s,边材为221.829 cm/s,... 依据木材并联毛细管模型的假设和Darcy渗透定律,通过气流法对普通气干处理的三倍体毛白杨的心材和边材流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的边材总体平均渗透性比心材渗透性高,心材为140.802 cm/s,边材为221.829 cm/s,后者为前者的1.58倍。制作了三倍体毛白杨在径向的渗透率分布图,分布图显示,渗透率在径向的分布中呈很好的递增趋势。渗透率差异性是由于木材中导管中存在侵填体所造成的,只是所选试样树龄偏小,造成差异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气流法 渗透率 径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流体不稳定径向流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义良 郎兆新 张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36-38,共3页
对微可压缩非牛顿幂律流体在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非稳定径向渗流方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研究了时间步长、空间步长对数值解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算例绘出了不同流性指数的瞬时压力曲线.该... 对微可压缩非牛顿幂律流体在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非稳定径向渗流方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研究了时间步长、空间步长对数值解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算例绘出了不同流性指数的瞬时压力曲线.该研究结果可用于非牛顿流体渗流机理研究及试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不稳定流动 有限差分法 径向流动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预测底水突破前水锥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平 张贵才 +2 位作者 葛际江 刘朝霞 孙铭勤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5期325-329,共5页
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分别假设原始油水界面处的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和供给边界压力,采用径向流和半球面流相结合的模型预测底水锥进。通过计算水锥高度随产量的变化规律得到油井临界产量的表达式;根据临界产量对射孔段长度进行优化设计;通... 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分别假设原始油水界面处的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和供给边界压力,采用径向流和半球面流相结合的模型预测底水锥进。通过计算水锥高度随产量的变化规律得到油井临界产量的表达式;根据临界产量对射孔段长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研究近井的压力分布描述油井附近的水锥形态。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可用于不同类型底水油藏水锥参数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锥进 预测方法 径向流 球面流 恒压边界 变压力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单叶片泵叶轮水力径向力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勉 陈红勋 马峥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对单流道泵的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 ,建立了二元单叶片泵内部流动计算的数学模型 ,采用势流边界元解法 ,数值模拟了泵内流动 ,进一步计算了叶片表面压力 ,从而求解出叶轮上所受的水力径向力 ,对克服泵的动不平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叶片泵 势流 边界元法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流道泵叶轮水力径向力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雪莲 陈红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将叶片和蜗壳作为一个整体,采用边界元法对单流道泵内部三维非定常势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泵叶片表面压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叶轮上所受的水力径向力及其变化趋势,对提高泵的运行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流道泵 势流 边界元 径向力 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Hansbo渗流的砂井地基径向固结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忠玉 焦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由于饱和软土中的渗流往往与Darcy定律有较大的偏差,引入Hansbo渗流方程描述这种非Darcy渗流特性,忽略井阻和涂抹效应,修正了传统砂井地基径向固结方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探讨了Hansbo渗流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Hansbo... 由于饱和软土中的渗流往往与Darcy定律有较大的偏差,引入Hansbo渗流方程描述这种非Darcy渗流特性,忽略井阻和涂抹效应,修正了传统砂井地基径向固结方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探讨了Hansbo渗流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Hansbo渗流模式下,砂井地基的孔压消散速度和径向固结速率都会变慢,而且地面超载越小或影响区半径越大,同一时刻的径向固结度越小于基于Darcy渗流的传统砂井地基径向固结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井地基 径向固结 非DARCY渗流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致学 李龙龙 +2 位作者 吴明录 姚军 刘丕养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2,共8页
在Joshi推导水平井产能公式所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三径向流模型,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分为射穿污染带与未射穿污染带2种情况推导出分段射孔水平井的产能公式,考虑了孔深、孔密、孔径、相位、污染带的半径与污染程度、压实带的厚度与压实... 在Joshi推导水平井产能公式所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三径向流模型,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分为射穿污染带与未射穿污染带2种情况推导出分段射孔水平井的产能公式,考虑了孔深、孔密、孔径、相位、污染带的半径与污染程度、压实带的厚度与压实损害程度、水平井长度以及射孔段的分布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利用推导的公式对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认为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随着孔深、孔密、孔径、相位、水平井射开长度等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实带厚度和压实损害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射穿污染带时产能指数对各参数的敏感性小于未射穿污染带时的敏感性;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指数对孔深、孔密、水平井射开长度、压实带的压实损害程度、相位、孔径、压实带厚度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射孔 水平井 产能 三径向流模型 等值渗流阻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大叶女贞树干液流径向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超 李春友 +1 位作者 张劲松 任迎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53-7756,共4页
于2009年9~11月采用热扩散法对大叶女贞树干液流速率径向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大叶女贞树干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沿边材从外到内呈"低-高-低"变化,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 mm处液流速率最大,30 mm处次之,10... 于2009年9~11月采用热扩散法对大叶女贞树干液流速率径向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大叶女贞树干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沿边材从外到内呈"低-高-低"变化,不同深度液流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 mm处液流速率最大,30 mm处次之,10 mm处最小;南侧树干液流速率和变化幅度均大于北侧;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大叶女贞树干液流日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女贞 热扩散法 液流速率 径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